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CG持续关注国际关系议题,推动中国与全球化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智库“二轨外交”作用,在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等重要国际政策与意见交流平台上组织分论坛、边会、圆桌会议、晚宴等活动,促进国际政商学界对话,凝聚共识;CCG积极与各国政界、智库界、工商界开展“二轨外交”活动,每年常态化赴多国调研与交流,促进中外关系攸关方互动,保持与多国政策圈层的沟通渠道。
-
王辉耀:引进人才需要制度化和常态化
去年6月份,由欧美同学会主办的“2009海外留学人员座谈会”圆满画上句号。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出席会 议,并与来自海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位高层次留学人才和来自国内的10多位高层次人才展开座谈,展现出政府对人才问题的日益重视。 我参加了这次会议的组织工作,对这次会议有很深的感受。这是中央组织人事部门和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举办的一次最大的座谈会,这次座谈会也是中央“千人计 划”的一个延续。自“人才强国”被确立为国家战略以来,中国正日渐加强全球性的人才竞争,“千人计划”正是一个明证。中国面临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知识 经济完成产业结构调整等重大挑战,人才无疑是最需要重视的“第一资源”。 “千人计划”出台后,网上还有过一些争议,甚至有人提出 把本土人才用好就足够了。我从始至终不认为“千人计划”以及引进顶尖人才的思路应遭到质疑,这绝对是值得肯定的战略性措施。引进优秀的人才不但能提高国家 竞争力,并且完全可以通过措施与本土人才形成“互补”效应,进而提高本土人才的水平,改善国内的人才环境与土壤。 这不是说“外来 的和尚会念经”,而是因为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不可能在“闭关锁国”中崛起或保持为“世界大国”,也不可能在缺乏外部竞争与交流的情况下,全面培养能在 全球各地展开竞争的一流人才。何况,中国教育体系人才培养的实力并未达到世界顶尖,以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为例,中国本土至今没有培养出一名堪称世界级 科学家的获得者,而众所周知,自然科学没有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这与中国的经济总量不相称。 中国需要从投资拉动的经济,过渡到人 才拉动的经济,我们不能永远靠投资“铁公鸡”(铁路、公路、基建等)带动经济。我们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高科技和第三产业等大量需要高层次人才的行业,引 进需要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提升一个学科或产业水平的高端人才,而这方面的人才中国一直很紧缺。并且,最关键的是,这样贡献远大于投入的高端人才,任何 一个国家永远都不会嫌多,因为拥有的越多,就会做得越好。 即使是美国,人才培养实力全球第一,但还是开通了“杰出人才”、“优秀 人才”、“高技能人才”、“投资移民”、“国家利益豁免”类人才等优先的职业移民渠道,每年名额有14万之多。这就是世界大国的人才竞争战略:即使培养了 全世界约三分之一诺贝尔奖得主,但还是要去引进更多的、以至让在美国被雇用的诺奖得主占世界总数约70%的顶尖科学家。当然,这不能称为美国模式或移民国 家模式的人才战略,因为英国、法国现在也都开通了高技术人才移民入籍的渠道,中国几千年前最强盛的唐朝,甚至可以让外国留学生参加科举考试,进而成为政府 高层官员。 在这次会议上,海外留学人员对“千人计划”的肯定也大多发自内心,因为这些滞留、甚至已经移民归化外国的海外留学人 才,完全能做到建设性地指出中国政策上的弊端,以及哪些原因导致人才不回归。但正如大多数海外留学人员所说,“千人计划”是一个值得高度评价的措施,是中 国展开人才竞争的良好开端,未来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完善、贯彻“千人计划”,配套适宜人才发挥才能的机制、平台、环境,以便最终把好事做好、做长久。 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何让好的人才引进“计划”长期化。美国等发达国家之所以建立人才移民等制度,正是要把引进顶尖人才常态 化、制度化,并最终让外国优秀人才归化为本国人才,这是将短期人才引进变成永久性引进的根本途径。同时,海外人才携带家人、财产移民入籍中国,也是解决海 外人才“忠诚度”的重要办法。对中国来说,欢迎那些有才能或有资金的外国人士留下也是务实之举。以投资为例,国家肯定不希望那些外国人来到中国投资,赚了 钱后却把钱都带回国外,而肯定是希望他们把赚到的钱留在中国,或消费,或再投资创造税收和就业机会。对海外人才来说,他们来到中国工作不是只能当“临时 工”,对他们携带技能、资金留下也是非常重要的保障。 把“千人计划”等好的人才引进计划与措施制度化、常态化、长期化,并做好相应的工作和生活配套服务,这是中国未来改进“人才强国”战略,以及人才引进工作需要做的下一步。如能在此有所突破,中国的人才引进工作、在全球的人才竞争,必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4年5月30日 -
汪潮涌:中国企业的产品在非洲南美非常受欢迎
汪潮涌说,中国企业经过改革开放的锤炼,基本上解决了制造业的最基本的问题——品质,中国的产品越来越有价值和竞争力,就像日本的企业、美国的企业三十年以前陈兵中国市场一样,中国企业的产品在非洲、南美非常受欢迎。 12月15日,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信中利资本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汪潮涌在2013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全会五:进军全球的中国企业"上如此表示。 汪潮涌说,中国企业经过改革开放的锤炼,基本上解决了制造业的最基本的问题——品质,中国的产品越来越有价值和竞争力,就像日本的企业、美国的企业三十年以前陈兵中国市场一样,中国企业的产品在非洲、南美非常受欢迎。像华为的产品早就已经打败了美国的朗讯或者欧洲的阿尔卡特。 汪潮涌在发言中介绍了信中利资本集团在海外投资中最为关注的四点:科技、资源、品牌、市场。 汪潮涌说,未来三十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条件是非常有利的,市场的前景、想象空间无限大,中国的企业将会在全球成为新一轮的跨国公司群体。 以下为汪潮涌部分发言实录: 主持人:我想,走向海外的过程当中需要资金,资金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一个是企业的自有资金,一个是银行间的各种形式的贷款,还有一个就是借助私募基金的力量。除了融资需要以外,不少的中国公司意识到,可以借助有经验的私募基金跟他们一起组成并购联合体来进行海外的收购兼并,并在之后进行成功的整合。 我想请汪潮涌先生在这个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因为您领导的私募基金投资了很多中国的走向海外的公司。你们在选择中国公司,投中国公司一起海外做项目的时候什么样的重要标准? 汪潮涌: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尤其跟红力差不多20年没有同台了。那个时候我们帮助国际的企业走向全球资本市场,今天很高兴我们可以探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走向全球。 中国的企业走向全球有三种形势。早期叫产品走向国外,中期是企业走向国外,现在是资本走向国外。资本走向国外的形式刚才也讲了,除了贷款这种形式以外,现在新一轮创新的模式在大行其道,像复星,像中信产业资本,像弘毅,我们都已经在海外做了很多的成功案例。我们的中文名字叫信中利,我们英文名字来自中国的股权投资集团,我们的想法就是把中国资本汇集在一起,走向海外和我们的中国的这个大型金融机构、银行一起去收购一些国际上的一些企业。 我们在国际上的收购或者说投资是四种考虑,第一是科技,第二是资源,第三是品牌,第四是市场。 在科技方面我可以讲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过去投资的百度就是很好的例子,美国的一些城市的高科技技术和商业模式在中国进行创新,我们是本地化创造了全球性的这种高科技公司;而且在国际化方面进行成功的我们的企业家加PE的成功案例,联想当时上市的时候跟美国这种大型的PE机构合作,那个时候我们的中国PE机构不够强大所以没有机会参与这个过程里面。但是未来,我们的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我们和企业家创业者一起形成管理、渠道、平台、资本四位一体的模式会在国际上取得很大的成功。 