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 关注“北京+30”,共议性别平等与女性发展
2025年3月26日“本月初,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69届会议通过的《政治宣言》,重申了各国对《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的坚定承诺。”3月26日下午,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女性圆桌”会议举行,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妇女署执行主任西玛·巴胡斯通过视频发表致辞。
今年是极具特殊意义的一年,不仅是《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三十周年,也是《联合国安理会第1325号决议》通过二十五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性别平等作为推动社会繁荣、经济发展与持续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在本次会议中成为核心议题,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女性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北京+30”这一主题共议性别平等与女性发展。
北京世妇会三十年:前行的指南与蓝图
“今年是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暨《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三十周年,我们要向过去这些年取得的进展致敬,同时也要认识到,中国承诺将于下半年在北京再次召开全球妇女峰会的这一举措意义重大。”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署驻华代表穆索菲在会议中说,“这将为全球女性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彰显了中国在推动性别平等进程中的责任与担当。”
“1995年,我还是四川成都的一名小学生,从母亲的杂志上看到世界妇女大会通过《北京宣言》的报道,当时就种下了向往北京的种子。”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北京政协委员苗绿回忆道,这份宣言影响了她的人生轨迹,“对世界妇女大会和每一位女性都至关重要。”
回忆起三十年前的情景,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副总干事海伦娜·麦克劳德感慨万分,多年来,她走访各地,见证了女性地位的变化。“《北京宣言》通过时,我还是个实习生,公司领导和我握手,我当时完全不明白其中的深意,当时女性面临的情况跟现在是不一样的,如今,女性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拥有了一定积蓄,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也大幅提升,在权利和社会地位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这两份文件推动了全球女性发展,是我们前行的指南和蓝图。”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厄瓜多尔前外长、防长玛丽亚·费尔南达·埃斯皮诺萨·加塞斯指出,1995年北京世界妇女大会落幕后,许多国家围绕女性权益保障积极开展立法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护女性在公共场所的安全,这些令人瞩目的成果都离不开《北京宣言》的引领。
跨越三十年:聆听女性发展的铿锵足音
在评价中国三十年来的发展变迁时,西班牙前外长,巴黎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院长阿兰查·冈萨雷斯感慨道:“三十年间,中国大力推进各项建设,女性的发展对经济繁荣起着推动作用,当更多女性融入企业,企业的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女性积极参政议政,也会极大地推动国家的进步。”
苗绿分享道:“这些年,作为智库成员,我有幸见证众多中国女性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在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等领域同样如此。在中国,还有许多女性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她满怀期待地表示,希望未来有更多女性参与到决策制定以及公共生活的各个方面,持续传承与弘扬《北京宣言》的精神。
“从1995年至今,三十年过去了,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女孩走进校园接受教育,这一显著进步值得我们为之喝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桑爱玲介绍,为助力女孩掌握技能,进入劳动力市场,联合国儿基会开展了丰富多样的项目,惠及二十多个国家的近千万女孩。
穆索菲分享了她在难民事务中的工作经历:“我接触过许多坚毅的女性难民,她们在避难国面临诸多挑战。为了更好地为她们赋权,我们依据相关公约,助力她们创业。”她骄傲地表示,“在我们协助的创业群体中,85%是女性,她们中的许多人都取得了成功。这充分证明了女性赋权的重要性,而各方携手合作则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
性别平等新征程:合作、行动与愿景
“联合国妇女署发起了‘北京+30’行动议程,呼吁全球共同努力,以应对妇女和儿童面临的紧迫需求,其核心内容包括数字革命、摆脱贫困、零暴力、平等的决策权、和平与安全、气候正义。此外,还有一项跨领域优先议题,将年轻女性和女孩置于核心位置。”
西玛·巴胡斯指出,“亚太地区完全有能力引领变革,中国等国家在脱贫、教育和创新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能够为本地区乃至全球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五的道路上提供有益经验和启示。”
“性别平等是与男性并肩同行,而非对立。”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首席执行官、法国前青年副部长佩雷斯建议,应当树立女性榜样,向年轻女性展示她们在各个领域获得成功的可能。
“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合作。”桑爱玲提出,要加强合作,为女性提供更多创业就业机会,同时弥合女性数字鸿沟,提升女性领导力。
“推动性别平等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自完成的任务。它需要一个强大、团结的多边体系支撑。”西玛·巴胡斯强调,要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强化问责机制,为全球所有妇女和女童切实带来改变。“让我们不只是等待被历史铭记,而是共同创造历史。”
文章选自《中国妇女报》,2025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