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CG持续关注国际关系议题,推动中国与全球化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智库“二轨外交”作用,在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等重要国际政策与意见交流平台上组织分论坛、边会、圆桌会议、晚宴等活动,促进国际政商学界对话,凝聚共识;CCG积极与各国政界、智库界、工商界开展“二轨外交”活动,每年常态化赴多国调研与交流,促进中外关系攸关方互动,保持与多国政策圈层的沟通渠道。
-
China Daily: Canada is top college choice of Chinese at foreign high schools
Canada is the most popular destination for Chinese students pursuing a high school education overseas, but the United States is catching up, a survey has found.Between 2007 and 2014, 31.85 percent of Chinese students attending high school abroad went to Canada, according to the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The figure for the US is 30.58 percent.The 2014 report was released on Thursday by 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think tank.Citing statistics from th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Group, an overseas study consultancy operating in China, the report said four countries-Canada, the US, Australia and the United Kingdom-attracted 90 percent of all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went overseas in the past seven years.Miao Lyu, deputy secretary-general of CCG, said Canada’s popularity is the result of a visa policy that allows multiple visits during a 10-year period."Chinese parents have concerns about young kids studying abroad by themselves, and often ask to move together with their children to take care of them," Miao said. "Canada’s 10-year visa enables them to do so easily and conveniently."Li Peng, deputy general manager of Kentrexs Education Group, which arranges for young Chinese to study overseas, said the US is becoming more popular.A previous New York Times report said that from 2003 to 2013, the number of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at high schools in the US increased from 433 to 26,919."We anticipate that the US will receive more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because of its elite education services and its new visa policy for Chinese students, visitors and businesspeople," Li said.The survey found that male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prefer to study in the US, while Canada is the top choice for females.Miao said the difference reflected the different ways the countries are perceived by Chinese parents."Canada is more peaceful and safe in the eyes of Chinese people, from its learning environment to the social situation, and parents like their girls to live and study in such environments," she said."In contrast, many Chinese people believe the US is a country where you need energy to strive and create, and that is suitable for boys."NEW US STUDY FELLOWSHIP ANNOUNCED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launched a new fellowship initiative on Wednesday to help mid-career US professionals study in China.The initiative, known as the Zhi-Xing China-Perfect World US-China Young Leaders Fellowships, aims to sponsor 15 to 20 US professionals who are interested in Chinese culture and China-related work to visit and study in China every year through 2024.During their stay in China, fellows are expected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China and US-China bilateral relations through meetings, visits and cultural activities.The initiative is one of the latest additions to the programs under the US-China High-Level Consultation on People-to-People Exchange, or CPE, which aims to strengthen 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US citizens in