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 中国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近400万人 美国最多占33%
人民网北京8月5日电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5日共同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报告(2014)》指出,目前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总体数量高达5000多万人,专业人士群体接近400万人规模,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以美国(33%)、澳大利亚(15%)、加拿大、欧洲为主。 在欧洲,以英国占比例最大(9%),其次是法国(4%)和俄罗斯(2%)。在亚洲,以新加坡占比例最大(9%),其次是日本(5%)和韩国(2%)。具有“大集中,广分散”的特点。 区别于传统华侨华人主要从事洗衣、餐饮、建筑等收入和社会地位较低的服务于制造业,现在的中国海外专业人士,呈现出三大新特点。 一、行业分布以高新技术、教育、金融等领域为主。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调研结果,近70%的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在企业工作,其次是在教育机构,比例为19%。同时也出现大量跨行业专业人士。二、有较高层次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这些华侨华人多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不是大陆或港澳台的知识精英和财富精英,就是华裔中的优秀人才。三、经济实力相对较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现今的华人整体形象,已经从“三刀”(菜刀、剪刀、剃刀)转变为了“三师”(工程师、医师、会计师)与“三家”(科学家、企业家、发明家)。 报告中提到,1990年,中国的“移民赤字”约为371万,2013年的移民赤字达到849.4万,国际移民的大量外流给我国人才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中国人员流动在各方面都呈现出不平衡性——出多进少。” 中国的发展需要掌握知识和技术的海外专业人士,需要大量引进海外华裔人才、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我国急需在国际人才流动制度上进行改进,加快消除国际人才流动壁垒。 蓝皮书建议简化签证审批手续,取消所有海外华人来华需提交邀请函的限制。区别对待外国人中的华人与其他外国人的出入境要求,对海外华侨华人提供免签待遇或者发放免签“侨胞证”、“华裔卡”或“居留证”。降低绿卡审批的门槛,可以发放10年长期签证或者扩大绿卡发放范围。争取在《中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增设探亲免签制度。 国际人才蓝皮书还指出,海外华侨华人自身的素质和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中国“软硬实力”的转换具有独特作用。海外华侨华人既是国家“硬实力”的载体,也是国家“软实力”的载体。 他们的作用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经济上通过外贸经营、金融投资和企业生产等多种形式,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政治上,他们是国家影响力的直接外延,可发挥“民间外交”的作用,还可通过“院外游说”、新闻媒体和自发活动等实施政治影响力,维护中华民族利益;文化上,他们通过中文教学、歌舞影视、餐饮娱乐、工艺美术等传播中华文化,加深当地人对中国文化理解,从而扩大影响。(实习生 王珏忱)(文章选自人民网,2014年8月6日)
2014年8月7日 -
中国网: 打造新型智库需要海外华人华侨的智慧力量
中国网8月7日讯 8月5日下午,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与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报告(2014)》国际人才蓝皮书发布会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告厅举行。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关于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一本蓝皮书。蓝皮书中指出,当前我国在海外的华人华侨人数有5000多万。其中,专业人士为400万,大多分布在美国、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发达地区。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的人数和规模不断增大,知识水平和专业层次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华人精英中的重要群体。蓝皮书著者、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告诉中国网记者,中国现在越来越重视智库工作,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新兴智库,从这个制度意义上讲,海外华人华侨参与智库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400万海外华人华侨专业人士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结构和技术水平。从学历来看,他们大部分是学士和硕士以上的学历。从行业分布上来看,他们大多服务于管理、商业、金融、信息技术、教育等高端行业。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已经成为华人精英中的重要群体。另外一个趋势是海外华人华侨的社团影响越来越大。华人华侨整体从历史上的三刀(菜刀、剪刀、剃刀)向三师(工程师、会计师、医师)、三家(科学家、企业家、发明家)转移,行业结构分布日益多元化。