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归中国》大型媒体直播行动特别报道
1978年6月23日,成为改革开放后留学生们的重要纪念日。这天,邓小平发表了关于扩大派遣出国留学人员的重要讲话:“我赞成留学生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为纪念邓小平宣布恢复派遣留学生36周年,6月22日下午13时,由上海文广集团(SMG)与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策划的《海归中国》大型媒体直播活动在上海文广集团(SMG)上海电视台新闻演播大厅拉开序幕,长达三个半小时的直播时间里,先后展现了三场“海归中国”大型媒体系列特别报道节目。整个直播报道由CCG发布《海归发展报告》及《海归中国》纪录片开播仪式、海归创业就业行动及海归精英主题音乐会组成。 第一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现场发布2014《中国留学海归发展报告》。 直播首先由本次《海归中国》媒体大行动总主持人、留英知名海归袁鸣邀请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博士做客新闻直播大厅, 代表智库发布最新2014《中国留学海归发展报告》。 王辉耀博士在直播间与广大电视观众,共同回顾了中国留学百年历史,并代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发布了《中国留学海归发展报告》的研究成果,随后,袁鸣邀请王辉耀博士介绍了中国留学生主要的留学国家情况和数据分析,并预测未来五年,中国或将迎来回国人数比出国人数多的新历史拐点。 报告分析了五大方面成为很多留学生最终选择回国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动力:一是留学潮带动了海归潮;二是中国经济稳定是留学人员回流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三是政府在不断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与政策驱动力;四是涉及到文化的因素,尤其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更趋于包容发展与尊重地域性的文化习俗等;五是因为中国留学生与生俱来的“家庭团聚情节”, 同时,近年来,中央及国家特别重视人才引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后,最近连续多次在众多场合谈到人才问题,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人才海外培养与引进政策,推动了中国“精英型”海归的回流大潮的到来。报告还分析了海归就业创业发展趋势等海归研究最新动态。 第二场:海归创业及就业招聘行动 在《海归中国》直播现场,同步举行了海归创业及就业招聘的线下主题活动。 第三场:“归来的星光”——“海归中国”主题的海归音乐会 6月22日下午,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由上海音乐学院一批先后走出国门,留学海外并载誉归来的音乐家,从世界各地汇集到上海,用声情并茂的演出,演绎出一场“海归中国”主题的中国海归音乐会。以千人计划”专家黄英为代表的一批在国际音乐节上荣获大奖的海归音乐家们,张建一、黄蒙拉、沈洋、张诚杰、宋思衡等用自己美妙的声乐与器乐演奏,唱响了整个《海归中国》主题音乐会——“归来的星光”的演播大厅。 本次直播活动中,负责《百年海归 创新中国》一书出版的人民出版社常务副社长任超先生,专程从北京赶到上海,受邀做客新闻直播大厅,与主持人袁鸣共同回顾起这部以“海归中国”为主题的图书的编著出版过程。 负责五集《海归中国》电视纪录片总导演的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首席编导刘晓清,和赴海外美国、法国参与跟踪拍摄徐小平、陶景洲故事的张艳艳编导,都谈起了他们对第五代海归,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走出国门,如今又回到国家创业发展的优秀海归代表们,表达了一种电视新闻工作者发自肺腑的敬重与感叹。在谈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的海归故事时,他们对我们国家能拥有这么一大批优秀的有时代感与使命感的“海归中国群体”,感到骄傲与自豪。“情满世界 爱满中国”——正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注入了为了中国走向全球化的海归情怀,创新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一页,才会如此波澜壮阔,海归中国,影响世界。 历时半年时间策划与拍摄完成的五集大型海归纪录片《海归中国》于6月23日在上海电视新闻综合频道和东方卫视晚间开播。6月23日—6月27日每晚22:30在上海卫视新闻综合频道推出,6月24日—6月28日每晚凌晨0:15在东方卫视播出,6月30日—7月4日每晚23:00在上海卫视新闻综合频道播出,将集中讲述几代海归影响中国的壮阔情怀。此次与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海归中国》记录片,是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继去年与新华社电视总台联合策划,并提供智库独家支持的《中国留学生》电视记录片之后的,又一个集中反映“中国留学海归潮”的电视版海归主题纪录片和大型媒体行动。第一集预告片第二集预告片第三集预告片第四集预告片第五集预告片
2014年6月23日 -
《中国市场》刊登CCG文章《中国新型智库功能定位的思考与建议》
