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 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报告 专业人士回国意愿积极
2014年8月5日,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国际人才蓝皮书:《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报告(2014)》发布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召开。 2012-2013年,CCG在四川成都、江苏昆山及广州第十五届中国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的海外留学人员中进行了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情况调查。调研报告反映了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主要特点,对如何充分发挥无法回国的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作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蓝皮书指出,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以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为主。其中,美国比例最高(33%),其次是澳大利亚(15%)。在欧洲,以英国占比例最大(9%),其次是法国(4%)和俄罗斯(2%)。在亚洲,以新加坡占比例最大(9%),其次是日本(5%)和韩国(2%)。 在这些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中,拥有外国国籍的占52%,拥有长期居留权者占48%。其中,拥有美国国籍的人最多(36%),其次是加拿大国籍(9%)。在欧洲,拥有英国国籍的人最多(9%),其次是奥地利国籍(4%)。在大洋洲,拥有澳大利亚国籍者最多(11%),在亚洲,拥有新加坡国籍者最多(9%),其次是日本国籍(5%)。 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中,85%以上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以中青年为主,30-39岁的人占36%,40-49岁的人占28%。70%以上的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在国外从事专业工作超过10年。 大多数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与国内保持了较好的联系,其中,每年回国2-4次的人数比例为52%。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发展和投资行业主要为高科技领域,以企业为主,在回国意愿上,表现积极,认为其对中国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科技交流和文化交流方面,55.6%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认为为国家招才引智服务是为国服务的最有效形式,48.1%的人认为兼职、受聘于国内单位是最有效的形式,37%的人认为从事讲学等学术交流是最有效的形式,22.2%的人认为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为国内招商引资服务是最有效的形式,14.8%的人认为回国参与政府工作是最有效的形式。(文章选自中国网,2014年8月5日)
2014年8月6日 -
2014年中央”千人计划”项目启动
深圳新闻网8月1日讯(记者仰双全)记者从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人才办”)了解到,2014年中央“千人计划”人才项目的申报工作日 前已开始启动,深圳市申报截止日期为8月25日。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中央“千人计划”人才项目主要有三点变化:一是引才倾向性更加明确。本次申报要求在加 大引进力度、保证人选质量的基础上,优化引才结构,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重点向高端制造、民生科技等领域倾斜,向“青年千人计划”、“外专千人计划”和 “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倾斜,向企业倾斜。二是增加了“文化艺术人才”项目。该项目申报主体为国有文化单位、艺术院校,本项目今年的引才规模将控制在 30人以内,要求申报人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55周岁;从事舞台艺术和创意设计的申报人选,可适当放宽学历和年龄要求。申报时一般应未全职在 国内工作;已经在国内工作的,回国时间应在一年内。三是除创业人才外,增加由学术(技术)委员会或类似机构初步评价的环节。用人单位在与申报人选达成初步 意向后,申报材料要求由用人单位的学术(技术)委员会或类似机构,或者专门组织专家对申报人选的学术(技术)水平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后再递交申报书。 市人才办为做好今年中央“千人计划”人才项目的申报工作,从4月份起已在各区(新区)以及重点园区陆续开展宣传发动工作10余场次。近期,市人才办还将 继续进行发动,相关申报消息将及时发布在深圳人才工作网(深圳市高层次人才网)(www.sztalent.org)上,请申报人选注意相关通知。同时, 也可通过咨询电话82103453、深圳人才工作QQ群:173572043、深圳人才工作网(深圳高层次人才网)微信公众号:szrcgzw等渠道了解 相关信息。 中央“千人计划”人才项目是中央层面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由中组部牵头实施,也是我国引进海外人才的最高荣誉。该项 目计划从2008年起,用5至10年的时间引进约20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截至2013年底,已组织实施十批次申报评选引进工作。我市目前 中央“千人计划”人才共103名,主要分布在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已在各行业领域中发挥了创新创业带头作用。由我市申报入选 的中央“千人计划”人才,可直接认定为我市“孔雀计划”A类或B类人才,享受相应的待遇,同时还可享受由广东省提供的配套资助政策。(文章选自深圳新闻网)
2014年8月5日 -
CCG蓝皮书专题篇报告获“第五届优秀皮书报告奖”
CCG《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关于留学人员为国服务建议一文获得“第五届优秀皮书报告奖”二等奖 【中国皮书网消息】2014年7月22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组织召开了第三届皮书学术评审委员会成立仪式暨第五届“优秀皮书奖”评审会。在本届评审会上,由54名知名学者、资深媒体人组成的第三届皮书学术评审委员会按学科专业分组对候选的81本皮书和候选的96本皮书报告进行同行评审,经过专家评审,全体委员匿名投票汇评,评选出第五届“优秀皮书奖”39个,“优秀皮书报告奖”39个。皮书评奖工作始于2009年第十次全国皮书工作研讨会。在前四届优秀皮书奖评选中,第一届、第三届评选优秀皮书,第二届、第四届评选优秀皮书报告。从本届开始,优秀皮书奖同时评选优秀皮书和优秀皮书报告。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编著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中,《新形势下充分发挥留学人员为国服务作用的建议》一文,获得“第五届优秀皮书报告奖”二等奖。 2013年6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在撰写《新形势下充分发挥留学人员为国服务作用的建议》一文中,就提出了“充分发挥欧美同学会的作用,促进留学人员为国服务”的建议,要“把欧美同学会打造成为最具国际视野的留学人员建言献策智库,加大支持社会力量组织留学人员参与建言献策的作用,为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新阶段探索一条高效有力的建言献策机制,发挥广大留学人员建言献策的积极作用”;要“搭建中国留学人才最丰富的人才库,形成人才举荐平台,搭建中国留学人才最大最丰富的人才库”;要“发挥同学会国际交流与民间外交作用”。附:获奖文章新形势下充分发挥留学人员为国服务作用的建议 文/王辉耀 郑金连 苗绿摘要:本文从人才流动的国际国内形势出发,分析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留学潮和海归潮的特点、作用及存在问题,提出充分发挥留学人员群体在产业发展、社会建设等方面的作用的建议。关键词: 留学人员 为国服务一 我国吸引留学人才为国服务面临的新形势(一)人才全球化时代到来,国际人才竞争激烈当今世界正进入一个人才为发展第一资源和全球化流动的全球一体化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世界人口中老年人口增加,年轻人口减少以及各地人口结构和人口数量的差异扩大,世界范围内的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失衡越来越严重,掌握着高端知识和智慧的人才在全球范围流动和竞争的现象将越来越普遍。由于国际人才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人员流动不均衡,且各国对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强,全球性人才争夺战正在不断突破国界,从企业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国与国之间出现了“零距离”竞争的态势。世界各国纷纷制定相应的人才战略以促进对人才的吸引。2013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个月内连续第三次(分别为:2013年1月21日国会山发表其第二任期就职演讲、1月29日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演讲、2月12日国情咨文演说)提到继续推进移民改革大力吸收国际高级人才,特别明确了未来的移民政策将向STEM(科学、技术、工程、熟悉)领域人才和在美投资创业者倾斜,4月17日,移民改革法案已通过,工作签证从6.5万个上升到11万个,所增加工作签证名额将签发给美国学校毕业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专业学生;此项改革将使我国大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留学生滞留美国,这对我国吸引和留住人才构成巨大的挑战。其他国家也纷纷出台人才政策争夺高层次人才。如德国的“蓝卡”计划、法国新成立移民融合部、韩国出台《国家战略领域人才培养计划》以及巴西的双重国籍和人才签证制度等。一向被视为移民保守国家的俄罗斯,近年来也开始放松移民人才限制,为世界各国移民人才大开绿灯。2013年2月23日,普京亲自授予主演《大鼻子情圣》的法国明星热拉尔·德帕尔迪厄护照,宣布其正式加入俄罗斯国籍。据不完全统计,近期有4500多名法国人、4200名德国人、1920名芬兰人、1880名意大利人获得了俄罗斯国籍。(二)优秀国际留学生已成为各国人才竞争的重要对象扩大国际学生规模,留住外国优秀留学生,成为各国人才开发的一个重要举措。这一措施被称为吸引国际人才“一本万利”的做法。 因为外国留学生比直接引进的外籍人才更熟悉国情,相对本土人才则节省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成本,如果不是本国需要的人才,签证到期又会不得不离开,并能带来教育创汇。因此,许多国家都把招收留学生当作补充人才资源的重要手段,有条件地提供奖学金或助学金,在签证和移民上提供便利。目前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都加大力度吸引留学生。美国为了吸引全球最优秀的青年,把三分之一科学与工程的博士学位都给了外国留学生,并提供丰厚的奖学金,最终择其优才挽留成为“新美国人”。最近10年以来,美国每年接受的外国留学生都超过50万。在2006年,美国在理工领域共颁发了29854个博士学位,其中,非美国公民博士总计有15947位,大约占博士总比例的35%。