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周刊封面:移民不移国,移居不移家(之一)
【中国国际人才快讯】2014年3月3日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封面题目--加拿大终结联邦投资移民案之后,投资移民何处去。《移民不移国,移居不移家》专题文章中,以“2012-2013年欧洲投资移民政策概述”为题,从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编著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国际 人才蓝皮书中,引述相关欧洲移民政策及数据,进行了证篇幅的论述。其重点篇章中提到--投资移民成移民主力。 “在移民目的国投入了该国移民法规定的一定数额的资金,或者在该国创业并为当地人提供了规定数额的工作机会等投资活动,从而获准移民至该国的中国公民。”今年1月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中,对中国投资移民进行了界定。这份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蓝皮书,还对中国国际移民的类别进行了划分,除了中国投资移民外,还包括技术移民、海外留学生、海外国际劳工、出国旅游者和非常规移民。而投资移民则进一步细分为:金融投资移民、不动产投资移民、创业者移民、高级管理人员移民和企业主移民。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三次移民潮: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就有了一次大规模的移民,很多人有海外关系的人纷纷出国团聚或移民,还有大量的留学生;第二次移民潮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上世纪末,许多发达国家在这个时期开始向中国开放吸收技术移民,以及少数投资移民;第三次移民潮则是本世纪以来到目前正在发生的投资移民。 中国移民潮是遍及世界范围内移民大潮的一部分。2013年,世界移民人口数量达到2.32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4.2%。而从2000年到2013年间,全世界移民人口平均逐年以2.2%速度增长。 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的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海外移民数量达934.2万人,较2000年时的549.4万人已增长了将近一倍,并从1990年的世界第七大移民输出国上升为第四大移民输出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传统的移民国家,是中国新移民的主要目的国。 “中国的第三次移民潮中,其突出特点是精英移民,包括大量携带不菲财富的投资移民。”王辉耀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出国学成后被发达国家吸收转化为移民的留学生,并出现了“环境移民”、“蓝领移民”和“教育移民”等一些新的移民群体。 据《人民日报》2013年7月援引的一项数据,2007年,只有270位中国公民申请投资移民美国,161人获得批准,但到2011年,申请人数则聚增10倍,且一半以上获得批准。美国移民服务局当年的数据还显示,2013年投资美国的移民中,中国人占了四分之三。而从2008年至2012年,在获得澳大利亚投资移民签证的35000多名外国人中,超过六成来自中国。 另据调查显示,在财产超过1亿元人民币且有移民想法的中国富豪中,向要移民到美国的占40%,想到加拿大的占37%,想到新加坡的占14%,想到欧洲的占11%。 精英外流和国际人才流动,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化现象,备受关注,而国内对此的系统研究颇为缺乏。在此背景下,王辉耀和他的团队从2012年对此进行研究,并发布他主编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今年,是这本蓝皮书的第二次发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率先实现企稳回升,再加上人民币不断升值,中国移民人数增加。”王辉耀说。
2014年3月12日 -
CCG主任王辉耀指出,中国需要降低“绿卡”门槛
前不久,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主编王辉耀接受了人民网记者采访。在谈及中国移民现状时,他表示:“如果在国际市场有更好的投资,就像中国吸引国外投资一样,资金流出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今日中国存在的‘移民赤字’的问题,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移民趋向。” 据《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数据显示,我国接受留学生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1年,来华留学生61211名,而中国接受留学生率仅为0.2%,只有百名左右。同时,在华留学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的情况下,没有资格申请我国工作类居留许可证,所以报告指出,中国签发给外国在华留学毕业生的工作签证数量为零。而报告中数据显示,2007年日本向10262名国外留学毕业生签发了工作签证,其中7539名为中国留学毕业生。 “30%的中国亿万富豪移民到国外,但是国外的富豪能有多少移民到中国呢?现存的数据连百分之零点几都不到,这反映我国在引入人才、人口的方面还存在极大不足。”王辉耀表示,北京正在逐步建设世界城市,然而目前按照户籍人口统计,北京的国际人口还不到0.4%,如果按照常驻人口统计,可能还不到0.2%。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现居住的国际人口,还没有解放前的国际人口多,加大国际人才输入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需要做的,不仅是培养、留住中国人才,在吸引国际创业家、投资家、艺术家等各种人才方面的举措也应不断重视与加强。 “‘2.8万亿转移资产、3成富豪移民’,这是引起我们注意的表面现象,我们要抓住的本质是中国移民需要做到有进有出。”王辉耀告诉人民网记者,世界有一部分人口流动是正常现象,但“只出不进”是绝不正常的。移民、国际人才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已经是常态化、全球化现象。现在所有的国家都在打“人才战”,如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在利用人口流动取得“移民红利”。中国近几十年一直利用的国家人口红利,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在国际发展下,能否将国际人口红利、人才红利利用好,将是中国未来几十年面临的重大课题。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提到,国际人才流动呈现出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特点,在全球人才流动的背景下,中国现行的人才政策已经不能满足国际人才在中国的流动需求。中国亟需提高出入境便利程度,降低“绿卡”门槛,规范外籍人才在华的社保制度,大力吸引留学生,降低人才流动壁垒,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到中国发展。 将国际人才红利引入国内,这是发达国家一直采取的人才措施,王辉耀说:“美国是在70亿人中选择,而中国现在是从13亿人中选择”。在人才流失、国际人才引入难等问题上,我国应利用国际移民的理念,突出自身的吸引人才竞争力。中国需要的不应只是硬件上的提高,在软实力、理念、政策上也要不断改革与完善。
2014年3月6日 -
人大代表:建议建立海归人才导向服务和机制
今年69岁的严诚忠代表自称中年纪最大的代表,而作为“资深海归”的他也一直关注着海归人才的生活现状,2日下午,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上海代表团代表启程赴京,行前,严诚忠代表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建议用好海归人才,建立海归人才导向和服务机制,别让海归成了“海待”。 严诚忠表示,近年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兴起,但是层次比较低,对于大量的海归人才并没有好好利用,资源浪费严重。“一个家庭送一个孩子出去深造投入很大,回来后有些成了海待,有些找一份月入3000元的工作,性价比太低。” 在严诚忠看来,这是家庭资源的浪费,也是社会资源的浪费。“他们需要相应的社会服务,要去了解、沟通,要有导向、有服务。”他建议建立海归人才导向和服务机制,用好海归人才,这对于“走出去”来说意义重大。 【CCG视点】 如何为海归群体服务成为新课题 “海归潮”超过“留学潮”增速 目前中国海归达到35.35万 从教育部获悉,2013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1.39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35.3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58%和29.53%。统计显示,出国留学人员中国家公派1.63万人,单位公派1.33万人,自费留学38.43万人。回国人员中国家公派1.19万人,单位公派1.01万人,自费留学33.15万人。从1978年到2013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305.86万人。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44.48万人,有72.83%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与社科文献出版社编著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显示: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加速回归国内生活发展的人数,与年递增。“海归潮”增速比例超过了“留学潮”,而低龄化留学的现象,更加冲击着中国高等教育与世界高等教育逐步接轨与融合。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指出,海归大量回流,给中国人才服务市场带来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配套为日益增长的海归服务专业机构与管理机制问题。“海归接地气”的新课题,如何解决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构建好海归服务产业,将会为推动中国国际人才发展,带来一个新的春天。
2014年3月6日 -
海归创业转向二三线城市 机遇挑战并存
