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届CCG年会 | 多极世界中的中国与中东:迷思和现实

2024年5月26日

2024年5月25日、26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中美交流基金会(CUSEF)协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ACCWS)支持的“第十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盛大开幕。26日的“多极世界中的中国与中东:迷思和现实”专题论坛下设“巴以冲突解决路向何方”“实现中东和平繁荣、稳定无核的可能性”“独立与主权:外部干预、状态、规制以及非国家行为体的角色”三场主题分论坛,通过集思广益,共同探讨解决地区冲突和推动和平发展的路径。三场分论坛分别由CCG副主任高志凯,阿莫西基金会创始人兼主席穆罕默德·阿莫西(Mohamed Amersi)主持。

 

CCG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

中国反对伤害平民和破坏民用基础设施的行为,强调保护平民和国际援助人员的安全。中国关注中东形势,作为该地区和海湾国家最大的贸易国,有自身利益。中国愿意通过和平峰会解决中东危机,维护世界和平,特别是海湾地区。中国与沙特、伊朗等国的合作受到鼓舞,希望促进建交协议的达成。

阿莫西基金会创始人兼主席穆罕默德·阿莫西(Mohamed Amersi)

在过去几年中,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中东地区正面临着动荡和地缘政治问题。中国可以在解决问题方面发挥作用,而不仅仅是管理问题。西方一直在管理危机,而不是解决危机。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经济、政治和安全方面的影响力日益显著。尽管中国对挑战美国主导的中东地区安全体系没有兴趣,但中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中国与中东的关系主要围绕能源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展开。

CCG副主任高志凯

巴以冲突和加沙之战造成了大量无辜平民死亡,引发国际抗议。我们需要探讨冲突的根源和解决方案,不能让其继续下去。两国解决方案、以巴联邦化、《亚伯拉罕协定》的生效、核武器威胁等问题需要考虑。同时,人工智能革命也对中东产生影响,中东国家不能在科技革命中落后。

约旦驻华大使胡萨姆·侯赛尼(H.E. Hussam Al Husseini)

对于巴以冲突,我们需要找到解决方案。国际社会有责任履行道义和政治上的责任,不应被误导。解决巴以问题需要解散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极端势力。我们不能回避1967年边界以及国际法的事实。被羁押的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都应当得到释放。只有全面地解决问题,才能避免冲突升级,推动地区和平与和解。

巴勒斯坦驻华大使法里兹·马赫达维(H.E. Fariz Mehdawi)

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巴以问题,一些国家开始承认巴勒斯坦,同时,国际刑事法庭对以色列总理发出逮捕令。解决方案包括联合国决议、两国方案和国际社会的参与。巴勒斯坦人将继续寻求国际支持,并相信两国解决方案会最终实现。

埃及驻华大使哈奈菲(H.E. Assem Mohammed Hanafi)

以和平方式解决巴以冲突是关键,埃及稳定对中东地区有益,中国在中东投入增多,支持巴勒斯坦权益和和解进程。中阿部长级会议即将举行。以色列也应扮演积极角色,确保中东稳定。

土耳其驻华大使伊斯梅尔·哈克·穆萨(H.E. İsmail Hakkı Musa)

在讨论巴勒斯坦问题时,需要理性看待占领问题的根源。国际援助机构需提供支持,国际法院和其他国际组织应共同采取行动。巴勒斯坦的国际承认增多,需寻求两国解决方案。土耳其已停止与以色列的商业联系。中国在中东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外交努力有助于实现和平。

和平原则(P4P)基金会创始执行董事希巴·卡萨斯(Hiba Qasas)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是世界关注的焦点,加剧了国际体系的分裂。解决这场冲突的关键在于找到公正的解决方案,重新关注巴勒斯坦正常化问题,并利用国际社会的支持推动两国方案实施。关键原则包括互相承认自决权、尊重平等、确保安全、推崇包容和建立信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原所长牛新春

国际上对巴勒斯坦建国的支持和承认越来越多,巴勒斯坦前景看好。然而,在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加沙冲突的结束可能性不高。以色列重新占领加沙、以色列控制安全但不扶植加沙、派遣维和部队等方案都存在问题。最可能的结局是以色列对加沙安全进行控制,导致加沙长期缺乏有效政权。地面形势可能进一步恶化。