(三)我国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留学人员重要性凸显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转型问题。当前,我国必须努力实现八大转型: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型;“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从招商引资向招才引智转型;从硬件建设到向软件建设转型;投资驱动型经济向人才驱动型经济的转型;资源密集型到知识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从只重视经济科技创新到社会创新并重的发展模式转型;从面向国内人才资源到面向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在中国梦的推进落实过程中,留学人员作为遍布全球的、最富国际化视野、最有创新活力、最具创新能力的群体,将是最重要的推动者之一,他们也将是未来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竞争的非常宝贵的人才资源,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二 我国留学人员的现状特点(一)出国留学生持续增加,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近年来,我国留学人员数量急剧增长。2006年底,我国留学人数突破了百万大关,从2000年到2010年,留学人员年均增长率达28.2%。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比上年增长17.6%,留学人数达39.96万人,超过1978年至2000年留学生人数的总和。其中公派2.51万人,自费37.45万人。1978~2012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64.47万人。见表1。表1 1996~2012年累计出国人数 单位:万人年份1978年以来累计出国人数199627.0199729.6199830.2199932.0200034.0200146.0200258.5200370.0200481.4200593.32006106.72007121.22008139.02009162.02010190.52011224.52012264.47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2010、2011、2012年数据为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95%的留学生集中在美国、日本、英国等15个国家。具体数据见表2。表2 2011~2012年中国在各主要留学热门国留学的学生总数及比例 单位:万人,%注:其中加拿大、德国、俄罗斯相关数据为2011年的,英国的国际学生总数用的是2011年数据,其余为2012年数据,2012年在俄罗斯、新加坡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为估计数量。(二)留学人员呈大众化、低龄化趋势注:其中加拿大、德国、俄罗斯相关数据为2011年的,英国的国际学生总数用的是2011年数据,其余为2012年数据,2012年在俄罗斯、新加坡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为估计数量。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出国留学的人员多为公费留学。而当今的留学人员90%以上都是自费留学,呈现出了明显的大众化和低龄化特征。第一,留学人员规模化大众化,自费留学超过90%。中国留学人员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最典型的体现是自费留学的规模日益扩大。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中国一年只有几千人出国留学,而且大部分是公费留学生。进入21世纪后,国家公派留学人数只是小幅攀升,而自费出国留学的人数则大幅增长。自2000-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生总数累计为231.09万,自费留学人数占91.75%,达到212.02万人。自2001年开始,自费留学比例不曾低于89%,2012年则达到93.72%。表3 2000~2011年的公费和自费留学人数单位:万人,%年份年度留学总人数年度家公派留学人数年度自费留学人数年度自费留学比例20003.900.703.2082.0520018.400.807.6090.48200212.500.8011.7093.60200311.730.8110.9299.09200411.471.0410.4390.93200511.851.2010.6589.87200613.401.3312.0790.07200714.401.5012.9089.58200817.981.8216.1689.88200922.931.8221.0191.63201028.472.4726.0091.32201133.972.4931.4892.67201239.962.5137.4593.72数据来源: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各类留学人员情况统计第二,留学人员低龄化。留学低龄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高中毕业后直接出国读本科的人数激增。美国国际教育协会2009年统计,中国赴美本科生人数多年来维持在每年9000人左右。2009年,中国有2.6万名学生赴美读本科,比2008年多两倍。其二,出国读中学的人数大幅增长。美国国土安全部统计,2006年我国仅有65名赴美中学生,2011年赴美中学生人数增长了近100倍,达到6725人。据美国《侨报》消息,中国来美的小留学生,已经形成了一道独特的群体,他们在人数上已经达到3万左右,并且分布于美国各个州的私立学校,这些被称为“小留学生”的孩子,他们选择的留学地以美国的东西南北华裔聚居的城市为主,例如旧金山、洛杉矶、休斯顿及纽约等城市。目前出国就读本科的留学人员已经占到了留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且还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小留学群体的扩大,也预示着未来留学人员的多元文化特征更为明显,留学人员工作更加复杂艰巨。(三)留学人员回国服务方式多元化随着回国人员数量的急剧增长,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方式也日渐多元化。一是回国创业。随着近些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回国创业成为很多留学人员的首要选择。截至2012年底,全国已经专门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地112个,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260多个,入园企业超过1.7万家,4万多名留学人才在园创业。二是回国就业。如前所述,留学的大众化、低龄化必然导致留学人员层次的多元化。除了创业选择外,越来越多的年轻海归选择回国就业。三是采取项目合作方式,或者短期讲学,通过一些协会为企业、政府机构提供智力支持等方式为国服务,扮演“海鸥”角色。(四)留学人员参政议政意愿强烈留学回国人员是参政议政的重要力量,许多回国留学人员具有较高的参政议政热情。在中国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等国家级智囊机构中,都活跃着一些留学人员,各民主党派以及一些民间团体,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下属的一些研究院所,也有不少留学归国人员在推动中国教育和科研发展,通过相关研究向国家建言献策。但是这些留学人员大多是当年公派留学回国人员,还是个别少数案例,没有形成普遍现象。(五)具有中国情怀,思想主流积极健康根据研究调查显示,中国留学人员是一群具有中国情怀的群体。改革开放后出国的留学人员,基本上都是建国后出生,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具都怀有留学报国之心,出国学习深造,长期在海外打拼,他们更了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这种落差又容易加深留学人员的爱国情怀,增加其报效祖国的热情。因此,留学人员是极具爱国热情的一个群体,具有学成归国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中绝大多数人能自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拥护改革开放,关心政治和国际国内大事、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六)留学人员拥有国际视野,是重要的国际化人才储备资源多数留学人员多年在发达国家学习和工作,知识面广、国际视野开阔。他们了解尖端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他们熟练掌握西方现代化的研究工具和各种最新思想动态,有着创新的思想;他们熟悉国际规则;他们具有多重文化背景、国际化的人脉和全球化的视野;他们具有语言上的优势,可以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够更快的适应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重要的国际化人才储备资源和我国人才队伍的特需资源。他们将成为打造“中国梦”过程中最积极并且贡献巨大的一个群体。三 留学回国人员对我国各个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日益扩大的海归群体正在成为教科文卫领域的栋梁,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和跨国公司本土化的重要推手,成为中国发展知识服务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重要力量,不仅在为中国传统制造业的优化升级发挥重要作用,也成为创业大潮中高新技术与新经济的主流,引领着中国产业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作为海归,他们把国际技术、资本和全世界的创新灵感、管理经验带了进来。大量海外人才的回流将成为中国多个领域更深层次变革的催化剂,他们将“重塑”中国。海归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还带来了新理念和新管理模式,提升了中国的企业文化。大部分海归都在高科技领域以及咨询、教育等知识服务领域创业。在中国如百度、搜狐、新浪、中星微电子、亚信、当当、携程、等成为中国新经济和高科技的主流。此外,中国企业拓展全球市场、中国金融业的体制创新、跨国公司开拓中国市场等领域,都有海归群体参与其中。目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中,80%是留学人员企业,总市值300多亿美元。在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人员中,海外归国人员占37.9%;这一奖项的第一完成人中,“海归”达56.7%。留学人员已成为体制外的重要知识群体,数量不断增大,社会影响面广,引领各种思潮。过去十年中,我国留学人员平均年增长率为16.16%,而且90%以上都在体制外出去的,按照此速率,到2020年,我国单年出国留学人员人数将达到132.458万人,累计出国人数将达到929.36万人,将近一千万人。如此庞大的留学人员群体,对社会的影响将会进一步扩大。四 留学人员面临的现实问题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2012年及2013年开展的调研,留学人员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对国情现状及国内政策缺乏了解长期生活在国外的这些海归,他们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由于中国这些年发展得相当迅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有些领域在国际上也是遥遥领先。有一些留学生事先没有考察过国内的市场现状,直接拿着国外的专利技术,满怀抱负,以为到中国可以一展拳脚,回来以后才发现,他所掌握的自以为先进的那门技术在中国其实早已被普及或已被公开。