areas including education, culture and science."Under the CPE framework, nearly 200 robust outcomes and deliverables have been implemented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said Chinese Vice-Minister of Education Hao Ping, who is also the CPE China Coordinator.One of the best ways to invest in the next generation of leaders is to develop language and cultural skills through study abroad, said Carola McGiffert, president of the 100,000 Strong Foundation, one of the partners of the initiative.She added that the US could do more to make sure that young US citizens have the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China skills to compete, collaborate and succeed in a world where China plays a huge and growing role.Perfect World, a leading Chinese online game developer and operator, has pledged to support the fellowship through the next decade.Given the importance of bilateral ties,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of both countries, and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particular, should show greater support for US-China people-to-people exchanges, said Robert Xiao, Perfect World’s CEO."I believe such efforts will foster fresh ideas,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new way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us," said Xiao, adding that the new initiative is an important extension of exchanges between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in the US and China.The initiative is implemented by the China Education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Thurgood Marshall College Fund, the Humpty Dumpty Institute, 100K Strong Foundation and Perfect World.(文章选自China Daily,2014年12月19日)
2014年12月23日 -
新华网: 低龄赴美留学潮或将持续升温
【新华网北京12月18日电】18日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指出,中国高中生赴美留学人数在赴美留学大军中数量激增,使中国留学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股热潮仍将持续升温。 该报告由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和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编写。蓝皮书显示,从2009年起,在美就读高中的中国留学生人数直线上升,已在2011年超过韩国成为美国高中留学生第一大生源国。根据美国学生和交流访问学者信息系统(SEVIS)的数据,在美国公立和私立中学中持F-1签证的中国留学生数量10年来增长了60多倍,从2003-2004学年的433人增长到2012-2013学年的26919人。 调查数据显示,低龄赴美留学生家庭普遍呈现"三高"特点,即父母至少有一方拥有高学历、高职位和高收入。这些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进入美国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提早提高语言、独立生活能力,因而提早将孩子在高中阶段送到美国接受教育。 专家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赴美接受高中教育的留学生人数仍将保持增加态势。中国的经济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家庭收入逐年增加,有经济能力支付留学费用。此外,赴美签证有效期延长、留学手续更加便利,也使得更多的高中学生顺利出国就读。 但是,由于低龄留学生出国年龄较小,尚未成年,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自我管理能力受限,导致出现种种问题,如无法按时完成学业、缺少自我保护意识、缺少法律意识、缺少对文明的尊重和了解、难以融入当地社会等,给学校、自己和家长都造成了不少的困扰。专家建议留学生和家长在做出决定前深思熟虑,让理性留学代替盲目留学。 (文章选自新华网,记者:施雨岑、刘奕湛)
2014年12月23日 -
教育部新闻办: 5专家纵论留学工作
12月13日,全国留学工作会议12日至13日在京召开。 何培养高层次人才?如何吸引更多海外留学生来华?我国留学工作面临哪些转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等5位专家给出了他们的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融入世界需要具有全球视角的人才 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而融入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并在其中发挥大国的作用,则需要通晓国际惯例和规则、拥有全球视角和战略思维、具有国际专业知识与技能、拥有跨文化环境下沟通、分工、合作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人才。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服务国家外交需要,培养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重点解决我国非通用语种专业开设不全、相应人才匮乏、人才培养机制单一、留学渠道不宽、教师队伍薄弱等问题,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与我国建交国家官方语言专业的人才培养全覆盖。 第二,通过留学工作,培养国际组织精英人才。