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卿:碳市场的全球化与中国企业的责任与机遇

2024年9月26日

2024年9月14日,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举办期间,全球化智库(CCG)与北京市“两区”办合作,在服贸会主会场国家会议中心联合主办2024北京“两区”建设与企业全球化论坛(第十一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企业圆桌:新环境、新业态、新规范,企业应对全球化变局的新思考、新实践”分论坛上,CCG常务理事,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朱伟卿分享了碳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机遇,强调中国企业在全球碳市场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三阶段的碳市场演进

碳市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重要阶段。首先,《京都议定书》开启了国际清洁发展机制(CDM),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出口减排指标来支持发达国家履行减排义务。2015年,这一机制逐步走向终结。

接着,第二阶段始于中国在2011年启动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试点,并于2021年正式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体系。这个市场目前覆盖八大高排放行业,涵盖的排放总量高达100亿吨。面对强制控排的要求,企业要么通过技术改造减少排放,要么通过购买指标来应对。

如今,碳市场进入了第三阶段,即中国企业“走出去”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发碳资产,从而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贡献。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企业已在所罗门群岛、东帝汶、蒙古、尼泊尔等地开展碳资产开发。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碳市场策略

全球碳市场的形成不仅需要政策的推动,还必须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例如,低收入国家的减排项目可以通过《巴黎协定》下的双边协议售出,发达国家或高收入国家可以购买这些减排量抵扣其减排目标。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经面临高昂的减排成本。例如,钢铁、电力等行业的减排成本已达到300元/吨,而其他行业如造纸、化工的成本则更高。因此,走出去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发减排项目,不仅能够降低全球减排成本,也能为中国企业开拓新的商业机会。

全球控排中的商业机遇与社会责任

对于社会企业家来说,碳市场不仅仅是商业机遇,更是平衡全球气候治理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推动绿色项目,企业可以为贫困地区带来实质性的改善。例如,蒙古国的植树计划“10亿颗树”旨在通过种植森林来对抗排放,并通过碳收益形成良性循环。

在一些极度贫困的地区,如东帝汶和所罗门群岛,当地居民依赖柴火做饭,导致空气污染严重。通过公益项目,如捐赠太阳灶、节能灶及便携式LED灯,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活条件,也为企业带来了减排收益。

最后,朱伟卿谈到,全球碳市场的持续发展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机会,但也面临着挑战。随着全球对绿色发展的重视,中国企业在推动碳资产开发的同时,能够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社会责任,为全球气候治理和区域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这不仅有利于全球控排的平衡,也为企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的发言录音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 第十一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视频

视频合集 | 第十一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Videos | 11th China Inbound-outbound Forum

 

【历届回顾】

第十一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北京服贸会上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

第九届企业全球化论坛举办 聚焦制度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第八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聚焦全球服务贸易趋势 展望绿色和数字经济发展

中国服贸会扩大开放暨第七届企业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

第六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成功启幕

第五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三亚盛大启幕

第四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三亚盛大启幕

第三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于海南三亚盛大开幕

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于海南三亚盛大召开

首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成果丰富

 

关键词 朱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