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持续对企业全球化、 “走出去”和“引进来” 展开双向研究,以当前国际背景下的中美贸易、国际贸易、来华投资、对外投资、数字贸易为主题,进行分析、研究与解读。CCG 不断寻求更多力量来推动全球自由贸易发展,率先推动中国加入 CPTPP,并发布系列研究报告。此外,CCG 课题组常年编写国内唯一的“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CCG还研发出版了《世界华商发展报告》、《大潮澎湃——中国企业“出海”四十年》、China Goes Global 、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等企业全球化研究中英文图书系列。CCG还创办了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专注于企业全球化发展的“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围绕国际贸易与投资相关国际议题设置多场分论坛,云集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的跨国公司领袖、驻华大使、前政要官员、国际组织与商会负责人、国际顶尖智库专家及知名学者深度研讨,已发展成为推动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国际高端论坛。
-
魏建国:未来的贸易或被跨境电商逐步代替
专家简介
2017年11月2日 -
储殷:天猫新零售的本质是一场引领技术变革的商业革命
专家简介储殷,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员。 自2016年10月,马云在阿里云栖大会上提出“新零售”的概念起,何谓“新零售”就成为了中国社会尤其是商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坦率来说,目前对“新零售”的相当多数的看法都仍然局限于技术变革的角度。一些电商仅仅将新零售理解为,电子商务功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升级,而忽视了线上与线下融合、电子商务平台“实体化”与、“场景化”背后所蕴含的时代意义。从目前以“天猫”为代表的“新零售”引领者的商业实践来看,新零售的发展已经远远突破了技术改良的层面,它实际上开启了中国社会的一场影响深远的商业革命。 其一,新零售革命其实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必然飞跃。如果说在中国城市化的早期发展当中,城市商圈中心模式体现了传统零售在城市经济活动当中的重要地位,那么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阿里巴巴模式,则反映了电子商务、大数据为支撑的新零售对城市结构的深刻影响。随着中国的城市化逐渐由土地的城市化向消费的城市化、人的城市化转型,以电子商务为主要驱动力量的中国当代零售业也相应发生着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再是电子商务在中前期发展中表现出的“量”的快速增长,而是在覆盖面不断扩大的基础上,面向纵深的“质”的飞跃。 这种飞跃之所以发生,绝不仅仅是由于电子商务技术的进步,而是中国城市化使然。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中国的城市通过土地的扩大、人口的增长,获得了“量”上的快速膨胀,也提供了包括水泥、钢材、玻璃、光伏等大量了的硬需求。可以说在中国过去的20-30年里,我们经济的发展主要就依赖于这种“量”上的膨胀。然而,随着城市化第一阶段的接近尾声,中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已经很难再延续第一阶段的模式。土地财政的难以为继、钢材水泥等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中国社会经济新常态的来临,都是这一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的明显信号。中国社会要想继续保持增长,就必须推进城市化的第二阶段-消费的城市化。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消费既要有传统电子商务覆盖面以充分扩大基础需求,又要满足城市中高端消费人群对于更好体验、更高品质的要求以提升高端需求。而中国城市目前高端消费与基础消费严重割裂、高端卖场与网上购物相互疏离的现实也必须得到改变。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在中国的城市中整合传统的高端卖场与面向大众的电子商务平台。以“天猫”为代表的中国电子商务力量在近期对于中国城市中高端卖场的整合,无疑就体现了这一思路。换句话讲,阿里巴巴收购了高端卖场,并不仅仅意味着要搞一个线下高端体验店,而是意味着要实现一种新的城市情境。