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今天,中国要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国际组织无疑是一个重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改,在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不断提升我国的话语权,维护国家利益,提升我国软实力。 第三,通过留学工作,加强国别区域研究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又有宽阔知识面和出色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复合型人才,培养一批国家急需的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前沿研究资源的高水平国际区域和国别问题研究专家,实现人才储备、增强海外宣传和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第四,通过留学工作,培养国家建设重要和新兴领域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要针对我国生命科学、电子信息、航天航空、能源环保等领域的重要需求,派遣更多学生通过攻读学位、合作研究及进修等方式,学习掌握国际先进的知识和最新成果,培养我国经济建设急需的人才,推动创新国家建设。 第五,通过留学工作,加强来华青年杰出人才培养。配合国家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战略性决策,加强“一路一带”涉及国家的留学工作,为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做好人才储备工作。特别是在留学工作中注重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贯彻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更多地接受来自周边国家和非洲的留学生,注重中国文化因素的教育,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爱华的各级各类人才。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享受全球智力 共享“留学红利” 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人才的可持续对国家竞争力发展可持续起决定作用。来华留学将可以成为开放人才政策的突破口,加快实现经济转型、平稳进入经济“新常态”;甚至可以结交更多外国青年友人、培养未来政治领袖,助力我国构建大国外交宏伟蓝图。如何能够更多更好的吸引海外留学生来华,我国还需要加强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可考虑放宽来华留学优秀毕业生的实习工作政策,允许优秀外国留学毕业生留华工作和生活 根据我国现行的留学政策,外籍留学生毕业以后不能直接在我国就业或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具有创新创业潜力的外国人才“苗子”。建议顺应世界人才国际化流动的趋势,放开外籍优秀留学生在华就业和创业的限制。我国也可以设置留学生实习签证、工作签证,允许短缺人才、或居留达到一定年限、就业创业成绩出色的外国人才留在中国。制度上对留学生和外国人就业加以区别。 二、改革教育体制,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 中国高等教育应逐步完成中国教育去行政化,完善校长治校制度,使教育部门回归学术、科研本位,逐步将中国打造成世界性的学术科研中心及国际人才中心;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育方式,培育多层次、多领域的创新人才。在国际,大学校长和教师全球招聘是很常见的现象,中国高校的领导者也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获得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领导力量,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三、增加国际语言授课课程、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 我国不能吸引海外留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为非英语国家,又缺乏全英语教学课程。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多数要先学习语言,加大了他们的学习难度。除了全球招聘,我国也可以考虑实施“教师国际化培养计划”,通过教师外语培训、中长期国际学术交流、国外进修、建立海外培训基地等措施,培养拥有熟练使用外语、读写外语文献等技能的教师队伍,并带动全国效仿实施。 四、鼓励中外合作办学,提高教育国际化程度 在教育领域,为了尽快提升国际化教育水平,避免因为教育水平差距而流失人才,中国也应尽快引入外资或国际办学模式,将中国高校推向世界,与世界教育机构展开竞争。目前宁波-诺丁汉大学、西安交大-利物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分校等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收到各方好评。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程度。 五、实施吸引留学生的专项计划和示范工程 2010年,中国教育部实施了《留学中国计划》。该计划是中国颁布的第一个吸引留学生的计划。计划设定了到2020年,中国吸收50万在华留学生的目标。在此计划框架下,可以仿照日本的Global30计划,挑选国内重点大学,建立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工程,资助目标院校增加吸引留学生的教学和生活硬件设施、引进外籍教师、开设全英语教学课程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曾益新:我国留学工作应实现三大转变 展望我国科技教育领域,无论是院士、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科技奖励等各种学术荣誉,还是科研基金、科技成果的获得和科研论文的发表,具有留学背景的专家学者都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可以非常明确地得出一个结论: 我国始于36年前的鼓励出国留学的政策、近20年来大力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特别是始于2008年的千人计划工作是具有战略性前瞻眼光的,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的留学工作应实现三大转变,以使留学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一、对留学工作的基本定位应该转变:从服务科技和经济发展转变为全方位服务国家战略,包括科技、经济、军事、社会管理和“大块头”外交战略。随着留学归国人员数量的增加、层次的提高和领域的更加宽广,留学人员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由于来华留学人员数量的大幅提升,也为培养“知华、友华”人员、传播中华文化、拓展外交深度提供了机会。 二、吸引留学归国人员策略的转变:从突出重点转变为点面结合,带动全面发展。