他们所组成的社团突破了地缘、血缘的限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推动同母国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蓝皮书中提到海外华人华侨是我们在国际中的重要资源库和助手,人才的平台,同时还成为我们国家建言献策重要的智囊团。在中国很多顶尖智库的成员,都有留学背景。这些精英群体是我们开展民间外交、公交外交的生力军,是中国形象、中国声音的传播者。 在接受中国网记者访问时,蓝皮书著者、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认为,外国人对中国这些华人华侨的专业人士的印象是他们把华人华侨看成是中外交流的使者,一个桥梁,一个纽带。而且这些人在沟通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比如在公共外交层面上避免关系紧张,防止发生冲突,增加互信合作方面,华人华侨的专业人士都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他还表示,海外的这些专业人士对中国智库方面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我们30年前更多是靠海外华人华侨引进来资金。当年出去的华侨,有相当多的资金积累。据统计,70%的外资是通过华人华侨引进的。但是改革开放30年间出去的华人华侨,特别是在海外成长起来的华人华侨的二代,他们更多的成为了专业人士,参与到各个行业的发展。从未来30年来看的话,他们的智慧会是他们最集中的财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网罗华人华侨为国服务是必要的。中国现在也开始重视智库工作,国家主席习近平说要建立中国特色新兴智库,从这个制度意义上讲,海外华人华侨参与智库的比重可能会越来越大。现在我们也知道,我们转型的话未来更多的是要打造软实力,我们不缺资金,我们现在更多的是缺人才、缺智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海外华人华侨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如何吸引海外华人华侨专业人才回流?王辉耀认为,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消除人才回流壁垒,即放宽华人华侨来华访问提交邀请函的限制。现在入境我国的外国人中70%是华侨华人。签证上的壁垒实际上制约了海外华人回国的积极性。因此,要区别海外华人和外国人入境请求,海外华人可发放多次往返的居留签证。其次要完善华侨华人回流后的社会保障机制,免除专业人才回归后的后顾之忧。再次,在海外交流层面,充分发挥海外专业人士社团的平台载体和作用,加强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合作,鼓励海外专业人士团队为国服务,回国创业。搭建海外华人华侨专业人才市场,更多依靠华人华侨引进外来人才,包括引进国际人才。积极引导国内企业,跟海外华人华侨专业人士开展合作。最后,海外华人华侨也是我国爱国统一阵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在国际上的代言人,是中国梦的践行者。因此,应该给予海外华人华侨参政议政的平台。人大政协应该成为他们传递政策建议的参与渠道。 当今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资源是党和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资源。在当前我国高端人才稀缺的背景下,海外400万的专业人才,对我们来说有特殊的重要性。如何打破人才回流壁垒,吸引海外人才归国,共同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这已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此次发布会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副主任孙玉红女士主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研究院执行院长蔡继辉先生、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博士、中组部人才局原副巡视员胡建华、中共中央党校战略学研究室主任段培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神华研究院副院长刘科、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干部学校副教授张梅、柏年基金会秘书长马蕾等专家学者莅临此次发布会,并先后在发布会上发言。与会专家们对蓝皮书的发布表示祝贺,就此书的内容以及中国未来智库的发展展开了讨论。(记者张林 李冰冰)(文章选自中国网,2014年8月7日)
2014年8月7日 -
中国青年报: 坐拥人才金矿我们该怎么挖
如果说在老外眼中,海外华侨华人过去示人的形象是“三刀”(菜刀、剪刀、剃刀)的话,那么,如今这种形象已经悄然转变为“三师”(工程师、医师、会计师)与“三家”(科学家、企业家、发明家)。 这种说法出自8月5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这是国内首次发布针对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群体研究的报告。报告初步估算,在5000万华侨华人中,专业人士约有400万,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海外华人群体,这个行业分布以高新技术、教育、金融等领域为主的特定人群常被看成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和科技变革的引领者。 蓝皮书著者之一、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份报告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原来我们外面还有这么大一个(人才)金矿”—— 报告结合多家机构和学者的研究统计,认为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数量接近400万。其中主要集中在美国(240万,含华裔)、加拿大(26万)、欧洲(80万)、新加坡(10万)、日本(9万)、澳大利亚(8万)、新西兰(6万)等。 “怎么样充分利用这个宝贵的人才库,是我们要提上日程的一个重要问题。”王辉耀说。 海归人才的作用,有诸多数据可以佐证。比如,中国科学院1955年的首届172名学部委员中有158名是海外归国人才,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人中有21人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科技相关管理部门推出的“863”计划和“973”计划中,其首席科学家、课题组组长绝大多数是改革开放后留学归国人才。从2012年度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来看,在自然科学奖第一完成人中,海归人员的占比高达56.1%,可以说他们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 不过,王辉耀说,高精尖人才回归的比例还不是特别高。根据美国的相关数据,2007年回国的工科博士大概在8%,2011年达到15%。尽管有各地人才引进政策的不断推动,“但毕竟还是大部分在外面”。 报告显示,当前海外华裔高精尖人才总数接近3万,除此之外还有100万以上正处于事业发展期、在中国出生的海外优秀人才,以及总数不低于100万的海外华裔人才。 然而,把这些专业人士吸引回国并非易事。 王辉耀说,当年的留学生,大多是出去读研究生,年龄比较大,在国外看的多是中文报纸,去的是唐人街,和中国人“混”在一起,“很难真正融入当地的社会”,更多是获得一些知识就回来了。 如今情况变了,他说,现在出去的一代,一者语言上不存在大问题,二者观念上,留学者多是从小看好莱坞大片长大的,很容易适应。 上世纪80年代,中国青年报曾有一篇题为《第五代》的报道,描绘了改革开放后第五代中国留学生的面貌。王辉耀认为,当前青年留学生仍然是第五代,但以2000年为分界,第五代留学生又被分为两拨。老的一拨,经历了“狂热的年代”,常常有很多反思;而新的一拨所处的生长环境可以说是“顺遂”,虽具备了国际化的意识,但是在反思精神、使命感和批判意识方面不如老的一拨人。 如果说老一代华侨华人可能因为思乡情结或者适应不良而回国发展的话,那么新的一代则主要考虑的是国内外经济因素,特别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经济机遇、工作机会,以及祖国对于其专业技能的需求增加。 因此报告针对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回流的一些现实壁垒提出建议:希望降低华侨华人出入境方面的壁垒,完善华侨华人回流后的社会保障机制,灵活借鉴国外模式来完善国籍制度。 当人们还在讨论留学移民潮和海归回国潮哪个更为强劲时,王辉耀和他的团队发现,真正的趋势是循环,“就是大量的人回来,也有大量的人出去”,大进大出,形成循环。 一方面,年轻一代的留学生回国率比以前有所提高,他们的家庭条件普遍较好,不会觉得中外差距太大,“既熟悉东方又了解西方”,乐意回来做国际化人才。另一方面,留学生出国的年龄越来越小,“很多初中、高中就出去了,觉得环境适合的话,就留了下来”。 报告中的一项调查显示,50%的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愿意选择在中国和目前居住国之间做“海鸥”,也就是进行跨国环流。 “想回来的人是有的,但最大的问题还是‘重引进、轻使用’,人才引得进,但是留不住、用不好。”尽管王辉耀的团队在报告中提出了详尽的政策建议,但他认为最需要的其实是观念上的转变——中国需要从过去30年主要依靠海外华侨华人吸引外资参与中国建设转型到未来30年重点依靠他们吸引‘外才’来华参与中国发展。 他认为,现在各地的概念还停留在“招商引资”阶段,如今我们不差钱,各地真正缺的是人才,“要改进机制体制,过去靠吸引外资来推动,现在可能要靠吸引外才,靠国际化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王辉耀说。(文章选自《中国青年报》,2014年8月7日第3版,记者:邱晨辉、黄仪婷)
2014年8月7日 -
中新网: 报告称中国移民赤字近850万 吁降低“回流壁垒”
中新网北京8月5日电(记者 阚枫)5日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显示,到2013年,中国的“移民赤字”达到849.4万。国际移民的大量外流,使中国的人才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这份蓝皮书全称为《国际人才蓝皮书: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报告(2014)》,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合作出版。这是国内首次发布的针对海外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研究的蓝皮书。 华人华侨形象由“三刀”变“三师”“三家” 蓝皮书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当前5000万华侨华人中,专业人士约有400万,主要集中在美欧发达国家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海外华人群体,这个行业分布以高新技术、教育、金融等领域为主的特定人群,常被看成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和科技变革的引领者。 报告指出,大部分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认同其与中国的联系,也认可自己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超过半数的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对自己的专业有信心,认为自己得到了国内政府的支持。从目前情况看,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未来人数规模将不断增长,知识和专业化层次将不断提高,必将成为华人精英中的重要群体。 “长期以来,海外华侨华人的整体专业形象是‘三刀’(菜刀、剪刀、剃刀),如今他们的整体专业形象是‘三师’(工程师、医师、会计师)与‘三家’(科学家、企业家、发明家)。现在他们多数从事技术性或管理性工作,并参与组建或活跃于各种专业社团。” 报告称,在全世界范围内,海外华侨华人掌握的资金与技术只有海外的印度裔与犹太裔可比拟。