2014年5月期《中国市场》杂志刊载了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博士撰写的研究文章《中国新型智库功能定位的思考与建议》。 文章的摘要内容: 国外智库功能与定位通常包括政策服务、启迪民智和人才蓄水池三个方面,为社会管理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结合国外智库发展概况以及中国发展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智库应借鉴国外智库的功能与定位,应建立百花齐放的格局体系、定位战略性长期问题的研究、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功能、发挥人才储备和旋转门的功能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关链接:http://www.zgsczzs.com.cn/
2014年6月23日 -
走国际化之路 做智库先行者
《中国慈善家》杂志人物专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博士—— 中国新闻社主管的《中国慈善家》杂志2014年第五期,刊登了该刊对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博士的人物专访。该专访回顾了王辉耀会长从海外回国创业前后的人生成长历程。专访从“搭建平台”、“海归献策”、“智库国际化”三个不同的创业层面,讲述了王辉耀回国创业发展的亲身感受及未来的梦想。 文中对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团队所具有的国际视野与全球化研究战略,进行了重点阐述。从“国际人才竞争战略”到“千人计划”,从“国家绿卡待遇完善”到“人才签证”写进人大立法、从“中国海归创业支持启动计划”到“中国企业走出去十大模式”等,CCG多年来的研究成果都成为了国家相关政策出台的参考依据。 尤其在“智库国际化”采访板块,再度提到了2014年4月17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办的“智库与中国发展”专题圆桌研讨会,聚合了多位国际上知名智库专家、学者,对建立与发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言,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从中国发展国际智库的角度,给予了充分的理论论证与实践探讨。
2014年6月23日 -
《世界移民报告(2013)》中文版在京面世 引起各大主流媒体热切关注
2014年5月19日在北京举行的《世界移民报告(2013)》中文版发布会,首次通过从国际移民组织(IOM)的权威专业视角,对整个全球的国际移民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专业度极高的梳理与概述,并针对目前最受关注的全球范围内“移民福祉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地数据分析与论述,并对国际移民幸福感的检测、评估、变化,进行了非常专业化的剖析与解读。 本次《世界移民报告(2013)》中文版得以面世,在得到了国家各相关政府部门密切关注的同时,更得到了众多主流新闻媒体的热切关注与跟踪报道。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跟踪统计,在发布会举办后的当天,截至到晚上22点,各大主流媒体网络版都纷纷发表了对这部《世界移民报告(2013)》中文版的集中报道,并对报告中的热点国际移民话题,进行了新闻评述与读解。《China Dailly》中国日报及时以英文对本次发布会进行了英文报道,题目为Migrants to China on the increase, report shows。 全球最大的中文门户网新浪网、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凤凰网等都以“《世界移民报告》中文版在京首发”为主标题,“移民福祉与发展”成为主题为副标题,对该报告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与评述。文中称“国际移民组织的《世界移民报告》系列,首次以中文版在全球中文世界面世,填补了这一权威国际移民研究成果在全球发行领域的一个空白”。国际移民组织,即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IOM)的中文名称,是世界移民领域唯一的全球性政府间组织,曾连续多年发布的《世界移民报告》已成为国内外世界移民政策的制定者、研究者以及移民从业者的重要参考。 而作为本报告的中文版翻译者——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是总部位于北京的中国研究国际人才和人口流动,国际移民问题方面的领先智库,已连续多年策划出版了有关中国留学[微博]生、海归和国际移民等方面的国际人才蓝皮书系列。今年年初发布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当时也得到了《中国日报》、《中国新闻周刊》、东方卫视等很多新闻媒体的大量集中采访报道。 中国新闻网以“中国渐成有吸引力移民目的国,国际移民大幅增长”为题,指出“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正在成为越来越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自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中国的国际移民总量增长了35%。 