另外,留学人员离开国家多年,对国内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缺乏了解,且国内许多行业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缺乏规则,往往使这些刚刚回国,习惯于按法律规则办事的海归们一筹莫展、无所适从。尽管近些年许多留学人员选择了回国,但有相当多的海外高级人才,选择了观望等待的态度,阻碍他们回国脚步的因素主要是国家对留学人员的家属安置政策和创业的政策环境不够完善。出入境政策来说,签证手续麻烦,行政审批繁琐等都极大的限制了留学人才的自由流动。(二)难以处理国内复杂的人际关系留学人员长时间在国外生活工作,习惯了西方的理性思维方式,回国以后在处理问题上过于理性化,出现了与环境格格不入的现象。国外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直来直去,中国留学人员在国外呆了十几年之后渐渐适应这种简单生活,回到国内面对复杂的人情社会和人际关系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三)政府各有关部门间沟通渠道不畅我国政府为了吸引留学人员回国,除了侨办、侨联等传统侨务工作部门外,人社部、商务部、国际税务总局等各系统部门都制定了针对海归人士的优惠政策,都有留学人员数据统计库。然而这些部门之间并没有建立统一的管理系统,数据存在阶段性的特点。数据库之间不能进行定期的沟通和更新,资源共享差,从而难以为海归人士提供高效的服务。所以,海归人士当遇到具体困难,想了解政策时,却没有一个部门可以真正解决问题。(四)国内大量海归外企高管目前转型困难目前海归有关新的趋势就是大量的留学人员经过在外企的历练之后,现在已经进入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阶段。但由于目前很多外企在中国发展不理想,也需要降低成本,因此很多留学人员高管在外企面临玻璃天花板,很难提升。因此大批留学人员外企高管被积压,被搁置,出路困难,很多人选择再出国或者移民。这个群体很大,跨国公司500强平均每个公司10名外企高管就是5000人,是中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走出去十分需要的重要国际化人才力量。(五)海外回国留学人员优秀人才从政难如今,90%以上的留学人员为自费留学,而且所学专业十分广泛,学习人文社科的占到近一半。这些留学人员回到国内后,绝大部分都分布在体制外,自主创业,去外企,民企、公益组织、社会组织和自由职业者等领域不断扩大,成为体制外最活跃的但经常被忽视的具有国际视野的知识群体。他们中,很多人具有极强的参政议政热情。但目前,留学人员参与政府的管理和参政议政的通道十分狭窄,压抑了一大批优秀留学人员参政议政和加入政府工作的积极性。另外,部分高层次留学人员凭借自身丰富的阅历和成就,充当了“自媒体”和“意见领袖”的角色,能够左右社会思潮和媒体舆论方向,容易掌握社会话语权,若长期忽视,容易成为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这对于中国不断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面临各种错综复杂的国际局面十分不利。需要进一步加强把留学人员工作纳入到我党的工作重心来,重新定位,给与他们更高的政治待遇和重视。就像邓小平在文革后提出知识分子也是工人阶级一部分一样,释放出广大留学人才的积极性,也将极大地解放生产力,促进改革开放的发展。(六) 政策多倾斜于高层留学人员,对其他层次留学人员关注不足近年来,我国把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作为留学人员工作的重点,引才用才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各地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超过2万人,其中,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超过3300人。随着我国留学人数的急剧攀升和留学层次的多样化,很多留学人员相关的政策,还没来得及更新,之前大多政策主要倾向于引进高层次人才,但是对于其他留学人员的关注远远不足。五 关于更好地发挥留学人员的作用的建议(一)将留学人员作为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我国应充分的意识到留学人员作为人才资源储备库的重要作用,将留学人员作为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着重利用和开发留下人员人才资源。其中,海外留学人员应该成为我国海外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应加强与海外留学人员的联络、做好对海外人才储备库的调查研究,促进他们以任何形式回国服务;归国的留学人员,多散布在体制外,应该做好非公经济、无党派和民主党派人士的统战工作,积极团结、帮助、协调和引导他们为国服务。(二)建立协调统一的留学人员工作机制针对留学人员工作涉及领域广、牵扯部门多,难于统一管理、缺乏协调配合的问题,建议建立协调统一的留学人员工作机制。建议成立留学人员工作领导小组,吸收与留学人员工作密切相关的党政部门、单位及人民团体参加,以加强对留学人员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同时,成立留学人员归国就业中心,在留学人员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工作,为各类别、各层次留学回国人员提供“一条龙”配套服务。如果条件不成熟,则建议发挥统战部门的协调功能,明确海归人才工作的牵头单位,确立各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定期互通信息,统一认识,协调步骤,统筹配合,发挥优势,做好服务。(三)充分发挥欧美同学会的作用,促进留学人员为国服务欧美同学会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留学人员联谊组织,目前其在全国拥有8万会员,覆盖了世界所有接受留学生的国家和地区,在团结、联络、服务留学人员、促进留学人员交流方面具有其他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无法比拟的优势。1.广纳海内外留学人员,加强组织建设近20年留学人员很多都是属于体制外的,没有组织,也希望找到自己的组织;最近5年回国的留学人员,因为人数众多,大多集聚于外企、民企,或者是自主创业,他们对于组织的概念更为薄弱。因此,欧美同学会应抓住时机,加大宣传力度,凝聚广大已回国的留学人员,为党和国家大批吸纳社会新生力量和新兴阶层。一是加大宣传,大力吸纳国内留学人员,尤其是体制外的留学人员;二是需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人员包括非中国国籍留学人员以及国际留学生入会;三是规范分会的建设与管理,加强与团体会员的联系。2.把同学会打造成为最具国际视野的留学人员建言献策智库一方面,加强研究,定期对留学人员回国发展状况、或海外留学人员工作生活状况开展调查研究,以及留学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留学人员动态》以及相关内刊及时反映留学人员的需求与问题;选择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热点问题,定期出版研究报告,为其他部门做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制定留学人员回国服务政策提供有力参考,吸引海内外留学人员参与进来。另外一方面,继续举办好建言献策座谈会。联合专门的留学人员研究机构,或者固定支持一家合作有基础的研究机构,加大支持社会力量组织留学人员参与建言献策的作用,为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新阶段探索一条高效有力的建言献策机制,发挥广大留学人员建言献策的积极作用。3.把同学会打造成留学人员的最大最佳的社交联谊平台目前,欧美同学会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留学人员联谊组织,目前欧美同学会在全国拥有8万会员,覆盖了世界所有接受留学生的国家和地区,在团结、联络留学人员、促进留学人员交流方面具有其他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无法比拟的优势。未来,欧美同学会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及分支机构的平台作用,继续定期举办诸如月度午餐会、年度聚会、海归聚会、国际论坛、主题讲座、经验分享、休闲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留学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丰富留学人员的文化生活,增进留学人员之间的联系和友谊,促进留学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打造成有影响力的全世界和全国海归的国际性交流平台,成为广大留学人员的最佳社交平台。4.通过同学会维护好中国留学人员群体的利益在当前持续的留学热和海归潮的推动下,未来欧美同学会作为留学人员的利益代言人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为几百万的出国留学人员和回国人员服务,欧美同学会应该发挥更多的作用。首先,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强化规范化管理,提升留学人员的归属感。其次,加强当前留学人员及海归人员的现状、特点的研究分析,根据其需求提供专业服务。如目前小留学生增多,海外过程中会出现更多的关于生活、安全、心理等问题,需要更多地组织活动,增加关怀和交流;而留学回国人员也可能存在就业渠道不畅、就业信息闭塞等问题,欧美同学会可以及时跟进研究,向相关部门反馈,为留学人员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服务。第三,完善欧美同学会内部的会员意见、诉求以及困难的反映渠道,以便及时有效的收集相关信息,以期得到合法合理的解决。第四,以“新人才、新理念、新传承”为主题,以搭建留学人员出国留学、回国发展的交流平台,解读新政策,分析新趋势,聚焦海外人才,力图为国家人才引进和创新创业工作多做贡献。与此同时,需要加强与海外留学人员的联络、做好对海外人才现状特点的调查研究,定期举办活动,或进一步拓展欧美同学会网站功能,向留学人员宣传国内的招才引才政策,促进他们以任何形式回国服务等工作。第五,与中国留学人才基金会等组织联手,为留学人员提供留学人员研究支持、创业扶持、资金支持、人脉介绍等多元化的服务。5.搭建中国留学人才最丰富的人才库,形成人才举荐平台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或者来华创新创业,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一个重要政策举措,是我国政府在新的形势下统筹未来人才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欧美同学会作为广大留学人员之家,在促进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吸引国际人才方面,应发挥更多的作用。第一,搭建中国留学人才最大最丰富的人才库。充分利用总会、分会、团体会员单位、校友会推荐和会员举荐等渠道,把发展会员工作和人才入库工作相结合,建立全国性留学人才网络和高端人才库;利用召开国际会议、举办国际论坛、留学人员联谊等活动,加强与海外的百人会、旅美科协、华源科技协会等数百个华裔和留学人员的专业社团联系,建立一个更有针对性的中国全球留学人才联系网络第二,建立起中国留学人才举荐机制。建立起与国家及地方组织部门、用人单位定期信息沟通机制,了解国家人才发展需求,协助提供相关人才的渠道和信息,向国家及地方推举留学人才和干部。跟踪输出人才的使用情况,及时获取人才应用的反馈信息。6.为留学人员进入公共管理部门搭建渠道留学人员是有相当经济基础和专业知识结构、有市场意识和国际战略眼光、有创新意识和领导能力、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高层次人才,他们对国家的发展和未来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但是他们对国家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表达没有专门的组织和畅通的渠道,工作中没有专门的组织和部门对他们的地位和政治表达进行有组织的管理和协调。欧美同学会在联络、组织和团结公共管理、社会管理等领域的留学人员方面具有渠道优势,应该把选拔和推荐领导干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促进国家公共管理创新7.