新华网3月3日电(段菁菁 傅瑜)“这是已经包装好等待发货的产品,车载EPS转向器。”在杭州下沙高新技术开发区,经营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的海归王朝久说。 在日本本田汽车总部工作18年后,王朝久被中国蓬勃发展的汽车工业和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吸引,回到国内创业。 王朝久的企业并没有落户北京、上海或者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他把创业地点选在杭州,因为“政府提供了很大支持,地区民营经济发达,人力成本又比一线城市低”。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3)》预测,未来5年内,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比出国人数多的历史拐点,而海归创业的地点逐渐转向内地以及中小型城市。 据了解,为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归来创业,很多二三线城市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例如浙江的全球引才521计划、温州市580海外精英引进计划、江苏的“双创引才”、大连的“海创周”、武汉的“黄鹤英才”计划等。 尽管地方政府求贤若渴,但海归回国创业仍面临高端人才招聘难,商业环境、政策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 “懂互联网技术、金融证券、广告传媒各方面的人才很稀缺。”浙江传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立者、在华尔街工作过8年的李迪说,作为一家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科技公司,招聘难让他很头疼。 李迪表示,公司技术涉及的核心是计算广告学,这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国内主要是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为此,公司成立了计算广告学研究院,与浙江电子科技大学、浙江传媒大学进行合作。” 王朝久也表示,电动汽车行业是未来汽车业的发展趋势,但是国内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员很少。“人才只能靠招进来后自己培养。” 除了人才招募外,商业环境不同也是海创人员必须面临的问题。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调查显示,社会文化障碍是海归回国的最大顾虑,其次是政策制度和家庭生活障碍。 毕业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吕夏军在家乡浙江绍兴创立了天夏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在他看来,虽然在绍兴创业没有在北上广强大的竞争压力,但公司依然难以与大型企业竞争,业务拓展亟待加强。 李迪谈到了国内外企业文化的不同。在美国的经历让他很注重人才,讲究诚信、直接、高效的沟通,而中国文化较为含蓄,企业机构运转也相对低效。 “出现对市场环境不适应的情况是正常的,需要企业自身积极调整改变。”王朝久说,创业本就艰辛,有成功也有失败。“如果是贪图享受,我就不会回国创业了。” 李迪表示,二三线城市有很多伟大的企业,它们非常接地气,实实在在地为提高当地经济水平做出了贡献,这正是他归国创业的理想。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认为,中国海归人才回归的大潮正在到来,相关政策重心也应逐渐从招才引智转移到优化环境上来。“海归创业地点逐渐转向内地以及中小型城市成为趋势,总体来讲,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4年3月6日 -
上海东方卫视与CCG联合推出《海归中国》纪录片开播
2014年6月5日起,由上海文广集团(SMG)和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策划,并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提供独家智库支持,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全程拍摄的纪录片--《海归中国》,历时5个月时间的筹备与拍摄,近期顺利摄制完成。6月16日晚在SMG东方卫视新闻综合频道的系列大型媒体行动拉开了荧屏序幕。6月23日起,将正式播出这部《海归中国》纪录片。 其中,上海卫视新闻综合频道 6月16日--6月20日每晚23:00推出《海归菁英校园行》,10余位成功人士走进5所高校,畅谈海归故事与人生感悟。 6月22日从13:00开始,推出《海归中国》大型媒体行动特别报道。其中13:30《海归中国》大型职业发展分享会、14:30“归来的星光--《海归中国》主题音乐会”将进行现场直播。 《海归中国》大型纪录片将于6月23日--6月27日每晚22:30在上海卫视新闻综合频道推出,6月24日--6月28日每晚凌晨0:15在东方卫视播出,6月30日--7月4日每晚23:00在上海卫视新闻综合频道播出《海归中国》五集人物系列专题,将集中讲述几代海归影响中国的壮阔情怀。 本纪录片试图采用纪实的手法,全面反映改革开放大潮中的留学海归人物的创业故事,是改革开放以来首部记录当代顶尖海归精英的纪实纪录片。 该纪录片共分为五集,每集46分钟。全部采用高清技术拍摄,多维度运用纪实手法,体现所拍摄的人物主体的留学、海归、创业经历,并配以人物访谈、后期特效制作等多种电视表现手段,力争打造成一部海归创业的电视记录片精品力作。 