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凯莱·杰拉奇:中欧关系何去何从?特朗普并非决定性因素

2025年1月17日

2024年12月4日,由全球化智库(CCG)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CPAFFC)联合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支持的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前副部长米凯莱·杰拉奇(MicheleGeraci)在以“特朗普2.0新政的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为主题的开幕圆桌上发表以下演讲:

我会非常简短给大家介绍几点,抛砖引玉。首先我们要明确欧洲和中国的关系,中欧的关系不是笼统的和欧盟的关系,应该是中国和欧盟内部成员国双边间的关系,比如和法国的关系、和德国的关系等等。所以,在气候问题上,甚至在支持不支持俄罗斯、乌克兰的立场上,每个欧盟成员国有着不同的想法,观点是不同的。在欧盟内部都很难有一个团结的说法。实际上,布鲁塞尔所倡导的贸易关系和贸易原则,并不完全代表各成员国的共识。中国在这方面的立场一如既往做得非常好,包括和其他国家的关系都保持着密切和平衡的关系,就不具体说是哪些国家了。

昨天,一些国家的外交部长访问了中国,包括很多欧盟国家也都享有免签政策,便于赴华旅游。因此,我们不仅具备一个团结统一的立场和政策,当然,我们并不持有此类统一的原则和政策。如我此前所提,冯德莱恩曾在欧盟议会上表示,中国是我们系统性的竞争对手。即便中国对欧盟构成重大挑战或成为系统性对手,公开宣称这一立场是不明智的,实际上,这种言论不应轻易表露,大家心中有数即可。因此,未来我们应聚焦于如何制定下一轮政策,并在实际行动中落实。

中国与欧洲之间的某些紧张关系是否会持续?我认为,特朗普并非决定性的因素。事实上,一些欧洲国家,或者统称为西方国家的政府,以及这些国家内部的一些企业,尤其是部分企业的CEO——例如马斯克、蒂姆·库克、奥迪和宝马的CEO——向我们展示了目前存在着一条垂直的挑战线。这一挑战线并非普遍适用于所有欧盟成员国,而是仅涉及其中一些国家的政府。这些政府的目标往往是寻找一个长期的对手,而中国显然被视为一个合适的对象。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对中国的立场显而易见。作为政客,我深知这种言论的惯常性,某些政府将持续推行“反共”与“反中国”的言辞。

关税问题亦是如此。欧洲一如既往地大量进口中国电动汽车。如果我们仔细阅读欧盟相关的报道,不妨进行双向或批判性思考,报告中提到,中国的竞争方式被认为是不公平的,特别是在德国市场,中国电动汽车的市占率大幅提升,原因之一是中国电动汽车享有诸多补贴。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我们在进行分析时,首先应当交换彼此的意识与意识形态,然后再讨论特朗普及其相关政策,进一步分析所谓产业内部的垂直性挑战和问题。例如,马斯克如今即将进入美国政府任职,这一变化可能对欧盟产生何种影响?各企业如何在这种环境中追求自身利益,所有人都在迷雾中探索答案。

此前有同仁说到这是“特朗普2.0时代“,对此我表示认同。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经济和社会取得的成就,已经超越了传统自由主义的概念。在过去十年间,我们本来的增长率就已经很低了,过去几年相对中国来说更低了。中国则保持着相对较高的增长率,而这种增长仍在延续。在这种背景下,意识形态上的争端的加剧,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现象。那么,特朗普上台是否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问的是,特朗普希望从中国获得什么,以及他如何解决贸易赤字问题?这是一个重要议题。对于欧洲而言,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在与中国的贸易中重新夺回自身国家的利益,尤其是在商业和贸易领域。以星巴克为例,其在中国及其他国家的收益显著下滑,因此,贸易逆差的问题尤为严峻。从宏观到微观的层面,我们都可以看到,特朗普的目标很明确——他寻求的是直接的经济利益。以威斯康星州的大豆出口为例,尽管这一举措令许多人感到欣慰,但问题是否真如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全球化智库(CCG)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CPAFFC)联合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支持的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

■ 50国嘉宾90家智库共襄盛举,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圆满落幕

■ 第八届中国全球智创新年会在京成功举办

■ 第七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举办 国际知名智库探讨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合作和人文交流

■ 第六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汇思想,凝共识

■ 第五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举办 聚焦智库创新合作应对未来不确定性

■ 第四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成功举办——大国竞争背景下的智库创新发展探索

■ 2018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落幕,百余家全球智库共论全球化挑战与智库创新

■ 20国70余家智库齐聚青岛 新旧动能转换看智库如何“出招”

■ “2016中国智库创新峰会”在京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