发挥欧美同学会作为留学人才国家猎头的作用欧美同学会作为一种民间机构,可以很好的发挥民间交流平台的作用,辅助开展国家猎头相关业务,缓解官方机构直接引才可能带来的国际猜疑。一方面,以海外高端留学人才与华裔人才为重点,外国高级人才为补充,以欧美同学会的名义,定期组织各地有关部门和企业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开展留学人才的招聘工作,宣讲国家的留学人才政策,吸引留学人才了解国内动态。另一方面,争取相关部委的支持,设立海外留学人才服务工作站点,以欧美同学会定期的海外活动为抓手,依托海外社团组织,利用“海外留学人员团体负责人座谈会”这一高端平台,多层面开展全球搜索、关注、接触、挖取人才等相关猎头服务工作,为我国吸纳具有战略意义和领军作用的顶尖人才。8.发挥同学会国际交流与民间外交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我国软实力的打造将会显得愈发重要。因此,充分发挥欧美同学会广泛的海外留学团体和个人会员的联络作用,开展科技、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活动,促进各领域精英人才对中国的了解,促进国际精英人才与中国的交流,推动中国与世界全方位接轨,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依然是欧美同学会今后工作的重要任务。第一,发挥会员及会员单位的国际交流作用,带回新理念、新模式、新文化等。欧美同学会拥有大批掌握国际先进技术、理念、文化的人才,拥有大量的分支机构,与海外华侨华人专业社团有着丰富的联系,可以协助各类国际交流活动,为中国带回国际上先进的技术、理念、文化,包括国际化的创业理念、商业模式、社会文化观念以及新的融资方式等。第二,鼓励留学人员促进文化交流,消除误解。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频繁地往来中国与居住国,国内外联系,开展众多的文化交流活动,一方面把居住国的文化、技术、资金等带到中国,另一方面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充当桥梁,最大程度地将有关中国的正面信息带到国外,一定程度上消除各国在文化上的抵触和误解,促进国际社会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由于留学人员大部分是知识分子,更加熟悉中华文化的真正精髓,也有益于重塑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崭新形象。第三,与海外留学人员社团加强合作,共同为留学人员服务。全球化促进了全球高科技人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而聚集了大批海外专业人才的留学人员社团必然会顺应时代的发展,开展跨地域、跨国家的联系与合作,在这种合作的基础上做好对海外人才现状特点的调查研究,定期举办活动,向留学人员宣传国内的招才引才政策,促进他们以不同的形式回国工作。(四)拓展留学人员参政议政渠道留学人员具有国际视野和先进理念,在治国理政、建言献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且中国留学人员群体目前已经接近300万,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力量,如何发挥好留学人员这方面的优势作用和代表性,满足他们参与社会管理和建言献策的强烈愿望,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留学人员工作的当务之急。因此,需要拓展留学人员参政议政渠道,让他们在政治层面上发挥更大作用。一是帮助归国留学人员代表人士参与政治活动。让代表人士能以留学人员的身份在各级人大、政协中任职,参加国家政治生活,为留学人员群体代言,避免只能通过其他界别“搭车”现象。时机成熟后,建议在政协中设立中国留学人员界别。二是畅通留学人员建言献策渠道。有计划地组织留学人员围绕国家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直报中央和有关部门;让留学人员参加党和政府的高层座谈会和重大考察调研活动,反映情况、发表意见;注重发挥留学人员组织的集聚效应,使之成为留学人员建言献策的主渠道。三是打通留学人员进入体制内的通道。制定政策方便更多留学人员加入公务员队伍,如实行公务员聘任制;鼓励留学人员到中西部地区政府、国企中任职;明确并适当增加政府选调生中留学人员比例等。(五)制定多元化的支持政策随着留学的大众化,其层次、类别多元化,应该制定一批针对性强的新政策,尤其是制定面向全体留学人员的普惠政策,惠及其子女入学、社保、就医、出入境等方面。目前留学人员相关政策主要关注高层次人才,日后应该更关注以下两方面人才:大量“海鸥”人才。这些“海鸥”型高层次留学人员,短期内回国不太现实,应该制定发挥海外留学人员环流作用的政策,如加大对留学人员发放绿卡和人才签证的力度,放宽绿卡发放和人才签证的申请和审批门槛,激励他们为国服务。针对日益增长的“小海归”,应该关注他们的就业问题,把他们纳入国家“大学生就业计划”,关注他们基本利益需求,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六)建议相关部门发起建立人才WTO全球化的前两个浪潮,国际规则均由发达国家制定,中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与中国的经济地位相比很不对称。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及最具潜力的劳动力市场,我国不但是最大的人才输出大国,也是人才输入大国,人才流动和国际人才竞争对我国社会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中国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能力,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合作机制的研究,提早考虑成立有关的多边合作机制或者为建立专门的合作机制奠定基础,发起建立世界人才组织(World Talents Organization),建立国际人才有序流动、高效协调管理的机制,从而把握制定国际人才流动秩序的主动权。Suggestions for the oversea students under the newsituationAbstract: Thispaper starting from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of talent flow;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ever largest returnee tide and studyabroad tide, effect and existing problems;Raising suggestions for fully utilizethe oversea talents effects in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onstructionaspects.Key words: overseastudents, serve for the country, suggestions(本文摘自《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第179-194页)
2014年8月1日 -
【人民日报】 电视片《海归中国》开播 记录时代潮起潮涌
如今,全球每100个国际留学生中,就有17个中国留学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留学第一大国。 近日,纪录片《海归中国》在东方卫视开播。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组建的《海归中国》项目团队,历时两个多月,足迹遍布4个国家的30个城市,多维度讲述了一批知名海归人物的人生故事,反映了中国日益开放、前行的步伐。 徐小平常常提起自己初到美国打工的日子。这位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向《海归中国》总导演刘晓清展示自己在餐馆洗碗的照片。“他一直很骄傲,挺过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日子。”刘晓清说。这几乎是人们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出国热的缩影。 《海归中国》总策划倪晓明介绍, 改革开放30多年,许多归国留学人员已成为国家建设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 田溯宁1987年赴美留学。当他第一次乘飞机进入洛杉矶上空时,看到舷窗下一望无际的灯海,长达一小时延绵不绝。看了一小时,呆了一小时,回想起飞的北京机场一片漆黑,这种强烈对比引起的心理震撼,田溯宁30多年来一直记忆犹新。 “不过现在中国的灯光比美国漂亮多了,”田溯宁感慨,“我到一些小城市,上下16车道,现在轮到老外震撼了。” 回国后,田溯宁充满激情地讲述什么是互联网。在不懈地努力和坚持下,田溯宁等海归们为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互联网完成了大量基础建设,令互联网得以在中国蓬勃发展。2014年,作为投资人的田溯宁出现在深圳,主持深圳云基地暨中国首个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启动仪式。在田溯宁看来,它代表互联网的未来,也代表自己的梦想。 在《海归中国》中,这样精彩的例子比比皆是。纪录片以海归人物的故事反映了国家时代的命运,同时,“归国潮”也彰显了中国魅力。事实上,海归人物在各个领域有所作为,都离不开中国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大环境。在纪录片里,人们可看到归国人员的多元化选择。他们的创新创业大到尖端科技,小到西点、魔术。 当代海归积极投身祖国的建设事业,教育、科技、学术、文化、政治、经济、法律、金融、通讯、社会等众多领域都有他们的身影。“《海归中国》讲述的是一个大时代的大故事。”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说。 对于《海归中国》这部纪录片,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认为,从海归研究的文献来说,这可能是国内第一部大型专题片。 “我最敬佩的就是理想践行者,《海归中国》所记录的正是这样一群人。”上海市广播电视协会副秘书长金希章认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认为,“反映当下中国人所思所想所做的纪录片还不多,这正是《海归中国》的独特视角,它关注当代中国人,关注他们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在做些什么。”(文章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07月30日第12版,记者曹玲娟)
2014年7月30日 -