在这个新的消费情境中,整合线上消费与线下消费的不同群体,一方面,扩大中高端消费群体对于网络消费的兴趣点,另一方面,也要逐步培养网上购物者在线下进行高附加值消费的消费习惯。从而实现,线下提升线上、线上补充线下的消费革命。 其二,新零售革命反映出中国社会消费升级的时代诉求。从人类已有的社会发展经验来看,任何新的商业实践,都必然会催生出新的消费结构、消费需求与消费文化。一方面,中国城市化初期阶段所积累起来的大量财富,自然而然地催生出对于更高品质、更好体验的需求。这让消费升级成为了不可遏制的社会发展趋势。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快速流动以及80、90、00后社会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消费者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的消费习惯也由此逐渐取代传统的消费习惯。 对于力推“新零售”的阿里巴巴等中国第一代电商而言,它意味着,一方面,它的传统青年消费人群正在成为社会主要消费人群,电子商务也正在成为覆盖面最广的主流消费方式。另一方面,他也必须满足这些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消费也正在走向富裕中年的青年人更高品质的消费需求。在电子商务发展的早期,这些年轻人可以满足于更时尚、更便捷、更便宜的网上购物方式,而现在他们还要求消费的更有文化、更有情趣、更有品质。所谓新零售的线上、线下融合,其实就是对这种消费者成长的回应。即电商必须与他的服务对象共同成长,伴随他们从更便宜、更 快捷走向更有文化、更有品质。换句话说,线上与线下构成了某种孵化、承接与渐进的性质,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都可以在这一链条中获得不同阶段的满足。也正因为此,“新零售”绝不是既有电商模式的线下延伸,而是新的文化与新的理念。新零售的倡导者们比拼的不仅是技术,更关键的是在技术上体现的文化与思想。那些仍然以技术、快捷、低价为出发点而没有提供思想高度的“新销售”,在本质上仍然只是传统的销售,也很难摆脱低价竞争的惯性,也难以在将电商渠道与高端消费人群进行真正的对接。 其三,新零售革命意味着当代社会的社交活动、社会关系正在空前紧密地与商业行为尤其是消费行为联系在一起。消费不再是作为一种单纯的物质交换,而是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交往形式。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渐稳定,以及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消费的“物”的特征在减弱,“人”的意义在回归。与此相对应的是,那些在线上购买的一个个“点状”的人也将通过线上与线下的重合,重新社区化、社群化,而这种趋势也已经在淘宝的社群发展当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也正因为此,未来新零售的成败,关键在于实现消费过程当中的社会构建,推动消费关系当中个人主义与社群价值的再平衡。 对于新零售的引领者来说,值得关注的不再是价格、信息与物流,而是去挖掘线上联系所蕴含的社会共同体的价值,去再现线下消费过程当中所隐藏的社会交往的功能。尤其是对于农村社会、老龄化社会而言,这种消费与社会交往的融合尤其重要。村镇社集对于农民不仅仅意味着消费品的购买,而是意味着聚会、聊天、感情凝结的节日。城市老年群体的购买也并不主要着眼于物美价廉,而是更看重消费过程当中的沟通、交流与化解孤独。对于年轻人而言,电子商务能够从物流困境与信息不足中极大的解放自己的生活,而对于为家庭体验而消费、为排解孤独而消费的中老年群体而言,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则有助于他们获得消费的社会价值,而社会老龄化程度越高,这种对于消费中社会价值的诉求就会越强烈。 所谓新零售其实是通过新的消费模式,对信息社会的一次重构。这种消费模式的背后不再是被高度物化的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中单向度的人,而是通过现代信息网络填充与重建起来的丰富的人、历史的人。马克思所说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将在线上与线下的交互融合当中获得真实的体现,而人也将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中,获得由信息技术带来的真正的自由。 其四,新零售是中国引领全球化的重要渠道。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化最坚定的支持者与引领者,这已成共识,而这其中以中国电子商务为支撑的新零售则成为突破贸易壁垒、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今天的天猫上,不论是诸如泰格豪雅、娇兰这样的国际大品牌,西班牙5j火腿这样的区域品牌,还是美的、海尔这样的中国品牌,都正在通过全球化的电子商务成为全球消费者的共同选择。