第二个领域是资源。我想这个以国企为主,刚才的例子说为什么北美最大,主要因为大型的央企在北美加拿大收购资源型的企业能源矿业,我们也有在敦上市的基金,内蒙非洲也有一些资源背景的布局,中国在海外囤积资源。 第三是品牌。品牌这个领域主要是欧美市场,主要是欧洲市场现在在奢侈品、高端品牌方面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非常大,这里面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比如说一个中国的企业在欧洲的一个高端品牌的家族企业里面占一个少数的股权,拿到中国地区的最大的一个分销权或者合资股东的权力,把中国市场或者把大中国市场做起来,这样最后反向收购欧洲公司都有可能。这一块我们可能其实是越来越明显了,因为中国市场的高端消费越来越多。我们今年做件事情是和意大利的家族投资机构联合控股的,我们看中它的就是百年品牌的沉淀,它的设计和艺术感,和中国的市场和全球还有一些新兴的国家市场,俄罗斯金砖四国的这些市场的增长潜力结合在一起,这个会有很大的市场。 第四是市场。国内这些要投资的企业,我们特别鼓励他们去抢占拉丁美和东南亚的市场,因为中国企业经过改革开放的锤炼,基本上解决了制造业的最基本的问题——品质,中国的产品越来越有价值和竞争力,就像日本的企业、美国的企业三十年以前陈兵中国市场一样,中国企业的产品在非洲、南美非常受欢迎,像华为的产品早就已经打败了美国的朗讯或者欧洲的阿尔卡特。这些中国的企业的未来成长的潜力是在这些新兴市场做大市场,我们作为PE机构投资中国的这些企业,让他们全球抢占市场份额,他们的未来发展空间还有二三十年,但是警告他们必须注重科技含量和研发,不要像中国很多的家电制造商,做了三十年没有解决核心技术问题,这样的话你的这个后路可能就像索尼一样最后破产。所以这一块我们既支持他们、鼓励他们抢占潜在的市场,同时又支持他们做技术研发。以上是我们在海外投资中非常关注的四点。 关于市场的选择是这样的,对于欧洲,主要是品牌的布局,对于美国,是看重他们的管理、人才及科技含量,对于非洲、大洋洲国家,我们看中的他们的资源。当然今天柳总讲到智利还有南美的一些国家的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所以中国企业以后的海外投资的选择必须要根据不同的市场做不同的布局。总而言之,未来三十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条件是非常有利的,市场的前景、想象空间无限大,中国的企业将会在全球成为新一轮的跨国公司群体。 原文选自《财经网》
2014年5月30日 -
王辉耀:海归逐梦助首都扬帆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迅速提升。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的发展世界瞩目,话语权逐步提升、国际活动日益增多。但是,北京与许多国际大都市的国际化差距依然存在。 国际化外来人口在很多国际大都市,像纽约、伦敦、巴黎、多伦多、悉尼、首尔,甚至是中国的香港,都超过了10%,有的甚至达到20%-30%。而北京依然面临缺乏国际化的创意和创业人才等问题,国际人口比例不足5%,影响了北京国际化的进程。 北京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不仅是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也是北京发展的切实需要。作为首都和高技术产业中心,北京对我国的各类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也有着异乎寻常的强大吸引力。2008年,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正式成立,成为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服务的窗口。2009年,北京市“海聚工程”实施,到目前已完成了9批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认定工作,“海聚工程”入选总人数已达513人。数据显示,近年来回国的海归有40%首选北京作为就业和创业之地,“海归派”已成为北京社会发展的一支新的生力军。 在科教文卫等领域,高层次海归人员怀揣世界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教书育人、专心科研或者科技创业,推动北京的科教体制改革、成为北京先进科技、新兴产业的领跑者。 在金融领域,海归可以引进全新的融资模式,促进金融体制创新。北京的风险投资,最先就是由海归带回来的。海归在海外投资银行和中国的合作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成为中国大型企业海外上市的主推手。 在外企,海归纷纷担任掌门人,可以改变北京产业生态。北京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已达127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84家,占在京投资世界500强企业的30.2%。海归在跨国公司担任高管,可以快速培养中国本土人才国际化能力,提高北京整体人才国际水平。 展望未来,随着更多海外人才来京,积极参政议政、促进人文和社会文化等交流,海归将成为北京与世界的链接者。海归们把国际技术、资本和全世界的创新灵感、管理经验带了进来;同时,他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还带来了新理念和新管理模式,提升了企业文化;他们也成为体制外数量庞大的重要知识群体,引领各种思潮,推动社会进步。 当下的北京,已成为海归逐梦之地。未来的首都,将扬帆起航,闪耀在国际都市的舞台上。 新京报特约评论员 王辉耀
2014年5月30日 -
汪潮涌:不该让银行暴利的日子继续存在
2014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四届年会2月11日至14日在黑龙江亚布力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市场的决定作用--理念与行动”。在“迎接金融大时代——民营资本的力量”分论坛上,信中利资本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汪潮涌表示,中国的银行为什么那么赚钱?就是因为它的垄断性的利差,这是傲视全球的,所以银行业的改革绝对是下一步最高层非常重视的。 以下为文字实录: 汪潮涌:不敢当不敢当,均豪讲的非常好,我们都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和亚布力的理事,我们经常在一起探讨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一些话题,今天这个主题如果改一下迎接民营金融的大时代,可能就全了。 我谈一谈对这个大概的理解,其实中国的金融业在世界的版图上可以称得上大,全球十大银行里面我们占了六个,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里面,前三年都是我们的中国银行,从09年开始,金融危机以后,国际的欧美的银行风雨飘摇,我们中国的银行高速凯歌,每年增长利润都是在百分之三十几,但是这个大并不好,这个大,大的畸形,我们三中全会感觉到很振奋的,就是最高层已经看到了大银行对中国经济的一个所带来的一些后患,甚至是弊病,或者是伤害。 我对中国银行的观察是很久的,我是从90年代中就开始参与中国银行的体制改革,当时朱总理在的时候,依赖于国际大的投行和咨询公司,对中国国有行业,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摸底,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设计改革方案,第一个行业93年民航,第二个行业94年电力,第三个行业95年电信,第四个行业96年石油石化,到了银行大概是98年99年,那个时候是中国银行日子很难过的,常务副总理分管金融,98年当总理以后,他面临最棘手的问题是中国银行不良资产的问题,所以出现了后来在01年用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中国银行业两亿二千万的不良资产,壮士断腕的做法。 从02年开始,中国银行业就轻装上阵了,引进国际战略投资人,海外上市,红筹、H,A+H,一路过来,到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银行业安然无恙,傲视全球,银行业可以说是度过了难关,然后过去的十年获得了长租的发展,但是有点过头,过头的标致是什么呢?中国整个银行业,整个金融资产大概在145万亿,接近150万亿,其中92%是银行资产。 这是非常的畸形的一个金融结构,所以中国的金融行业非常的畸形,银行一家独大,保险,证券,资产管理,加在一起就占8%,而且在这么8%小的份额里面,各方面都叫影子银行,银行脱媒,好像银行马上就受到了多大的威胁似的,其实我觉得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从未来改革的方面来看,一个从所谓的改革,过去除了国有控股,外资战略投资人,再加上上市的部分,民营资本在中国的十大银行里面,几乎是微乎其微,甚至几乎是不存在的。 