【人民日报】聚焦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中国智库,迎来春天——聚焦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7月8日举行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性,可以说,将智库建设的重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国的智库建设起步较晚,但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智库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本期开始,文教周刊和人民网强国论坛共同推出“聚焦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系列报道,梳理当前中国智库现状,厘清中国智库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和发展提出有益建议。 --编 者 已经连续几年,“中国智库”都成为当仁不让的热词,为社会普遍关注。 “中国智库,开启繁荣思想市场”“中国智库,提升国家软实力”……类似提法频频见诸媒体报道、进入学术视野。 “中国智库”尽管还在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尽管还处于进一步提升专业性、国际化与影响力的探索期,人们依然不能否认一个事实:中国智库发展正在加速。 7月1日,一场集纳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社科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多家智库实体与智库研究机构主要负责人的座谈会在人民日报社召开,如何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成为讨论的焦点。 中国智库,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智库: 国家头脑与思想营地 如果你觉得“智库”距离我们的生活还很远,如果你还觉得“智库”只是一小部分人做的小众的事情,那么,你就“OUT”了。 过去20多年,诸如“文明冲突论”“金砖国家”“G20”等流行于国际舆论界的政治概念,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由大国智库或通过智库的路径发明,进行全球传播,引领各国思想大讨论,主导国际话语尤其是政治话语的议程设置,推动国际交往的发展进程,最终服务于大国的国际政治战略。 智库的发展以及各个智库之间在思想市场中的博弈,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际进程,渗透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文介绍,“智库”(Think tank)一词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是个军事术语,指参谋人员和国防科学家策划军事战略和行动计划的保密室。本意“思想坦克”蕴藏着思想的进攻力和干预力的含义。 一般来说,智库具有两方面社会功能:政策研究与咨询、意识形态宣传与倡导。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及政策研究的“智库大军”也主要承担着上述两方面的社会功能。 中国智库: 与改革开放进程同步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智库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同步。 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被视为中国智库体系初步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此后,党政军智库和社会科学院得到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现代化事业的开展,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政策研究咨询的社会需求不断出现和增长,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政策研究咨询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历史性契机。”中国社科院政治研究所所长房宁介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国强介绍,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最早的一批民间智库相继成立。随后,经历了大学智库蓬勃兴起、社科院系统明确功能转型、民间智库大量涌现等阶段。总体上,中国智库从“幕后”走向“幕前”,从稚嫩走向成熟。30多年来,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从以党政军智库为主,到党政军智库和社会科学院、高校智库、民间智库共同发展的繁荣局面。 据了解,目前我国智库的几路大军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学科研人员逾30万,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达10余万,专职研究人员约3万。 “在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及外交与国际战略的各个领域,我国智库都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建言资政作用。”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穆荣平介绍。 特色新型: 致力于专业性、影响力与国际化的提升 历史的时针指向2013年。一场有关如何加速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讨论风生水起。“特色”与“新型”成为新时期我国智库发展的关键词与着力点。 对此,上海社科院前院长、SASS智库研究中心主任王荣华表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是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球视野来看,这也体现了世界现代化治理体系发展的潮流。因此智库不仅为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专业的决策咨询服务,而且还将新的“理念”和新的“愿景”带入到公共政策,增强国家治理的大智慧。 2013年底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首度发布的《中国智库报告》显示,30多年来,中国基本形成了多种智库类型共同发展的繁荣局面,各类智库对政策形成的影响力愈加显现,专业知识与决策机制的结合更为紧密,中国特色决策咨询体制和公共政策形成机制已经基本建立。 历史的脉络清晰地印证了这个结论。李国强回忆,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建设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目标,将智库发展视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是迄今为止中央最高领导专门就智库建设做出的最为明确、内涵最为丰富的一次重要批示。 2013年4月21日,旨在培养全球最顶尖人才智库计划的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正式启动;6月底,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全球智库峰会在北京成功举行;8月,中国首次举办二十国(G20)智库论坛,为G20首脑峰会献计献策;10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成立,脱离过往学院的架构,成为单独建制的智库;12月5日,“南方防务智库”在广州成立,致力于打造“中国兰德”;12月,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成立,这是全球第一个以“中国发展模式”命名的智库。 进入2014年,中国智库朝科学、专业方向发展的势头更加喜人: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在建院之初成功募集2亿的启动资金之后,再次募集2500余万元。与此同时,该院去行政化、不吃财政经费,全部运用学校及传统高校体制之外的人员,充分运用国际智慧,聘用前国际政要的“新锐”做法,也都令人耳目一新。 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老牌”智库开始大胆革新,积极探索专业化、专门化、职业化的新路径,致力于打造中国智库的国际化和网络化。 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为代表的民间智库更是不可小视,提出“以全球视野为中国建言,以世界眼光为中国献策”的宏大目标,不仅致力于用思想与智慧影响中国,还致力于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副主任孙玉红介绍。 “但是,现在许多智库还被当作‘养老院’与‘收容院’。”王荣华指出,我国智库的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其一,国内智库在影响力、创新能力和全球视野方面与国际一流智库尚存有较大差距;其二,智库全面参与公共政策形成过程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其三,智库创新成果的评价考核机制缺乏激励性,公众利益表达渠道不够通畅;其四,一些智库小、散、弱,研究成果标签化、无实质内容。” “我们的智库解读政策多、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少;前期介入多,后期实践过程介入的少;追求利益的多,追求成效的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认为。 正视问题才能寻找差距、加速前进。现代化治理体系和公共政策逐步优化的大背景,党中央的决策都已经对我国智库的发展提出了崭新的要求。 寻求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和谐统一,寻求实用性与独立性的齐头并进,寻求影响力与国家化的共同进步,中国智库,进入加速发展的新时代,正迎来发展的春天。(文章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07月24日第17版,记者赵婀娜)中国智库仍需多维度攻坚——聚焦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二) 相较于当今中国在全球格局中的影响力,中国智库的发展仍然严重滞后,远未形成与国家发展相匹配的决策咨询力和国际影响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下一步建设和发展,仍然需要在多个纬度上破题攻坚。 由于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殊,中国智库有必要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且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智库也正在日益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的趋势,这不仅是中国智库建设的希望,也是国家决策机制日益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然趋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到国家战略层面以来,中国智库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智库数量越来越多,传统智库的内部改革不断加强,一些智库的经费支撑实现良性运作…… 在日前由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和人民网强国论坛联合举办的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专家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对这些积极迹象予以充分肯定,与此同时,他们也指出,相较于当今中国在全球格局中的影响力,中国智库的发展仍然严重滞后,远未形成与国家发展相匹配的决策咨询力和国际影响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下一步建设和发展,仍然需要在多个纬度上破题攻坚。 明确定位 勘定智库的功能和边界 “衡量一个智库的优劣主要看5个方面,分别是它的成果在各国报刊的引用度、各国领导人演讲中的引用度、各个学校学术机构及专家学者的引用度、成果在实践中的转换效果、它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说。 据了解,我国目前有各种智库1000余家,但如果以魏建国提到的5个方面进行评估,真正在质量上或水平上能够与世界优秀智库并驾齐驱的中国智库,可谓凤毛麟角。 对此,不少与会专家指出,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属性定位认识不完整,是导致当前我国智库机制建设不健全的首要原因,也是制约当前我国智库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文认为,从属性定位上看,社会对智库与咨询公司、学术机构之间的边界和差异仍然认识不清。他认为,智库为决策者提供咨询,但未必与决策者想要的结果一致。“在中国,类似‘研究院’、‘研究中心’的机构等至少有20万家以上,大多属于由财政拨款、有人事编制、以学术特质运营的学术研究机构,但智库本质上是‘思想工厂’,需要有基于现实议题的思想生产、组装、销售与反馈的复合功能以及相关架构。