罗马尼亚中东政治经济研究所所长弗拉维乌斯·卡巴 – 玛利亚(Flavius Caba-Maria)

巴勒斯坦危机可能加剧,部分阿拉伯国家与伊朗建交,中国可在斡旋方面发挥作用。解决冲突需要解决安全、耶路撒冷和移民问题,双方需进行国内政治调整,中国可作为第三方斡旋。强调需要和平方案,以色列需明确自身国家属性和地缘政治身份,与中东国家建立良好关系。总之,中东问题需要决断行动和地区国家及国际社会参与。

伊朗政治与国际问题研究院(IPIS)前院长卡齐姆·萨贾德普尔(Kazem Sajjadpour)

中东地区实现无核武器的可能性存在,但面临以色列和美国的阻碍。解决中东核问题需要消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延长《核不扩散条约》(NPT),并获得美国的支持。双边、地区和全球层面的合作是实现中东繁荣和无核威胁的关键,我们应保持共识,加强双边关系、地区组织和全球努力来实现和平与安全。

普林斯顿大学中东与核政策专家侯赛因·穆萨维安(Hossein Mousavian)

中东地区的无核化倡议存在失败的趋势,以色列是该地区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不接受核不扩散条约,导致地区无法实现无核化。伊朗核协议遵守了全面、透明的核查措施,但特朗普退出协议导致伊朗面临全面制裁。伊朗可能在受到攻击时改变战略,并面临核威慑失效的问题。

卡塔尔外交部政策和规划司司长卡里德·阿里·凯特(H.E. Khalid Al Khater)

地区安全是中东的重要议题,卡塔尔与外交合作伙伴可以在地区和平上发挥作用。核不扩散和核威慑的观点需要重新评估,以色列拥有核武器的现状非常危险,威胁对其他国家使用核武器不可接受。国际社会应加强相关努力,支持地区安全的对话和势态降级政策,需要地区人民共同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土耳其前驻伊拉克大使乌纳尔·切维科兹(H.E. Ünal Çeviköz)

作为参与伊核协议谈判的一员以及曾经的议员,其认为中东地区的核问题十分重要。以色列和土耳其等国家的核能发展以及核武器问题引发了广泛讨论。对话和共同安全十分重要,可以确保地区各方的安全。解决中东地区核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时中国在该地区扮演着重要角色。加沙冲突对地区安全造成了负面影响,须停止暴力,实现持久和平。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所长秦天

中国坚持不结盟政策,不支持任何阵营,对于伊朗核问题的解决持积极态度。教训是要解决与伊朗相关的所有问题,包括地区和全球层面的影响,才能解决核问题。中国在全球和地区层面努力协调,促进沙特和伊朗的和解,为伊朗核协议做出贡献。

CCG研究员明竺(Zoon Ahmed)

多极化意味着了解他人观点和视角,尊重对话。谈到印度和巴勒斯坦的核武器,核威慑证明了没有发生战争。支持无核地区和平合作,双重标准导致核扩散。中国在推动巴基斯坦和伊朗关系改善方面发挥作用,并斡旋伊朗与沙特关系。各国的国际地位是平等的,应通过合作解决双重标准问题。

沙特亲王图尔基·费萨尔(HRH Prince Turki bin Faisal)

在核问题上,有些国家未签署核不扩散条约,大国也没有实现核裁军。沙特等国表示若伊朗拥核,将考虑发展核武器。建议在中东设立无核区,得到五常国家的支持和保证,并对违反无核区原则的国家进行制裁。同时,应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解决加沙冲突,确保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等国获得安全保障。

德黑兰大学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哈桑·艾赫迈迪安(Hassan Ahmadian)

非国家行为主体在中东地区的存在和影响力,如真主党和什叶派民兵,源于民族国家的薄弱。应对这些行为主体需要包容性治理、平衡的国际参与和解决根本性挑战。总体而言,需要综合应对,将其融入并稳定该地区,同时防止非国家行为主体带来的负面影响。

黎巴嫩驻华大使米莉亚·贾布尔(H.E. Milia Jabbour)