人民网根据报告显示的权威数据,以“中国国际移民总量十年增长35%”为标题,进行了集中评述与分析。据报告显示:仅2010年中国有国际移民超过68.5万人,较2006年相比,持有许可证的外籍人士数量也增长了约29%。中国的经济快速全球化与人口结构变化,顺应了未来国际移民流动化发展的大趋势。 新华网当天以“报告显示更多人移民中国”为题,引述国际移民组织总干事斯温的话“中国正成为越来越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报道中指出:《世界移民报告(2013)》中文版,更关注移民本身。斯温总干事“希望报告能够为中国的移民政策制定者、研究者以及移民从业者提供参考”。 腾讯网以“《世界移民报告》发布 聚焦移民幸福指数”为题,指出:《世界移民报告》中文版的面世具有十分重大而积极的意义。尤其“随着国际社会对于如何以移民更好地促进发展的讨论持续升温,以及衡量人们幸福感的兴趣不断增加,最新的《世界移民报告》是以“移民福祉与发展”为主题,聚焦移民者自身,探讨移民过程对移民者生活质量和个人发展的影响”。 目前对于移民者的福祉研究还寥寥无几,本报告则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世界移民报告2013》引用了著名的盖洛普民意调查及其结果,该调查对全世界移民者的福利状况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全面的评估,涉及全世界150多个国家的2.5万名移民者和44万当地居民,涵盖范围之广前所未有。盖洛普民意调查主要通过考察影响福祉的五个因素,即职业、社交、财产、健康和社群等,通过综合考虑这五个维度,揭示出移民者福祉的完整图景。问卷尤其强调移民者的主观幸福感,设计的问卷不仅包括了与移民者客观生活状况相关的问题(比如收入水平、住房条件、工作环境等),还包括了移民者主观看法和感受的问题(比如生活满意度、社区归属感等)。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官方网站,以“聚焦移民幸福 关注北-南移民——《世界移民报告》中文版在京首发”为题,对报告中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重点论述。指出:移民并非只是南-北,四种移民路径全面聚焦。《世界移民报告2013》探讨了移民来源国和移民目的国的不同会给移民的生活质量和个人发展如何带来不同的影响。以往的报告通常只关注南-北移民(即从中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迁移)。但是,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仅有约35%的移民者是南-北移民,而南-南移民至少占总量的34%,北-北占25%,北-南占6%。可见除南-北移民之外,其他三种路径是不可忽视和低估的。报告特别关注了北-南移民趋势,虽然北-南移民仅占移民总量的3%-6%(在700万到1300万之间,2010),但是,这一数字正在不断增加。北-北移民通过迁移获得的收益最大;南-北移民经济状况得到改善,但情感与地位受损;北-南移民:动机与迁移类型不同,结果差异很大;南-南移民者认为不如留在家乡发展。
2014年6月23日 -
《中国市场》杂志:刊登王辉耀文章《中国新型智库功能定位的思考与建议》
2014年5月期《中国市场》杂志刊载了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博士撰写的研究文章《中国新型智库功能定位的思考与建议》。 文章的摘要内容: 国外智库功能与定位通常包括政策服务、启迪民智和人才蓄水池三个方面,为社会管理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结合国外智库发展概况以及中国发展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智库应借鉴国外智库的功能与定位,应建立百花齐放的格局体系、定位战略性长期问题的研究、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功能、发挥人才储备和旋转门的功能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关链接:http://www.zgsczzs.com.cn/
2014年6月13日 -
京华时报:七管齐下 绿卡制度创新关系人才未来
新加坡资政李光耀曾说,“中国是从13亿人里选人才,而美国则是从70亿人中选人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持续高速增长大国,中国对外国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但中国的绿卡经常被称为“世界上最难拿到的绿卡”。在全球人才激烈竞争的新背景下,中国需要从过去30年的招商引资转型到未来30年的招才引智,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才强国战略。近日,中央组织部透露,有关部门正积极研究修改“绿卡”审批管理办法,降低绿卡门槛,设置更加灵活务实的申请条件,加大吸引海外人才的力度。 □美国 绿卡新法案加剧人才争夺战 6月5日,美国政策国家基金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推动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发展的过程中,移民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反映在他们的得奖、研究、创业和教育方面。” 报告认为上世纪60年代美国移民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1965年国会通过的《移民和国籍法》,废除了关于国籍来源配额的种族歧视条款,使美国向亚洲移民打开了大门;还有上世纪90年代通过的《移民法》,增加了与工作相关的绿卡发放数量。