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绿:让青年关心世界,让世界关怀青年

2025年2月7日

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秘书长苗绿

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GYLD)发起人、秘书长

2024年国际青年领袖对话年度论坛致辞

12月5日,北京

 

尊敬的各位阁下,GYLD成员,

女士们,先生们,亲爱的青年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

我谨代表本次活动的主办方——全球化智库(CCG)和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ACCWS),向所有莅临的贵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由CCG和ACCWS共同发起的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为全球具有不同地区、文化、学科、行业和专业背景的青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交流、教育和专业发展平台。此项目旨在汇聚全球青年领袖,促进思想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探索解决全球问题的新方法。我们坚信,作为社会中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力量,青年人的视角和行动对塑造未来具有决定性影响。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近百场活动,吸引了全球1000多位青年领袖的积极参与。2021年,我们荣幸地收到了习近平主席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的回信;去年,10位国际政要也向我方论坛致以诚挚的问候。

今年,我们收到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领袖的数百份申请。遴选过程涉及许多国际知名和经验丰富的人士的推荐,包括来自领先国际组织、智库、跨国公司的高级领导人、外交官以及多位驻华大使的支持。在经过多轮评审,我们邀请了25位杰出青年领袖来到北京,参与为期三天的活动。参与此次活动的青年来自五大洲,代表美国、德国、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意大利、斯洛文尼亚、波兰、津巴布韦、西班牙、洪都拉斯等国。其中,17位青年是首次来华。他们来自智库、学术界、商业和政府等各个领域。我们也向来自ISPI、EPC和Bled等合作伙伴组织的代表表示热烈欢迎,欢迎来到北京参加本次论坛。今天,我们有幸邀请了到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位青年领袖齐聚一堂,共同参与我们的讨论。

12月3日下午,我们有幸带领青年领袖们参观了北京市通州区,感受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古老历史与现代化发展的奇妙结合。为了促进他们之间的联系,我们还组织了一场破冰接待会,大家有机会彼此了解,建立友谊。

昨天,我们荣幸地举办了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汇聚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与会者,其中包括60多名智库领袖。我们共同探讨了中美关系、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人权等关键议题。更鼓舞人心的是,我们的青年领袖积极参与,认真聆听,提出了许多有见地且发人深省的问题。

今天,GYLD年度论坛将焦点聚集在青年视角上。今年我们秉持的价值观是:让青年关心世界,让世界关怀青年。

让青年关心世界 意味着鼓励年轻人积极参与全球事务。青年是世界的未来。今年9月,联合国未来峰会通过了《未来契约》,强调青年在国家和国际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契约附录中的《未来世代宣言》重申了确保未来世代需求和利益的承诺,提出了消除性别歧视、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投资包容性与公平教育等行动。通过国际青年领袖对话,我们为青年领袖提供了展示自我和影响全球事务的平台。我们相信,跨文化对话与合作能够帮助青年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与社会的多样性,成为推动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力量。

让世界关怀青年 意味着我们要倾听青年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与挑战。在全球范围内,青年正面临着就业、教育、健康和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通过政策倡导、教育项目和文化交流等方式,为青年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帮助他们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近期,中国单方面积极向38个国家开放签证,欢迎国际青年免签来华,并可停留一个月。疫情前,约有50万国际青年来华学习,疫情后这一数据正逐步恢复。国际青年在中国的学习、工作与职业发展已逐渐受到中国政策制定者和智库的关注,CCG也一直在积极推动相关政策。

在世界日趋碎片化、多极化的今天,青年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是增进相互了解的民间大使,是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

去年,习近平主席还宣布,中国将在未来五年内,欢迎5万名美国青年来华学习和交流。中国积极推动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青年间的交流互动,帮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互相学习,拓宽视野,为构建多元包容的全球文化交流格局、促进双边关系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彰显了中国在国际文化与人文交流合作中的积极态度和宽广胸怀。

我们需要更多的青年领袖、教育工作者、企业家和非政府组织加入我们,为青年创造一个更加包容与可持续的未来。

我希望GYLD成员能够享受此次旅程,并以此为起点,为建设更加和平、包容、互信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贡献更多力量。

最后,我想强调,前瞻思维不仅仅关乎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也关乎价值观和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引领青年走向更加美好的全球化未来。

谢谢大家!

 

本文依据嘉宾在2024年国际青年领袖对话年度论坛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苗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