那么从所有制的角度来讲,要改革银行的所有制,第二,要从业态上进行改革,一定要把资本市场这一块发展起来。银行它的主业是货币市场,是短期的,中长期的资本的来源要靠资本市场,就是国内经常讲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比例,要调整过来。银行它是间接融资的载体,那么它业务的形态,就是属于风险业务型的,它所有的产品都是短期的。那么短期的银行产品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它对中国企业,除了大型的国企,你可以顺延,其他的中小企业基本上就是一年期的贷款,资金再紧张人家不管,这种对企业的创新,对企业的研发,对企业的投资是非常不利的,企业不敢做证券投资,因为银行的钱是短期的。 资本市场在中国发展了20年,今年21年,风风雨雨,起起迭迭,最后是15个窗口关闭期推出来以后还是一团糟,存在的问题是没有给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提供好的股权融资渠道,也没有给企业,包括地方政府,包括大企业,通过公司债来募集长期的固定收益的债券资本,更没有像西方那样,就是说为了解决银行和金融资产的这种不匹配,增加流动性,通过资产证券化来发行MBS等等这种金融产品。 所以咱们的资本市场在中国规模小,股权产品,股票产品,远远超过债券市场。所以这两个加在一起中国的资本市场是非常的失灵。中国资本市场的功能,融资、变现、交易、投资,对冲的风险,这五个功能目前仅仅是融资功能、交易功能有些许的一些功能,所以从世界经济金融版图来看,中国金融业最大的短板就是中国证券市场侏儒化,这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第二,像保险,像资产管理,像其他的PE,对冲基金等等这些发展,都需要有未来的长租的发展,所以我觉得对于资本未来在中国参与金融行业的机会,不要紧紧看着银行,其实银行最赚钱的暴利的日子不应该让它再继续的存在,或者已经成为末日黄花了,以后最高层一定要把银行的暴利压下来,银行要放开存款利率,不像现在是仅仅放开贷款利率,存款利率也应该放开,中国的银行为什么那么赚钱,就是因为它的垄断性的利差,两个点到三个点,这是傲视全球的。在这种保护性利差的情况下,获得了暴利,获得了超额的利润,伤害了实体经济,伤害了储汇的利益,伤害了中国的消费能力,所以银行业的改革绝对是下一步最高层非常重视的,所以我觉得民营资本现在跳进银行,不一定是什么好事情,最好赚钱的时候,像民生银行那种时代已经过去了。 昨天工商银行行长说了,民营资本进来以后就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贷款的问题吗?不行,你们同样是嫌贫爱富,同样想贷款给大企业。所以要解决中国金融体系的这种扭曲的问题,要形成金融的一种生态圈,站在投资的角度来讲很关注这个行业,15年以前,中国的电信四大公司,独占市场的时候,我们当时说一定要投电信增值服务,我们一定要投金融行业的增值服务,增值服务就是非管制的,或者是管制比较松的一些领域。 当时互联网最早出来是SAP,那个时候电信是允许你们这些互联网公司去做,最后没有想到,SAP,ISP,这些执照放开之后,成就了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和一批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互联网电信增值过去的15年的经验来看,未来中国的15年在金融增值服务里面也可能出现在金融行业里面的百度、金融行业里面的腾讯,金融行业里面的阿里巴巴,所以这个东西我觉得也不一定非得要去看那个执照,现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也有可能五年以后,他们的执照不值钱了,他们现在四家公司的市值加起来可能还不到腾讯一家的市值那么大呢。 所以这一块我觉得我们不要把这个执照看得太重。因为执照这个东西,是特权,同时也意味着责任,意味着监管,在欧美市场经济这么发达的地方,金融行业是监管最严格的。所以我觉得在真正的很严格的这种监管的环境底下要获得高额利润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对金融行业,比如说我们做这个PE,我们很久高兴,因为PE这个行业里面没有人管我们,现在有备案制了,像巴菲特在美国谁管他,巴菲特这么聪明的人,最后选择金融行业里面最高端的,他是一个复合型的基金,又是PE,又是创投,又是二级市场的资产管理公司,又是上市公司,又是(底塞),通过参股,什么富国银行,保险公司,他自己把自己高高的放在金融链条的最高端,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要追求在金融这个产业链的,往高端上走,我27年前进华尔街的时候,当时华尔街那么多的金融机构,对我的印象是保险公司我不进,因为我留学的时候,三天两头就有美国的保险人员说让我买保险,看着人家很辛苦,我觉得这个生意真不好做。 劳动密集型的不做,银行,商业银行,也是属于微利和劳动密集型的,投行是属于阳春白雪的,高盛、摩根是属于挣大钱的,PE,硅谷的VC,赚的钱比投行又多,最后一看,对冲基金赚的钱更多,对冲基金,乔水的创始人,去年是22亿美金,前年赚了39亿美金,索罗斯赚了55亿美金,高盛、摩根总裁在华尔街薪酬是最高的,四千万美金、五千万美金到头了,对冲基金的老板是五亿美金到五十亿美金这种范围。 所以这个角度来讲,只要是机制到位,对冲基金机制到位,立竿见影,二八分成,它的价值体现在它能够替别人赚钱,如果它不能替别人赚钱,它就拿不到那么高的报酬,所以我觉得未来中国的金融的发展最好的机会就是金融增值服务。像投的金融数据等等,还有像资产管理的,包括像静波这样做融资中介的,第三方募资机构的,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尤其是资产管理,我觉得中国过去改革开放35年,老百姓和企业的主题是创造财富,积累财富,那么未来30年到50年是财富的保值增值,所以要创业,要投资,我觉得我非常看好在财富管理这个领域里面金融增值服务的机会,谢谢大家。
2014年5月30日 -
田溯宁:数据开放中的创业机会与社会责任
数据成为资产,是目前产业界和投资界企业都非常关注的概念。 过去企业数据计算是以流程为中心,无论erp还是其他,大部分企业使用计算能力提高企业erp办公流程的效率,但是到了客户关系管理阶段要以crm为主,实际上今天对于企业最难的问题是:过去计算环境中是不能解决企业对市场的判断,市场营销的问题,所以企业还要将大量资源放在营销上。比如企业通过广告进行了大量营销投入,但没有非常好的软件能指明市场在什么地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积累的大量数据,也许能够让我们对市场进行更好的营销,使市场供给和需求矛盾更加有效获得解决。如果大数据成为一个企业资产,整个企业的计算环境可能就要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从过去以流程为核心,到现在以数据为核心。 关于企业的理解,也要发生变化。有人讲可以通过社会化的软件,把大量记忆的功能放到企业来。现在还处于比较早期的探索过程中。至少大家慢慢在认识到,也许企业需要一个智能的大脑,就像人需要iq一样。如果从这个角度来思考,重新考虑企业的数据。如果把大数据作为资产,我们现在对这个资产的定义和理解也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 从历史上看,工业革命催生了我们对于资产新的认识,像矿产、土地这些资产所有权确定之后,加上科技进步才推动工业革命。从这样这个历史比较来看,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或是政府对于数据资产的理解,数据资产的属性,数据资产将带来的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的价值的认识,还处在一个很早期的阶段。 第二个问题,如果未来存在大数据产业,把数据作为主要生产资料。数据是矿产,数据是石油。我们知道矿产是有完整的行业链,从找矿、选矿,到冶炼完成;石油也是一样,从寻找石油到输送石油再到冶炼到汽油各种各样的应用。大数据的产业链到底是什么?会不会出现现在有些人在谈的大数据工厂?过去的工厂是以冶炼物质材料为主,今天的数据冶炼、数据工厂以及大数据产业链还处在建设过程中。这是一个很多创业者已经进行创业,投资界也非常敏感的领域,但这个行业还是在产业非常早期的阶段,到底每个环节的商业模式是什么?这些问题还是需要科学的探索和创业者的不断努力。 另一方面更大的问题,如果大数据成为资产,数据的流动,或者说数据的主权,数据的产权,还有数据的隐私权,这些问题明显通过棱镜门事件已经明显可以看到,不仅是企业面临的问题,而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 关于数据的流动性,跨国数据流动会怎样,这样的问题将来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曾经电话运营商贝尔垄断世界,后来各个国家觉得电话不能让一家公司垄断,像法国阿尔卡特就是at&t的法国公司。后来就出现了itu国际电联组织。在大数据流动的时代,将来国际上跨国的数据流动会是什么样的?应该会有国际数据组织进行民间性的探索。