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国际组织、区域合作和“一带一路”是CCG全球化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最早以全球化命名的智库,CCG创办了“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并设置全球化相关国际议题;在海内外举办了“WTO改革”、“多边治理”、“一带一路”等专题研讨会,把“一带一路”这一主题首次带到国际安全与治理领域的世界高规格会议——慕尼黑安全会议。基于多年对全球化领域的全面研究,CCG发布出版了《“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共赢方案及实现路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全球化向何处去:大变局与中国策》等研究报告和图书,其中Edward Elgar 出版社出版的Handbook on China and Globalization是为数不多的由智库在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出版的全英文书籍。CCG提出的两项倡议入选首届巴黎和平论坛,为中国智库更充分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开拓了崭新模式。此外,CCG与WTO、UN 、经济合作国家组织(OECD)、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众多国际组织、国际智库和相关机构建立了良好的长效合作机制。
-
崔洪建:促进联通与汇聚共识之旅
专家简介
2018年10月19日 -
庞中英:喊打喊杀的贸易战中,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雏形正在浮现
庞中英,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 目前,新的全球经济规则,甚至新的全球经济秩序,正在以下几类大事件中形成。 第一是已经签字组成、但是尚未生效的11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人们都知道,没有了美国的TPP,即CPTPP的规模大大缩小。但是,实际上也不小,因为包括了日本这个全球级的国家经济体,更有一系列中等经济体,以及关键的其实并不小的经济体(如新加坡)。 第二是墨迹未干的北美三国协定(这个协定需要美墨加三国议会批准)。特朗普治下的美国退出TPP后,强行要求重谈“北美自贸协定”(NAFTA)。请注意,这是“重谈”,并不是颠覆NAFTA。墨西哥最先被美国说服,加拿大最后也不得不接受。特朗普政府速战速决,改名NAFTA成功,NAFTA变成《美墨加协议》(USMCA)。在名字中,“自由贸易协定”(FTA)消失了,且加了符合特朗普政府奉行的、喜欢和追求的“经济民族主义”的东西,尤其是,所谓“公平”、“对等”等。中国评论界不要仅仅注意这个三国协定的“毒丸”(poison pill)条款——即针对“非市场国家”(请注意不是“非市场经济体”)的条款,而忽略三国协定的其他全球意义。 原来NAFTA与WTO在冷战一结束的并存,就为全球各地的其他自贸协定开了头。在过去20多年,三边以上的FTA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全球贸易治理不断“碎片化”。如今,美墨加三国协定替代原来的北美自贸协定,是否将开启新的替代自贸协定的过程?这个可能的趋势不能排除。 我的看法是:无论是CPTPP还是USMCA,最值得我们注意的不是别的,而是这些安排在国际规则或者国际治理方面的影响:对其他方面产生的各种效应:示范、排除打击、竞争、合作,以及影响未来的国际竞争规则的形成。 第三,CPTPP和USMCA使WTO改革更加迫切。今年6月在加拿大夏洛瓦发表的《G7公报》,以及阿根廷为轮值主席国的G20进程等很多场合,WTO的改革都被强调,由此可见其急迫性。真正在“全球经济”中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国家或者国家集团(尤其是欧盟),急于改革WTO。关于WTO的改革,有的国家当然不愿意。但是, 如上述,WTO在其诞生的第一天就带着缺陷、局限,而一系列的自贸协定(FTA),就因为WTO治理天下贸易的不足而产生。WTO问世后23年后的今天,不改革的WTO正在越来越失去其相关性。WTO改革主要是为了确定新的全球经济(至少是贸易)规则。 如果说TPP和USMCA是生产更多全球经济规则的安排,那么,一些谈判时间已经很长、仍然追求“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却可能对未来全球经济规则的形成方面影响不大。这些谈判主要是为了扩大参加国家之间的相互贸易,并没有在全球经济规则的未来安排上发挥作用的雄心和目标。 由东盟10个国家和印度、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组成的 16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号称一旦结束谈判,将形成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第6次RCEP部长级会议10月13日在新加坡散发给新闻界的《联合声明》中指出:各方将致力于“实质性地结束”(Substantial conclusion)今年年底的谈判。 我们知道,这16国RCEP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塑造全球经济规则,而是为了构建稳定的共同市场。东盟发挥了其“中心性”(ASEAN’s Centrality)作用,发起和促进RCEP的安排。当前的WTO危机和大国之间的“贸易战”让东盟深感不安,也开始感受其不良后果。在外部市场的确定性上,东盟更加需要RCEP。但东盟除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共同体,其一些成员国参加了CPTPP。而日本则以CPTPP为中心塑造未来的全球经济规则,RCEP也对日本只具有开拓地区市场的意义。如同墨西哥或者加拿大,韩国不敢与特朗普政府的美国搞坏关系,已经与美国重订贸易协定,加上与欧盟的自贸协定,韩国不用过分担心全球经济规则的不确定性。至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从来都是寄希望于WTO及其改革,以维持规则为基础的全球经济秩序,这毫无疑问。当年的“亚太”,澳大利亚最终失望,今日的RCEP对他们也是聊胜于无。对RCEP需求最大的是中国和印度。因为中国和印度不仅不在TPP,而且与美国存在贸易冲突。 总之,本文的看法是,在高度聚焦“贸易战”的时候,人们要看到,未来的全球经济规则仍然在形成中。“贸易战”并没有导致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的失控。关于这一点,人们应该有充分的信心。未来的世界仍然是有秩序的,即规则为基础的。不过,世界各方之间的争论围绕着应该建构什么样的秩序、以及如何构建秩序展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些上面提到的已有安排,尽管在某个“区域”之内,但却具有引领世界经济秩序、塑造全球经济新的竞争规则的作用。这提醒我们,诸如“一带一路”等中国推进的全球经济安排,更要有紧迫感,也要追求治理全球经济新的国际规则和国际规范。 文章选自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2018年10月16日
2018年10月19日 -
何伟文:世贸组织改革须以加强多边为方向
专家简介
2018年9月27日 -
庞中英:中国与世贸组织改革:积极参与制定全球经济新规则
庞中英,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
2018年9月14日 -
Cheng Shuaihua: 3 things the G20 can do to save the WTO
The future of the WTO is at stake. Could this year’s G20 trade meeting hold the key?
2018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