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才流动及优化中国国际人才流动治理的相关建议
2024年7月23日2024年5月25日、26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中美交流基金会(CUSEF)协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ACCWS)支持的“第十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盛大开幕。在以“全球人才流动与治理”为主题的分论坛上,CCG副主任兼研究总监郑金连发表以下观点:
今天这个报告发布是由全球化智库和赢众海外咨询,以及国际人才组织共同发布的。这个报告得以完成,非常感谢赢众咨询提供的数据支持和资金支持。我们的报告题目是《国际人才流动与治理报告——以美国为枢纽分析》。报告主要包括四部分:一、全球人才流动的图景。二、以美国为枢纽的国际人才流动特点。三、分析美国国际人才流动的政策动向。四、提供中国国际人才流动的概况以及建议。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有两个有意思的发现:一是全球范围内对国际人才的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美国作为最首要的人才聚集地和国际留学生首选目的地,这个地位从疫情前后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可以看到,两个非常重要的国际人才群体,一是非移民工作签证以及职业类的移民签证的数量,从中国到美国以及欧洲国家到美国,以及印度到美国数量的变化,疫情之前的2019年和疫情之后2023年,总数是有增长的,增长了11.5%。各个国家有些变化,中国是2019年的数据,是-64%,欧洲是87%,印度增长了50%。国际学生2019年和2023年的数据基本一致,总数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分析了欧洲三个国家:英、法、德,印度和中国到美国留学的学生。中国2023年恢复到疫情前的77.7%;欧洲基本没有变化、印度增长了40%左右。
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印度快速崛起为美国国际人才第一大来源国,在美国获得移民工作签证的数据增长非常快,增长了50%,这一数字是中国相应人数的6.5倍,是欧洲的1.9%。同年,在美国高校深造的印度留学生人数增长也非常快,2019年增长到了26.8万。基于此,我们也做了判断,2016年我们加入IOM时,国家相关部门提到,中国正经历从单一的移民来源国,到移民来源国、过境国和目的国多种角色一体化的过程,我们可以把移民换成国际人才应该也是成立的。
我们提出了七个建议,优化中国国际人才流动的治理,包括探索建立技术移民制度,健全国际学生全链条管理制度,建立更包容的治理理念,以及加强国际合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移民共治,试行更加开放的签证政策,打造更加国际化的生活环境。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
第10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开幕圆桌 | 变局中的全球化与全球治理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