《海归中国》记录片通过讲述几代海归如何影响、乃至改变中国的故事,关注中国社会与留学人才的变迁互动与海归社会影响力。本片聚焦大时代背景,跟踪中国进入全球化人才流动的大循环变化。将“海归改变中国”的理念置身于世界体系之中,在全球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CCG向该片先后推荐采访了林毅夫、高西庆、沈南鹏、徐小平、李山、王俊峰、张磊、田溯宁、张亚勤、陶景洲、施一公、饶毅、莫天全、宗馥莉等知名的正在活跃的海归代表人物,填补了当代精英海归群体的历史纪录。 此次与上海文广集团联合推出的《海归中国》纪录片,是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继去年与新华社电视总台联合策划,并提供智库独家支持的《中国留学生》电视记录片之后的,又一个集中反映“中国留学海归潮”的电视版海归主题纪录片。第一集预告片第二集预告片第三集预告片第四集预告片第五集预告片海归人生十二讲:【海归人生12讲】王辉耀:开放式人生【海归人生12讲】陶景洲:人生别怕”历史误会”【海归人生12讲】童世骏:在源头经历“全球化”【海归人生12讲】陶闯:归来有点迟【海归人生12讲】于刚:瞬间决策 长久思考【海归人生12讲】高西庆: “一架精妙的机器”【海归人生12讲】王巍:不极致很幸运【海归人生12讲】张军:为了构筑发言权【海归人生12讲】刘西拉:永远奔腾的就是我【海归人生12讲】萧丽河:走下去才叫梦想【海归人生12讲】蒋琼耳:忐忑与上下
2014年2月18日 -
【海归人生12讲(一)】王辉耀:开放式人生
(演讲实况请关注6月中下旬将在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黄金时间播出的,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东方卫视联合策划的《海归中国》系列节目。) 王辉耀教授,1958年出生,1984年出国留学。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人社部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以下是他在上海广播电视台《海归中国》“海归菁英高校行”华师大专场的演讲实录。 (演讲实况请关注6月中下旬将在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黄金时间播出的,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东方卫视联合策划的《海归中国》系列节目) 王辉耀:开放式人生 尊敬的各位学长、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 今天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能够来到著名的华东师范大学,特别是来到了上海广播电视台打造的《海归中国》,这样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节目。我很荣幸可以参与其中。 中国,确实进入了海归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有300多万留学人员出国,遍布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迎来一个海归回来的大潮,回国的有150万,接近50%。去年,出国45万,回来31万,这个数量是“大进大出”。 我们进入国际人才大循环的时代。今天的留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从80年代的精英留学进入大众留学,从当时每年几千人到上万人,到现在的40、50万人。 中国留学100年 海归分五代 我认为中国100多年的留学大潮当中,分五代海归。 第一代是1872年的清朝海归,包括容闳带领的120留美幼童。1900年到1927年是第二代海归,诞生了大量中国现代的精英,包括在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13个代表,8个是海归。包括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都是这时候的海归。第三代海归,我分为1927到1949年这段时间,这些海归更多是理工科,大量是这个时代的。第四代海归是解放之后,1949年到1965年,像江泽民、李鹏这一辈的。 今天的海归在人数、规模和去的国家的广度上,超过了以往的时代。今天我们参加演讲的三位(王辉耀、陶景洲、童世骏)是第五代海归的缩影。 我出国先到的外交部 节目希望我们分享自己的故事,我和大家谈谈我出国的经历。 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在学校时我非常沉醉于文学世界。华东师大也是一个文科院校,我在广州外国语学院,学的是英美文学,那时候大学学莎士比亚,学狄更斯,学17、18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包括欧美的文学。当时,我萌发了一个想法,如果我们要学更多的知识,一定不能做井底之蛙,一定要走出去。 后来,我研究了中国近代的文学人物,比如我来自四川成都,我发现近代中国的作家,像成都的巴金,他走出了成都,走出了四川,去了法国。郭沫若,也是来自四川。他当时出川非常难,要乘船到重庆上游,从长江三峡过来,走到上海,走到当时中国最发达的区域,去到国外。所有的人,包括政治人物,像周恩来、邓小平出国读书,都给我当时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也需要走出去,所以我在大学就萌发了想要出国的愿望。 当时想,如果要出国,可能要去一个比较国际化的部门。80年代初,大学生都是包分配的,但那时我已经萌发了自己找工作的愿望。