将来会不会数据也像土地和海洋资产,将来会不会有数据公约对数据的隐私性,对数据主权性进行探索?这些问题的理论研究也刚刚开始。政治家和各国政府对这方面的了解也是参差不齐,但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2013年我就有同事参加在美国举行的数据流动会议,是由美国一些大的公司组织的。我们也在积极向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呼吁,我们国家要积极参与到跨国数据流动工作中去。在这个领域里,我们越早参与越好。 所有这些问题现在都是非常大的挑战,也是非常激动人心的。我们在这样时代可能会看到像地理大发现,或者海洋探索时代能够认识到数据和数据带来各种各样的产权问题,数据的价值以及大数据未来能够诞生出的,我们现在还想象不到的产业。事实上,过去一年半左右,围绕大数据基金和孵化器,像谷歌包括一些以色列创新的数据公司都非常踊跃。 还有几个问题,可能需要更多天才的创造者考虑的:这么多数据聚集到一起到底会产生什么现象?我们今天谈tb级数据,这么大规模数据聚集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很显然,今天我们已经有这么多数据的需求和这么多数据的存储,美国现在是800到850万台服务器,如果到了百万台服务器这样大规模、高密度的数据存储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我们现在还是很难想象。 如同18世纪化学大发现过程中的元素周期表一样,这么大规模数据聚在一起会不会有类似规律出现?如果我们看到数据的创新是像化学革命或者像石油矿产变革那样大的浪潮,在这个过程中,这个时候的创业、创造或者创新到底将以什么样的方法发生,到底谁将成为价值链最主要的拥有者,或者最重要的获得者?化学大发现最主要的价值创造者是科学家,是实验的方法。那么,对数据创新,我们能够用什么方式进行投入?在今天数据大航海早期阶段,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思考和探索。 来源:2013年12月14日,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在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主题论坛上的讲话整理。
2014年5月30日 -
王辉耀:人生是一个不断开放的过程
人物简介:王辉耀,广州外国语学院1977级毕业生,获得英美文学学士学位,后在加拿大温莎大学、西安大略大学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获MBA学位和国际管理博士(PhD)学位。现担任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员、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人们说77、78、79级大学毕业生是一个特殊而幸运的成功群体,然而“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对我们这一代与改革开放同呼吸共命运的人来说,开放不仅是宏观的国家意图与社会行动,更是指向我们每一个个体的生活方式、人生愿景。在不断开放中突破人生围城,在不断开放中开阔人生境界,才使得我们这一代人生的时代印记和群体特色如此鲜明。于我而言,开放更是一种深切的人生体味与感慨。三十多年前,当我还在上山下乡的时候,不会想到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大潮,也想不到自己能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再参与到时代的开放中来;当然更不会设想到后来游走东西方、不断突围的人生经历: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进入国家部委工作的大学生、最早留学的MBA、第一批跨国公司的高管、最早的中国大陆留学生出身的国外政府高级官员,随后又成为第一批参与回国创业的海归,第一批创办海归社团、国际化智库的社会企业家。 我的开放人生,从1977年的高考开始。 苦读岁月 1977年,当代中国历史风云变幻的一年,无疑也是改变整整一代人命运的转折点。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最初提出两个重大举措:对内恢复高考、对外派遣留学生,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命运。作为接受再教育的高中毕业生,我在1976年初夏来到了地处四川丘陵地带的金堂县龙王公社,从一个城里人转眼间成了中国最底层的农民,过起了在茅屋中与老鼠共眠的日子。遇到雨天,根本没办法穿鞋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上行走,只能光脚,大脚拇指要使劲压住路面,这种感受至今印象深刻。没有自来水和电,照明靠每月配给的半斤煤油,饮水靠喝井里不卫生的生水。为了接受再教育,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出门干活,到晚上十点才能收工,每天劳动只能记七个工分。即便如此,单纯的对知识的渴望一直支撑着我如饥似渴地学习英语和各种知识,因为做铁路工程师的母亲和曾参与援建坦赞铁路的父亲不断鼓励我:知识能改变一切。我点起煤油灯看书学习到深夜,在蚊虫弥漫的酷暑,穿着长衣长裤浑身大汗地看书;在寒冬,干脆喝辣椒水取暖。那个年代也赋予年轻人满腔热情,我在日记本上找到了当年写下的句子:“去了,去了,终于去了,十七岁的我终于来到了农村这一广阔天地,人生的道路就从这里开始了。”然而,激情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被残酷的现实替代了。到晚上,不通电的村里简直伸手不见五指,每天劳累一天回来还要自己做饭。四川农村做饭靠烧稻杆,烟熏火缭,我每做一顿饭,就被熏得泪流满面。严重的挫败感油然而生,继而变成强烈的不理解和深深的绝望:为什么古今中外都是随着社会发展,人口不断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而我们却恰恰相反?难道我的青春只能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耗下去? 1977年10月12日晚,公社广播的大喇叭中传来消息:正式恢复在十年“文革”中被中止的高考制度。平地一声惊雷,这个消息让所有知识青年欣喜若狂。万分激动的我知道,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冥冥中感觉一直在等待这一刻。 1978年3月,我如愿以偿地收到了翘首以盼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踏上了开往广州外国语学院的列车。 广外的日子 一到广州白云山下的广外,就发现这里山清水秀,非常适合读书学习。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就被宿舍前后的外语朗读声吵醒了。广外在学习方面有着良好的传统,校风严正。而77级的入校更是给学校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生机和活力。77级中不少人已工作五年,甚至十年以上,但不管每个人的经历或背景如何,大家都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那时候,学校对文革“矫枉过正”,开始大张旗鼓、名正言顺地抓教学质量,校园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大家学习都十分拼命,你追我赶,谁也不愿意落后。你六点起床,我就五点半起床,别人十一点睡觉,我就十二点就寝。那时,学校教室也不熄灯,学生读书到晚上一两点钟是经常的事。广州夏天的蚊子特别厉害,我怕蚊子咬,只好穿上厚厚的牛仔裤,浑身大汗淋漓,仍然苦读不止。 记得在校期间著名外语教学专家许国璋教授曾来广外作报告,夸广外是全国外语院校中环境最好的。广外当时师资力量也非常强,60年代院系调整时,原中山大学外语系、暨南大学外语系、华南师大外语系等许多重点院校的师资差不多都荟萃于此,还有不少归侨老师和外教,再加上邻近港澳、交流方便等优势,的确可称得上得天独厚。当时广外英文系有很多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包括梁宗岱、顾授昌、蔡文显、桂灿昆、桂诗春等。 我学的是英美语言文学专业,那时经常如痴如醉地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到古典主义文学,从启蒙主义文学到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直至80年代初最流行的现代派。这些浩瀚的文学作品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也开始浏览过去没有机会阅读的文史哲和政治经济类书籍,也经常悄悄溜到教师阅览室阅读世界各国的刊物。我在学校也选学了不少英国文学作品,最初是早期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学然后是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当然还有伟大的莎士比亚。