同时,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社团积极参与所在国家的活动,为当地的科技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并且以多种形式参与当地政治活动,提升了华人在海外的形象。 中国移民赤字高达800余万 报告吁降低“回流壁垒” 5日发布的这份报告指出,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群体在海外崛起,是中国宝贵的海外“人才库”,在该群体中,思念祖国,想要回国投资、工作的人数也日渐增多。同时,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中国各地引进外来人才的想法也日益迫切。 不过,报告称,中国的发展需要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海外专业人士,但是由于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华人华侨专业人士回流存在现实壁垒。 报告称,1990年,中国的“移民赤字”约为371万,到2013年则达到849.4万。国际移民的大量外流使中国的人才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中国人员流动在各方面都呈现出不平衡性--出多进少。”报告称,如何降低中国人员出入境的壁垒,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日渐强烈的背景下,对中国现阶段的出入境管理制度及相关制度来说,是亟需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这份报告还指出要“区别外国人中的华人与其他外国人”。采取这项针对性措施将使外国人中的华人能比其他外国人更便捷地入境、居留和出境。 报告称,华人华侨的普遍认识是归国手续太多,一系列手续可能涉及外事、统战、侨务、公安、工商、海关、税务、商务、金融等部门,繁琐的签证及归国手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回国的次数,削弱了他们对祖国的归属感,不利于吸引他们回国。 这份报告建议,针对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发放10年长期签证,或者扩大绿卡发放范围,可以考虑凡是在海外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原籍中国的人士都可以申请绿卡,或者可以考虑凡是改革开放以后从中国大陆出国的原中国公民都可以获得绿卡等。还有一项建议是,争取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可以享受港澳台同胞的免签待遇,或发放免签“侨胞证”、“华裔卡”或“居留证”。(文章选自中新网,2014年8月5日)
2014年8月6日 -
中国网: 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报告 建议建立为国服务计划
中国网8月5日讯 8月5日,《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报告(2014)》发布,蓝皮书指出,由于对国内市场、科技水平、法律法规等缺乏了解,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为国服务面临一系列问题。据调查,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对国内的引才计划或规划并不太熟悉。 调查者中,22.2%的人表示了解正在实施的“千人计划”,有15.2%的人表示了解“青年千人计划”,另有12.3%的人了解“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其他计划如“春晖计划”“外专青年计划”“111计划”等,了解者均不足10%。 2012-2013年,根据CCG在四川成都、江苏昆山及广州等地对海外留学人员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市场机制不完善”和“法制不健全”是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认为阻碍其为国服务的主要因素。33.3%的人认为“出入境手续复杂,制度不完善”是主要不足,29.6%和25.9%的人认为“政策不完善,吸引力度不够”与“创业环境不理想”为主要不足。同时,市场机制不成熟和找不到合适的合作单位也被认为是主要原因。 蓝皮书认为,应当充分发挥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社团的平台和载体作用,完善出入境相关规定,促进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与国内沟通,建立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为国服务的系列计划,整合与侨务有关的政府部门力量,搭建信息平台,支持国内机构与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合作,创造相应的市场环境,促进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回国创新就业。文章选自中国网,2014年8月5日
2014年8月6日 -
中国网: 发达国家的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数量接近400万
中国网8月5日讯 8月5日,由中国于全球化智库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国际人才蓝皮书:《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报告(2014)》发布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召开。 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国参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数量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他们十分值得重视和加以研究。 蓝皮书指出,目前,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数量接近400万。