这意味着,全球化不再只是大型企业的红利,而真正成为了中小企业、地方品牌的机遇。在传统销售模式当中,由于规模、信息等方面劣势而难以进入全球市场的中小企业将有可能通过天猫这样的全球电商平台所提供的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分享全球化的红利而不再是仅仅成为国际大企业全球化战略的牺牲品。类似西班牙5j火腿这样的消费品,将不再只是存在于旅游手册当中的遥远的传闻,而是可以在中国的实体商店体验,在线上商城购买的商品。这种更加全面、更加普惠、更加深入的全球化恰恰是人类解决目前全球化中存在的不公平、不正义等问题的唯一出路。通过普惠的新零售,地方中小企业这一全球化的主要反对者将会成为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共同体中重要的一员,并最终成为全球化的支持者与推动者。 在销售与消费的背后,新零售与传统销售模式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那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消费者的偏好与需求,可以从日常的社交痕迹之中被精准的提取,从而清晰地呈现在制造者与销售者的面前,并成为制造与销售的引领者。这不仅为个性化的定制、精分市场的成熟以及区域化生产提供了可能,而且也为消费者获得自己的主体地位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让人在消费中变得更自由。也正因为此, “新零售”的本质其实是中国社会消费升级、城市化升级、社会治理升级大背景下的一次商业革命。除了技术的进步,以天猫为代表的全球新零售的引领者们同样需要有与之匹配的视野与格局。因为技术的发展永远超出人类的想象,但是比技术重要的,是驾驭技术的信念。 文章选自21世纪经济报道,2017年8月12日
2017年8月16日 -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张连起接受人民政协网“委员会客厅”采访谈“移动互联网+”
专家简介
2017年3月13日 -
王小川:“互联网+”并非是什么都能装的筐
2016年5月15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就新形势下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研讨。搜狗CEO王小川出席论坛并发表以下观点:
2016年5月26日 -
阿里巴巴副总裁高红冰: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正在改变全球商业版图
阿里巴巴副总裁高红冰日前出席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他在全体大会6“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如何开始重塑全球商业版图”上表示,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正在改变全球商业版图,互联网价值体系将改变全球商业文明。 以下是他的发言实录: 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正在改变全球商业版图 非常高兴,正像主持人刚才讲到的,我就从上市说起。去年9月19号阿里巴巴在美国的纽交所上市,这个上市刷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IPO,它得到了最多的融资,250亿美元。在这次成功的融资背后,投资界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样一个全球最大的首轮上市的公司不是一个美国的公司,是一个中国的公司,不是一个硅谷的公司,而是一个杭州的公司。这个问题提出来非常有意义,非常有意思。如果说一个中国的公司超过了一个美国的公司,这是一种国别之间的象征,但是讲到是一家杭州的公司超过了硅谷的公司可能有另外一种含义。后面这一句的含义是,阿里巴巴是一个靠商业创新成功的公司,硅谷是靠技术创新的成功的公司。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前,FACEBOOK、谷歌、再早是Twitter、雅虎。改变有它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中国的企业第一次靠商业的创新带动技术的创新从而获得了巨大的资本市场上的成绩。这个成绩背后有一种新的思考,未来更大的上市公司的首轮融资是不是会继续在创新领域发生,还是会在其他领域发生?在今天我们讨论全球化的时候,资本市场在美国但是业务在全球的情况下,今天的全球化有了新的含义。 在十几年前,2000年或者97、98年开始,大量美国的风险投资以及中国的投资人都进入了中国的互联网投资市场。