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大棒挥向多国,CCG专家纽约时报、BBC等国际舆论场犀利回应

2025年2月6日

2025年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1日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根据行政令,美国还将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这一举措立即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随后两日中,全球化智库(CCG)首席研究员王辉耀密集接受了多家国际知名媒体的采访,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英国BBC广播4台(BBC Radio 4)、英国BBC世界电视台(BBC World Service)、英国BBC全球广播(BBC World Radio)、新加坡亚洲新闻台(CNA)和英国ITV News电视台等。

在采访过程中,王辉耀深入分析了特朗普关税政策对中国、美国乃至全球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发出了来自中国智库的专业解读声音。他强调,贸易战没有赢家,中美两国应当加强对话与沟通,携手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一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纽约时报》

对于中国来说,特朗普的举措带来了痛苦,但也带来了潜在的收益

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王辉耀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伤害了中国,但他采取的其他行动却疏远了美国的盟友,这为中国提供了增强全球地位的机会。”

他进一步指出,中国在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时,虽然承受了一定的经济压力,但也通过加强与全球其他国家的合作,逐渐提升了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王辉耀还强调,中国在台湾和南海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的立场不会改变:随着特朗普总统的所作所为,中国更加坚定地决心维护在这些地区的利益,这是肯定的。”

《华尔街日报》

特朗普让中国对关税威胁保持警惕

在《华尔街日报》的采访中,王辉耀分析了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动态,指出特朗普虽然推迟了加征60%的关税,并在某些方面推动了外交谈判和高层交往,但仍然保持对中国的关税立场。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随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临近,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为与美国的贸易战做好准备

在CBS新闻的采访中,王辉耀表示:“中国希望最好的情况发生,但也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他进一步解释道,尽管特朗普总统在竞选期间的言辞令人忧虑,但中国政府已经做好了应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带来挑战的准备。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自由贸易、开放与民主:为什么中国的言辞与美国相似

在《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这篇文章中,王辉耀讨论了全球化与单边主义的较量。他表示:“特朗普的胜利标志着美国从其30年的‘冷战后作为全球化领导者的角色’转向更多的保守主义和单边主义。”王辉耀指出,美国此举不仅影响了全球经济秩序,也对国际合作构成了挑战。而中国则始终坚持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积极角色,通过开放拥抱变化,不断推动全球化进程。

英国BBC广播4台(BBC Radio 4)

《今日》(Today)节目

王辉耀在BBC广播4台《今日》节目中讨论了中国如何应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特别是中国是否会采取反制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的可能影响。他指出,中国不仅在应对关税方面有足够的准备,而且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来对抗单边主义政策。

英国BBC世界电视台(BBC World Service)


王辉耀在BBC世界电视台的采访中深入探讨了美中关税战的影响,尤其是特朗普关税政策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潜在后果。他表示,尽管关税带来了短期的经济冲击,但中国经济正在逐步转型,更多地依赖内需和技术创新,这将有助于减轻外部压力。

英国BBC全球广播(BBC World Radio)

王辉耀还在BBC全球广播的采访中阐述了中国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应。他表示,中国的反应是审慎的,但也有很强的决心来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与此同时,中国也在通过更多的国际合作和外交途径来化解可能带来的经济风险。

新加坡亚洲新闻台(CNA)

在新加坡亚洲新闻台的采访中,王辉耀深入探讨了中国在面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压力下,采取的策略与立场。王辉耀在采访中分享了多个重要观点,强调了中国在面对特朗普关税政策时的冷静与理性,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在捍卫自身利益方面的坚定决心。他认为,尽管贸易战给两国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但中国有足够的能力和战略来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

ITV News

在ITV News的采访中,王辉耀讨论了特朗普关税战对中国和美国经济的双重影响,以及这一政策如何可能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性。

CCG多位高级研究员高志凯,何伟文,刘宏,谢沛鸿,王子辰等也接受了多家国际媒体的采访,发出了中国智库声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