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海归创业“逃离北上广” 择业首选事业单位
中新网北京7月23日电 (记者 张冬冬)“逃离北上广”,已不仅是中国普通青年的流行趋势,而且已成为中国海归的现实选择。23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显示,中国海归的创业地点,正在逐渐转向内地及中小型城市。 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共同完成的这本蓝皮书认为,很多海外留学生之所以在回国创业时放弃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而选择中小城市,主要是因为大城市的竞争压力大,创业所需要的资金比较多,政府能给予的支持也有限,所以在回归创业资金方面年轻海归感受到比较大的压力。 蓝皮书表示,与之对应的是,中小城市竞争压力则相对较小,政府能给予的支持也相对更多一些,很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去中小城市,当地政府都会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并在创业启动资金上给予资助。 蓝皮书举例说,武汉市政府2008年针对优秀海归创业人才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设立600万元海外留学人员创业投资资金,设立创新人才开发资金,为承担科研项目的归国博士提供政府资助等。长春市设立了高新区创业“天使基金”,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用于扶持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创业。对于符合条件的人才项目,还可以提供300万-500万元创业风险投资,以及按实际贷款利息金额的20%最高50万元的贷款贴息。 “另外,相当一部分海归来自中小城市,为了回报家乡,带动家乡的经济发展,他们大多会选择回到家乡创业。”蓝皮书认为,这些海归虽然把企业设在了中小城市,但拥有国际视野,仍然胸怀天下,把企业一步步做大做强,把市场从小地方发展到全国甚至全世界。 蓝皮书还指出,海归创业的行业选择呈现多样化趋势,由于具有相关的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能较好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服务理念和企业运作模式及了解国内市场状况,选择服务业的海归将会增多。同时,海归团队创业渐成趋势,政府在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时,也开始重视引进海归团队。 海归创业蓝皮书称中国海归回国择业首选事业单位 中新网北京7月23日电(记者 张冬冬)调研显示,目前已经回国就业的海归所选择的单位以事业单位为主,占总数的43.2%,而打算回国就业的海归也有类似的选择。 23日,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共同完成的《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在京发布。蓝皮书显示,按单位性质划分,海归就业时,选择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家创立的民营企业的分别有16.1%,另有13.6%选择了国有企业,7.4%选择海归企业家创立的民营企业,到政府部门就业的有3.7%。 蓝皮书表示,打算回国就业的海归仍然把广东、上海、北京、福建、江苏等沿海省市作为优先考虑的工作地点。这表明,海归回国就业仍倾向于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而较少到内陆省份就业。海归就业地区选择过于集中的情况一方面会提高海归就业难度,另一方面会增加海归间薪资的竞争。 蓝皮书显示,已经就业的海归人才最主要的去向是大学和科研机构,占样本数的1/3,说明海归人才在科研教育事业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大学和科研机构,海归还在其他服务业、新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制造业、新能源和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行业比较集中。 蓝皮书还表示,海归就业通常选择规模较大的单位,已经回国就业的海归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研发方面,有35.8%的海归已经回国在研发岗位工作。另外,从事销售和市场、生产和运营以及人事管理工作的已经回国就业海归比例分别为12.4%、11.1%和8.6%。 蓝皮书指出,从海归整体来看,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就业难”的情况:国内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海归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更理性、有选择性地引进海外人才,看中的是正当其用,而不是海归这个光环;随着留学人员大众化、低龄化日益明显的趋势,海归群体个体能力也参差不齐。 蓝皮书建议说,对于在海外没有工作经验的海归,最重要的是把心态归“零”。首先,海归回国之后对国内的就业形势可能不太熟悉,需要敢于寻求帮助。其次,在对薪水和岗位的期望值与现实之间有落差的时候,不妨暂时放下身段,先抓住身边的机会。(完)
2012年7月23日 -
调查称逾四成中国海归人才拥有外国国籍或绿卡
中新社北京7月23日电 (记者 张冬冬)23日在北京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从海归人才在海外居住所持签证情况看,中国海归人才中,44%的为外籍公民或持有绿卡,其中20.8%为外国公民,23.2%拥有永久居留权;余下56%的海归中,24.4%的拥有长期居留签证,31.6%拥有短期居留签证。 23日,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共同完成的《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在京发布。蓝皮书指出,上述数据说明,参与该项调查的海归大多数有国外长期合法居留的证件,而这些高端海归人才不一定是真正的“海龟”,而是“海鸥”。 蓝皮书指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和国外的交流不断增多,人才流动已成趋势,有一批海外留学人才往返于国内外,其业务跨越东西方,这批高端人才被形象地称为“海鸥”,一些地方为吸引“海鸥”来工作而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及具体措施,被相应地称为“海鸥计划”。 蓝皮书认为,“海鸥”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出现,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 蓝皮书显示,从海归人才在国外工作学习的主要国家分布看,调研样本中的海归人才平均在1.73个国家或地区学习或工作过至少一年以上,又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这些海归人才主要在北美学习或工作的占35.5%,在欧洲的占31.9%,在大洋洲的占6.7%,在亚洲的占20.2%。(完)
