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与欧亚中心在巴黎成功举办第二届中欧合作圆桌研讨会
当地时间11月12日,全球化智库(CCG)和欧亚中心(Europe Asia Center)成功在巴黎联合举办了第二届中欧合作圆桌研讨会。包括欧亚中心副总裁、联合国前副秘书长Erik Solheim,欧亚中心董事会副主席、前欧盟交通专员Violeta Bulc在内的20余位中外嘉宾出席会议,并围绕中欧关系发展进行坦诚深入的交流。
2023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双边各层级交往全面恢复。10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举行第十二轮中欧高层战略对话。此前,双方已经在环保、数字信息、经济和贸易等领域举行了高级别会晤。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世界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中欧需要积极开展各层级对话,更好相互理解,坚持伙伴关系立场,增信释疑,在各领域加强合作,促进文明间交流互鉴。在此背景下,CCG和欧亚中心共同举办了本次圆桌研讨活动。
会上,欧亚中心理事Yan Rui主持开场环节,欧亚中心副主席Violeta Bulc、CCG理事长王辉耀分别致欢迎辞。圆桌环节围绕“地缘政治转变时代的中欧关系:在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系统性竞争对手的框架下引导经济合作和贸易”和“中欧人文交流:两大文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主题展开讨论,分别由欧亚中心理事Matic Gajsek和CCG秘书长苗绿主持。
欧亚中心董事会副主席、前欧盟交通专员Violeta Bulc
研讨会上,CCG理事长王辉耀从贸易投资、气候变化、地缘政治、人员交流等方面讨论了中欧合作的前景。他表示,贸易是促进中欧双边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恢复中欧经贸合作无疑有助于当前中欧关系升温,然而目前在中国发展的欧洲企业数量有所下降。中欧可以合作召开企业经贸方面的峰会,推动企业特别是新能源领域的企业合作。正如“一带一路”峰会中指出的,欧洲的“全球门户”可与“一带一路”相互搭配,而不是对立、竞争的关系;同时,WTO、WHO都是很好的中欧合作平台。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美国和欧盟作为三大主要的行为体应该增进交流合作,而欧盟的反补贴调查如果处置得当,不仅能够促进双方经贸合作,还可能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创新。此外,他强调了中欧人员往来非常重要,因为当前中欧关系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人员交往能够促进政策交流,推动双方在国际舞台上提出更多新思路。
CCG秘书长苗绿表示,在当下地缘政治危机加剧之前,中国与中欧等对话机制较为畅通,互享信息的同时更扩大了信息来源。但当前地缘政治危机的加深阻断了对话机制。她再一次表达了自己对下周旧金山APEC峰会上中美两国表现的期待,并期待中欧、中美之间能够加强对话增进互信。
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还有:欧亚中心顾问委员会成员、KIC 气候政策总监Lisa Lang,欧亚中心人文交流主任Kelanbaike Makan,欧亚中心人文交流顾问Ji Jing,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朱伟卿,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邬国华,九牛文旅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亦飞,全球化智库副主任孙玉红、总监李庆、副总监赵占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