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 提倡人才开放发展。致力于人才国际化研究,CCG在国际人才、国际移民、华人华侨、出国留学和回国发展等领域开展并承接重大研究课题,举办系列活动,出版相关图书并发布系列研究报告。 政策影响力。基于扎实且富有创新力的研究成果,CCG提出一系列完善我国人才发展和移民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在推动国家移民管理局成立等重大政策中发挥积极作用。 学术影响力。CCG在社科文献出版社连续出版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中国国际移民报告》、《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等蓝皮书,连续翻译出版国际移民组织(IOM)《世界移民报告》,在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出版包括 “China' 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Development”在内的多部英文著作,填补了中国国际人才研究领域的空白。 社会影响力。CCG创办了“中国人才 50 人圆桌论坛”、“全球教育 50 人论坛”等品牌论坛,连续多年承办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举办“全球人才流动与国际移民学术研讨会”。CCG 提出的筹建“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倡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北京市政府的积极评价与支持,成功入选了首届巴黎和平论坛,并在第二届巴黎和平论坛上成功举办了“国际人才组织联盟--国际专家研讨论坛”。
-
钱锺书:首倡并建构中国比较文学观念
钱锺书,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2016年6月2日 -
郭永怀:发现中国临界马赫数的第一人
郭永怀,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他最先发现临界马赫数;最先发现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这一坐标法的发现开创了我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先河;培养了众多优秀力学人才。他担负着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我国的导弹与核弹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6年6月2日 -
徐家良:中国的公益慈善
现在大众对公益慈善的理解基本停留在捐钱帮助困难的人群层面,而且做公益慈善是不能赚钱的。如果公益组织不赚钱,他的钱从哪儿来?一般都是别人捐的。他自己没有造血功能,捐款用掉之后又要找人捐。但有些公益慈善组织像国外的学校基金会,他就会去投资。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后,美国高校基金会受到的损失非常大,投资回报率低了很多。因此,很多私立学校后来就采取多招留学生,降低奖学金额度,减少奖学金数量,缩减工作人员来弥补损失。 实际上,目前的法律没有规定公益组织不能进入哪些投资领域。公益组织是独立的法人,法人只要能够自己承担风险就可以投资。我们基金会条例里面有一个规定就是保值增值,只要做到保值增值就可以投资。我们投资的是股票,其他的基金会也有股票投入。期货的风险很大,目前的基金会可能没人进入,因为它来得快去得也快。 社会企业与公众认知的公益组织有所不同,他是运用企业的运营方式实现公益的目标和使命。企业最早是从欧洲社会经济的概念衍生过来的。后来英国大使馆在中国创导了社会企业家培训,2009年时,开始形成一定的规模,每年有上百人接受培训,这对推动整个社会企业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而且,社会企业的发展与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刚好可以衔接起来。有些社会问题是政府解决了,有些社会问题是一般的社会组织、公益组织解决的,一些政府解决不了的问题,正好可以用社会企业的方式来解决,效果肯定更好。 目前,中国的社会企业越来越多,虽然与其他的社会组织相比,数量上可能会少一点,但与前几年相比已有了很大的增长。 社会企业或者公益组织与商业企业之间虽然有边界,但并不是很清晰,也不应该清晰。我一般用圆圈来比喻他们的关系,比如说企业是个圆圈,社会组织也是个圆圈,这两个圆圈原来是独立的,没有交集。但是,在大量的过程当中,这两个圆圈就有了交集,连成了一块。比如说社会组织有一些活动需要企业捐赠,这就有交集了。现在,社会企业之间的交集是:有的是企业有捐赠,有的用企业的运作方式去赚钱,然后来解决社会问题。在原来的计划经济时期,公益慈善基本上就是花钱的,不是赚钱的。现在,情况不同了,公益或者慈善领域有不同的类别,有些组织确实是靠捐赠,自己不赚钱也是可以的;有些则不靠捐赠,而是通过自己的造血功能赚钱,然后用在公益慈善领域。社会组织的不同方式对整个社会问题的解决是很有帮助的。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016年4月12日 -
高晓松:流放自我,收获辽阔
我是八八级毕业生,也是最后一届公费生,毕业后要服从国家分配,分配到哪儿去哪儿。当时,每班留京名额只有两个,大多数人都被分配到其他省的城市,也有人被分配到边远地区。争取留京名额付出的代价并不比出国小,而且国内外差距明显,所以大家都特别想出去。后来,国家颁布了一个严格的文件,要求公费生为国家做出五年贡献后才能申领护照,有直系华侨亲属或者旁系华侨亲属的除外。直系华侨亲属可以直接出国,旁系华侨亲属要交国家培养费,差不多一年2500元,清华本科是五年,总计交12500元。而毕业后做公务员,每月才赚72元,12500元在当时是一笔巨款。没有直系或旁系华侨亲属的人想出国就更没有希望了。 那时候出国赚钱很容易,学生刷盘子或做服务员,每年差不多能挣一万美元,当时汇率为八点以上,相当于八万元人民币,而国内的公务员每年才赚八百元。面对这样巨大的差距,大家都拼命想出国,大批的大三学生退学出国。没有直系或旁系华侨亲属背景的人想出国就必须大三退学,因为只要完成学业就必须依照国家规定服务五年才能拿到护照出国。但学校为办理退学的学生保留学籍一年,以确保万一拿不到签证或奖学金可以继续上学。我母亲在德国出生,所以我是直系侨属,不用服务国家五年,而选择退学是随大流,也实在是不想上学了。退学后父母给我办了自费留德,并保留学籍一年。本来就不想读了,结果退学就会使原来五年的本科又变成了六年,那就更不想读了。 出国时,想法很简单,只想学个手艺,赚钱养家。我在清华读的是无线电系,录取分数是最高的,但毕业分配是最惨的,因为当时IT行业还没有兴起。当年我们系的同学毕业后,很少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我读的是雷达专业,更不好找工作了,所以决定转行。其实家人把我的一辈子安排好了,就是完成清华学业,然后出国留学,而我觉得与家人走一样的路,没有一点意思,所以自费留德一直是个备选。我在心里决定不留学,做一些家人不懂的事情,所以才选择不会跟家人沾上半点关系的电影和音乐。 后来决定出国读书,是各方面影响的结果。当时我们全班总共34人,出过国的人数最多时高达17人,缴纳班费时大家都交美元。我一直在国内学习生活,而家里所有人都走留学这条路,自己好像一个土鳖,心里总觉得缺失一块儿。1996年,我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举行了自己的作品音乐会,事业发展得很好,但家里没有人到现场看,对他们也没有什么触动。再有就是曾经在清华有一个关于读书无用论的讨论会,家人也参与了,现场有位教授提出:高晓松就是读书无用论的典型代表。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后来决定把这一课补上。 行万里路,流放自我
2016年4月5日 -
海归者说:我们的中国时代 | CCG图书
2014 年,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上海文广集团(SMG)联合策划了一部名为《海归中国》的纪录片,播出后获得观众的热烈反响。这部纪录片以独特的视角全景式展示了当代海归精英群体精彩的人生故事,以及他们关注国家族群在全球化 背景中前行的深切情怀。我们以此纪录片为底本,精选了四十位在当代具有引领作用的海归精英人物,更细致、完整地呈现了他们的留学经历、个人奋斗和这个群体的“中国梦”。
2016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