在这个架构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增加政策研究的活力,显得非常重要。在思想生产机制相对发达的国家,‘为了商业’、‘为了学术’、‘为了政策’,是咨询公司、学术机构、现代智库相对清晰的三类功能,切不可混为一谈。” 此外,智库研究的价值立场也直接影响着智库的影响建设和功能边界。“独立性”是近年来人们在谈论智库时常常会用到的词汇,但对独立性的理解,却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广泛的争议。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过程中,对“独立性”的理解应该更加理性客观,如果将“独立”引申为智库必须批判,甚至反对政府,那就理解错了“智库”本意。“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既要防止‘独立性’的误解而出现与政府‘对立化’趋势,也要避免仅为政策出台做注脚的‘迎合化’倾向。”王文说。 创新机制 构建智库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国社会在高速发展中迎来转型期,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为智库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也为建设和发展优秀的智库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认为,当前影响决策的话语体系大致有政策话语、学术话语、公众话语和媒体话语四大类。在如此喧嚣的舆论环境中,智库是不是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把握不同话语的特征,进而能够善用它,能够作出客观的判断,是对智库能力的一项考验。 张力还认为,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过程中,随着政府更好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国家管理进入法制化轨道,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需求也逐渐提高,在这样的决策过程中,智库究竟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都直接关系到政府管理和决策能力的高下。 但是,尽管发展的机遇就在眼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需要解决的,仍是进一步推动自身体制机制建设的科学化。“我国智库真正科学化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形成,特别是官方的或者准官方的智库,行政依赖还比较重,民间智库赖以生存的基础,如资金筹措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平等竞争机制等,都还是缺乏的。” SASS智库研究中心主任王荣华说。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副主任孙玉红指出,要建立健全我国智库的体制机制,解决智库生存、运转并进而发挥最大功效的基本问题,必须突破当前存在的几个重要障碍:一是智库产品供需渠道和沟通渠道不畅,二是智库发展相关法律政策缺失,三是智库发展所需的财政资助、立法支持和信息扶持机制缺失,四是智库人才的体制壁垒和国家壁垒难以打破,五是有利于智库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机制缺失。 此外,智库作为提供思想产品的机构,如何建立更加科学的考评机制,进而催生真正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与会专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国强认为,研究成果在社会实践中转化率低,是当前我国智库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现有的中国智库在理论和实践中已经研究出一些有价值的产品,但是成果的传播和转化途径却很单一,使得这些理论产品或具体建议不能陆续转化为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陷入了学术成果尚可、战略政策较少的境地,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也因此受限。” 专家们指出,一些智库发展较早的西方国家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对智库研究成果及转化率进行评估的标准和考评体系,而在这方面,我国的标准化制度化建设还相当滞后。与此同时,由于各国体制和发展水平的不同,也决定了中国的智库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不能照搬西方国家。因此,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过程中,建立一套中国智库的评价标准,无疑是为智库提供发展动力的关键所在。 强化专业 在公共决策中发挥更大效能 国际化、专业化、网络化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的目标,但是,当前国内智库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效能不高的现状,离发展的既定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魏建国认为,当前国内智库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解读政策多,提供思路少;前期介入多,中后期介入少。“我们的智库最一般的做法就是,政府每出一个政策就拿过来解读,但实际上,如果把智库的作用仅仅理解为解读策政就太局促了。国外的智库都是在引导决策者作出决策的制定,而不是解读政策。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智库来说,当它创造的思想产品被政府或者其他服务对象采纳,它的产品才赢得了销路,它的社会功用才得到了实现,它的影响力才能体现和夯实。” 魏建国指出,当前智库发展中遭遇的困境也与中国社会特殊的发展阶段关系密切。“社会高速发展时期,中国政府碰到的问题都是被动的、应急的、短期的,所以需要智库在很短时间内拿出解决问题的应急方案,这在客观上促使智库在考虑长期的战略问题时提供的思想产品偏少偏差。从根本上说,就是粗放型的产品多,解决问题的产品多,而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方案提得很少,给决策者的选择也少。也正是因为这样,造成了智库在决策制定过程前期参与较多,中期和后期介入少,这实际上不利于国家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与会专家还指出,从跨国互动上看,我国智库国际化的进程还远远不够,无法为中国参与更多的全球事务提供足够的思想支撑。 “中国智库尚未形成走向国门的全球组织力,对各国情况的了解相当有限,对一些中等强国的了解与跟踪严重稀缺,中国智库也还缺乏构建全球对话领衔平台的必要实力。相较于当下全球最著名的论坛,如达沃斯论坛、香格里拉论坛、全球财富论坛等,中国智库尚未形成干预全球的话语塑造力,也较少创造出令各国争相讨论的重大战略名词或学术概念。”王文说。 尽管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建设和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但与会专家表示,在这些困难和问题面前不必悲观。“由于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殊,中国智库有必要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且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智库也正在日益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的趋势,这不仅是中国智库建设的希望,也是国家决策机制日益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然趋势。”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朱旭峰说。(文章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07月31日第17版,记者刘阳)特色、新型 中国智库的必然选择:深聚焦?聚焦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三) 如果你关注中国智库的发展,一定不能忽略最近有关中国智库的讨论中最热门的两个关键词,“特色”与“新型”。 那么,何为“特色”、何为“新型”?一年来,中国智库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智库数量越来越多,传统智库的内部改革不断加强,一些智库的经费支撑实现良性运作,这些积极迹象都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许多人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理解仍不够完整与准确。 在7月1日由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联合人民网强国论坛召开的主题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智库正迎来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机遇,但也面临着巨大挑战。需厘清中国智库“特在哪里”“新在何处”,只有这样,才能助推中国智库在“特与新”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特色”与“新型”是新要求新定位新方向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我国智库30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和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智库在经历了兴起与发展阶段之后,即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这是党中央对我国智库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定位与新方向。 回顾中国智库发展的过往30年,应时而生、旺盛蓬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随着现代化各项事业的开展,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政策研究咨询的社会需求不断出现和增长,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政策研究咨询事业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历史性契机。我国智库便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逐步发展。经过30年发展历程,渐渐形成了由高等学校系统、党校系统、社会科学院系统、党政机关研究部门和军队院校系统共同构成的“五路大军”。 然而,当前决策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智库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和新形势的要求。“特色”与“新型”发展,成为我国智库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国强认为,“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爬坡过坎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增长速度换挡期,全面深化改革处于攻坚闯关克难期,社会建设处于深层次矛盾凸显期,对决策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和长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大国崛起、强国纵横始终都有智库的角色,我国在世界上的崛起,决策模式也更加依赖智库。” 