第一个想去的地方是外交部。我坐着火车,从广州跑到北京,去了外交部,说我想到外交部。外交部说,我们不接待个人。如果你想来外交部,你要回到学校。我再回到学校,和学校领导讲。当时,外交部只招广州籍、会说广州话的学生,我不会说,自然没有机会。 之后,我争取到了外经贸部,我觉得也不容易。到了这样的环境,我觉得可以和世界打交道,可以和国外的代表团,可以把国际化的知识用上。 在经贸部工作当中,我觉得我的知识不足。比如我们学文学,对国外的管理、商务一窍不通。我在担任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翻译的过程中,当时我记得世界银行在中国举办了一个讲座,我做翻译。他们和我说,国外还有一种学科叫“工商管理”MBA,这不仅可以学管理,也可以学财务、营销、组织管理等等。我觉得这个非常好,当时给了我一个很深的印象,想出去学习综合性的管理,而不是我国党史学的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这种比较单一的学科。我就是这样一步步朝着出国留学的目标靠近。 环境上的差距是个文化冲击 如今的80后、90后留学,国内外的硬件没有太大的差距。有时中国的硬件还更好。80年代我们出去的时候,国内国外有很大的差别。举个例子,当时我出国的时候,从北京要飞到加拿大。那时候,飞机不能直飞,北京到上海,上海加油,从上海到旧金山,旧金山飞到纽约,纽约到多伦多,停了好几次。 比如在旧金山换机的时候,我看到巨大的机场。那时候中国的机场非常小,我看到了巨大的超市、商店,来到了物资极为丰富的社会。我们在纽约上空盘旋,纽约一片灯海,物质冲击非常大。我在多伦多下飞机的时候,车子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让我感觉心都快要跳出来了。我觉得,我们那代人在环境上的差距,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文化冲击。 为什么首选攻读MBA 我觉得,出国留学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给你带来一种完全不同的、相对我们当年来说的学习环境,我属于当时中国最早读MBA的学员。当时我们的学院,我是第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 当时我们很多加拿大同学觉得很惊讶:“你来自(red China)赤色中国?” 还有一个同学说:“我能不能摸一下你?” 我说:“可以啊”。 他摸完之后说:“我摸了一个来自赤色中国的人”。 那时候,国外对中国也是了解得不多。留学生出去,有一种传播中国文化、介绍中国的责任。 在国外留学的过程中,MBA的教学突出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你的发言能力,你的综合能力而不光光是考试的成绩。我读MBA的那一年,给我带来很大的变化。原来我不能说,在课堂上我也参与了大量发言。特别是原来的条条框框不起作用了。 比如我们发言的时候,以前在国内学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习惯性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教授打断我,为什么事物要一分为二?我说,这是马克思说的。他说,为什么不可以一分为三、一分为四,一定要一分为二?我觉得,在他们的环境里,只要你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你可以把你的观点说清楚,你就可以得到分数,得到他的认可。 你要标新立异,要突出你的思想,特别是突出你的创新。我觉得,这是我在留学过程当中学到的第一课,非常非常重要。 一定要找可以写上简历的工作 在留学当中学到的第二课,你要自己找工作。这在原来,国内没有这样的能力训练。 我在加拿大商学院读书的时候。第一个工作去了加拿大的帝国商业银行,当时是暑期工作。当时很多同学说为什么不到门口的餐馆?1小时几美元,很简单。 我就想,我洗了1万个盘子又怎么样?我也不能在简历上写我洗了1万个盘子。我觉得,一定要可以那种可以写上简历的工作,我觉得这也是一种锻炼。在那样的社会里面,好像没有组织了。 我们在国外待的那些年,感觉什么都要靠自己,要培养你自我锻炼能力。我就在图书馆,查遍了加拿大所有公司的介绍,我发现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有一个高级副总裁在香港做过。 我告诉同学一个诀窍,你写简历,要写给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而不是寄到人事部。所以我把我的简历寄托了高级副总裁,高级副总裁把我的简历交给人事部,人事部叫我去面试,马上给了我一个暑期工作。所以我第一个暑期工作,就是在多伦多,很繁华的一个地方,类似于华尔街那样的一个地方,我得到了很多的训练。 第二个暑期工作,是在一个开论坛的过程中。当时加拿大城市联合会的会长在演讲中提到一件事:说夏天要接待一个中国代表团,他提到这么一个细节。 演讲之后,我就说:“祝贺你,讲得非常好,你们夏天要接待一个中国代表团,我是否可以给你做一个义工?” 他说:“我们没有收入,没有报酬的”。 我说:“管饭就行。我在国外学到,经历比金钱更重要。” 那个夏天,我就拿到了这份接待中国代表团的工作,当时是中国部级领导带了很大的代表团,我们在加拿大访问了一个月,我做翻译,学到很多东西。 在国外学习,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锻炼。一个是要靠自己,要在学习当中学到东西。二是要学会工作。 我的第三个暑期工作,去给日本500强做授课老师。你在国外的时候,突然觉得世界的“半径”大了很多。 归来:全球化时代一定要比别人快半拍 谈到回国,今天也是中国经历最大的“海归潮”,当时我们回归的时候,海归的非常少。