我还特别迷恋英国早期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代表人物华兹华斯。也许是广外校园附近白云山那迷人的自然风景,或是我一直更向往大自然的深邃,华兹华斯从一开始就抓住了我的心。 后来我专门写了一篇关于华兹华斯的文章,广外知名教授顾授昌和蔡文显看过以后都建议我拿去发表。这些老先生在英美文学方面都很有造诣,也都给予过我很大的帮助。我1999年回广外捐资设立王辉耀奖学金时,还专程去看望了顾老。顾老当时已是95岁的高寿,仍能忆及他教过的学生。蔡文显教授是研究英美文学史的,写过不少书。当时二位教授在学校教授英国文学选修课,小班授课,名额有限,但我都获得了机会。我常常写一些诗歌评论或莎士比亚作品研究的试作给他们看,得到了他们不少的鼓励和指点,终身难忘。 虽然学的是英美文学,但我觉得,不论学什么专业,都应该把自己训练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在广外学习的四年,也是我博览群书的四年。随着中国70年代末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大批的旧书得以重新开放或重印出版,同时也有不少新书被介绍过来。当时《读书》杂志复刊时曾发表过一篇很好的文章叫做《读书无禁区》,从此打破了“文革”以来读书方面的许多清规戒律,我便省吃俭用订阅了《读书》杂志一直到毕业,至今仍然保留着当年读过的这些刊物。 广州是中国近代开风气之先的地区,更是改革开放的前哨站,因此广外的风气与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开放和前卫。记得大学期间,全国青年和舆论界曾有过一次非常轰动的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当时的《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一篇署名“潘晓”的文章,题为《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引起全国热议,在大学生里也引起了很大反响,大家开始审视作为个体的人在人生中的意义。上世纪80年代初各种国际流行的新观念更是蜂拥而至:一会儿是存在主义,一会儿是弗洛伊德,一会儿又是“垮掉的一代”……社会新事物也层出不穷,“三资”企业和各式时装像雨后春笋般拱出地表。人们开始注重自身的价值和仪表,大街上的商店开始琳琅满目,中国的电视节目开始第一次出现了广告,类似“精工表,誉满全球”等广告词不绝于耳。流行歌曲广为传诵,令人耳目一新,邓丽君的歌声像旋风一样席卷神州大地,历久不衰。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我逐渐发现,随着80年代的对外开放,人们美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男生不再是清一色的蓝制服,女生的穿戴更是多姿多彩起来。我们也有轻松的舞会,虽然只有“五四”、“十一”和元旦才有。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参加化妆舞会的情景,那恐怕也是广外有史以来举办的第一个化妆舞会。音乐的旋律弥漫了整个礼堂,五彩缤纷的灯光在旋转,美的意识在苏醒,青春的热流在大厅里沸腾。广外的环境非常迷人。附近既有郁郁葱葱的白云山,又有碧波涟涟的湖水;尤其是在初秋的夜晚,当微风轻轻地吹拂,许多学生都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在大自然里。傍晚大家唱歌,既有乡思,也有相思,歌声里寄托了不尽的年轻心思与情怀。广外的夜晚更加迷人:星星在天空眨着明亮的眼睛,四周的山坡一片朦胧,校园里除了寂静还是寂静。有时回到宿舍,同学们都去自习了,我就扭开收录机听听音乐,一方面换换大脑,另一方面可以借助音乐的翅膀翱翔在自己的想象世界里。静思默想已成了我多年来培养的一种良好习惯,但这种深思必以生活的起伏为基础。年轻人不仅要是深沉的梦想者,也应是行动的实干家,两者可能都需兼具,犹如矛与盾这两个方面。 广外可以说是我精神成长的一个故乡,那四年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黄金时光。在这里,我的思想、眼界、胸怀与心灵都经受了一场知识海洋的洗礼,世界观、人生观与生活态度都为之一新。广外打下的基础,一直伴随着我闯荡世界,人生从这里扬帆起航,走向了更加广阔的世界。 开放人生的六次突围 百川归海,是因为它能不断穿过岩石的阻截;彩蝶破茧,是因为它能不停咬破丝线的缠绕。人在旅途,前行路上同样需要不断跨越艰难险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开放式人生的哲理:要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就需要相继突破一个个狭隘的包围圈。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开放的过程。人生的“围城”无处不在,一次成功突围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人生也是一个不断突围的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我和不断完善自我,最终争取掌握自己命运的过程。回顾这些年来的经历,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开放人生需要不断突围。我认为自己经历了六次人生突围。 我人生的第一次突围,自然就是通过高考读上大学。1977年高考,大约是中国高考历史上竞争最激烈的一年,我有幸赶上参加,从此生命的列车开始加速奔驰。 80年代初期,国际经济贸易正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领域。大学毕业后,我被选拔到国家对外经贸部任国际经济合作官员,成为国内最早一批负责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官员之一。其间,还参与起草了一份关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报告,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重视,并亲自批示在全国贯彻,我倍受鼓舞,同时也感觉责任重大。 80年代中期,正是在经贸部干得一帆风顺的时候,却越来越意识到了自己知识的局限性,越工作越觉得自己的国际工商知识不足,于是决定出国留学,放眼看世界,留学是我人生中的第二次突围。 不久,我争取到了一个留学奖学金的机会,如愿以偿地实现了“国际大学”梦,成为最早一批赴加拿大读MBA的中国大陆留学生。国外的MBA学习特别推崇分析能力和独特的观点,上课还要发言才能有分数。我强迫自己每天读海量的书籍,反复研究那些经典案例,系统提升自己的全面素质,很快就适应了国外的超负荷学习。 如何打进北美的主流社会,是我人生的第三次突围。我一直奉行,留学生尽量不要去洗盘子,而要去干那些能写上简历的工作,报酬哪怕很低,但经历是更有价值的财富。在留学期间,我尽量找机会去大公司实习,曾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从事项目融资工作。中间还为加拿大城市联合会工作过,参与接待了以李岚清为团长的中国市长代表团,历时一个月,横跨加拿大东西南北,考察了西方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后来又去日本为一些大公司做咨询和培训。这些经历,都为我日后进入跨国公司积累了丰厚的资本。 1988年,我经过激烈的竞争,进入了全球最大的工程管理咨询公司之一SNC-兰万灵公司,并在一年内以中国大陆留学生的身份从助理经理到经理,再从经理晋升为国际市场董事经理,成为该公司的第一位华人高级主管,也是在加拿大大型国际跨国公司最早担任高管的中国留学生。那时,我还不到30岁。后来回国后,我进入全世界最大的项目管理咨询公司之一的Agra-AMEC国际公司,担任负责亚太地区业务的副总裁。 在北美学习工作多年,积累了跨国公司管理经验之后,我又开始了人生的第四次突围。那时我想,有了在中国政府工作的经验,如果能有在外国政府工作的经验岂不更好?于是,我参加了加拿大魁北克驻香港和中国首席经济商务代表的公开竞聘,结果从数百人中脱颖而出,顺利担任了这一高级职务,在加拿大留学生圈子里一度引起轰动。在任职期内,加拿大魁北克企业对香港的贸易额增长了一倍,对中国大陆的贸易额增长了两倍,我的工作能力和业绩得到了认可。 任期满了以后,我并没有回到加拿大,而是选择了回中国创业,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五次新的突围。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也被激活。“要想做贡献,还是回来好”,小平同志对海外留学生期望之殷殷,深深地触动了我。在我看来,每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至少都应该从事一次创业的活动。虽然创业成功率不会很高,但无论成功与否,都值得去尝试,因为创业可以带来一个崭新的世界,可以给你一个能力全方位体验的机会和最大的自由,创业的过程就是真正最大限度主宰自己命运的过程。