过去留学归国人员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大城市的重点大学和国家级科研单位,中西部省份和地方院校相对较少。比如,千人计划就是主要由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平台进行申报。伴随着内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留学归国人员数量的增加,将会有更多的留学人员回到中西部和地方院校及科研单位工作,带去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带动地方各个方面的发展,从而为国家的均衡发展、全面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吸引外国来华留学人员策略的转变:从以周边及友好国家为重点转变为吸引世界英才并兼顾周边和友好国家。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来华留学人员主要集中在周边及友好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将有更多来自发达国家的留学人员来华学习。一方面,我国将可以由“从14亿人选人才”扩展到“从70亿人选人才”;另一方面,也为培养具有中国情节、热爱中华文化的未来国际或地区领袖铺垫了基础。 致公党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张梧华:积极发挥留学工作公共外交功能 一、充分动员和发挥海外华人、亲华机构的作用和力量,下好中国留学工作的这盘战略大棋 充分动员、调动和发挥对当地文化深度了解、对当地思维方式和运作模式谙熟、在当地人脉资源丰厚、渠道广阔的海外华人和亲华机构的力量,是中国留学工作战略成功达到事半功倍的重要策略和步骤之一。建议中国教育部制定相关政策,建立指导方针、资助体系、评价标准,分别运用非市场和市场的规则,动员、调动和发挥海外华人、亲华机构的作用和力量,为我所用,做好留学工作的战略工作。 二、重视基础教育段的留学工作、建立基础教育高中段的留学基地 建立具有英语教学环境的、具有国际课程的、能接受国际留学生的高中段的留学基地非常重要。建议教育部在制定高中段国际课程项目的政策过程中,考虑在全国有吸引留学生优势的城市设立留学基地。选择部分这些城市已开办国际课程项目的学校,以在一定时间段内有递增的并最终到达一定百分比的海外留学生作为准入条件之一,予以批准和支持开办或继续开办国际课程项目,并年度审查。以招收中国学生而得到的大量收入反哺招生留学生的成本,以此建立一批招生海外高中留学生的国家队,以承担接受享受国家奖学金的国际高中留学生。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刘月宁:与世界分享中国音乐文化 就目前中国音乐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发展的瓶颈,我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建立“体制内外”的畅通人才流动渠道,积极鼓励留学人员在中国音乐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事业中发挥的核心作用 由于国内事业单位的编制紧缺,相当一部分留学人员回国后选择从事自由职业,而很多中国音乐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活动是由各有关部委及其下属事业单位组织的,这导致了自由职业人员由于缺乏相应的渠道而难以参与其中。我建议,国家可出台专项政策,鼓励类似“欧美同学会”这样的留学人员联谊机构建立联络处及人才库,为这些留学人员架起参与体制内工作的桥梁,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与作用,为国家战略服务。 二、拓宽来华奖学金资助的专业领域和国家范围,鼓励更多欧美国家来华学习中国音乐文化 目前,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汉办等相关机构都设立了专项奖学金,鼓励外国人来华学习,但其中大多是针对语言、文学等专业,面向音乐专业的可谓凤毛麟角,这对于中国音乐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我建议,国家应进一步拓宽外国人来华奖学金支持的专业领域和范围,鼓励更多欧美国家到中国的专业音乐艺术院校学习,只有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才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并喜爱中国音乐文化,从而最终消除隔阂,建立友好。 (文章选自教育部新闻办官方微信,2014年12月13日)
2014年12月23日 -
人民网:中国急需大批有国际视野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人才
人民网12月19日电 由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编撰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12月18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总结了中国留学发展的新特征,汇总了世界主要留学目的国的新政策,汇集相关专家、学者的观点,就理性留学、在华留学生学费定价、国际留学政策借鉴、国际学校与中外合作办学等主题进行了探讨,并为相关政府部门建言献策,以期推动中国留学的良性健康发展,助力国家和社会关注并收获“留学红利”。 蓝皮书主编、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在蓝皮书中提出,未来三十年,我国要靠人才驱动来建设创新型国家。国际上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须善用其优质资源培养出优秀的中国国际化人才,在宏观层面支撑我国的发展战略。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开启新纪元,大量国企、民企纷纷涌向国际竞争舞台。在此过程中,急需大批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而留学,正是培养该类人才的重要途径。他还认为,来华留学将可以成为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的突破口,加快实现经济转型,推动经济平稳进入“新常态”;甚至可以结交更多外国青年友人、培养未来政治领袖,助力我国构建大国外交宏伟蓝图。 据了解,《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自2012年起发布,已连续发布三年,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该蓝皮书研究编写机构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是国内领先的国际化研究智库,致力于国际人才等领域的研究,目前拥有全职智库研究和工作人员60余人,总部位于北京,在广州、青岛、东莞设有研究院,在香港、纽约、华盛顿、温哥华、巴黎、法兰克福均设有海外代表处。
2014年12月19日 -
人民网:中国稳居世界留学第一大国 2013年留学人数达8.8万