这些政策变化的结果是,美国吸引着全世界人才,并直接反映在美国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数量上,从1960年至2013年美国就有72名移民科学家得奖。 移民还成为美国科研不可或缺的力量。在美国的7大顶级癌症研究中心中,42%的研究人员出生在外国,其中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移民科学家比例高达62%。在教育领域,2011年,美国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中外国学生占71%;2011年,美国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国际学生占65%。在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拥有博士学位的就业者中,外国人比例从1993年的23%增至2010年的42%。美国由风险资本投资的上市公司在2006年至2012年期间达到92家,所占比例为33%。美国市值前50名的上市公司中,有近一半是移民创建或共同创建。 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就移民改革发表有关讲话,并动用行政手段推出两项移民政策新规,一是允许H1B工作签证持有者的配偶在等待绿卡审批过程中在美国工作;二是更新现有法规,让来自一些国家的专业人士更便于在美国就业并永久居留,希望以此敦促美国国会众议院尽早通过移民法案。此前,美国国会参议院已经通过了美国30年来最大规模的移民改革法案,改革措施包括:取消人才移民配额,大幅提高外国人工作签证的数量,推出吸引外国人才来美创业签证等。 移民改革一直是奥巴马在他第二任期内最重视的施政重点。可以预见,移民法案一旦经国会众议院通过,将对中国人才吸引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 最难拿的绿卡卡在职称 中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国际人才。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5月22日在上海会见外国来华工作专家代表时指出:“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中央有关部门积极响应,表示正在研究修改中国绿卡审批管理办法,降低绿卡门槛,设置更加灵活务实的申请条件,加大吸引海外人才的力度。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持续高速增长大国,中国对外国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但中国的绿卡经常被称为“世界上最难拿到的绿卡”。自从2003年正式实施绿卡制度,10多年下来,中国发放的绿卡数量仅有5000多张,年均发放几百张,而美国一年发放的绿卡数量就达100万张,很多发达国家每年也是几万张,几十万张。 申请的门槛高,有一些硬性要求过于刻板,导致中国绿卡的发放量极少。与西方国家通常不看职位,而看重学历、语言水平和在本国工作经验的绿卡制度不同,中国的绿卡在职称和任职年限等方面的规定相对比较不灵活,导致中国绿卡门槛较高。居留门槛过高,直接导致了我国的“移民赤字”问题。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蓝皮书,目前中国内地海外移民存量已达934.3万人,而在我国有合法居留身份的外国人仅为84.89万人,移民赤字高达到849.4万人。移民赤字问题反映了我国人才流失、资金流失的基本事实;也反映了我国外流的人才和资金并没有得到相应补充。 □建议 招才引智加大对海外华人回归的服务力度 中国需要放开移民绿卡制度,吸引全世界人才来华工作和学习,提升中国的国际人才战略。为此,需要考虑以下七个方面。 放宽绿卡的申请范围门槛 中国绿卡申请的门槛高。根据《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于技术类永久居留外国人,指的是在中国担任副总经理、副厂长等职务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级职称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已连续任职满四年、四年内在中国居留累计不少于三年且纳税记录良好的。再有就是在国内已经具有“千人计划”专家身份的,或者是在考虑中的地方人才吸引计划里面的。这些都门槛过高,针对人群十分有限。 美国、欧盟、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发放绿卡大部分没有对职务或已经在国内居留的时间要求,而俄罗斯只要有年薪超过45万人民币的外籍企业雇员,该雇员就可以申请绿卡。 因此,建议放宽绿卡的发放范围。在国外,可以考虑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有5年工作经验以上,国内相关行业或专业缺乏的人才,或被国内企业雇佣且薪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的人才,照章纳税的都可以开放申请绿卡。海外华人亲属团聚的绿卡也应该放开。 开放海外直接申请绿卡并增设申请机构 国际上绝大部分的绿卡申请,主要都是直接来自海外,而不是来自国内,因为吸引人才的主要对象是在海外,而不是已经来到国内的外籍人。 目前,中国绿卡的申请对象还主要是已经来到中国的外籍人,数量和质量十分有限。建议中国开放国外直接申请绿卡的渠道,直接面向国际上的优秀人才,吸引他们来中国发展,给他们发放中国绿卡。