今天在美国、在全球也有几十家、近百家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国外的资本市场上市,这也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中国企业全球化的问题。这个全球化的进程是以业务在中国,但是资本在美国发生。但是这些业务在中国的企业正在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把业务扩展到全球。以阿里巴巴的情境来看,今天已经不是一个简单一家中国企业。在这一次双11的时候,我们当天完成的交易规模达到了912亿人民币。这样一个巨大的交易规模的背后,实际上代表着一个全球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的爆发。今天不是说我们在经济社会领域没有这么大的消费,而是我们没有一个很好的新的商业基础设施来满足这些消费的挖掘和发现。所以这次双11我们看到的景象是一个靠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驱动的、有3。65亿的消费者参与、有上千万小商家参与的全球性的零售体系在这一天创造了一个惊人的奇迹。这个奇迹的背后我们还看到,我们当天完成的每秒钟交易创建的笔次达到了14万笔,支付笔次每秒钟达到8。59万笔,相当于我们线下最大的VISA、MASTER的整个支付体系的交易涉及总额1。4万笔每秒,但是支付宝跑到了8。59万笔每秒,差不多6倍于线下支付体系的能力。这是在北京第一次把阿里的整个双11的节日搬到了北京水立方去办。纽交所的总裁也跑到水立方,到晚上10点半的时候敲双11这天在纽交所开盘的钟,这已经是一个同时在发生的全球化的场景。这边是纽交所,这边是北京水立方,这边是资本市场,这边是全球狂欢的消费市场。北京和纽约同时进行的过程,也刷新了这次双11创造的九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在这背后发生的是买全球和卖全球的场景。买全球是这次有100多个国家的商品加入了双11的售卖,中国有三千多万消费者参与了购买国外商品的场景。卖全球的情况,这次在双11的过程中有223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在天猫国际、在淘宝上购买了商品。今天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构造出来的模型是买全球和卖全球的模型,也不完全依赖于这样一个商业基础设施一定是在杭州或者是在北京,或者将来是在纽约。这样一个双11的活动我们也在预言和预测将来会一直做下去,双11的活动去年在杭州,今年在北京,可能过几年会在纽约、也可能会在欧洲进行。互联网的存在不再以物理的地理位置为中心,可以随着交易场景的变化进行迁移,这是全球化的背后商业基础设施的重构会带来的变化。 我们在看大淘宝交易数据的情况,我们也在看工业革命以来最大的线下商业零售体系沃尔玛全球的情况。从种种数据分析起来,有可能在2016年的时候,天猫淘宝的交易规模会超过沃尔玛全球。这样一个超过可能不是一个中国企业超过一个美国企业的问题,可能是一个在线的互联网的小企业连接起来的商业价值链,超过了一个工业革命的IT和全球化采购的供应链体系。是一个工业经济的商业模式被一个互联网经济的商业模式超越的问题。 所以未来的全球化可能会由工业的全球化演进到互联网的全球化、互联网经济的全球化。如果讲工业化是以美国为代表、美国为推动,如果说上一代的全球化是以美国为代表,下一代可能会是中国参与,一个平台加个人的形式和商业形式可能会变成一个主要的形式。过去的WTO是以政府和政府、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谈判、合作为主要的原则框架的,是大企业来主导的全球化,但是在互联网到来的时候可能会由互联网连接的小企业以市场的主体为驱动、为中心来达成全球商业规则的地盘。这是未来整个商业图景变迁的方向。我们今天已经看到在淘宝和天猫的交易体系后面,在呈现未来的一种征兆,或者未来的一种存在。 最后整个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最后商业零售贸易全球化的升级和转型,这样一个全球商业版图的变迁,中国的消费者参与其中,中国的小企业和个人企业参与其中,全球的企业参与其中的版图会不断的浮现出来。怎么样创造一个让全球的小企业、创新的小企业有利于成长环境的出现和发展,这是我们今天的话题,真正推动互联网全球化时代的中心议题。 互联网价值体系将改变全球商业文明 在江苏徐州有一个睢宁县,这个县上有一个沙集镇,2007年以前,这个镇是扶贫对象。但是07年有一个年轻人叫孙传,他开始创业做淘宝店,他做板式家具的生产、售卖,他做的很成功,现在全镇有4000多个农民跟他学,学了以后开了淘宝店。年初到7月份这个镇上半年在淘宝上销售总额29个亿,如果加上淘宝之外的数字是40个亿,今年这个镇我估计会过80个亿。一个贫困镇借助互联网做家具,他没有产业、也没有基地,他是从东北把木材拉过来,在外地请一些木工过来做,做完了以后卖到全国,到今年实现80亿的产值,这个改变是互联网带来的。我们把这样的镇叫做淘宝镇或者淘宝村。