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以教育人文交流孕育中美友好新一代使者——访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苗绿

2024年11月18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5年5万人”倡议后,我国相关部门逐步开展研究部署并推出切实举措。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2024年春节期间举办的纪念中美留学45周年暨2024年中美青年新春联欢活动上表示,中方将设立“美国青年使者来华专项奖学金”项目,欢迎更多美青少年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中国、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中国,做中美友好的新一代使者。文章对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进行了专访,共同探讨做好国际青年工作,汇聚年轻化力量的重要性、增强中美青年交流,落实“5年5万人”倡议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苗绿,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

 

苗绿,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发起人兼秘书长,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副总干事,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第八届理事、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德国友好协会理事,北京市新阶层人士联谊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侨联智库委员会专家,B20中国工商理事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外事接待资源评审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副总干事。


01 做好国际青年工作,汇聚年轻化力量的重要性

《大学》:在您看来,国家为什么在中美人文交流中特别关注青年群体呢?

苗绿:首先,青年受历史因素影响较少,往往更有活力、包容力、理解力、创新力,也更能接受新事物、新理念,有激情、有动力去了解世界、影响世界,从而对中国形成全面系统的认知。2023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美国年轻人对中美关系的看法明显更加积极,在18-29岁的年轻受访者中,23%的美国年轻人对中国有好感,66%的美国年轻人认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正在进一步增长,47%的美国年轻人认为中国对美国经济没有消极影响。根据西方国家有关对中国好感度的民调,西方青年选民往往比中年选民的比例高。这些数据表明,美国年轻人对中国的认知和态度正在发生积极变化,这是中美青年交流成果的具体体现。中美青年交流对未来中美关系有着潜在的长期影响,他们的经历和视角会对中美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其次,国际青年是讲述好中国故事与世界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发出世界声音的纽带和桥梁。青年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对多元文化和新思想持开放态度。今天,中国在美留学生近29万,占美留学生总数约1/3,连续15年位居美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这不仅为中国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也促进了美国经济繁荣和科技发展。同时,很多在华美留学生也成为“UP主”,在社交平台分享他们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让观众增进对华认知并改变其固有偏见,其对中国的理解与认知将辐射扩散,影响更多海外民众。

此外,当今世界,青年对全球治理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提升,青年领袖更是未来国际社会的决策制定者和主导者。国际青年领袖机制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领导力人才的有效途径。慕安会青年领袖论坛、世界经济论坛、全球巴库论坛等论坛均设有青年领袖论坛,为青年提供了交流思想、互学互鉴的平台。全球化智库(CCG)于2020年发起“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GYLD),旨在为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国际青年搭建交流思想、互学互鉴、增进友谊的对话平台,倡导各国青年发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完善全球治理汇聚更多国际化、年轻化、多元化力量。目前,该项目已培训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0名亲华友华的专业青年,积累了广阔的国际青年人脉,并与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青年机构进行对接。

青年是文明交流与思想对话的重要主体,做好国际青年工作是我国在深化开放发展中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改善国家形象、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间外交工作着力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以中美青年交流为纽带,中美民间往来及人文交流热潮定会再创新高。

02 美国青年访华交流活动的主要特征

《大学》:当前美方青年来华交流学习呈现什么样的特征呢?

苗绿:第一,中方全国性人民团体发挥了引领作用,各地各机构积极参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发现,过去半年来开展的中美青年交流活动,全国性人民团体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进行了项目整体设计和协调,并吸引了各地方、各机构的积极参与。例如,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全国青联等全国性人民团体组织实施了半年来绝大多数中美青年文化交流活动。中方高校参与的交流活动占全部活动的大约一半,特别是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招收美国青年来华留学访问。同时,美国青年还实地参观了中国多家知名企业,并进行座谈交流。欧美同学会、侨界和智库等组织也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当中。

第二,活动议题丰富,贴近青年人的兴趣和关切。各高校、协会在中美青年交流活动中,活动议题丰富多样,涵盖了广泛的主题。这些议题不仅关注中美两国青年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还致力于促进两国青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CCG所统计活动中,有四成的活动是文化交流主题,并以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为主。通过学习和体验中国的传统艺术、节庆、饮食、武术等,可以增进美国青年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此外,部分活动还开展了街舞交流等流行文化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涉及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科技等热点话题。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惠及全球的国际公共议题,在该领域交流活动中,青年们可以探讨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绿色经济等议题。中方还组织了专题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分享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前沿研究和解决方案。