为了应对绿卡申请门槛降低后带来的申请数量增多,为申请绿卡者提供便利,建议增设绿卡申请办理机构,一方面,在全国多地设立办理机构,方便在华外国人士办理;另一方面,由于外籍人才主要在海外,加上我国拥有6000万的海外华人华侨群体,这个群体中的高层次人才,与祖国文化相通、血脉相连,不少人士希望回国定居,为国服务,是申请绿卡的重要群体,建议在海外使领馆设立绿卡申请窗口部门。 开放投资移民类别以吸引资金和人才 我国每年有超过一万人的投资移民去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盟等国家,吸引投资移民人才和资金已经是国际惯例。而我国还没有开放投资移民,无法吸引创新创业人才来中国发展,给中国带来资金流、人才流、创意流、创新流。 我国可以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开放外籍投资移民来中国,既可以给中国带来资金,还可以带来投资创业人才,创造就业机会,加强和投资移民所在国的往来,对中国有巨大的好处。 开通永久居民“入籍归化”渠道 从绿卡制度来说,现在还没有获得绿卡多少年后可以申请入籍的规定。 目前,移民入籍规定主要从亲属关系考虑,必须是中国人的亲属,定居在中国,尚未出台专门的非依亲关系的外国人通过技能、资金获得绿卡之后如何入籍归化的政策。因此,我国需要像其他国家一样出台入籍归化政策,建立相关渠道,还可以设置一些加速入籍的条件。可以考虑在申请绿卡成功后居留满5年、且累计居留时间达到3年以上,允许提出入籍申请并通过入籍考试,就可以入籍。 也就是说,要完善长期签证、绿卡、入籍之间的协调互补关系,建立完整、完善、系统的外国人出入境、就业、居留以及移民事务管理的政策体系,开通永久居民“入籍归化”渠道。 建立统一机构管理绿卡申请及审批 目前,我国绿卡发放数量极少,与我国还没有建立移民局和人手不充足有关。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有一个政府部门,例如美国公民与移民服务局(USCIS),澳大利亚移民和公民部、日本厚生劳动省、韩国就业和劳工部等。中国台湾也在5年前建立了移民署等,来单独审批外国人长期工作和居留申请。 绿卡制度是为国际人才竞争服 务的,并且需要与本土人才资源形成互补而不是零和竞争的关系。而我国没有一个专门的移民事务管理机构,对工作许可、签证、绿卡及其他相关手续管理分散,程序繁杂,对国际人才来华工作造成很多障碍。建议成立中国国际移民局,统一管理外国人签证、工作、居留、移民的事务,统一审批绿卡和入籍申请,以及处理包括外国人申请绿卡、入籍成功之后的社保、档案以及可能的户口等有关问题。 开放外国留学生在华实习工作签证 国际上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在争取中国的留学生,并提供毕业后两年的工作实习签证,还鼓励其中的优秀者申请绿卡。而现在来中国的留学生数量十分有限,毕业后也无法取得实习工作签证,更不能在中国合法居留,只好沦为“三非”的打击对象。比如,北京中关村的许多企业都希望聘用来华留学的优秀毕业生,以帮助他们开拓海外市场,但苦于没有正常的渠道和政策帮助他们聘用海外人才,对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十分不利。 因此,建议开放外国留学毕业生在华实习工作签证,对其中工作满两年的优秀人才可以申请中国绿卡。 面向海外华人发放类似绿卡的华裔卡 鉴于目前申请绿卡的主要人群是海外华人,为了申请的方便和快捷,可以考虑发放类似绿卡的海外华裔卡。截至目前,印度已发放了1200多万张海外印度裔卡,欢迎海外印度人回国工作定居,享受选举和被选举权利以外的所有本地居民待遇,受到海外印度人的普遍欢迎,成功吸引了大批海外印度人才回国发展。 现在,中国香港同胞有回乡证,台湾同胞有台胞证,唯独海外华人没有任何回国旅行的免签证件。这就急需海外华裔卡政策的实施,以方便海外华人回流,缓解中国绿卡申请的压力。 新加坡资政李光耀曾说,“中国是从13亿人里选人才,而美国则是从70亿人中选人才”。在全球人才激烈竞争的新背景下,中国需要从过去30年的招商引资转型到未来30年的招才引智,大幅降低中国绿卡门槛,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才强国战略。 作者系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文章选自《京华时报》理论版(2014.06.09)
2014年6月13日 -
CCG与搜狐教育频道推出“高考特别策划”:那三届高考回忆录
跳转到搜狐专题报道 一年一度的“中国高考”,拉来了中国高等教育选拔培养人才的序幕,同时也让更多曾经参加过“高考”的人们,同期追忆起那些与“中国高考”休戚相关的那些难以忘怀的历史性记忆。 今年初,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博士主编的《那三届:77、78、79级大学生的中国记忆》一书,由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发行,书中收录了38位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制度”的佼佼者,亲身讲述的“当年高考记忆”的故事与感悟,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反响。 至此2014年高考之际,搜狐教育频道和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合作,联合推出“高考特别策划”:“那三届——77、78、79级大学生高考回忆录”。日前已经在搜狐教育频道上线,与广大网友见面。 陈平原——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77年考入中山大学。 