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智库在未来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近日,由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与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共同举办的“智库研究圆桌研讨会:中国新型智库建设十年回顾与前瞻”交流活动16日在香港大学及线上视频同时举行。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博士受邀参加会议。以下为王辉耀博士在本次圆桌研讨会上的发言:
首先,中国智库在过去十年中蓬勃发展,在未来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对《意见》的具体贯彻和落实,2017年,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社会智库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构建了社会智库发展的扶持政策框架,我国智库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智库是中国协商民主的新模式、新力量和新发展方向。中国要实现民主协商和科学决策,需要让更多的智库参与进来,可以把智库看作中国的“第九大民主党派”。智库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如果能让智库充分发挥其职能,智库在中国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第二,智库建设“五力模型”
这些年来,CCG通过国际互访、参与国际会议、举办论坛和线上对话等方式与大量国际一流智库进行了深度的交流与合作。我们于2016发起创办的“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至今已经连续举办9 年,每年都会集聚全球数十个国家的智库、国际组织等代表,就智库遇到的最紧迫问题展开思想碰撞,探求前瞻性、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深入探讨实现智库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创新模式。几年间,我们相继出版了《大国智库》《大国背后的“第四力量”》《全球智库》《大国智库2.0》等多本智库研究专著,并总结出智库创新发展的“五力模型”,即“智库发展是思想创新力、研究支撑力、社会传播力、国际输出力和政策影响力”五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 思想创新力是智库的核心竞争力, 是决定智库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能力是五力模型的核心, 只有扎扎实实做研究,才能不断进发出新的思想火花, 为国内传播、国际传播形成支撑, 并最终拓展到对政策的影响力。社会传播力需要建立多层次的信息传播机制, 是智库研究成果实现影响力最大化的必经之路; 全球化背景下, 智库还需具备国际视野, 打造自己的国际输出力, 贏得国际话语权, 如此才有可能影响国际的舆论与政策, 更好地助推中国的大国崛起。政策影响力是五力模型的最终归宿, 其他四种力量通过各种途径, 最终均为了实现政策影响力这一智库的最终目标服务。
第三,对中国智库发展的建议
要重视民营智库的作用,建立多元智库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中国越来越需要来自民间智库的声音。然而,在中国的智库体系中,民营智库的比例还偏小,在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中也难觅民营智库的身影,这一现状值得深思。在重视思想市场与政策市场的当下,不应仅有单一类型的智库主体,多元化发展才是应有的格局,民营智库的作用亟待加大重视与挖掘。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孕育了市场经济和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他们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如果可以像鼓励支持发展民营经济那样,放手发展社会智库,民间智慧的活力与潜能就会被彻底激活,从而在整体上推动中国智库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实现更为全面、持久与深刻的社会进步,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智库融资渠道需要进一步多元化,鼓励企业家捐赠智库。
从国际经验来看,很多国际智库都是由企业家捐赠的,包括布鲁金斯学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等,对美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一批企业家已经成长起来了,但不少的企业家还停留在物质层面的捐赠。捐助一所希望小学能够解决几百名学生的就学问题,但捐赠一个教育政策的研究机构则可以解决千千万万的学生的就学问题。所以,观念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这也需要让中国的企业家有更多的对智库重要性的认知与了解。
需要支持中国智库的国际化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需求与制度利好的推动下,国内智库得到了迅速发展,无论是数量和规模上,都有了很大增长,也涌现出了一批拥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经验的优秀智库。但是,总体来看,中国智库还处于国际化的初级阶段,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库还非常少。需要进一步推动中国智库的国际化进程,减少各类对智库发展的束缚,让更多智库走向国际舞台。
相信在各方努力下,中国智库尤其是民营智库将在未来发展中取得更大突破与成就,为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提升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本文依据嘉宾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