专家们认为,向“特色”与“新型”迈进,是中国智库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也意味着我国智库即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中国智库“特在哪里” “新在何处” 何为“特色”、何为“新型”,搞清楚个中内涵,才能保证中国智库的未来发展健康、稳健。 7月1日的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特色”在于,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智库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官方智库和民间智库多元主体共存共发展,官方智库居于重要地位,同时鼓励智库间竞争,为党、政府和社会提供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政策解读、决策方案评估等服务。 对此,李国强具体阐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立足于中国国情,其功能定位和体系建设与西方智库相比有其不同,必须首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标榜“通常独立于政府或政党”;同时,必须以服务决策为导向,坚持求真务实,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长期性问题研究和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机结合,为党中央国务院决策提供管用的政策建议和高质量的智力支持。 针对当前有观点认为,随着智库类型的更加多元,党政机关所属的智库的权威性与影响力下降,与会专家们指出:实际上,官方智库是新形势下党和政府探索执政规律、完善执政方略、提高执政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智力支持和主力,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类智库将对决策起主要咨询、支撑作用,其重要性和地位是其他智库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正是“中国特色”之一。因为此类智库更贴近治国理政的实际,更了解决策过程和思路。包括退休官员参与智库工作,都是应该肯定和鼓励的。当前在我国,民间智库的发育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当然,也需要积极发挥和鼓励民间智库的积极性,以培育客观、理性的智库群体。 所谓“新型”,目前学界尚无统一的定论。但从各家的争鸣中,我们能捕捉到共性的内涵。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文认为,“新型”需满足几个条件,即新型智库需要充分介入到政策制定的前端程序、中期建言、后期完善全过程;不能只满足于内部建言,应起到政府决策层与社会舆论之间矛盾化解与协商沟通渠道的作用;既要从事社会政策研究,还应广泛介入到全球事务中,推动中华文化与思想走向世界。 上海社科院前院长、SASS智库研究中心主任王荣华认为,“新型”需要满足4个层面的含义:智库研究成果必须以理论创新为基础;智库研究应以科学决策为目的,体现知识与政策的结合;智库研究应体现决策咨询研究的问题导向与前瞻性;智库研究应成为专家学者深度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 强国须强智,现代大国的崛起需要大智库引航。 我们看到,尽管专家们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揭示出共性的内容,当前我国智库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揭示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需要有针对性地破旧立新、转型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还需直面挑战 破旧方能立新,直面问题,才能寻找差距,阔步前进。 当前,我国智库发展还面临着多种问题,如机构数量众多但实力不强;研究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研究内容碎片化、针对性不强、“管用”性不够;对外交流不足、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欠缺等等。 而从深层次上分析,这是源于“宏观制度环境不够完善、智库在公共政策决策中的地位未被明确定位。智库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各为其主、各自作战,导致智库机构小而多,整体实力不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智库发展需要、智库投入相对不足,以及长期以来,数量众多的官方智库还存在面向社会服务的公共性不足等问题。”李国强指出。 因此,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还需直面挑战。 为此,王荣华建议,“首先,智库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回答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智库建设要在发挥智库对政府的影响力与保持独立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遵循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做实证,讲真话。智库建设既不能天马行空、我行我素,也不能趋炎附势、人云亦云。其次,政府决策过程要支持、指导智库深度参与,也要营造包容平等和坦诚交流的氛围和环境。第三,智库要充分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新业态来提升决策研究水平和公众影响力。同时,拓宽成果转化渠道,提高智库成果服务于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则建议,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要认真抓产品建设,智库的产品就是思想,要出真正好的思想。同时,智库成果的实施需要整体的通道战略,尤其在国际交流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此外,要通过完善的资金制度和人才储备,改变当前智库普遍存在的“解读政策多、引导政策制定少;前期介入多、解决问题阶段介入少;追求利益多,真正追求效果的少”等问题。 促进智库功能拓展,促进不同类型智库的协同创新,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的必由之路。正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朱旭峰所说,“中国智库有必要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当前,中国的智库已呈现出组织背景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个政策思想的舞台上,不同智库不仅是政策观点的竞争者,而且还是取长补短的合作者。它们共同承担着向政府提供专家智力支持的任务。”(文章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8月7日第17版,作者:赵婀娜)
2014年7月25日 -
首部当下海归题材纪录片《海归中国》研讨会在沪举办
当年,为了梦想闯荡彼岸。如今,为了梦想回归故土。 启蒙,开拓,颠覆陈旧的维度。 改变,创造,激荡希望的版图。 何必感慨来路,无悔踏上归途。 梦是海的源头,爱是海的归宿。 每一个海归的梦都在影响中国。--摘自纪录片《海归中国》总导演刘晓清《梦与爱》 【CCG快讯】7月18日下午,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主办的“海归梦·中国梦”--大型纪录片《海归中国》研讨会,邀请了京沪两地的专家学者出席,在上海上视大厦成功举办。《海归中国》由上海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和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策划,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提供独家智库支持。留英海归、知名主持人袁鸣主持了研讨会,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主任宋炯明发表讲话;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蓉现场发言。研讨会首先播放了《海归中国》大型媒体行动VCR,并由大型纪录片《海归中国》总策划倪晓明介绍项目策划背景。 《海归中国》从历史沿革、创业浪潮、社会建设、制度设计等方面,展现了“海归”群体的来由和影响,讲述了一批知名“海归”精英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人生故事。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雪松岭公墓,摄制组拍摄了中国历史上“海归”第一人容闳的墓碑。自从1872年容闳将120名留学幼童送往彼岸,中国留学的大门缓缓打开,之后有了詹天佑、孙中山、陈独秀等这些显赫的名字;之后,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专题部首席编导、纪录片《海归中国》总导演刘晓清,介绍了节目摄制播出后的广大观众的热烈反响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海归既是理想主义者又是社会践行者 专程从北京应邀出席《海归中国》电视纪录片研讨会的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博士,盛赞《海归中国》是一部“当代海归的奋斗史”。王辉耀作为《海归中国》电视纪录片总顾问,对7位编导组成的上海文广集团(SMG)电视纪录片创作团队,历时两个月多月,足迹踏遍北京、上海、山东、河南、云南、广东等多地,以及美国、法国、德国等境外城市,合力完成了五集高质量的大型纪录片《海归中国》,深表敬意。并希望“今后立足更高端的国际视野与协力领域,加强与上海文广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的继续合作,共同为中国走向世界,奉献出更有作为的新文化与新作品。《海归中国》创新地关注到了中国跟国际接轨的这拨人现在到底在做什么,这是当下中国纪录片最稀缺的资源”。 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上海市广播电视协会副秘书长金希章、上海市委宣传部阅评组阅评员秦恒骥、上海纽约大学校长、教授、博导俞立中,先后对《海归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成功拍摄与顺利播出,表示由衷的祝贺,并就弘扬海归精神,发挥海归人士回国报效国家等一系列话题,展开了热情的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在会上强调说,《海归中国》是“海派电视很棒的作品”。他认为“当下中国的纪录片,或流行宏大叙事,或以小清新路线获取粉丝,而《海归中国》独辟蹊径,关注时代和民族的前行,关注在当下时代背景中的知识分子和精英群体。《海归中国》的独特价值在于,它关注当代中国人,特别是有话语权、有导向和引领这么一种作用的中国人,他们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当下在干什么?”。时统宇认为,该片最好的是第一集《风起》,讲述了其主要人物施一公、饶毅等高级知识分子在归国后遭遇的困难,“千万不要把这些人当作道德楷模,或者是爱国模范,那看低了他们。你看看施一公的作息时间,包括在清华校园的那个镜头挺好的,他在跑步,是在干正经事。纪录片不仅表现了学成归国,报效祖国,也表现了他们这几年院士的评选,引发出中国院士制度,从中反映中国教育制度、科研制度,乃至整个中国社会”。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生于1949年的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历经整个新中国的变化与沧桑,而他本人也是在《激荡》这一集中作为制度创新试验者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海归中国》是一部“反映大时代的大故事”,用“如此平实的语调”讲述了海归群体追梦的心路历程,而“能坚持下来的人,就是有梦的人”。