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77级王辉耀:人生是一种突围,要保持比人快半步

2024年2月3日

讲故事 讲活法 讲人生 讲奋斗 讲理想

龙吟启新春,2024年2月3日下午,以“与改革开放共生的四十年”为主题的第十三期新三届大讲堂隆重开讲。本期迎来一位以全球化为使命、致力于中国全球化进程的国际风云人物。

本期大讲堂的主讲嘉宾王辉耀先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77级校友,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中国欧美同学会原副会长兼商会会长。目前王辉耀还担任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总干事,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 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才研究会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理事,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专家,清华大学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顾问委员会成员。曾担任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起草组专家,多个部委项目和地方政府顾问。

此外在国际上目前还担任巴黎和平论坛(PPF) 指导委员会成员,国际大都会(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国际执委会执委, 全球数字生态治理委员会(GG DE) 执委, 国际疫情行动网络(PAN) 执委,杜克-昆山大学亚洲顾问委员会成员, 加拿大毅伟(Ivey) 商学院亚洲顾问委员会成员。王辉耀在加拿大温莎大学获得MBA学位,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和英国曼切斯特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得国际管理博士(PhD) 学位,曾担任过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高级研究员,布鲁金斯学会访问研究员,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顾问和世界银行专家等多个国际职务。

王辉耀先生在全球化战略、全球治理、国际关系、企业国际化、国际人才、智库研究、华人华侨和海归创新创业等领域有丰富广泛的研究,出版一百多部中英文书籍,从《国家战略》到《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从《大国智库》到《国际人才蓝皮书》和《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从《我向世界说中国》到《China and Globalization》英文系列丛书,系列达几十本,可谓著作等身,影响广泛。于此同时,王辉耀先生多年来积极建言献策,其撰写的各类建议有上百份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委领导的批示,很多已经成为国家的政策出台。

北京大学校友创业联合会荣誉会长、欧美同学基金会校友会可持续发展专项基金发起人、畅销书《中国式众筹》图书作者、众得邮轮商学院首席架构师杨勇先生主持活动并致辞表示:好嘉宾和好观众相得益彰,好观众以读后感的形式对嘉宾给予回应,对嘉宾是很好的激发和促进。新三届大讲堂的嘉宾与往常讲专业、讲行业不同,以讲故事、讲活法、讲人生、讲奋斗、讲理想为特色,呼吁大家在本校校友圈组织新三届活动、挖掘弘扬新三届精神。

王辉耀先生虽祖籍浙江杭州桐庐县分水镇,却自幼跟随在铁路系统工作的父母在四川长大,从幼儿园便开始全托,小学一年级已开始住校,因父母常常出差不能周顾,出门常受欺负也是家常便饭,这从小寄人篱下、颠沛流离的经历若放在旁人,早已泯然与众人矣。

所幸王辉耀先生得益于祖荫,家族历来崇文重教。“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成为其从小喃喃自语、自我激励的座右铭。其母亲欧阳凰曾祖父欧阳厚均执掌过岳麓书院长达28年,曾国藩,左中堂、郭嵩焘皆出其名下。王辉耀父来自赫赫有名的浙江分水王氏、祖上科名鼎盛、其父亲小时居住过的王家坊故居现为文物保护单位,宋代浙江分水出了17个进士,16个都出自王家。王辉耀幼年其父援建非洲坦赞铁路,王辉耀先生去成都机场送行,父母都鼓励他学好英语,母亲在他小时候给他买的《简明英汉词典〉一直陪伴着他,他从小便种下了“国际化”视野的种子。