一个人一辈子何其漫长,总要给自己一次这样的机会。 我在90年代中期就回国创业,可以说是回国留学生中最早下海创业者之一。回国之后,我拿出自己在海外工作的积蓄,在北京友谊宾馆里租了一个房间,晚上是卧室,白天是办公室,开始了个人创业。每天晚上美国、加拿大的传真会进来,24小时都睡不好觉。那时候根本没有朝九晚五的概念,整个人就像上了发条一样,每天不停地工作。有一天上洗手间,我突然晕倒在里面。这就是那段时间的生活状态,但我觉得自由和愉快。因为创业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必须过这一关。事实证明,我回归创业的选择是对的。我创建的亚加国际公司和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为中国诸多重大项目引进外资和国际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括引进国外政府的赠款和参与包括三峡工程在内的五十多个在华大中型项目。我们的客户有国企、央企和民营企业,也有GE、西门子、ABB、三菱等多家国际知名跨国公司。作为中国企业家,我早在1999年便成为北美主流刊物《加拿大商业周刊》的封面人物。作为海归创业的代表,2002我被评为首届“中华海归十大创业人物”之一。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我又在思考还能更好地做些什么,什么是我下一个的人生突围,怎样才能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 70年代,当很多人都忙着“革命”时,我却捧着破烂的英语书躲在角落里苦读;中学时被下放到方圆几里都少见人踪的荒野农村,陪伴我的是一台可收到海外新闻的小收音机和每天的《参考消息》;80年代中期,当不少人都争先恐后去捧铁饭碗时,我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外经贸部的工作,去读当时国内大多数人尚不知为何物的MBA;90年代刚开始,当大多数留学生还在西方世界勤工俭学时,我已经做到了跨国大公司的董事经理,出任了海外政府高级经济商务代表,深刻地体验了另一种文化和制度的精髓;而当更多的人都开始出国留学时,我选择了回到中国创办自己的公司,开创海归事业。那时,距离今日的归国创业热潮,早了近二十年。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使命情结,恪守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士者理想。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个人兼济天下有什么最佳之道?怎样才能让社会更加美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可以做些什么事情?我曾经也有三年担任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兼职教授并开设了国际商务管理课程,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一大乐事。就是在北大授课期间,我萌发了做一个更有影响力的海归社团和国际智库的愿望。 于是,我决定进行人生的第六次突围,将目光放大到中国国际化高端人才,推动留学人员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作贡献,建立中国的国际化智库。 推动国际人才事业 最近十余年来,我的工作重心已经放到从事公益性的社团和智库研究活动上,从组织实践、理论著述和政策建议等多方面推动海归事业的发展。 作为一名留学人员,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容闳一直是我敬仰的人物。我想,百多年前的人物尚能推动中国的留学事业,作为当代的留学生,更应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为此,我回国不久就加入了欧美同学会,旨在通过这个中国留学人员最大的平台汇聚更多志同道合之人,推动中国海归事业。 2002年,我提议创办了欧美同学会商会,为中国日益增长的海归群体中的商务精英人士创建一个组织、搭建一个人际网络平台。但商会的创会,却并不那么容易。我带着自己公司的员工,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组织筹建工作,并联络各界精英学长,建立网站、编辑出版会刊,2002年10月17日,近百位留学归国人员包括田溯宁、张朝阳、吴鹰、徐小平、闫长明、毛大庆、莫天全等,聚集在位于北京南河沿大街111号的有90年历史的欧美同学会会所,欧美同学会商会就这样成立了,我被推举为商会首任创始会长。2005年5月,《财富》全球论坛在北京召开。因为大雨,首日的财富论坛开幕式从天坛公园祈年殿移至人民大会堂,我在这里碰到了欧美同学会商会副会长、时任中国网通集团总裁的田溯宁。交谈之中我们都觉得国家发展需要海外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中国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获胜,也需要一大批国际化人才和团队,不过这样的人才还少,需要有一个更高的平台把海归精英力量聚集起来。就这样,2005年,在欧美同学会商会的基础上,我又和其他优秀海归如田溯宁、王波明、李山、汤敏、王维嘉、傅军、赵民等人一起发起了2005委员会并担任创始理事长。现任理事长由著名海归邓峰担任。 2007年,我对近年来海归创业的资金难题作了研究,向总会和有关领导提交报告,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亲自过问和批示,并由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这时,我又给欧美同学会打报告,建议成立建言献策委员会,并同时成立了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以充分发挥国际化人才的国际视野、智力密集优势和遍布世界的人脉网络,为国家和政府提供战略层面的建议和意见。在这个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发挥海内外留学人员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并实施和组织有关调研和研究、协办海外高层次人才研讨会,向国家有关部委提交了上百份建言献策报告,很多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过去五年里,也曾经多次组织“千人计划”工作建言献策座谈会,邀请了施一公、王小凡、饶毅、裴钢、陈十一、薛澜、钱颖一、李家洋、张亚平、曾益新、邓峰、董克用、曹雪涛、邓中翰等知名留学人员为国家“千人计划”工作出谋划策。 自2008年成立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和创办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以来,我几乎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国内外人才研究、国家政策建言献策和国际化智库建设等方面。2012年,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又创办了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2013年,经国家民政部批准,在人社部和中国人才研究会的支持下,我们又创办了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我深知,只有从更加专业、理论、国际化的层面,打造被主流政策决策者认可的智库平台,建言献策,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国际人才和改革开放事业,全方位实现我们的历史使命。 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关注和重视研究国际人才战略、中国海归与中国留学人员群体。作为一名海归,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国际优秀人才的事迹和精神记录下来,如何从各个层面为中国国际人才群体服务,如何促进中国的人才强国战略,如何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作出更大贡献。我不再满足做一个企业家,而是把目光转向了人才理论研究和著书立说。十多年来,我在国际人才、中国海归群体与海归创业管理等领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出版有关著作近四十部和有关专业文章一百多篇,得到政府、社会和业内的公认。 2008年,我应邀作为专家,参与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的起草工作和促进了国家“千人计划”政策的出台。2009年,应中组部邀请,为时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和中组部机关近300位官员做国际人才竞争战略讲座。