1993年的时候,我当时在加拿大一个很大跨国公司做,全球最大的工程咨询管理公司,我从助理经理到经理,再到董事经历。然后我又应聘了加拿大魁北克驻香港和中国的首席商务经济代表。我当时被派到香港,这些年,做了中国的政府官员,又做了国外的政府官员,又做了跨国公司的职位。 人生,要不断的挑战自己,不断的突围,还能不能做其他的事情?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邓小平在深圳视察的时候说到,留学人员要想做贡献,还是回来好,我觉得这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 1993年,我首席商务代表任期满了之后,我立即回国创业。当时我回来,在北京的友谊宾馆租了一间房,进行创业。 创业的过程很艰苦,当时不知道做什么。但是创新创业的意识,是非常强的。我们要创新一个东西,而且这种东西要把两边的文化优势结合起来。所以我决定,要办一个国际咨询公司。 90年代,我们介入很多国际大型项目咨询工作,做得也不错。 200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海归创业人物。创业做了一段时间,我就觉得还是要不断的超越,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你一定要比别人快半拍。这时候,我就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做了一段时间的教授。后来我觉得,把自己的政府经验、企业、学术的经验做得最好的,就是做海归社团、智库。 2008年,我们创办了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当时创办智库的时候,大家还不知道智库是什么,现在大家普遍接受了智库。要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打造中国和世界更多的交往,智库很重要。 在今天的平台上,我们做了很多的事。包括这些年来我们在做海归的研究,国际人才的研究,已经做到了中国比较前沿。我们还在社科院发布4本蓝皮书,也参与国家很多部委的政策建议,包括中国的千人计划,包括中国的海归创业计划等等。 回顾留学生涯,回顾国际化的路程,我觉得对中国来讲,对广大的青年大学生来讲,如果大家有机会、有条件,不妨走一走,看一看。就像中国古代人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世界这么大,我们不能做井底之蛙,也不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央,我们要放眼看世界。就像小的时候我们有一句老话:“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世界对我们来讲,很多方面没有界限,我们必须要走出去。不仅是中国企业要走出去,中国人也要走出去,中国的留学生也要走出去,同时我们也需要大量的人走回来。 中国进入“海归时代” 中国,目前需要大量的海归,大量国际人才来改变中国、推动中国进步。今天我们的节目,实际上是非常好的一个节目。海归在中国35年来,产生了巨大的变化。1999年的时候,国庆50周年观礼的时候,像李彦宏、邓中翰等都在里面。当时他们回来,是觉得回来能有更大的发展。10多年过去了,我们看到了中国诞生了像百度这样的企业。包括李彦宏在山西太原,太原庆祝2500年建城的时候,我和他一起去太原,待一起好几天。他和我说,回来的机会太好了,中国的机会,可能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在目前任何阶段都没有的。作为一个中国的海归,回到中国,可以把你的两种文化劣势转化为优势,创新中国、创业中国。中国第五代的海归,和前面四代最大的不同,这是一个创业中国。第一、第二代是拯救中国于清王朝,推翻封建社会。第三、第四代海归是建设中国,第五代海归,是创新创业中国。 中国进入一个海归时代,中国迎入一个海归大发展的时代。今天的机会非常好,但时间关系,我简单分享一些故事,简单讲讲我的体会、感想。 非常感谢上海广播电视台和华东师范大学给了这么一个很好的合作机会,我想把时间留着,稍候和大家做问题上的交流。 今天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 (演讲实况请关注6月中下旬将在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黄金时间播出的,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东方卫视联合策划的《海归中国》系列节目。)本文选自快播上海。海归人生十二讲:【海归人生12讲】王辉耀:开放式人生【海归人生12讲】陶景洲:人生别怕”历史误会”【海归人生12讲】童世骏:在源头经历“全球化”【海归人生12讲】陶闯:归来有点迟【海归人生12讲】于刚:瞬间决策 长久思考【海归人生12讲】高西庆: “一架精妙的机器”【海归人生12讲】王巍:不极致很幸运【海归人生12讲】张军:为了构筑发言权【海归人生12讲】刘西拉:永远奔腾的就是我【海归人生12讲】萧丽河:走下去才叫梦想【海归人生12讲】蒋琼耳:忐忑与上下
2014年2月17日 -
习近平:国家发展靠人才 民族振兴靠人才
北京8月29日消息,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习近平在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对年轻人说,全面小康社会靠什么实现?如果走粗放经营的老路,能源资源无法支撑。必须走出一条新路,依靠创新驱动。要发展实体经济,促进信息化、工业化融合。要把人才工作抓好,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
2014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