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届CCG年会 | 气候圆桌:塑造未来的全球气候与自然治理
2024年5月26日2024年5月25日、26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中美交流基金会(CUSEF)协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ACCWS)支持的“第十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盛大开幕。26日的气候圆桌以“塑造未来的全球气候与自然治理”为主题,由CCG联合创始人、北京市政协委员苗绿,澳大利亚全球基金会秘书长史蒂夫·霍华德(Steve Howard)共同主持。本次气候圆桌特邀多位来自联合国、经合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机构的重磅嘉宾,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人类安全与健康等问题贡献智慧。
气候变化已超越自然科学的范畴,成为一个涉及社会问题、经济可持续发展、政治安全性以及人类安全与健康的综合性议题。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希望本次会议的讨论能够提供推动发展与和平的意见和建议。
澳大利亚全球基金会秘书长史蒂夫·霍华德(Steve Howard)
我们需要构建和完善一个全球网络,类似于CCG所搭建的平台,以进一步加强关于全球治理问题的讨论。特别是在民间社会、各研究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之间进行更多的合作和讨论至关重要,因为我们可以共享意见,加快进程,为气候问题做出更有益的贡献。
中国确实是澳大利亚在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合作伙伴。澳大利亚也拥有丰富的资源,我们的目标是凭借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超级大国。我们希望能够推动全球技术进步和变革,特别是在太阳能光伏(PV)和电池技术的发展方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为实现可再生能源和净零排放的目标作出贡献。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Siddharth Chatterjee)
要在本世纪实现净零排放,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碳捕获和提高能源效率的技术。中国计划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并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和其他国家可以通过合作实现这些目标。具体措施包括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对早期系统的投资以及具有气候韧性的基础设施。中国毫无疑问是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应对气候变化。在这方面,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至关重要。
要履行COP28上所作的承诺,需要解决一些挑战。在最近的OECD会议上,讨论了以下几点:首先,促进经济去碳和包容性增长;其次,推动融资,尤其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因为它们的资金有限;第三,加强国际协调。我们需要更好的合作,推动有效且包容性的转型,对绿色技术进行全球投资,并建立开放和公平的国际贸易体系,使所有国家都能从中受益。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白乐夫(Erik Berglöf)
全球有大量的排放来自亚洲,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变革,需要抓住机会进行投资,尤其是投资于自然资源的管理,为亚洲服务,造福亚洲。在当前的形势下,多边银行可以在实现这一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拥有强大的投资能力,致力于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保护型发展。因此,我们在气候方面的首要任务是设定明确的目标。明年,我们将把气候相关投资提高到55%,并希望到2030年实现500亿美元的投资目标。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阚薇澜(Violante di Canossa)
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自然资源收益型方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冲击。中国及国际组织,如我所代表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需要找到能够惠及所有人的解决方案。只有在经济、环境和社会这三个层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将所有因素整合到一个整体方案中。这正是UNDP所追求的目标。无论在公共部门还是私营行业,我们都需要团结一致,通力合作,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人类生存的本质是为了满足基本需求,这在中文表达“衣食住行”中得到了体现。作为智慧生物,人类制定了一系列规则来指导行为和活动,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然而,不幸的是,这些活动也导致了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调整行为和行动,以减少排放,同时确保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实现全球碳中和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协调一致的行动。
全球实现净零转型需要依赖全球创新、合作与协作、新的激励机制以及强有力的治理模式。其中,我认为数据和方法的透明度尤为关键。同时,我们还需要评估如何通过具体行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技术带来了许多创新,生物技术、化学、工程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可以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然而,为了有效合作,我们必须使用统一的语言,明确各自的责任,并建立激励机制以促进合作。这需要我们制定统一的标准。
将ESG标准融入日常业务和企业管理是企业参与和塑造未来全球气候与自然治理的最佳方式。保护气候应从包装材料和原材料开始,例如,我们生产的产品采用了可循环利用的糖果包装,这在中国实施。也有越来越多的欧洲软糖生产商开始使用植物级包装材料,而非传统的牛骨原料,这不仅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还有助于更好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
金融在可再生能源和气候融资及合作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绿色金融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迅速,不仅在经合组织(OECD)国家中如此,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同样表现出显著的增长和规模扩展。因此,能力建设必须跟上这一快速发展步伐。通过增强能力建设,全球其他国家可以借助绿色金融的力量实现内部转型,并推动绿色金融领域本身的进一步创新和转型。
联合国亚太经社可持续商业网络副主席大卫·莫里斯(David Morris)
我们必须将可持续发展置于各国发展的核心位置。我们应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不能将我们的价值观、文化和体制强加于其他国家和文化,因为各社会能够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为了所有人实现的目标,因此合作必须被优先考虑。在应对气候和自然问题时,合作尤为重要,这需要我们转变思维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 (WHO) 驻华代表马丁·泰勒(Martin Taylor)
显然,气候变化将对卫生和健康产生影响。基于这一点,我提出以下三个关键主题:第一,卫生部门需要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我们已经在着手实施相应措施,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二,投资于气候行动能够带来显著的卫生效益,这一因素应被政策制定者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第三,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进一步凸显了采取气候行动的必要性。
巴黎和平论坛创始人兼总干事、前法国外交部外交与欧洲事务部政策规划主任贾斯汀·瓦伊斯(Justin Vaïsse)
气候变暖后并非我们束手无策,而是可以通过工艺和生物技术帮助我们实现净零和负排放。发达国家不仅要达到净零目标,还要实现负增长和负排放。而不发达国家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净零。金融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任何国家都不应在气候与发展之间做出选择。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 驻华办事处儿童保护处处长朵拉·朱斯蒂(Dora Giusti)
我们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采取一致行动,以保护儿童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必须进一步推进相关措施。应实施一系列战略,建立具有韧性的体系,强化国家机制,提供关键的社会服务,如卫生、供水、教育和儿童保护。这将有助于减少气候变化对儿童的影响。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院长洛拉·沃策尔(Lola Woetzel)
在气候变化上我们需要有一个全球的共识,要有全球自然正在遭受风险的紧迫感。同时,我们必须释放公共和私营部门的潜力,这个过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广泛的对话。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有远见的愿景,肩负起相应的责任,设定明确的时间框架,并为下一代的福祉而努力,这意味着还需要进行机构和体制上的改革。
■ 论坛视频
Climate Roundtable – Shaping the future: Global governance of climate and 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