2010年,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首届中国人才发展论坛上,我提交的大会重点发言论文《中国海归创业的贡献、成功要素和需要克服的困难》获大会一等奖,获得人社部部长尹蔚民颁奖,原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颁奖仪式。同年,我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国家战略——人才改变世界》一书,获得原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广东省委干部读书会上的导读和推荐,并推荐给了全省干部。 这些年来,我同时热心海归组织和实践工作,通过组织大量活动,包括连续八届参与举办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发展论坛,数千人次参加,各相关部委领导和欧美同学会韩启德会长每年坚持参加,影响广泛。我也连续成功协办了三届欧美同学会海外高层次人才建言献策座谈会,邀请美国、英国等11个国家的多名海外留学人员专家学者和精英人士出席会议并座谈,其中包括李成、郑永年、黄亚生、赵穗生、陈志武、刘宏、张旭东、姚树洁、刘亚伟、黄靖、李百炼、李大西、王绍光、黄伟、颜海平、庞晓东、赵启光、金李、张伯赓、周玮生等诸多海外知名留学人员与中央和国家领导人,让国际精英为国家建言献策,发挥他们的国际视野和智力密集优势。 这些年来,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已发展成为中国国际人才领域的权威研究机构,推动了中国留学和海归群体研究,推动了中国国际化人才事业的发展。自2012年起,我在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主编出版了“国际人才蓝皮书系列丛书”,包括《中国留学发展报告》、《中国海归发展报告》、《中国国际移民报告》、《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报告》,得到了国内外数百家媒体的广泛报道和业界认可,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近年来的部分研究课题如“国际人才竞争战略”、“千人计划”、“国家绿卡待遇完善”、“人才签证”、“海外华侨华人专业社团和专业人士”、“中国海归创业支持启动计划”等,都成为了国家相关政策出台的参考依据。 从“海归”到“海鸥”,在创造出这些新名词的同时,我在中国留学与国际人才方面所做的一切,不知不觉中开辟出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推动中国海归事业发展。在努力为中国走向世界,为开放中国融入全球化大潮作出贡献的同时,中国海归事业的发展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崭新的境界。 2013年10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有三千多名留学人员代表参加的欧美同学会百年庆典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广大留学人员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他指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尚贤者,政之本也”,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使留学人员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留在国外有报国之门”,提出留学人员要成为“留学报国的人才库,建言献策的智囊团,民间外交的生力军”,希望广大留学人员在创新创造、促进对外交流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看出,中央新一届的领导对中国国际化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国际化智库助推中国崛起 为了更好地办好国际化智库,2010年,我去了全球排名第一的智库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担任访问研究员,接着开始在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担任高级研究员研究国际智库运作模式。这些年来,我努力把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发展成为中国国际人才领域的主要智库,实际上,这仅仅是打造中国国际化智库梦的第一步。在海外学习研究工作多年,我知道国际人才智库对一个大国意味着什么,特别是对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转型意味着什么,这也是我创办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国际化智库研究、建设和发展,将成为我后半生的重要事业,我也十分感谢各界人士对我多年的支持。 我一直觉得自己首先是个学者,可很多人还是把我看作一个“社会活动家”或“企业家”,其实我身上的确有这两种色彩,不过我更希望超越这两种身份,做一个中国式的“社会企业家”。在一个成熟、健康的社会里,兼具企业和社团公益特质的社会企业家,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新型社会角色。在发达国家,社会企业家是一个让人尊重的特殊社会精英群体,对正处于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转型之中的中国来说,比西方更为迫切需要自己的“社会企业家”群体,因为他们是推动社会经济转型最有优势的跨界力量。对中国来说,会赚钱的企业家已经被市场经济培育了多年,但有理想、有担当、有创新的“社会企业家”则太少了。《如何改变世界》一书的作者戴维?伯恩斯坦这样定义社会企业家:“为理想驱动、有创造力,质疑现状、开拓新机遇、拒绝放弃,构建一个理想世界的人。” 创办一个国际化智库,为中国的崛起提供智慧的力量,这就是我作为一个社会企业家当前正在努力的方向和担当的责任。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海外留学人员、国际专家、华人华侨学者和国内专家学者智慧交融的一个国际型智库,其国际人才领域的研究风格呈现出国际性、高端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在不少方面都具有首创性、开拓性、实用性的价值,可以说是开先河,在学界和业界具有了一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特别是国际人才蓝皮书系列研究成果的发布都是国内第一次,往往能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和主流媒体的关注并对社会公众造成一定影响。 最后,如果说把改革开放后涌现出的77、78、79级毕业生人群称为中国开放时代人生的成功者,那么在当今中国,77、78、79级的同仁还需要继续发扬他们在我们时代的开放性格与开放精神。今天的中国,还需要继续改革开放,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我们还需为今天的年轻人铺路搭桥,以引领带动更多人共建“优良国家”。为了开辟通往更美好社会的前路,我们77、78、79级更应该将开放与思想解放精神发扬光大。 在浩瀚的时间长河中,个人与时代总有一段交集,或擦肩而过,或正逢其时。我们77、78、79级与过去30年中国的波澜壮阔相遇,因为这个开放的时代而获得了多元的成功渠道。我们每个人的经历都如同一面小小的镜子,能从中窥见个人命运与时代开放的诸多关系。我真切地庆幸自己能与国家、民族和全球化时代的开放脉搏一起跳动,在不断突围中铸就自己的开放人生。世界在缩小变平,我的心却将变得更加开阔。
2014年5月30日 -
熊晓鸽:在早晨第一缕阳光中起飞
