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办学成果展示 | 优秀校友展播——王辉耀:迈向世界大舞台的民间使者

2024年10月22日

校友录 :照亮前行的路、榜样力量

在历史与未来的交响中,成都七中万达学校通锦校区孕育了无数梦想的种子,其中一颗已成长为全球智库领域领先者、世界百强智库的创办者。其履历在国际官产学研界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近校友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原国务院参事,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总干事,一个走出成都七中万达学校通锦校区(原铁二局一中)、足迹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在国际上富有影响的杰出中国全球智库代表。

校友掠影

王辉耀,成都市七中万达学校通锦校区(原铁二局一中)高76届校友,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中国欧美同学会原副会长兼商会会长,还担任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总干事、人社部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等职务。他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获得英美文学学士学位,后在加拿大温莎大学、西安大略大学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获MBA学位和国际管理博士(PhD)学位。王辉耀在学术界建树颇丰,他曾是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并还曾荣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西安大略大学兼职教授及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高级研究员、布鲁金斯学会访问研究员、加拿大亚太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等职位。王辉耀著述丰厚,著作与主编中英文书籍逾百本,并在国内国际出版,影响广泛。

在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的大潮里,王辉耀是中国多批“第一”的参与者:中国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上大学的77级大学生、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进入国家中央部委工作的大学生、最早一批出国留学的MBA、第一批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高管、最早的大陆留学生出身的国外政府机构高级官员,第一批参与回国创业的海归、第一批创办海归社团与国际化智库的社会企业家,他所创办的全球化智库(CCG)是第一个获得联合国特别咨商地位的中国智库。

回首过去,在70年代末期,王辉耀也和当时很多的青年一样,中学毕业后被下放到农村插队。他被下放到偏僻的四川金堂县龙王公社,条件十分艰苦,只能住在茅草和土搭成的茅屋中,只有一盏煤油灯用来照明,经常与老鼠、蚊虫为伴,靠辣椒水取暖。然而,困难的条件反而激发了他战胜苦难的奋发精神,他常常在晚上下工后抱着收音机苦学英语,挑灯夜读,手不释卷。1977年10月,国务院宣布恢复高考,王辉耀在自身的努力与长期学习的积累下,在农村一个多月边干农活边复习条件下,于12月参加文革后首次高考,顺利考入广州外国语学院,这是当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三所最好的外语学院之一,他也成为了恢复高考后第一批77级大学生。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经济贸易正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领域,大学毕业后,王辉耀被选拔到国家对外经贸部任国际经济合作官员,成为国内最早一批负责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官员之一。期间,他参与起草的关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报告得到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重视与批示。王辉耀预见到,中国经济正汇入世界经济的滚滚洪流之中,80年代中期,在经贸部做的顺风顺水的时候,他决定出国留学,放眼看世界,去读当时国内大多数人还不熟悉的MBA,成为加拿大温莎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位就读MBA的中国大陆留学生,由此开始了他在国际大学与国际社会的十年历练,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程管理咨询公司之一SNC-兰万灵公司第一位华人高级主管,在加拿大魁北克驻香港和中国首席经济商务代表的公开竞聘中从数百人中脱颖而出,为推动中加经济和贸易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再次被激活。“要想做贡献,还是回来好”,小平同志对海外留学生期望之殷殷,深深地触动了王辉耀,他成为最早回国成功创业的中国海归之一。作为海归创业的代表,2002年他被国家发改委《中国投资》杂志评为首届归国“中华海归十大创业人物”之一。

与此同时,王辉耀通过创办社团、建言献策等积极推动中国海归事业的发展,先后创办欧美同学会商会、欧美同学会商会2005委员会、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团结更多的留学人员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国际视野。身为教授及博士生导师,王辉耀不仅在学术研究中精耕细作,更依托国务院参事、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等身份,积极为国家的全球化战略和人才国际化布局等献计献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辉耀的辉煌篇章

2008年,乘着中国成功举办奥运的东风,在全球化进入全新阶段之际,王辉耀博士和苗绿博士创建了全球化智库(CCG),这一创举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国际化社会智库的空白,更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中国社会智库的标杆。CCG以其“国际化、影响力、建设性”的定位,致力于为中国的全球化进程提供智力支持,推动国际间理解与合作。CCG是首个获得联合国特别咨商地位的中国智库,在国内外多个权威智库排行榜单均被评为中国社会智库第一。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榜单报告》中,CCG连续四年跻身全球顶级智库百强榜。2015年,王辉耀因在智库界的成就被聘为国务院参事,由国务院总理亲自在中南海颁发聘书。作为优秀海归和归侨代表,王辉耀获得了2018年第三届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由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现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颁奖。王辉耀还曾荣获海外评出的“世界华人智库领袖奖”等多项荣誉。

