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 如何应对共同挑战?多国驻华大使共议多极世界的多边主义
2024年5月27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于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
中国网5月27日讯(记者 白璐) 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于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26日上午举行的大使圆桌研讨以“多极世界的多边主义”为题,邀请多国驻华大使、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共同探讨在多极世界的国际背景下如何发展多边主义以及如何应对共同挑战等议题。
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辉耀指出,二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从两极到单极再到多极的转变,多极世界正在形成,而维护多极世界的体系却尚未出现。此外,多极世界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便是全球化,然而全球化似乎正日渐式微,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思考多极世界的多边主义便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南方的崛起,全球南方国家更加注重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权和发言权。“提高全球南方国家声音,促进发展中国家权益”成为全球南方的普遍诉求。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全球南方国家为推动国际制度和规则的改革、维护多边主义贡献了独特的力量。
与会的各国大使及专家学者普遍认同多边主义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多边主义遭到削弱的事实,同时对于国际体系和规则如何改革、怎样完善等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多边主义如何加强?联合国要不要改革?
联合国是具有最广泛代表性的国际机构,是多边主义理念的产物,也是多边主义实践的平台。自联合国成立之日起,关于联合国改革的探讨就一直存在。近年来,随着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演进,联合国改革的呼吁和讨论再次升温。那么多边主义如何加强,联合国等多边机制要不要改革,也成为了本次圆桌研讨的重要议题。
欧盟驻华大使庹尧诲认为,要加强多边主义,首先要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捍卫《联合国宪章》的权威。国际社会应当进一步完善多边秩序从而更好回应各国对于透明、平等、包容的呼声,但核心原则应当具有普适性,即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平等适用这些原则而非根据各自的利益需要选择不同的叙事。
德国驻华大使傅融指出,在对多边体系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不应破坏努力建立起来的国际体系和国际规则,化解多边危机应当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进行,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谈判。傅融大使认为,使各方都能参与其中是多边主义的题中之义,欧盟、东盟、非盟、阿盟等地区组织都是多边主义的体现,但联合国应处于多边体系的核心,任何规则都应是各方谈判的结果,而非少数人的选择。
阿根廷驻华大使马致远强调,多边主义的核心是多样性,即认识到各国的价值,尊重不同的声音。多边机构在应对全球挑战,和平解决冲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多边机构和全球架构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以反映所有国家的利益关切,“作为全球南方国家,我们希望发出自己的声音”。马致远大使指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视角,阿根廷也不例外,因此各国都需要有在多边场合阐明立场的机会。“我们首先代表阿根廷,然后是拉美,同时我们也是个发展中国家。我们面临的挑战可能与其他国家不一样。所以,我们必须要在不同的国际机构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土耳其驻华大使伊斯梅尔·哈克·穆萨呼吁对联合国及其他多边机构进行改革,他指出,联合国曾阻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但并没有实现可持续的和平与安全,当前的全球治理体系和机制无法使各国及时、公平、有效地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也不能完全反映和代表所有国家的利益。伊斯梅尔·哈克·穆萨大使称,在历史上,新的体系和新的世界秩序都是在大的冲突之后建立起来的,比如一战、二战之后都出现了新的秩序和体系。人类应当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对联合国体系进行实质性的改革,而非等待新的战争爆发。
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认为,当前的国际秩序面临诸多挑战,在多极世界中推动多边主义,改革相关机构,仍应以联合国为核心。建立联合国以外的多边机制应当是对联合国的补充,而不应侵蚀或破坏联合国。
爱沙尼亚驻华大使韩朔认为,一个有秩序的多极世界意味着所有国家都应当遵守《联合国宪章》,都应该遵守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而不是要建立一个新的体系,《联合国宪章》就是维护各国最基本、最终极的保障。爱沙尼亚希望各国都能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中国能扮演什么角色?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中国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发展中大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肩负着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的重要责任。
傅融大使表示,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的选择对于多边体系及多边体系的改革影响重大,在解决地区冲突方面,中国也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傅融大使强调地缘政治危机影响着共同应对挑战的能力,“我们和中国的矛盾越多,就越没有解决危机的能力”。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高志凯认为,中国的立场是希望在继续保持现有秩序的基础上,解决存在的问题,改善现有的秩序,而非破坏现有的秩序。高志凯指出,中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对于地区冲突,一直在积极劝和促谈,呼吁停战,强调冷静对话。
文章选自中国网,2024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