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早报 | 中国扩大免签范围:在全球收缩时选择开放而非封闭

2024年11月26日

■ 中国已准备好让世界见证其发展、体验其文化并与其人民交流。


作者 | 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


 

中国去年推出的免签政策正迅速成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签证自由化举措。上周,中国又将日本等九个国家纳入该计划,使免签国家总数达到38个。

从11月底开始,来自日本、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克罗地亚、黑山、北马其顿、马耳他、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旅客可以免签在华停留最长30天。这是对此前15天免签期的延长,适用于所有免签国家,包括韩国和多个欧洲国家。

数据说明了一切。今年前七个月,中国接待外国游客1725万人次,同比大幅增长近130%。这一复苏势头给旅游业带来了乐观预期。

游客的涌入为酒店、餐饮、交通和零售等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在国内消费疲软的背景下创造就业机会。社交媒体上中国旅游相关话题持续走热,反映出人们日益增长的兴趣。

中国的重新开放也有望随着中国游客数量的恢复而促进全球旅游业发展。在新冠疫情之前,中国游客是全球最大的高消费群体。

全球人员流动至关重要。新冠疫情曾一度中断国际旅行,而今天,反全球化势力又给跨境往来设置了新的障碍。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许多国家转向内顾政策,竖起贸易壁垒,限制技术转让,收紧学术交流。在这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联系的时刻,保护主义却正在国家之间筑起高墙。面对这种趋势,中国通过向更多国家开放免签通道,展现了对外交流而非自我封闭的明确选择。

当全球贸易壁垒不断升级之际,中国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通过对数十个最不发达国家实行关税豁免,展示了中国对推进国际合作的决心。下一步,北京应该考虑单方面落实此前因双方制裁而搁置的中欧投资协定。

在全球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扩大免签计划反映了其增强软实力的战略举措,鼓励更多世界各地的人们发现中国最新发展成果并聆听中国最具说服力的故事。

当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对中国高铁、城市发展和文化遗产的体验时,他们以真实的个人经历展现了现代中国的真实面貌,比官方叙事更具说服力。这种来自民间的“公共外交”特别容易引发年轻一代的共鸣,往往能打破一些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中国深知一个简单道理:民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胜过千言万语。这一开放举措表明,中国选择以真诚对话取代单向传播,用扩大开放来化解疑虑。

国际社会反应积极。例如,丹麦外交大臣拉尔斯·勒克·拉斯穆森就表示,纳入中国免签计划为两国合作开启了新篇章。

这些积极反应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在当今世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消除人员往来障碍可以为全球经济注入新活力。对欧洲国家而言,便利进入中国市场不仅带来经济机遇,更能促进双方文化理解。

下一个合理步骤是将免签范围扩大至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主要经济体。当前,虽然官方对话遇阻,但加强民间交流恰可成为沟通的新桥梁。以美国为例,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它在技术、创新和投资领域的优势举足轻重。向美国民众开放,将为双方带来可观的商业机遇和知识交流。

加拿大在清洁能源、教育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专长同样值得重视。事实证明,人们只要亲身感受中国,往往能打破固有偏见,建立全新认识。

更广泛的免签政策还将助力中国与发达国家加强学术交流,推动知识共享。海南的成功实践——允许59国游客免签停留30天——已经证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扩大开放完全可行。

不过,要充分释放开放红利,中国还需直面签证便利化这一关键挑战。对仍需签证的国家,中国可以通过取消预约、对低风险申请人免除指纹采集并降低费用,让签证申请更加便捷。

入境程序也需要现代化。新加坡和日本的经验表明,自动通关技术可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大幅提升通关效率。

与此同时,中国旅游业也需要全方位升级。从多语言服务到移动支付普及,政府部门和企业都应着手提升服务水准,为国际游客打造更友好便捷的旅行体验。

巴塞罗那和阿姆斯特丹的经验提醒我们,旅游业发展必须可持续。中国在推进旅游业发展时,需要谨慎平衡行业增长与保护本土社区、文化遗产的关系。

毕竟,可持续旅游不仅仅是为了吸引更多游客,还在于为游客和当地创造长期价值,守护目的地的独特魅力。

中国此次大规模扩大免签范围,绝非仅是一项行政政策调整。在全球收缩之际选择开放,在保守主义抬头时倡导交流,这体现了中国的战略眼光与开放自信。中国期待通过人们的亲身体验,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中国的免签举措不仅仅是行政变革。它反映了在许多国家转向内顾时,拥抱开放和交流的战略选择,体现了中国的自信。中国期待通过人们的亲身体验,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让世界见证其发展、体验其文化并与其人民交流。

这一政策转向将成为中国深化对外交往的重要里程碑。它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即便在全球动荡之际,互信与合作仍大有可为。

文章选自南华早报,2024年11月26日

关键词 王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