张亚勤——1978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后赴美留学,现任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 陈建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系,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其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饶毅——北京大学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生物博士,在1978年考入江西医学院。 徐小平——新东方创始人之一,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被中国青年一代尊称为“人生设计师”,现为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 熊晓鸽——现任IDF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美国波士顿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考入湖南大学77级外语系。 刘海峰——1977年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高考改革稳健派代表性学者和“科举学”的首创者。 王辉耀——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1977年考入广州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系,后留学加拿大、英国,获得MBA学位和国际管理博士(PhD)学位。 在搜狐教育推出的网络专题封面,有这样一段文字:中国"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的前三届大学生即77、78、79级通常被统一看做一个群体,那三届集聚了"文革"十年被耽误的人才,他们以平均不足5%的超低录取率成为中国当代史上难以复制的一代,他们应社会百废待举之亟需走上工作岗位,掀开了个体生命开始新的旅程,并深刻影响中国当代历史发展轨迹的一页,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精英分子和中坚力量。 在中国更加重视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的今天,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考”所走过的37年的历程,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启示;同时,在呼唤与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当下,中国的教育将会迎来什么样的世纪挑战与人才激烈竞争,更为我们所关注与思考。 “高考、教育与人才”,会一直是我们这样一个全球大国未来日子里,愈发要特别关注的。“那三届”——扛起了中国改革开放肩负“人才治国”的重任,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海外,这将是中国立足世界最大的“本钱”与“基石”。 最后,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衷心祝愿2014年参加“中国高考”的90后生们,踏在“高考前辈”的肩头上,勇往直前,立足中国,走向世界。 图书封面: 图书简介: 本书汇集了38位“新三届”学人励志传奇、成功故事、反思、梦想,呈现给读者一个难以复制的群体的集体记忆。是一部由回忆录、日记、随笔、散文组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私人札记。书中作者均为各界精英,包括陈平原、陶景洲、王辉耀、刘震云、王绍光、刘宏、徐小平等一批知名的企业家、作家、律师、学者、海外华人。他们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重新集结,为中国梦建言献策,贡献思想,把脉中国未来30年的发展。 “新三届”是“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的前三届即77、78、79级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聚集了“文革”十年被耽误的人才,以平均不足5%的超低录取率成为中国当代史上难以复制的一代。毕业30年后的今天,在政、商、学各领域,他们中很多人成长为当代中国社会的精英分子和中坚力量。 在中国当前面临新的历史转折关口,在77、78、79级毕业30周年之际,本书既是一种集体的追忆与纪念,也力图唤醒当年的梦想、激情和社会责任感,总结和反思那三届30年的成就与不足,并展望未来的路径,探讨新的趋势与选择。 随着77、78、79级的同学们很多都已经成为中国主流社会的栋梁之材时,他们也已经度过了他们人生的大半难忘时光,也成为一部分难忘的中国记忆。他们希望自己的独特经历和体验,能够给当下中国的年轻人以更多的启迪。 目录: 序言 上篇:如歌岁月 王邵光:大学梦,不期而至 王德禄:梦想与反思 李子实:伸向远方的清华台阶 陈平原:我们和我们的时代 张亚勤:从“少年班”到微软 陈建功:如歌的岁月 张隆溪:学者,行走中西 罗志田:不可复制的一代 俞吾金:我的哲学人生 饶 毅:你可以为中国做什么? 徐小平:把人生经历“设计”成人生财富 陶景洲:务实为国 律师人生 曹 莉:北外,剑桥,清华 熊晓鸽:在早晨第一缕阳光中起飞 薛澜:我的大学三部曲 中篇 奋斗求索 王伯庆:我的教育情结 王辉耀:人生是一个不断开放的过程 叶舒宪:我的“石头记” 宁滨: 人才为中国提速 刘宏: 我的1978:回忆与思考 刘海峰:我与高考的不解之缘 许跃生:我们的大学为何难出人才? 