上山下乡的洪流中,王辉耀先生主动选择去偏僻的四川金堂县龙王公社插队,困顿迷茫时也不忘父母的叮咛、常常见缝插针抱着收音机苦读英语、手不释卷。每天不光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他都要走四五里路去公社传达室收取他订阅的《参考消息》,身居茅屋,胸怀世界。1977年,王辉耀先生在高考前夕仅二十多天时紧急调整重报高考志愿,得以顺利考入广州外国语学院,当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三所最好的外语学院之一。1978年3月大学入学的第一天,王辉耀先生至今记忆犹新。清晨的五点钟,他不是被闹钟而是被窗外众人朗朗的读书声吵醒,十年人才精华齐聚于一朝,人人卯足了劲儿去学习。

1982年毕业之际,王辉耀先生被选拔分配至国家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司任职,从事国际经济合作与走出去业务,但是部里面人才济济,刚进部委半年也用不上英文口语。一次世界银行被邀来举办连续六天的讲座,作为候补翻译临时上场的王辉耀先生抓住机会,自告奋勇主动请缨,在培训班现场神态自若、惟妙惟肖,一发而不可收,自此业务娴熟的他成为各司争先邀请的“红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984年夏天,已经在经贸部崭露头角的王辉耀先生毅然赴加拿大温莎大学留学攻读MBA,成为我国最早获得MBA学位的留学生之一。1985年,他仅用一年就拿下需要读两年的硕士MBA学位,打破了温莎大学商学院的纪录。王辉耀先生接着申请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商学院攻读博士,期间在加拿大城市联合会参与接待以原副总理李岚清为团长的中国市长代表团,考察遍及加拿大东西南北足达一个月之久,见证了加拿大作为发达国家的方方面面。

1988年,学贯中西的王辉耀先生出任全球最大工程咨询与管理公司SNC-Lavalin亚洲区董事经理。1990年,他通过激烈竞争胜出担任加拿大魁北克驻香港及大中华地区首席经济代表。1993年,他创办加拿大亚加国际集团,后担任国际最大项目管理公司AMEC-Agra国际公司中国区总裁,后又创办了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成为最早回国成功创业的中国海归之一。

1997年,王辉耀先生加入了欧美同学会。1998年被推选为欧美同学会MBA协会副会长,他先后创办中国欧美同学会商会、2005委员会、建言献策委员会等多个知名海归社团,并担任创始会长,2002年被发改委《中国投资》杂志评选为“中华海归十大创业人物”。后来王辉耀被推选为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连续三届担任。王辉耀还连续十五年创办发起举办了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凝聚上万名国内外留学人员参会,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海归创新创业大潮。

1998年,已经创业多年的王辉耀热心公益,在其母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设立王辉耀奖学金,这是广外历史上第一个以校友命名的奖学金,每年出资奖励10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自1999年颁发以来,王辉耀奖学金坚持连续24年颁发,已奖励了240名来自广外各学院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得到了广外师生的高度评价。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2008年,乘着中国成功举办奥运的东风,在全球化进入全新阶段之际,秉承“以全球视野为中国建言,以中国智慧为全球献策”的理念,王辉耀博士和苗绿博士创建了全球化智库(CCG),形成官产学交流的“思想高地”。全球化智库作为国家授予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联部“一带一路”智库联盟理事单位、财政部“美国研究智库联盟”创始理事单位、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全国人才理论研究基地、人社部中国人才研究会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所在地,已连续四年跻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报告》世界百强榜单,并在2020年位列第64位,是首个进入世界百强的中国社会智库,在国内外多个权威智库排行榜单名列中国社会智库第一名,也是被联合国授予特别谘商地位的唯一中国智库。历经十年如一日的建言献策,王辉耀先生于2015年2 月被聘任为国务院参事,2018年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

王辉耀每年都应邀出席国际上各大论坛,包括慕尼黑安全会议,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论坛,多哈论坛,雅典民主论坛,米尔肯论坛等。同时王辉耀还遍访国际上上百家各大智库,同国际智库总裁和负责人对话交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019年5月10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以“中国是国际自由秩序的威胁吗”为题的芒克辩论会上,3000观众出席,熟谙国际规则的王辉耀舌战群雄,将现场对中国的投票支持率拉升两个百分点,赢得这场国际瞩目辩论比赛。

