CCG 提倡人才开放发展。致力于人才国际化研究,CCG在国际人才、国际移民、华人华侨、出国留学和回国发展等领域开展并承接重大研究课题,举办系列活动,出版相关图书并发布系列研究报告。 政策影响力。基于扎实且富有创新力的研究成果,CCG提出一系列完善我国人才发展和移民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在推动国家移民管理局成立等重大政策中发挥积极作用。 学术影响力。CCG在社科文献出版社连续出版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中国国际移民报告》、《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等蓝皮书,连续翻译出版国际移民组织(IOM)《世界移民报告》,在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出版包括 “China' 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Development”在内的多部英文著作,填补了中国国际人才研究领域的空白。 社会影响力。CCG创办了“中国人才 50 人圆桌论坛”、“全球教育 50 人论坛”等品牌论坛,连续多年承办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举办“全球人才流动与国际移民学术研讨会”。CCG 提出的筹建“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倡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北京市政府的积极评价与支持,成功入选了首届巴黎和平论坛,并在第二届巴黎和平论坛上成功举办了“国际人才组织联盟--国际专家研讨论坛”。
-
大转向:谁将推动新一波全球化
G20峰会即将举办,习近平主席将与特朗普总统会面,国际形势是否面临新的变化?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博弈将往哪里去?美国政策转向,中国怎么办?“美国优先”,会触动谁的奶酪?“让美国再次伟大”,能否开启中国投资机遇期?美国退出TPP,谁将书写21 世纪全球经济规则?美国限制移民,是否会给中国带来全球揽才机遇?中美两国如何求同存异,共赢未来?
2017年7月7日 -
全球化 VS 逆全球
作为中国最早以全球化命名的智库,CCG长期跟踪和研究全球化进程与中国的全球化战略。在全球化面临重大挑战、逆全球化思潮出现的关键时刻,CCG主任王辉耀博士和CCG副主任苗绿博士在CCG举办的30余次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专题圆桌会和研讨会及发布的《客观认识逆全球化,积极推进包容性全球化》等“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系列报告的研究积累基础上,主编了《全球化 VS 逆全球化:政府与企业的挑战与机遇》一书,收录了高柏、何伟文、何亚非、胡鞍钢、霍建国、贾文山、卢进勇、苗绿、孙永福、屠新泉、王辉耀、王湘穗、王志乐、查道炯、郑永年、郑宇、周晓晶等近20位CCG学术委员会专家、特邀高级研究员及国内外一流学者、评论家对全球化和“逆全球化”趋势的思考与洞见,为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如何进一步推动全球化、支持全球化、捍卫全球化,以及如何完善二战以来构建的全球化体系提出宝贵建议。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深入研究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现场的原因、本质、规律及趋势的书籍。
2017年4月28日 -
全球化中的中国
这本书探讨近年来出现的新的海归现象和海归企业家的作用和影响的评价,是关于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何种作用的第一个主要的实证研究成果。本书认为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全球化的驱动力,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导者,如控制互联网、IT和媒体行业。研究表明,民企的竞争优势在于其策略的运用、团队合作、市场分析、社会关系、国际经验等。
2014年2月24日 -
变革的时代
日前,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兼职高级研究员徐洪才博士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推出的一部新书《变革的时代--中国与全球经济治理》新鲜出炉,在该书序言前写到: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经历了巨大变化。后危机时代,中国自身经济如何加快推进改革转型;中美经济、中欧经济、中国与东盟10+3、TPP、TTIP、人民币国际化、国际金融改革、中欧铁路、海上丝绸之路等等,这一系列的关键词背后蕴含着哪些经济战略;面对新一轮的全球经济秩序挑战,中国如何协调、影响并参与制定新全球经济秩序与规制,如此等等,这些都是今天迫切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2013年4月21日 -
“再思香港论坛”开启,王辉耀致辞聚焦香港角色与机遇
2024年12月2日,由团结香港基金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举办的“再思香港论坛:拥抱中西迈向南北”在香港举行。论坛吸引了超过500名与会者,旨在探讨如何在复杂环境中突破重围,继续推动中外交流与合作,并积极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倡议,开辟新机遇。团结香港基金主席陈智思首先在开幕式上致辞。CCG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4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