人民网12月19日电 由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和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编写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12月18日在北京发布。根据蓝皮书研究,目前全球学生跨国流速加快,我国依然是世界留学第一大国。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蓝皮书显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特别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全球学生跨国流动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人数增长迅猛,从2000年的2087702万人次增加到2012年的4528044人次,增长超过2倍。从全世界看,国际留学生总量占全球高等教育总在校生人数的近2%,而在许多国家这一比重甚至要更高。例如,澳大利亚的国际留学生人数占其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18%,英国为17%,OECD国家的平均值已达到8%。 本报告编撰者王辉耀博士认为,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国外接受高等教育,既给留学生接收国引入了大批优质生源,又有助于提高接收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而且,国际留学生也为接收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很多国家已明确提出将留学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另一方面,作为连接国与国之间科技文化交流和知识成果传播的重要桥梁,留学生也对来源国的知识创新、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据蓝皮书研究显示,截至2013年,中国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瑞典和新西兰等国家的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 美国和加拿大等传统留学目的国,依然是中国留学生的最主要留学国家。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2013年门户开放报告》的统计,2013年,中国在美留学生人数为235597人次,中国留学生在全美国际留学生中所占比重从2006年的11.1%上升到了2013年28.7%,远超过位居第二的印度(11.8%)和第三的韩国(8.6%),创下历史新高。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也有显著增加,从2011年的6.7万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8.8万人次,从占该国留学生的22%迅速增长到33%。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加拿大的最大留学生来源国。(熊如梦)
2014年12月19日 -
人民网:中国留学发展呈现明显“低龄化”
人民网12月19日电 由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编写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12月18日在北京发布。根据蓝皮书研究,中国高中生赴美留学热潮涌动,在赴美留学大军中数量激增,形成一股显著的力量,并使中国留学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2011年,中国超过韩国成为美国高中留学生第一大来源国。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蓝皮书调研合作机构启德教育集团数据显示,自2007~2014 年,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集中了90%以上的中国高中留学生。其中,加拿大是最受中国高中留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国,有近三分之一(32%)的中国学生选择在加拿大就读高中。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则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和第四名。从最受欢迎程度来看,在过去 7 年里,最受男生欢迎的高中留学目的国首先是美国(33%),最受女生欢迎的高中留学目的国首先是加拿大(34%)。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2007~2012年间,持F-1签证在美国高中留学的人数增长了10倍,达到6.5万人,来自中国和韩国的小留学生位居前两位。 从2009年起,在美就读高中的中国留学生人数直线上升,已在2011年超过韩国成为美国高中留学生第一大生源国。根据美国学生和交流访问学者信息系统(SEVIS)的数据,在美国公立和私立中学中持F-1签证的中国留学生数量10年来增长了60多倍,从2003~2004学年的433人增长到2012~2013学年的26,919人。
2014年12月19日 -
人民网:中国首提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并重 致力成为留学大国
人民网12月19日电 由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编写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12月18日在北京发布。在12月12日—13日召开的全国留学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强调,新形势下,留学工作要适应国家发展大势和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谋划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培养造就更多优秀人才,努力开创留学工作新局面。这是我国首次提出将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工作并重,亟需开放来华留学,成为真正留学大国。 蓝皮书认为,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人才的可持续对国家竞争力发展可持续起决定作用。来华留学将可以成为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的突破口,加快实现经济转型,推动经济平稳进入“新常态”;甚至可以结交更多外国青年友人、培养未来政治领袖,助力我国构建大国外交宏伟蓝图。 根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研究显示,2013年在华的各类外国留学生共计有356499人,来华留学生的总数较上一年度增加了28169人,但其中读学位的人数只有十几万人。而在出国留学方面,我国出国留学人员,仅2013一年就多达41万多人。留学规模在“输入”和“输出”两方面不平衡。根据OECD的统计,国际留学生占高等教育总在校生人数的比重,发达国家普遍在8%以上,澳大利亚、英国等甚至高于10%。中国读学位的国际学生这一比例却仅为0.4%左右,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认为,大力吸引外国留学生,可以很好的平衡当前的留学逆差,让中国也参与到全球人才竞争中,享受到全球智力共享、留学经济等“留学红利”。
2014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