破冰先行,敢为天下先。2022年6月,疫情严重,在国际态势胶着之际和冒着被隔离的风险,全球化智库作为中国第一个智库首先走出国门,踏上国际化破冰之旅,在三十天的时间里,出访了新加坡、美国、法国、德国、比利时、韩国等多个国家,跨越三大洲,举办了70余场对话交流活动,调和“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局面,成为有效链接中西方沟通的桥梁,带动了国内在疫情期间率先开展国际人文交流和民间外交。在疫情肆虐的三年,王辉耀主动线上对话了国际上近百位各国政要,国际意见领袖和商界领袖,举办了一百多国际大使人次参加的CCG大使圆桌,在国际上出版了20多本英文著作。王辉耀邀请了全球数百位国际政要、全球意见领袖、各国驻华大使、国际智库领导、各国驻华商会会长和跨国公司CEO等国际精英为其主编国际图书撰稿,创新开创了国际知名人士看中国的系列图书,创造了历史,扩大了中国的影响,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成为一道中外沟通亮丽的风景线,得到了国际国内的普遍好评和高度评价。

王辉耀先生四十年来横跨政商学研多个领域,在每个领域都成绩斐然。他不仅是那三届的优秀代表,同时还十分关注那三届群体,曾多次举办那三届研讨会。自2012年起,王辉耀先生还先后主编了《那三届》系列的三本图书:《那三届:77、78、79级大学生的中国记忆》、《那三届:77、78、79级改革开放的一代人》,《那三届:77、78、79级的历史记忆》,记录了200多位改革开放那三届一代人的感人事迹。图书的推出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受到读者的热捧,并被新浪、搜狐、网易、中新、中国青年网等多家媒体报道转载,在当当、卓越等网上书店热心的读者们留下了上千条好评。王辉耀主编的《那三届》系列丛书不仅仅是追忆无数鲜活和精彩的个体生命体验,更是探究其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义。

嘉宾点评环节,原温莎大学国际学术中心主任、温莎大学校友温馨回顾了求学岁月的见闻,强烈支持王辉耀先生在国际化进程中的求索和贡献。

观众提问环节,众人提问踊跃,听后醍醐灌顶。被问到“发展好的人有哪些特点”,王辉耀先生表示:发展好的人通常既有干一行爱一行的执著,又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通透。发展不好的人则可能常常面临多处挖井、鲜于出水的尴尬。

全球化智库成立之初,命名尚有争议,而今斗转星移、时势变迁,这个命名反而彰显并暗合了东方的主导与主动,而广受国内外朝野嘉许。

2024已来,离火大运刚拉开帷幕,全球化进程方兴未艾,出海走向国际化或将成为未来大家力破万卷、龙行龘龘的大势所趋。

本期观众心得分享

● 非常感恩王辉耀老师,用朴实无华的、情真意切的言语讲述了他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在那个新中国刚刚解放的年代,祖国建设需要人才,王辉耀老师的父母毅然决然的为了新中国的伟大建设而舍弃了他们的小家,这种家国情怀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下去的!

● 王老师两个多小时的讲述,让我们再次领略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人生一世,要敢想敢做敢为,一马平川,豪情万丈,敢为人先。并再次呈现了成功者共同具备的要素:1.对全学科、跨领域知识的掌握,爱学习,会学习;2.准备充分,寻找规律,目标明确,沉稳睿智,谋定而动,执着自律;3.敏锐的洞察力,顽强的意志力,超强的行动力,完美的组织力,团队的综合实力及个人魅力,及时复盘调整,少走弯路;4.出众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在关键节点和重大场合,厚积薄发,先声夺人;5.不冒进,不困顿,恰到好处;6.始终秉持知识分子的淳厚家风和正义担当。行万里路,家国在心中!