人物简介:熊晓鸽,湖南大学77级外语系学士,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研究生,波士顿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现任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IDG资本创始合伙人。1993年,协助IDG创始人兼董事长麦戈文先生在中国创立太平洋风险技术基金(现更名为IDG资本),是最早将西方技术风险投资实践引入中国的人士。2004年,熊晓鸽在母校美国波士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设立了两项个人奖项——“熊晓鸽新闻终身成就奖”和“熊晓鸽亚洲报道年度记者奖”。同年,他荣获波士顿大学“杰出校友奖”。 我们新三届是追梦的一代,梦想的起点大家往往都会提到高考,因为恢复高考的确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命运。于我而言,人生正是从那一年高考开始真正变得精彩而有意义,让我从一名电工到做梦成为歌唱家、新闻记者,到现在成为商业投资企业家并追逐着新的梦想。如果我真的是一只早晨的鸽子,那么1977年高考就是早晨那第一缕阳光,驱走了一切命运的阴霾,照亮了精彩人生的前路。 早晨鸽子爱阳光 母亲生我的时候,一只鸽子恰好飞进喜气洋洋的家里,于是父母给我取名晓鸽,寓意人生就像这清晨的阳光一样绚丽灿烂,像可爱的鸽子一般自由自在,快乐飞翔。 我的成长与我的母亲不可分割。母亲幼年穷苦,从小吃了很多苦,受了不少罪,但她所有的痛苦、辛酸、哀愁、无奈,统统不想让我知道,希望我生活在一个纯粹光明的世界里。她凭着一个母亲的本能,小心地为我维护着一个简单美好的世界:月亮无论盈亏圆缺,都是美丽的;今天虽然是阴天,但明天太阳一定会出来。而母亲自己永远开开心心、乐乐呵呵的笑脸,是这所有光明承诺最坚强的保证。 那时候,有小朋友嘲笑我父亲的残疾,模仿他用假肢走路一瘸一拐的姿势,让我很难堪。可母亲并不生气,只是笑着告诉我,爸爸的腿是为国家打仗受伤的,他是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是我们家的光荣!一句话说得我挺直了腰杆,再也不把别人的羞辱放在心上。 成年后,商海弄舟,也经历了不少大风大浪。常常有同事大惑不解地问,你为什么总是那么乐观?在人人垂头丧气的时候依然信心百倍?我只是笑一笑,告诉他,我的乐观已经是一种本能。我没有告诉他的是,我这近似偏执的乐观,其实源自于母亲的信念和坚持——是她让我的心里没有阴影和疑云,永远从光明的一面去认知这个复杂凶险的世界;是她让我从孩提时代就坚信:太阳会出来,明天会更好。 阳光灿烂七七年 1977年,中国高等学府在“闭关”多年之后,重新向望眼欲穿求学若渴的百姓子弟敞开了大门。这扇轰然开启的知识大门透出的灿烂阳光,从此照亮并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 我便是这第一批幸运儿中的一个。 1977年,我还是湖南湘潭钢铁厂刚出徒的电钳工,整天在马达轰鸣钢花飞溅中无知无畏地虚掷着宝贵的青春年华。从工厂广播中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时,我简直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只是本能地觉得,机会来了,一定要试一试。 于是,我向工厂请了两个星期的假,捡回阔别多年的课本,开始以拼命三郎的方式日以继夜地复习备考。父母把他们住的大房间让给我,大床上堆了半床的复习资料,床头还放了一筐父亲专门买给我的桔子。整整半个月,我在这间屋子里足不出户,闭门苦读。母亲每天宽慰我,让我别太紧张,考不上也没关系,一家人好好在一起过日子。停电的时候忙着给我点油灯,备蜡烛,三更半夜还惦记着给熬夜读书的我煮宵夜。 两个多月没日没夜“头悬梁、锥刺股”式的复习,换来了一张薄薄的湖南大学入学通知书。欣喜之余,却也有点遗憾:当了三年多电钳工,一心一意想报考工业自动化控制专业,却被学校“擅自”调整到基础课部英语班——一个有志青年科学救国的梦想,就这样被“扼杀”了。不过我母亲却心满意足,在她心目中,湖南大学是离家最近的、最好的大学,有此两点,夫复何求! 千年学府任遨游 匆匆忙忙脱下油渍斑斑的工作服,欢欢喜喜跨进绿荫森森的校园,诚惶诚恐搬进古色古香的学生二舍,战战兢兢翻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本,满目皆是似曾相识其实陌生的ABCD。 说句实在话,当时的我只会说一句完整的英语:AlbaniaisasocialistlanterninEurope。同学之中却已有人能够捧着英文版的《红楼梦》读得津津有味。如此巨大的落差足以让人望尘嗟叹。好在我虽然惊慌万状,但还不至于惊恐失措。笨鸟没有机会先飞,总还会慢慢飞吧。我和也是从工科转到英语班的张明春同学定了个“君子协议”:每天每人必须背熟一篇英文小故事,不会的第二天就要乖乖受罚,帮对方买饭打开水。正像俗话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不知不觉间,我也能和班上最优秀的同学一起比肩而坐,比翼齐飞了。 如今仔细体味,当年的那一股不服输、不气馁的执拗劲儿,得益于自己当过几年工人,能吃苦耐劳,同时也得益于湖南大学淳朴务实的校风,得益于这所千年学府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旺盛人气与文脉。 试想,每天,脚踩着唐宋以来由一代代学子跋山涉水万里求学的执着脚步踏平的山道,聆听着长年累月回荡在岳麓山谷绵延不绝的琅琅书声,瞻望书院“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辉”的联匾,哪一个风华正茂的学子不热血沸腾豪气干云!在同样的讲台上,朱熹、张栻、王阳明、高世泰、王先谦等一代宗师曾倾囊相授;在一样的浓荫下,彭龟年、王夫之、陶澍、魏源、左宗棠、蔡锷、蔡和森等名士闻人也曾“日常闻教,夜自研习”……与巨人同行的肃然与敬意,敛聚陶冶成一股砥砺、催逼后来者奋力前行的强悍内驱力。遥想当年——半个多世纪之前,那位在隔岸相望的湖南第一师范就读的青年湘潭同乡,伫立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或许,他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经过千年蕴蓄勃然焕发的力量的感召之下,激发出浪遏飞舟、挥斥方遒的壮志与雄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所千年学府以其丰厚的底蕴、渊博的学养,给予它所培育的学子一个坚实的起点,一种永远的、温厚的支持。从湖南大学毕业以后,走南闯北,继而飘洋过海,负笈北美。其间的甘苦冷暖,寸心自知。不论是一帆风顺还是身处逆境,不论是春风得意之时还是筋疲力尽之际,我都会时常在心中暗自感念,是母校给予我改变命运、重塑自我的第一个契机,给予我获取知识、认知世界的第一把钥匙,给予我闯荡天下、纵横商场的底气和信心。所以,1995年秋,又一个漫山红遍的季节,在我回国效力、事业初有小成的时候,我便“斗胆”在母校设立奖学金,以激励年轻的学弟学妹们勤奋学习,光大母校一脉相传、弘通博大的人文精神。绵薄之力、寸草之心,难以报答母校的恩泽春晖。虽然母亲早已仙逝,这些年我也曾先后就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美国波士顿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哈佛大学商学院,但在我的心目中,湖南大学依然是最亲近的、最好的大学。 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说过:“每一个人身上都拖带着一个世界,由他所见过爱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一个不同的世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所拖带的那个世界里去。” 母校是一个人精神的摇篮,是一个人流连忘返的灵魂栖居地。从这个意义上说,湖南大学,这间千年学府的门楣,不仅仅在于四个简简单单的汉字,它更存在并一定光耀于莘莘学子们毕生的眷恋、憧憬和描绘中。 那年高考影像记 2007年圣诞节,湖南大学77级英语班的同学在母校大团圆。因为是英文专业的缘故,同学大多散居世界各地,疏于联络。人到中年的我们,既是家庭的中梁砥柱,又正朝着各自事业的顶峰冲刺,平日的生活虽不能说日理万机,用惜时如金来形容,却是一点也不夸张。但这次聚会,老班长振臂一呼,立时应者云集,纷纷撇下身后的万丈红尘营营琐事,漂洋过海,来见久违的同窗故友。两鬓微霜,乡音未改,有人贵为一方诸侯,有人已成行业栋梁。酒酣耳热之际,感慨着世道沧桑人事变幻,心里有一个隐隐的困惑:如果,如果中国没有在1977年恢复高考,我们这帮如今热衷于在谈笑间指点江山叱咤风云的小人物,又会在哪一方土地、以何种方式谋生呢? 不能不承认:是幸运,是机遇。一个国家在某一个清晨苏醒,而我们,有幸迎来了早晨那第一缕灿烂的阳光。 说起来,作为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我们这些时代的幸运儿,几乎人人都有一段披荆斩棘排除万难的求学经历。并非夫子自夸——这其间捕捉命运转机的敏锐,百折不挠的意志力,求知求真的上进心,又岂是简简单单的“幸运”二字可以囊括?这一段心路历程,是一代人以知识改变个人命运的弥足珍贵的集体记忆,也是一个民族重新焕发生机、开启智慧与创造的原动力的历史见证。 2008年6月,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巧遇上海电影集团的总裁任仲伦先生,又偶然谈起我们这代人的求学经历,感慨之余一拍即合,约定共同投资拍一部有关当年高考的电影。任总雷厉风行,不久就寄来了剧本和协议书,我只粗粗看了一遍,电话里提了几点意见,就大笔一挥,签下了投资协议书。在我不短的投资生涯中,这是唯一一次没作任何市场调查,没作任何风险评估的投资。因为,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次投资,与金钱无关,与回报无关。 无论你年轻或者年长,当你走进影院,在重温一段青春故事之余,心中留下一帧清晰的历史剪影——于我,那便是这笔投资最有价值的回报了。
2014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