第三,活动形式丰富,以短期游学、交流为主,长期留学占比较低。美国青年的活动涵盖了多种形式,包括座谈交流、实地走访、高校访问、游学、主题交流活动、学生对话、联合协办活动和媒体代表团访华等。这些活动旨在打破文化壁垒,促进相互了解,推动两国青年在多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活动,美国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社会和发展,同时增进与中国人民之间的联系。

第四,活动主要在中东部发达地区开展,北上广占比超一半。美国学生赴华交流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中东部发达地区,尤其是那些在国际舞台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线和二线城市。近期中方组织的访问和交流项目多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而游学项目则更多涵盖了中国的旅游城市。在发达地区的城市,美国青年可以更为直接地体验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成就,也能够感受到中国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例如,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是美国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而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其繁华的市区和国际化的城市风貌则为美国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现代都市生活的绝佳平台。

从职业类别上来看,近半年应邀访华的美国青年以学生为主,包括中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也有来自高校的青年学者、媒体、影视行业从业者、环保行业从业者来华交流。来华访问的中学包括美国马斯卡廷中学、美国华盛顿州林肯中学、斯特拉孔中学等多所中学。来访的本科生、研究生包括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

03 增强中美青年交流,落实“5年5万人”倡议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大学》:您认为,当前落实“5年5万人”倡议面临哪些挑战?

苗绿:第一,中美关系发展及美国大选为中美增进青年交流带来不确定性。中美关系不确定性是影响倡议落实的一个主要挑战。如果这种趋向加强,可能会导致中美青年交流项目的缩减、中断甚至终止。中美青年交流项目可能会受到影响,具体表现为签证限制增加、交流项目审批延迟或取消等。

第二,中美航班数量恢复相对较缓,旅行成本高影响美国青少年赴华活动开展。受制于双边关系回升较为缓慢,旅行警告和航班限制阻碍了中美人员交流和旅游出行的全面恢复。当前,尽管中美之间因新冠肺炎疫情的旅行限制已经解除,但美国国务院仍对中国发布了旅行警告。美国国务院的旅行警告使很多计划组织赴华活动的美国学校望而却步。

第三,我方一些组织机构对于开展对美交流或接待美方来华交流存在顾虑。政治和经济压力、签证和行政障碍、公共舆论和社会压力、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资源分配的优先级等,都是影响我方组织机构组织开展对美交流或接待美国民间交流团体的重要因素,需要中美两国在政策层面进行协调,也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以为各方积极参与并推动中美青年交流创造良好氛围。

《大学》:对于进一步增进中美青年交流,您有什么相关建议呢?

苗绿:一是为共同落实“5年5万人”愿景,提升中美青少年交流的深度与广度,我们倡导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创新合作。第一,重点在于高校与国际学校的青年使者;第二,发挥地方政府与中美友城的活力引擎作用;第三,打造人民团体与社会组织的协同网络;第四,重视国际性机构的资源纽带;第五,校友网络的情感链接;第六,以智库与研究机构为知识桥梁。

二是以多样化交流形式、创新性交流活动、市场化交流产品及更大力度优惠政策,鼓励吸引更广泛的美国学龄儿童、青少年等来华旅游、交流和学习。第一,创新交流方式,挖掘多元化需求;第二,推动入境旅游与游学项目相结合,激发相关企业参与热情,打造更多市场化来华游学产品;第三,不断优化政策,提升来华便利性,降低其来华成本。

三是扩大中美间教育及留学生交流,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及交换交流等。第一,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更加外向的招生策略,积极开拓美国等来华留学生源市场;第二,强化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来华留学教学质量与认证标准;第三,中国学校可尝试开展更多寄宿家庭项目,而非仅仅安排国际生宿舍;第四,进一步探索发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第五,将美国父母和学生对留学中国对职业生涯的考量纳入留学项目的设计和宣推中。

四是加强国际传播,塑造中美青少年交流的积极形象,构建更加开放、透明、友好的国际传播环境,为中美青年交流及美国青少年来华学习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步提升美国公众对中国的好感度和认知度,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第一,重视活动的国际传播,创新传播策略,拓展国际影响力;第二,深化国际媒体合作,放大国际传播效应;第三,文化赋能,提升国际吸引力;第四,愿景引领,增进人文交流。

文章选自大学科研圈,2024年11月18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