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地域分布具有“大集中、广分散”的特点,行业分布以高新技术、教育、金融等领域为主。他们具有较高层次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经济实力较强,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3年,在中国内地出生的美国移民数量已达到220万,成为美国第二大新移民群体。目前在美国的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约240万。在加拿大,中国为加拿大最大的国际移民来源国。在欧洲以及其他地区,中国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数量也在增加。这些海外华侨华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并且集聚在就业、教育条件较为优良和商业较为活跃的区域。 蓝皮书同时指出,根据CCG调查结果,近70%的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在企业工作,其次是在教育机构工作,占比为19%。除了传统的计算机、电子信息等领域开始向新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文化创意、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行业分散,大量跨行业专业人士也开始出现。 并且,大部分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认同其与中国的联系,也认可自己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超过半数的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对自己的专业有信心,认为自己得到了国内政府的支持。从目前情况看,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未来人数规模将不断增长,知识和专业化层次将不断提高,必将成为华人精英中的重要群体。文章选自中国网,2014年8月5日
2014年8月6日 -
环球时报: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数量接近400万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知名民间智库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8月5日共同发布《国际人才蓝皮书: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报告(2014)》。这是国内首次发布针对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群体研究的蓝皮书。蓝皮书初步估算,在5000万华侨华人中,专业人士约有400万,主要集中在美欧发达国家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海外华人群体,这个行业分布以高新技术、教育、金融等领域为主的特定人群常被看成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和科技变革的引领者。对中国来说,“两弹一星”年代如此,现在和未来同样如此。蓝皮书著者之一、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是我国宝贵的“海外人才库”和“战略资源库”,而未来将有大批的国际人才在中国流动。 400万专业人士多在发达国家 最新发布的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蓝皮书显示,中国国际移民群体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外移民群体。目前华侨华人总数约为5000万人,其中近千万是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大陆出去的新移民。关于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数量,目前还没有比较权威的数据。蓝皮书结合多家机构和学者的研究统计,认为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数量接近400万。其中主要集中在美国(240万,含华裔)、加拿大(26万)、欧洲(80万)、新加坡(10万)、日本(9万)、澳大利亚(8万)、新西兰(6万)等国。 蓝皮书数据显示,近70%的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在国外企业工作,另有19%的人在教育机构工作。此外,大量跨行业专业人士也开始出现,除传统的计算机、电子信息等领域,他们还向新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文化创意、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行业分散。报告说,“算命先生”并不属于专业人士,因为他们的“专业水平”没有客观的衡量标准。 蓝皮书著者、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认为,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地域分布具有“大集中、广分散”的特点,行业分布以高新技术、教育、金融等领域为主,他们普遍有较高层次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经济实力相对较好,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如蓝皮书归纳的,长期以来,海外华侨华人的整体专业形象是“三刀”(菜刀、剪刀、剃刀),如今他们的整体专业形象是“三师”(工程师、医师、会计师)与“三家”(科学家、企业家、发明家)。现在他们多数从事技术性或管理性工作,并参与组建或活跃于各种专业社团。另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调查,大部分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认同自身与中国的联系,也认可自己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超过半数的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对自己的专业有信心,认为能得到国内政府的支持。 