2012年7月23日 -
海归创业蓝皮书:完善中国绿卡持有者相关国民待遇
中新网北京7月23日电(记者 张冬冬)23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指出,中国应立足基本国情,借鉴全球各国通过绿卡进行国际人才竞争的实践经验,探索完善人才绿卡制度,完善绿卡持有者即永久居民的相关基本国民待遇。 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共同完成的这本蓝皮书指出,在人才跨国流动中,由签证、绿卡、入籍等政策构成的人才入境以及移民的政策体系,既是人才流入所必需的、最基本的门槛,也是各国引进人才重要的、战略性的工具与手段。尤其绿卡和入籍,是永久性和长期引进人才的必要政策配套,也是外来人才扎根的必要保障,还是吸引海外人才的手段。 蓝皮书表示,2004年8月,中国正式发布《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该法对外国人申请在中国“永久居留”的资格条件、申请材料、审批程序、审批权限、取消资格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却对持有绿卡者能够享有的国民待遇没有明确的规定。 为此,蓝皮书建议出台《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补充条款,对技术移民、投资移民、贡献移民进行分类细化并完善相关政策。对优秀人才、高技能人才、专业人才等技术移民申请绿卡可考虑实施积分评估制,并放宽申请者任职单位的限制。领军型世界顶尖人才则可以直接申请绿卡,不设定在中国的居留时间以及单位聘请等限制。 蓝皮书还建议,绿卡的职能定位应是享有“等同于本国公民”的基本国民待遇,不“超国民待遇”,也不能等同于长期签证,但在参政议政等方面有所限制。同时,还需明确绿卡持有者的义务,以及持续持有绿卡需要的一定条件,并出台绿卡持有者符合一定条件后可以申请入籍的政策。 “绿卡申请制度应特殊考虑原籍中国、各类记录良好的海外留学人员与海外华人的申请,但在国民待遇上不特殊照顾。”(完)
2012年7月23日 -
面临”反向文化冲击” 海归回国遇社会文化类障碍
中新社北京7月23日电(记者 张冬冬)23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表示,海归人才长期学习、生活在国外,回国创业发展往往遭遇“反向文化冲击”,面临“再本土化”挑战,社会文化类障碍成为阻碍中国海归人才回国的最重要的因素。 蓝皮书通过对海归人才的四大类、十余种可能的回国障碍进行调查,并让参与调查的海归人才对回国的障碍因素进行打分。结果表明:社会文化类障碍是海归人才回国的最重要的障碍,其次是政策制度方面的障碍,再次是家庭生活方面的障碍,最后是职业发展方面的障碍。 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共同完成的这本蓝皮书指出,国内的职业发展机会是吸引海归回国的主要因素,也是海归顾虑最少的方面;但社会文化障碍则是海归回国的最大顾虑。政策对海归有一定吸引力,但政策制度方面的障碍也是阻碍海归回国的重要因素。 蓝皮书指出,海归人才的主要优势在于:东西方双元文化背景使他们能够结合两种文化的优势,海归人才能更容易地从海外获得技术信息,海归在技术突破性创新方面有明显优势;同时,有海归人才认为“海归光环”对获得银行贷款、风险投资、国内客户或员工有帮助。 “水土不服,这是很多海归回国创新创业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对于海归人才的劣势,蓝皮书认为,回国前,很多海归已在国外工作、生活多年,回国后对各方面情况不熟悉,包括市场情况、创业政策及社会软环境等。除此之外,一些海归对自身条件不是很了解,心理准备不足。 因此,蓝皮书建议,政策要引导海归“再本土化”,各地应该提供交流平台,在引入人才后帮助海归人才实现发展,助力国际化人才加快实现本土化;同时,除了政府部门搭建的平台外,海归自己也积极组织活动深入了解国情,加快自身再本土化过程。(完)
2012年7月23日 -
海归创业蓝皮书:以“人才环流”助中国企业国际化
中新网北京7月23日电(记者 张冬冬)23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表示,以“海鸥”为代表的人才环流是全球化的最新趋势,要努力发挥“海鸥”的作用,有效地推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历史进程。 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共同完成的这本蓝皮书指出,“海鸥”专指安家国外、经常往返于中国和所在国之间、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活动的华人。“海鸥”担任中国海外企业高管,不仅在近期内将大大缩短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而且将成为中国企业海外长期稳定发展的解决方案。 蓝皮书指出,在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的进程中,“走出去”战略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开展对外投资和进行国际化经营已成为众多国内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当前,中国企业的海外业务也超出了传统的亚非拉市场,逐步向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国家扩展。 然而,中国企业国内派出的管理人员容易“水土不服”,缺乏海外生活工作经验,对于当地风土人情的了解有所欠缺,在开展业务方面有一定困难。而当地聘用人员的经营理念和风格往往易与中国投资者和管理人员发生冲突,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使并购及合资预期的效应难以实现。 蓝皮书援引加拿大怀雅逊大学的研究指出,定居加拿大的“海鸥”具有以下特征:很高的受教育水平,大多数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不限于中国和加拿大的多国经历,加国宽松的移民环境,吸引了不少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等地的中国留学生;具有海外工作经验,往往在主流社会机构中担任要职。 因此,蓝皮书建议以“人才环流”突破中国企业国际化瓶颈,发挥“海鸥”的作用:“海鸥”在海外学习、工作、生活多年,对当地社会人文环境具有深入的了解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对中方投资者而言,尽管代理人的考虑依然存在,但同文同种降低了由信任问题所造成的交易成本。 蓝皮书认为,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助推了海外华人专业人才的回国潮,与科技、教育人才相比,高端经营管理人才的回归数量不大。究其原委,是因为海外高端经营管理人才发挥才能可能还是在海外,对这些人来说,以“海鸥”形式“为国服务”则避免了两种体制的摩擦,(完)
2012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