阿拉伯地区的混乱源自英法在一战时划分奥斯曼帝国遗产的协定。非国家行为体如真主党填补国家空缺,有时得到国际承认,提供基本民生服务并抵抗占领。然而,这些行为体也挑战政治体系和国家能力,导致不稳定。权力斗争超越国界,复杂局势需要多元政府和安全架构的调整。

前伊拉克国民议会议员阿拉·塔拉巴尼(Alaa Talabani)

伊拉克面临内外的安全威胁。土耳其和伊朗在伊拉克境内实施空袭和袭击,侵犯伊拉克主权。民兵组织是国内的重要问题,政府正努力应对。伊拉克与科威特达成谅解,与沙特重建外交关系。议会中有不同团体和武装组织,他们互相合作但不受制于正规军。频繁发生的袭击事件破坏了伊拉克的稳定。

萨那战略研究中心知识产出联合执行主任雅西姆·阿尔·艾尔扬尼(Yasmeen Al Eryani)

也门的胡塞问题是也门长期危机的症状,涉及全球危机。胡塞武装控制了国家,并不愿与其他集团分享权力,导致也门面临分裂和长期冲突的危险。胡塞人在也门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反对者越来越弱。也门还有其他行为主体,但团结整体似乎不可能。胡塞人有长期战略,而对手没有战略。也门局势复杂,全境支持胡塞统治,他们的影响力扩展到红海地区。胡塞武装获得了其他军事集团的技术,还在索马里沿岸活动。目前缺乏应对这一风险的战略。

CCG研究员王子辰

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参与主要是经济方面,与美国和英国的外部干预有所不同。中东是中美对抗的一个背景,全球各地区都受到影响,但中东受影响较小。中东形成了分散结盟的联盟,不同于北约等传统盟友关系。中国在中东政策上持中立态度,但目前在中东问题上中美之间存在相互批评和不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贺文萍

西亚地区存在许多非国家行为体,如索马里的军阀、萨赫勒西非地区的恐怖主义活动以及中东地区的真主党和胡塞组织。中东形势目前主要关注巴以冲突,而中国在该地区有利益,商业和全球供应链受到破坏,影响全球经济复苏。非国家行为体的存在和壮大与国家变弱有关,当国家弱化时,它们填补空缺。这些行为体与国家之间存在复杂关系,涉及主权、外部干预等问题。历史和国际关系中也存在与非国家行为体的交织。深层次原因使得这些问题纠缠不清。

叙利亚驻华大使穆·哈桑内·哈达姆(H.E. Muhammad Hasanein Khaddam)

美国的干预和政治原因导致了地区的重组。以色列在安全问题上采取了新的方式,包括围堵叙利亚和发起代理人战争。美国对叙利亚的政策包括获取情报、在民主、人权、法治议题上施压,以及去除反和平的恐怖主义。以色列也面临非国家行为体的问题,但总体上,西方在中东地区的行为给该地区带来了沉重的代价。

德黑兰大学政治学教授纳赛尔·哈迪安·贾齐(Nasser Hadinan Jazy)

在中东地区,我们面临着两大变化:平衡与非平衡。其所涉及到的第一个重要因素是伊朗的导弹项目,第二是伊朗的核项目,第三是所谓的非国家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可以被视为伊朗的一种威慑手段,或对以色列的全面威慑。为了保持地区的平衡并创造威慑力,伊朗不得不依赖一些重要的盟友,包括非国家行为体。这正是问题的根源所在,也即在地区层面、国家层面和非国家行为体层面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解决这些根源性问题,否则无法解决非国家行为体带来的问题。


■ 论坛视频

中东分论坛一:巴以冲突解决路向何方

中东分论坛二:实现中东和平繁荣、稳定无核的可能性

中东分论坛三:独立与主权:外部干预、状态、规制以及非国家行为体的角色

Panel 1: Resolution of the irretractable Israel/Palestine conflict: Perspectives by participants from OIC States and China

Panel 2: A peaceful, prosperous, stable nuclear free Middle East for all: Possible?

Panel 3: Independence and sovereignty: Outside interference, status, regulation, and role of non-state actors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