● 王辉耀老师的成功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不仅在机遇来临时能够迅速抓住,更是在日常中不断为自己创造机会。这种主动出击、勇于开拓的精神,让我认识到要积极对待雪藏期,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才能在机遇降临时展现自己的价值。

● 王先生及团队出版的大量书籍和报告内容都是这个领域的精华之作,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全球化背后的各种机制和规律,作为投资和咨询从业者,未来要认真拜读学习,以便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同时,我也希望新三届讲堂能够邀请更多像王先生这样的嘉宾,为我们带来更多有价值的分享。

● 从王耀辉先生的经历看,他是个“爱折腾的”人,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国内到国外又回到国内。可能也正是这么多年的这些“折腾”,王辉耀先生经历和经验都极为丰富。正如他所说的“滚雪球”,前面的经历和知识都成为后面壮大的积累。

● 受朋友之邀,有幸参与了本期新三届讲堂的活动,席间认真聆听了主讲嘉宾——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王辉耀老师的分享,顿感收益颇丰,不虚此行。其中:“比别人快半步、提升软实力、在英文世界里,逐步让我们的声音大一些”对我有深深的触动。因为比别人快半步,所以赶上了恢复高考头班车;又因为比别人快半步,所以在三年疫情期间,率先带队走出了破冰之旅;还是因为比别人快半步,2008年创立了全球化智库,为推动中外友好往来,致力于世界和平,一直走在前沿…….而“提升软实力、在英文世界里,逐步让我们的声音大一些”,王老师通过一个辩论会的过程描述,让我领略到我们大国智库的风采,并在今天让我感到我特别有幸能有缘与智者同行。

● 一方面,王辉耀先生的人生历程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他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把握机遇,勇敢迎接挑战。从恢复高考到成为外交事务中英语同传,从参与中国改革开放到走向国际化舞台,他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智慧和勇气。……另一方面,王辉耀先生对新的多极全球化建设的思考,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 兔年年尾很开心参加新三届讲堂,王辉耀老师概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体悟。一些大的环境和时代机遇我们个体是无法选择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应对环境的方式方法。到底是躺平还是积极努力去争取,我想王老师的经历给我们很好的答案。从“读书无用”的大环境下偷书被处分,到在外经部积极努力争取翻译的机会,加拿大留学时毛遂自荐当活动翻译,以及前年疫情期间国际民间交流的破冰之旅,无一不是积极争取的生动展现。王老师职业生涯的选择,也深刻践行自己“快半拍”的人生哲学,总是比潮流上能够快半步,便会主动很多,其实也是认知的一种体现。

● 王辉耀理事长核心标签就是国际化,高考考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同期中学毕业800多人只有10多个人左右成为幸运儿考上大学,改变命运,毕业自己主动跑到北京争取机会到了外经贸部,因为资历浅,没有机会做翻译,但是随时准备着,一次活动,没有其他人,领导只好让他试试,没有想到翻译效果特别棒,连续几天翻译,人生开始不一样,后来积极申请出国,得到加拿大留学机会,留学对自己要求很高,想一切办法提高自己,不求回报抓各种机会,毕业就一个目标进入跨国公司,两年时间三级跳,然后又开始找机会到了加拿大一个公务员,然后又抓住机会到香港当首代,赶上国内开放,回国创业,后来积极推进各种社会组织,做了大量工作,到了最后又看到国际化智库前景,创办了全球化智库,现在应该是国内民间智库第一名,在国际上很有影响,看对方经历感觉一切都是为做国际化智库准备的,绝对对方就应该做智库,听新三届讲故事,讲活法,讲人生,讲奋斗,讲理想,就是一种人生改变的捷径!

文章选自新三届讲堂,2024年2月5日

-相关链接-

CCG新书《那三届:77、78、79级的历史记忆》在京发布

《那三届——77、78、79 级,改革开放的一代人》出版发行

《那三届》在各大图书网站开始发行 呈现77、78、79级大学生群体记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