蓝皮书建议发放免签“华裔卡” 全法中国法律与经济协会秘书长赵永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国内智库能将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这一特定群体作为一个系统的人才资源和力量加以研究,针对性很强,对国内决策者重视和研究、引进和利用这些海外人才很有好处。赵永升说,在法国,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如生物、制药、高分子等高科技领域的华侨华人比较多,相对进入人文社科领域的专业人士少一些。他有一个做软件开发的华人朋友,前年就被江苏昆山创业园邀请回国。 “中国要有从利用外资到利用外才的人才引进战略。”王辉耀4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认为,中国需要从过去30年主要依靠海外华侨华人吸引外资参与中国建设转型到未来30年重点依靠他们吸引“外才”来华参与中国发展。 海外归国人才对新中国的建设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1955年的首届172名学部委员中有158名是海外归国人才,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人中有21人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改革开放后,中国为跟踪国际科技发展,缩小国内科技与世界的差距,先后推出“863”计划和“973”计划,这两个计划的首席科学家、课题组组长绝大多数是改革开放后留学归国人才。但开放的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也大幅放松了对公民的出国控制,使得人才有机会通过技术移民方式移民到发达国家,在事实上成为美、加、澳、新四国最主要的技术移民来源国之一。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蓝皮书的结论是,出生于中国的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多为技术移民或投资移民,他们要么是技术精英,要么事业有成。出生于其他国家的华裔专业人士由于掌握专业技能或拥有较高的学历水平而大多拥有外国永久居留权,其年龄分布为35~55岁,年轻化与知识化使其能在异国他乡迅速适应当地生活和工作环境。 蓝皮书除总结归纳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情况外,还对充分发挥这些人士作用提出建议,其中一项是“区别外国人中的华人与其他外国人”。采取这项针对性措施将使外国人中的华人能比其他外国人更便捷地入境、居留和出境。例如,针对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发放10年长期签证,或者扩大绿卡发放范围,可以考虑凡是在海外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原籍中国的人士都可以申请绿卡或者可以考虑凡是改革开放以后从中国大陆出国的原中国公民都可以获得绿卡等。还有一项建议是,争取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可以享受港澳台同胞的免签待遇,或发放免签“侨胞证”、“华裔卡”或“居留证”。蓝皮书还提到,为华侨华人争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中增设探亲免签制度等。 “回流壁垒”会逐渐减少 在美国一家知名金融公司做高级风控官的张川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推出的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报告反映了目前欧美海外人士关心的“海外华人卡”、“华裔卡”、中国绿卡、简化华人回国手续等问题。目前他身边的一些华人出于对祖国的眷恋,在美国取得绿卡多年以后,也不想入美国籍,但问题是他们有了海外居留权后,子女就不能持中国护照。相比之下,印度政府针对海外公民推出“印度裔卡”(PIO,15年免签证)计划和“印度海外公民证”(OCI,终生免签证)计划很受欢迎,他们除没有选举和被选举权外,能基本享受“本土公民待遇”。王辉耀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全球的印度移民有2000多万,而过去一些年已累计发放千万张“印度裔卡”和“印度海外公民证”。 不光中印两国,重视吸引和鼓励海外专业侨民回来创业或做贡献的国家越来越多。在巴黎管理学院读商科的一名科特迪瓦女学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科特迪瓦虽然拿不出太多资金奖励海归,但也会有一些政策支持,如简化回国创业人员的企业审批手续,减免税收等。王辉耀还以墨西哥为例说,仅2011年就有40万海外墨西哥人决定回到墨西哥。他认为,许多国家意识到在国外直接争夺高端人才有所不便,而走马观花地在海外发布广告或举办招聘会又难以找到合适人才,都选择通过海外专业人士社团来建立人才库并引导海外人才回归或为国服务。 国内对引进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有很多尝试和努力,如“千人计划”等。不可否认,国内一些地方上对引进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也流于走马观花的形式。《环球时报》驻美记者曾参加过国内西部某大城市的海归交流会,该市市长盛情邀请记者回来在金融领域做些贡献。但会后记者在与市长提到的金融办和城市银行的负责人交流时,得到的一致答复是“没有编制”,参加海归交流会只是因为被市长点名。谈到“回流壁垒”的问题,张川认为,国内一些用人单位对海归的心态是既欢迎又防备,怕海归来了占据好位置。结果是只想引进技术,不想引进管理人才,只想招博士,却不敢找在海外有高位和管理经验的高端人才。赵永升认为,总体而言,中国吸引海外专业人才的意愿最强,也有能力出台相关的引才政策。 【环球时报驻印度、美国、法国记者 吕鹏飞 刘山 赵统兵 环球时报记者 谷棣】
2014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