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里尼克:过度关注AI风险?这是我们需要改变的思维方式

2025年2月5日

2024年12月4日,由全球化智库(CCG)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CPAFFC)联合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支持的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柏林赫尔梯学院数字治理中心研究员托斯登·耶里尼克(Thorsten Jelinek)在以“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欧合作的前景与挑战”为主题的分论坛上发表以下演讲:

通常自然科学家喜欢把复杂的事情讲得很简单,但我是一位社会科学家。最近,我刚从北京、天津及河北唐山的机器人研发中心回来,这里是一个大型园区,他们分享自己的技术能力、工程经验,购买机器原材料。该中心孵化了超过100家企业,并支持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孵化他们的创意,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这些机器人不仅被用于制造其他机器人,还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这一切的背后,源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有人预测,15到20年后,机器人不仅会取代部分工作岗位,还将彻底改变劳动力体系,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矩阵变化。然而,从风险的角度来看,我想简单讨论一下之前提到的问题。实际上,欧盟、美国和中国都非常关注人工智能的风险。在北京,我们曾举办过圆桌论坛,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结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我们2020年就在二十国集团的一个活动上提出,要加强国际治理,特别是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合作。如今,情况已有所变化,因为过度关注风险并非理性,大家的焦虑和恐惧也是自然反应。事实上,我们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关注并化解这些风险。

即将在法国举行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将是一个重要的贡献。然而,我认为,当我们面对这种高能且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时,更应关注其积极的一面。政府和监管机构应确保不安全的技术得到有效过滤,而企业则有责任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同时,我们应更多地关注解决方案。虽然每个企业都需投入广告资金,但应以协作的方式,着重于解决方案的实施,而非过度强调风险。

我们看利润这个词的词源的意思就是找解决方案,挣钱是排第二位的,这才是政府和企业应该采纳的角度。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全球化智库(CCG)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CPAFFC)联合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支持的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

■ 50国嘉宾90家智库共襄盛举,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圆满落幕

■ 第八届中国全球智创新年会在京成功举办

■ 第七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举办 国际知名智库探讨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合作和人文交流

■ 第六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汇思想,凝共识

■ 第五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举办 聚焦智库创新合作应对未来不确定性

■ 第四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成功举办——大国竞争背景下的智库创新发展探索

■ 2018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落幕,百余家全球智库共论全球化挑战与智库创新

■ 20国70余家智库齐聚青岛 新旧动能转换看智库如何“出招”

■ “2016中国智库创新峰会”在京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