陈圣来:把国际舞台搬到中国 葛明:中国梦,正当时 蒋述卓:一个学者的中国梦 韩清源:中国梦 美国梦 颜海平:再启程:77的路 下篇 建言中国 王振耀:要尊重普通大众的一般需求 朱苏力:满足老百姓的需要是我们的根 关爱和:“李约瑟之问”与“钱学森之问” 刘震云:中国教育的本身需要教育 张杰:继往开来的一代 陈春声:中国教育的反思 汪晓来:规划是面向所有民众的服务 周斌:文化自觉的缺乏 段培君:中国的发展需要梦 童世骏:从“中国问题”到“中国贡献” 谢思敏:中国走向世界的途径 后记 序言: 中国“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的前三届大学生即77、78、79级通常被统一看做一个群体,那三届集聚了“文革”十年被耽误的人才,那三届以平均不足5%的超低录取率成为中国当代史上难以复制的一代。2013年恰逢77、78、79级大学生毕业30周年。30年前,80万大学生完成学业,应社会百废待举之亟需走上工作岗位。从此,掀开了个体生命开始新的旅程,并深刻影响中国当代历史发展轨迹的一页。30年后,在政、商、学诸领域,他们中的大多数成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精英分子和中坚力量。 在历史的长河里,个体与时代是相遇的关系,或擦肩而过,或无意邂逅,或正逢其时--77、78、79级的遭遇似乎显得格外奇妙。作为1977级大学生、那三届毕业生中的一员,我以为,历史上鲜有哪个群体,像那三届一样,个体经验与国家时代命运如此高度重合,看其中某些人的个案便能勾勒出一部中国当代史;也鲜有哪个群体,能有机会如此深刻地影响一个国家,集体重塑社会的重要方面。那三届的人多因从属于此群体而自豪,记得1977级毕业生、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履职后首次答记者问中,深情回忆自己当年在田间地头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以及随后考上大学的经历,言谈间属于那三届的振奋与豪迈依旧写在脸上。 如今,对77、78、79级中许多人来说,个体的梦想已经基本实现,而集体的、国家的梦在哪里?需要如何进一步实现?反思、追问、探索,是应有的历史态度。于是早在2012年6月30日,我在欧美同学会与北大陈平原、美国康奈尔大学颜海平两位教授发起并组织了“中国梦:回顾与展望--77、78级毕业三十周年”研讨会。我们最早选择了“中国梦”为主题,邀请不同领域的百余名77、78、79级优秀代表,就“新时期的转型升级与中国教育发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大国崛起”、“中国走向世界和国际认同”、“人才强国和中国梦”等专题展开讨论,共同回顾了伴随我们成长和发展的中国改革变迁30年审视当前的社会发展。研讨会得到了各方很不错的反响,很多人鼓励我,要为属于这个群体的朋友编辑一本纪念毕业30年的纪念文集。于是,在大家的帮助和支持下有了这本《那三届--77、78、79级大学生的中国记忆》文集的呈现。书中集结了38位77、78、79级代表的回忆与追述文字,让这些知命之年的“过来人”亲自讲述关于个人的、中国的、那三届的记忆,用历史映照个体的生命经验,用个体建构历史的发展轨迹,无论对于我们的下一代,还是对于中国当代史都是有意义的事情。 书中77、78、79级学人在毕业30年之际回忆过往、反思自我、重整理想,从这些字里行间,我们更能感受到这批人之所以能被划归为一个特殊群体,不仅因为那三届聚合了历经文革十年被压抑、被耽误的一代人,更由于那三届拥有诸多共同而特有的精神气质。 77、78、79级普遍经历丰富、视野宽广、包容性强。他们大多数人上大学前在农村、厂矿、部队经受过磨炼,历经了社会大学的风雨,拥有丰富的中国各阶层经验。同时,他们的成长跨越十年“文化大革命”,沐浴数十载改革开放的春风,全程参与了当代中国的众多大事件,是经风雨见世面的一代人。倒置的成长经历和特殊的生活经验增加了他们理解事物的多样视角和包容性;他们多注重实践,善于把握社会生活整体情况。其中很多人后来功成名就却依然为人随和、能屈能伸,即使做学问者也较少有迂腐气而多沉稳练达。那三届既经历过“文革”前后理想的幻灭与反思,也有基层现实生活的历练,这代人既葆有理想主义情怀又不忘积极入世,既超越又世俗。 77、78、79级们比较勤奋、坚韧和执着。回忆起当年在大学海绵吸水般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半夜集体在路灯下看书学习的情形,他们自身多有万千感慨。“文革”后,77、78、79级以平均不足5%的历史最低录取率获得上大学的机会,精英意识从被录取的那一刻便被社会和自我设定。在全民期待的目光和高度的自我期许中,那三届加倍找回“被耽误的十年”。重获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从社会最底层瞬间成为天之骄子,经历过大起大伏、生活磨难的人更易生发一种生命的紧迫感,并始终伴随这个群体。于是,在大学学习的时候如饥似渴、争分夺秒,事业中坚韧执着、全力以赴把握机会。特殊的经历锻造出了一种百折不挠的毅力与韧劲,铸就了一种勇于追求、不甘沉沦的精神气质。只要时代给予一个机会或碰上新的机遇,就会马上迸发出特殊的能量。 我认为77、78、79级学人最应该始终珍惜的集体精神气质当是独立思考、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文革”中,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受到全面打压,但很多77、78、79级却通过博览群书在时代缝隙中寻找到思考的乐土。因为教育系统几乎瘫痪,没有标准答案、固定教材和应试考试,侥幸没有遭遇后辈所受应试教育的束缚。“逮到什么书读什么书”,因为博览群书,封闭的时代却造就了独立思考的一代人,如今想来,无意间成就了类似于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自学成果。越是独立思考者越具有反思和批判的勇气。