王辉耀作为莘莘学子中的一员,从蓉城的书香之地出发,如今已成为国际舞台上有影响力的身影,在慕尼黑安全会议、巴黎和平论坛、瓦豪欧洲论坛、布莱德战略论坛、芒克辩论、多哈论坛等国际重要论坛发出中国声音。2022年6月以来,王辉耀带领CCG开启中外交流的“破冰之旅”,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充分发挥智库在国际交流中搭建桥梁、构建共识的功能和民间外交作用,为促进中外人文学术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享誉中外智库界的民间大使。

校园回忆录

成都七中万达通锦校区,这所历史悠久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曾是王辉耀青春岁月的重要篇章,他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重要的四年少年青春时光。在原铁二局一中的怀抱中,他不仅汲取了知识的甘露,更在这里播下了对广阔世界无限好奇的种子。漫步于熟悉的校园小径,每一砖一瓦似乎都记录着他的成长足迹和不懈追求。

在中学就读的岁月里,王辉耀留下了勤奋求知的身影和对知识无尽的渴望。据他回忆:“我中学的第一个班主任非常注重学习,对学生非常严格。他对我十分欣赏,也十分关心我,经常鼓励我好好学习。当时学校重视教学质量,至今还记得所上的第一堂政治课、英文课、数学课等等。特别是政治课,一开始就学社会发展史,讲人类社会发展所经历的不同阶段。整个中学时期,我刻苦学习,学习成绩在全班一直较为优秀,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在那一段日子里,我第一次较强烈地感觉到老师们和同学们的鼓励和帮助。”王辉耀在求学时期展现出积极的学习热情与前瞻性,不仅与同龄人并肩前进,还主动向高年级同学讨教,汲取知识。中学时代的他,对英语科目情有独钟,除却课堂上的学习,还每日坚持聆听英语广播讲座,这些点滴积累成为了他日后行走全球的坚实基石。他回顾那段在文革动荡中仍旧在铁中执着读书的日子,虽然物质条件艰苦,但那份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风华正茂的少年意气,至今仍历历在目。他的中学年华,是一个知识与梦想交织的时期。

在中学时期王辉耀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学识,更留下丰富的回忆,萌发了对广阔世界的无限憧憬。据他回忆,当时一个年级有800多名同级学子,分属于16个班级。尤其令他难以忘怀的是课间操的场景:随着喇叭声响起,上千余名同学鱼贯汇聚于学校操场,一起随着大喇叭的音乐旋律整齐划一挥舞广播体操,那热烈的同学少年场面,至今依然震撼且深刻。彼时,课外活动虽不如现在多样,但在匮乏中不乏温馨与乐趣。王辉耀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还自发组建了读书会,他们在诗词歌赋中陶冶情操,于笔墨书香里锻炼书法,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拓宽了彼此的视野。王辉耀在书法上的勤勉也使他在中学书法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这不仅是艺术才能的展现,更是坚持不懈精神的体现。尽管物质条件有限,铁中的日子却深深滋养了王辉耀的心灵,激发了他的求知欲,开拓了他的视野,也为他日后的人生旅途铺垫了坚实的基石。

成都铁二局一中现已并入了成都七中教育集团。王辉耀与成都七中这座教育殿堂有着不解之缘,他的夫人苗绿博士,也是成都七中林荫校区的杰出校友,苗绿在校期间不仅以优异的学业表现脱颖而出,还曾担任七中广播电视台的台长,在七中广播电视台的工作扩展了她的视野,也使她能够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锻炼了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在母校的栽培下,苗绿也成为了优秀的国际智库领军人物与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的创始人。

如今,距王辉耀上学的年代已经过去了近五十年,校园风光早已焕然一新,昔日斑驳的老楼已让位于现代化的教学大楼,曾经物质条件的局限与环境的艰苦不再束缚学子们求知的脚步。现今的学生们有幸在明亮整洁、设施先进的教室中,利用前沿的科技工具自由探索,遨游于浩瀚的知识海洋。尽管时代变迁,学习环境大幅改善,但母校所培养的那份刻苦钻研、不懈奋斗的精神内核,依然是每一代学子共同的追求与传承。对于王辉耀来说,无论是海外求学的艰辛与收获,还是在全球事务中的卓越非凡表现,他始终铭记母校的教诲,将“开路先锋”精神融入血脉,不断突破自我,成就非凡。

结语

每一位校友的故事,都是学校荣耀的注脚,王辉耀校友的故事为我们照亮了一条通往世界、影响未来的道路。我们以他为荣,更以他为榜样,希望我校学子继续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勇攀人生高峰,共同书写属于七锦人的辉煌篇章!

文章选自成都市通锦中学校,2024年10月8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