“实际上一开始电视台联系我的时候,我是拒绝的。我拒绝的主要原因,是觉得上海纽约大学还是在开创阶段,我希望可以低调一些,不要成为一个社会议论的热点。”俞立中后来还是接受了节目组的拍摄,他想到这真是“一个大时代的故事”。他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我一直说是从教育开始的,不是从经济开始的。它的标志,一个是恢复高考,第二个是大批人员被送到海外去学习。这两件事,都是围绕人才的问题。我一直说,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最能够支撑这个国家改革和发展的是我们恢复了高考。另外,派出大批人员出国留学,带回的不仅是科学技术,还有好的理念、好的视野和他们的实践精神。这对我们后面一项项的改革工作,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保障作用。” 最后,上海市委宣传部阅评组阅评员秦恒骥认为:我们的纪录片不仅要“文以载道”,更应做到“文能载道”和“文能善道”,从施一公、饶毅的归国故事中可以反映“中国各种制度体系方面的问题”,而反映当下如此敏感的热点问题,“需要勇气”。《海归中国》把握住了当下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话题。 镜头聚焦当代海归精英 作为国内当下首部海归题材纪录片,《海归中国》由《风起》、《潮涌》、《改变》、《选择》、《激荡》五集组成,每集46分钟。分别从历史沿革、创业浪潮、社会建设、制度设计等方面,集中展现当代背景下,海归群体的来由和影响,为观众生动讲述了一批知名海归人物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人生故事。节目全部高清拍摄,充分运用纪实手法拍摄主体故事,配以访谈、后期特效制作等多种电视表现手段展示。 随着邓小平的“6·23”讲话开启新时期我国大规模派遣留学人员的序幕,时至今日,全球每百个留学生中,就有17个中国留学生,中国已成为全球留学第一大国。纪录片《海归中国》所关注的对象均为海归精英。其中,《风起》关注现代观念的启蒙者,如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他在美国获得了普利斯顿大学最高级别的终身教授职位,每年可申请上千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学校资助他购买了500平方米的花园别墅,这几乎是所有留学生“美国梦”的极致,但施一公却在一夜之间舍弃了这一切。2007年施一公应清华大学的邀请,关闭了美国的实验室,全职回到清华任教。这一决定不仅让普利斯顿大为震惊,更是轰动了全美科学界。对此,施一公坦言,“海归要为民族复兴不遗余力做贡献,敢于担当民族的重任。” 东方卫视7月14-25日重播《海归中国》电视纪录片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独家提供智库支持,与上海文广集团合作的《海归中国》,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而是包含访谈片、纪录片在内的,与《东方早报(博客,微博)》校园行及一系列线下活动联合进行的大型媒体行动。《海归中国》电视纪录片,已于6月23日在东方卫视和上视新闻综合频道播出。7月14日-7月25日连续两周的周一至周五11:30,《海归中国》经重新剪辑,分10集在东方卫视进行重播。该片形象地展示了我国引进海外优秀人才的做法和成效,昭示“归国潮”彰显的中国魅力,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及普遍好评。 策划背景 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百年庆祝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展的中国需要更多海外人才,开放的中国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英才。”,“使留学人员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留在国外有报国之门。我们热诚欢迎更多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这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人才战略发出的召唤。 前溯到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教育部工作汇报时,作出了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指示:“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 邓小平6·23讲话开启了新时期我国大规模派遣留学人员的序幕,翻开了我国出国留学工作的新篇章。1978年12月26日,中国52名留学生到达美国,这是中国新时期首批留学生。时至今日,全球每百个国际留学生中,就有17个中国留学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留学第一大国。 节目特色 五集大型纪录片《海归中国》充分调动电视声画并茂的优势,视野广阔,内容扎实,集中展现了大时代背景下,海归的理想和命运,以及他们不断追寻民族振兴中国梦的壮阔情怀。 1、将镜头聚焦时代大潮上的标杆性人物 改革开放30多年,在300万出国留学人员中,已有近150万人归来,成为国家建设各个领域的重要人才。纪录片紧紧围绕“爱国”这一主线,弘扬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现海归群体的家国情怀。 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大力支持下,导演组争取到众多重量级嘉宾资源,将镜头聚焦第五代海归群体的卓越代表,用大量珍贵的素材记述了许多标杆性海归人物,虽在海外声望卓著,但义无反顾回归故土,为国家发展做出独特贡献。这些精英在《海归中国》的集体亮相,提升了节目的权威性和仪式感。 纪录片所关注的对象包括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新东方创始人之一的徐小平、中国证券市场起草者高西庆、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田溯宁、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等。其中,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在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最高级别的终身教授职位后,“为了要让清华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培养适合中国将来发展的人才”,依然选择了全职回国,此举让全美科学界也大为震惊。他表示:“海归要为民族复兴不遗余力做贡献,海归要敢担当,要敢挑大梁”。 2、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大势紧密交融 纪录片以海归人物的故事为主体,以此承载国家时代的命运。比如第一集中,哈佛中国论坛上的留学生高秋秋引出了留学教父徐小平,通过徐小平的海外求学、打工之旅,映射改革开放不久后的中国如何小心翼翼地注目着世界,又如何被冲击着思想观念。第二集中的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1号店创始人于刚,他们的留学和创业经历,与中国不断融入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紧密相连。 纪录片将海归故事有机地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下,令人信服地歌颂了改革开放的伟业。如果没有中国零售业的开放,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活节奏的变化,陶景洲不可能把贝纳通、麦当劳介绍到中国来。而以新浪、搜狐、当当、百度等为代表的一批海归互联网企业,让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和发展与世界同步,甚至可以与雅虎、亚马逊、谷歌等一较高低。 在经济、社会、政策领域做出影响和改变的海归人物,都脱离不开中国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大环境。纪录片通过人物故事反映时代背景,通过小切口呈现大环境。这样打破传统叙事的操作方式,避免大道理的铺陈叙事,达到了生动且富意味的电视表达效果。 3、将当下观照寓历史纵深之中 纪录片《海归中国》视野广阔,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深刻关切当下。摄制组抵达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福特市雪松岭公墓,用镜头记录了中国海归第一人容闳的中文墓碑,以此掀开留学与海归的深远历史,并关注到严复、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邓小平等关乎中华民族觉醒、新中国诞生的海归留学生。 在纪录片里,人们可看到当代归国人员的多元化选择。他们的创新创业大到尖端科技,小到西点、魔术等等。他们创新创业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然而他们不断突破自我、追求创新、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在国外学习经历中磨练出的开放心态、敬业优势,正是转型发展中的中国迫切需要的一种精神养分。 五集纪录片《海归中国》以独特的视角、精良的制作,回顾了几代海归影响乃至改变中国的故事,内容真实,令人感慨,发人深省。节目的推出恰逢其时,它站在国家层面,主动而为,用电视语言为人们诠释了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做才能“报效祖国”。 (本文CCG综合《海归中国》电视纪录片研讨会资料及新华社、东方早报新闻。)
2014年7月24日 -
CCG应邀出席四川省人才工作专题研讨会并做专题讲座
《四川日报》2014年07月11日(记者 周前进)报道:7月10日,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范锐平主持召开全省人才工作专题研讨会,强调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把人才强省战略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实施治蜀兴川战略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在会上作专题讲座,介绍国际人才竞争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新趋势,对四川人才工作提出建议。 范锐平强调,人才工作要从四川发展实际出发,围绕发展战略需要培养和储备人才,针对现实需要发掘和引进紧缺专业人才,立足竞争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要在对未来、对现实、对潜在竞争对手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今后五年、十年四川重点引才目录,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要建立反映人才价值的评价体系,树立靠业绩、靠贡献评价人才的正确导向,增强吸引人才的竞争力;创造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创新模式精准吸引人才;形成人才流入的激励机制,建立与名企、名校、名院战略合作联盟,为长期的人才培养做准备;凝聚尚贤爱才的社会文化,大兴识才、爱才、用才之风,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范锐平要求,要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的总揽作用,促进人才均衡发展。要形成务实管用的人才工作体系,登高望远编制人才发展战略规划。要遵循人才流动规律,打破各种障碍、破除各种约束,让人才流动起来,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型。文章选自《四川日报》(2014年07月11日)
2014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