我们研究了淘宝村现象发现,它完全是市场化、草根的、自然生长的,没有政府的命令、没有政府的规划,也没有政府的投资,完全是自发起来的。 我们最近对这样的现象进行了比较深的挖掘,发现中国过去农业时代以家庭为背景的作坊式的经营方式、生产方式,今天正在被互联网激活。如果讲过去的工业革命生产线,福特制、泰勒制的管理体系是线性的,今天分散在全国草根化的家庭的加工生产方式正在被互联网激活。今年年底我们拿出统计数据的时候,可能在淘宝上会超过700个。700个概念就是一个淘宝村,一个村庄里面如果有这样一个户数的10%在开淘宝店,这个村有一千万的销售额叫做淘宝村,今年会有700个左右,去年是200多个,前年只有20个,会以一种爆炸的方式成长起来。 这种成长的背后我在想,这样一种“互联网+农村商业”、“互联网+整个中国”的商业消费体系,可能会变成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经济现象,这个经济现象的背后带着非常大的浓厚的文化价值的创造。这个创造的表达或者表现就是我们从09年开始做双11光棍节,做到今年为止,我们把它定位为全球的狂欢或者消费节,这样一个节日也是中国少有的变成全球化的节日。这是一个商业化的现象,这个现象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会一直持续下去。 在这背后,在工业革命、工业经济的发展中,创造了大量的商业文明、商业规则。我们在中国引用了美国或者欧洲的先进技术,引进的时候也引进了他们的管理方式,这是工业革命最大的价值和成果。但是今天互联网在中国有一个土壤,中国有全球最多的互联网用户,中国14亿人口有将近7亿人口是互联网用户,在这7亿互联网用户中,有将近6亿是智能手机的上网用户,他们上网时间平均每天超过3点多小时,比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上网时间都要长。中国是一个重度的互联网用户上网国家,在巨大的互联网用户人群中会产生一种新的商业文明和商业文化。这种商业文明和商业文化如果放在一个全球化或者工业化的背景下来看待,工业革命是大且主导、国与国之间谈判,WTO为边界,你输我赢还是双赢。今天到了互联网时代,不光是共赢,而是说你先赢,我帮助你成功,我再成功。这个价值体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换,一个更加开放、更加透明、更加分享、更加担当价值责任的体系在出现。过去我担我的责任,我不管别人,现在我要为别人担责任,当我为别人担责任的时候我才能得到一些成果。淘宝这样一个平台,如果商家不赚钱,淘宝是没有办法赚钱的。淘宝在过去发展中用了八年多的时间一路亏损,帮助这些小企业取得成功,走到今天,他获得了成功。在这个模式下,不光是一个技术的创新、商业的创新,他也是一个文化价值观、价值体系的创新。 互联网今天大量价值体系是以分享经济、互联网经济存在的。不光是淘宝,优步专车、滴滴、快的专车都是以互联网方式存在。淘宝今天在打造一个商业的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不再是一个公司上下游价值链为主要的价值方式,而是互联网的平台帮助每一个个人平台,平台将个人组织者的方式变成主要的组织方式。在这种组织方式背后,个人创造者、创新者、年轻人靠自己的价值驱动,而不是靠大公司里面的层级、靠管理、强制管理、生产线的捆绑,而是转换成靠自己员工的自我激励、自我价值实现及发展的一种机制。这种价值我认为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文明,全新的商业文化。中国有机会在创造和使用这种巨大的商业价值体系的情况下,也能够把这样的商业价值文化和价值文明传递给全球,这可能是将来中国对全球化的商业价值体系创造和贡献的一种方式。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围绕“中国企业全球化:新的历史 新的舞台”这一主题,举行了六场全体大会和十场平行论坛。“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是国内专注中国企业国际化具有代表性的国际会议论坛,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宏观的政策解读、高度的战略思维为广大与会嘉宾带来思想盛宴。论坛所搭建的高端交流平台,对于已经“走出去”和有意开拓国际商业版图的广大中国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论坛自去年举办第一届以来受到国内、国际的广泛好评。未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还将每年举办此论坛,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提供现实意义的指导。 (本文根据嘉宾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2015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