“文革”刚结束,社会意识形态剧变,全民笼罩在反思的大氛围中,身处社会剧变风头浪尖的 77、78、79级身上带有浓烈的伤痕印记和反思动力。这代人本就得益于一个时代的被否定和另一个时代的重新开启,敢于否定曾经的“真理”、反思精神以及批判意识天然地从属于这代人的精神基因。 77、78、79级身上还富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些来自于全民共识的投射加上自我期许的共同催化。从当年入学开始,这代人身上即承载和被投射了太多国家民族的时代使命。人们希望,一批既有丰富的中国生活经验,又经历过高等教育的77、78、79级,能够为“文革”后的中国贡献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大科学家,能够引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从恢复高考到改革开放,毕业后的30年里,因为个体发展总与国家命运高度重合,这批人生发出强烈的历史整体意识,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无论从事何种行业或身处世界哪个角落,这个群体普遍热衷于关注中国社会宏观的国计民生、人文精神建设,渴望参与社会的整体发展,拥有超出专业范围以外的终极关怀精神。 77、78、79级的人生轨迹恰处在中国社会从“文革”到改革开放,从封闭走向世界的历史拐点,这批人普遍思想解放,不少人拥有国际化视野。77、78、79级直接受益于“文革”终结以及参与了思想解放运动,他们多警惕极端意识形态,倾向追寻、探讨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也热切推动全社会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中国开始大规模地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译介海外思潮经典的《走向未来丛书》曾是这批人中最流行的读物,中外思想的碰撞和现实的差距也最早被他们体察。衔接“文革”与改革开放两个历史时段,77、78、79级最早感知和历经了中国重新全面走向世界的过程。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成为改革开放后首批选派的留学生,接受了西方教育。对部分77、78、79级而言,“中国是世界的中国,国际是我们舞台”,他们活跃在世界各地,成为中国为世界贡献的国际化精英。正如书中有77、78、79级提及“空前的历史机遇,使得这一代人在成长过程中无意间上了三所大学--社会大学、校园大学和国际大学”。“国际大学”在这里不仅是实际的留学海外,还有开眼看世界后获得的国际化理念和人类发展普遍规律的知识。因为有过最基层最现实的中国体验,又敞开视野比较过西方社会,这批人多思想开放、具有国际化视野,往往是改革开放最坚定的捍卫者,是中国国际化重要的推动力量。 30年弹指一挥间,作为一个77级的毕业生,在总结自己这一代精神特质时未免有自吹自擂的嫌疑,然而作为77、78、79级的一员,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总需要明白自己这一代在历史和现实中的位置,才算真正知晓了天命。不能否认,77、78、79级今日的成绩既有自身的努力,更得益于时代和社会机遇的特殊眷顾。既然反思精神、批判意识是77、78、79级集体精神特质中最重要的一点,就免不了自我反思与批判。因为时代局限,77、78、79级大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外语基础不好,与后来的大学生们无法比拟;也因为经历“文革”的思想洗礼,我们中很多人依然残存了特定时代的思想底色,并在各种思想论争中暴露出来。 毕业30年后盘点,77、78、79级的“成功者”们集合起来是一份华丽而闪亮的名单;如果反思和批判是这代人最应葆有的精神品质,那么在历史面前,我们究竟能交出怎样的答卷?到底我们还有怎样的承担?也许人们会认为,既然77、78、79级是时代的受益者和成功者,那么今天中国社会成功的、不成功的,似乎都与我们这30年的作为密切相关。77、78、79级曾面对史无前例的历史机遇与责任,如今是否真正履现了同学少年时候的理想?我们做过什么,还能更好地推动什么?这些值得我们在纪念的节点上反复自我追问。 在中国当前面临新的历史转折关口,在77、78、79级毕业30周年之际,本书既是一种集体的追忆与纪念,也力图唤醒当年的梦想、激情和社会责任感,总结和反思我们30年的成就与不足,并展望未来的路径,探讨新的趋势与选择。纪念的目的在于重整出发,从这个角度上说,本书的出 版意义非凡。 77、78、79级的子女们也都到了我们当年读大学和毕业后的阶段,听父辈讲述属于那三届的高考和人生经历,是一件有意思也有意义的事情。有意思的是那三届的故事如此特别而丰富,有意义的是在娓娓道来之间,融入了诸多的感触和反思,抚今追昔之际有彰往察来之效。对于今日之高考、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的变革、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乃至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也是可资借鉴的好素材。 总结是为了更好地重新出发,希望我们77、78、79级切勿自满与懈怠,葆有独立思想、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进一步成为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重 要推动力量。忝为77级毕业生的一员,我愿与所有77、78、79级一起共勉,继续前行!阅读专题内容请点击(阅读专题)
2014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