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驻华大使米莉亚·贾布尔:殖民主义是中东混乱的缘由,该地区非政府组织背景复杂
2024年8月27日
2024年5月25日、26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中美交流基金会(CUSEF)协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ACCWS)支持的“第十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盛大开幕。在以“多极世界中的中国与中东:迷思和现实”为主题的特别专题论坛上,黎巴嫩驻华大使米莉亚·贾布尔(Milia Jabbour)发表以下观点:
如果我们想更好地了解阿拉伯地区的情况,它确实需要我们离开现在,看看国家和主权的演变情况,因为您提到的是非国家行为主体。我们要看到,这个地区的架构是之前成立的,英国和法国在一战时达成的一个协定,他们要划分奥斯曼帝国,其实这是前殖民者划分这个地区的协定,1917年,英国政府也宣布了关于巴勒斯坦的地位。这是一个大的历史背景。
现在阿拉伯世界充满了混乱,其实这也是根源,特别是以巴冲突是最古老的冲突,这一直在影响我们,自从1930年代开始。这么多年来爆发了四次阿拉伯战争爆发,还有100多个国际决议没有被以色列尊重,还有很多西方国家、美国好像也不太重视国际上对于以色列的这些决议。这带来了中东地区人民的愤慨。1980年代,这引起了各种各样的运动,他们的意识形态主要就是要反对以色列占据阿拉伯土地,因为以色列占领了阿拉伯的土地,他们是反对的。现在的想法是,各国有权利实现主权。这个体系也受到了挑战,来自不同的行为体,尤其是一些非国家行为体,也包括一些次国家行为体、劳工组织、公民协会、公民社会组织、跨国组织等等,还有基地组织这样的恐怖组织,这些可能都会和国家行为体交织在一起。
这是哈桑博士之前说的,非国家行为体可能会填补国家的一些空间。很多非国家行为体可能会落入到国家行为体的空间当中,他们可以成为不同的群体代表,有些行为体是得到(国际上别的)国家承认的,比如Hezbollah(黎巴嫩真主党)是得到国家承认的。真主党也会提供一些基本的社会服务,像卫生服务等等。真主党还会对以色列这种占领进行抵抗,他们保护黎巴嫩免受以色列的袭击。所以,这些非国家行为体也能发挥作用,但这些国家行为体也挑战了政治体系,可能会挑战国家的能力,比如他们可能会导致国家不稳定。
例如在中东的权力斗争当中,有些超出了本国的国界,每个国家都想控制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样也能导致地区的波动,所以,情况非常复杂。我们也可以吸取一些教训,特别是黎巴嫩的教训,第一是政治的不稳定和不安全;第二在黎巴嫩的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可以更好地了解安全的架构并且分享安全的架构。我们可以实行多元的政府。所以,黎巴嫩的安全架构是需要不停调整的。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
第10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开幕圆桌 | 变局中的全球化与全球治理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