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早报 | 王辉耀:商界出身的特朗普或为美中关系带来转机

2025年1月18日

■ 中国可以借鉴1980年代日本的经验,后者通过战略性投资美国制造业来缓解双边摩擦。


作者 | 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


 

随着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准备于1月20日就职,美中关系正处于关键时刻。在他就职前一天,TikTok面临关闭的威胁,相关立法要求其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进行剥离或终止在美业务。

特朗普上月宣称美国和中国“可以共同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这表明双边关系正在重置。他在第一任期就表现出对务实合作的开放态度,特别是通过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为金融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了框架,并扩大了经济往来。

特朗普的新班底凸显其重商思维:美国驻华大使人选戴维·珀杜在亚洲商界经验丰富;财政部长人选斯科特·贝森特是华尔街老将;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和特斯拉掌门人埃隆·马斯克的加入,更是印证了这一组阁团队的鲜明商业特色。

以商业为纽带的外交突破早有先例。上世纪80年代,日本化解美日贸易紧张关系的做法就颇具启发意义。当时,日本选择战略性地转向直接投资美国制造业,主动缓解双边摩擦。以汽车产业为例,面对美国严格的进口限制,丰田在1985年于肯塔基州设厂的决定堪称转折点——不仅直接创造就业,更带动了整个地方供应链的发展。紧随其后,本田在俄亥俄州的投资进一步验证了这一模式的可行性,充分展示了生产本地化如何既能平衡贸易,又能促进就业。

这种“美国制造”战略不仅帮助日本化解了贸易顺差压力,还为美国经济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虽然当今中国的经济体量已远非1980年代的日本可比,但其中的启示却历久弥新:战略性投资能够重塑双边关系。这一成功经验,完全可以为稳固当前的美中关系提供借鉴。

如今,在美投资的中国企业已经在实践中验证了这一模式的可行性。以福耀玻璃为例,其对俄亥俄州的10亿美元投资远不止于建设制造基地——它不仅创造了数千个就业岗位,更树立了中国工业技术助力美国制造业升级的典范。

比亚迪的案例同样令人瞩目。作为首个在美建厂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其在加州兰开斯特投资建设的电动巴士工厂堪称战略布局的标杆之作。这一耗资2.5亿美元的项目不仅为当地创造了750多个就业岗位,还将清洁能源技术引入美国市场。

中车的成功同样值得关注。自2016年拿下芝加哥交通管理局地铁车辆订单以来,中车在当地投资1亿美元建厂,为社区带来数百个就业岗位,实现了互利共赢。

这股投资热潮正在加速升温,尤其在新能源这一战略性领域,中国企业正大举引入其先进制造实力。全球电池制造龙头宁德时代就是典型案例——尽管被美方列入所谓军方关联企业名单,但依然与福特密歇根工厂达成技术授权合作,并正在与特斯拉内华达工厂推进类似合作。

近期,宁德时代创始人兼董事长曾毓群公开表达了在美建厂的强烈意愿,这与特朗普呼吁中国企业“来美建厂”、“创造就业” 的立场相一致。这一时机的选择,折射出中国企业对拓展美国市场的积极性与信心。

而这种合作态势是双向的。在中国这片沃土上,美国企业同样收获颇丰:2023年,中国市场贡献了高通全球营收的63.8%,英特尔的26.8%,以及通用汽车约33%的份额。特斯拉更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在华销量突破65.7万辆,同比增长8.8%,刷新历史纪录。

中国将特斯拉纳入政府采购清单,这一举措印证了中国市场的持续开放。在高端市场,苹果的优势地位同样有力彰显了这一点——中国已成为其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星巴克的扩张步伐也令人瞩目:截至9月30日的财年最后三个月,星巴克在中国新开290家店,进入78个新的县级市场。

从整体规模看,中美经贸关系基础深厚。目前,超过7.3万家美企扎根中国,涉足电子、汽车、消费品、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累计投资逾1.2万亿美元。2009年至2023年间,美国对华出口增长112.6%,远超其全球出口91.1%的整体增速。

商业纽带的持续加强,在最近的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得到生动体现:1300多家中国企业参展,占比高达27%。这些实例有力证明,即便在经济大环境关系趋紧的背景下,商业合作依然可以为双边关系注入稳定剂。

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已要求美国最高法院在其就职前暂缓对TikTok的所有法律程序,这不仅暗示相关禁令可能重新评估,更为数字商务领域的突破性合作开启了新的可能。与此呼应,中国近期也释放开放信号,对包括美国在内的59国公民实施签证便利化措施。

中国市场的开放空间仍然广阔,尤其在国际科技巨头准入方面还大有可为。若能为谷歌、微软、Meta等美国科技巨头进一步打开市场大门,不仅能让这些企业分享发展红利,更有望为中美数字领域合作开辟新天地。

双方合作的蓝图远不止于此,更可延伸至人工智能这一引领未来的战略领域。当前,随着前沿AI竞争日趋激烈,中美在安全议题上的共同关切恰可成为合作契机。特朗普素以善于达成交易著称,这种交易智慧或能在AI安全与治理框架方面催生独特的合作模式。

展望未来,各方条件已然具备:特朗普的商界思维、其组建的工商背景团队,以及中国企业与日俱增的海外投资雄心。这些要素共同指向一条清晰路径:通过战略投资与本土化生产,将经济摩擦转化为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对于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而言,这种以商业为桥梁的务实路线,或许正是重建互信的最佳途径——以一个个具体项目为基石,循序渐进地化解分歧,开创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文章选自南华早报,2025年1月18日

关键词 王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