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桅:中国智库2.0要从做加法到做乘法
2023年10月10日2023年8月17日,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大国智库2.0》图书发布会暨CCG15周年中国智库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物研究所所长、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发表以下观点:
我理解的中国智库2.0可能需要从原来的做加法到现在的做乘法。原来做加法是指智库不断地增加,不断地进行一些相互交流。今天的智库为什么要做乘法,因为现在整个世界都在做除法,世界都乱了。那么怎样做乘法?这是很大的问题。用官方的表述来说,从崛起到复兴,崛起是顺势而为,复兴可能尤其艰难,意味着要解决五千年的问题。因此智库能不能代表五千年中国智慧、能不能代表十四亿中国人民的声音、能不能解决全球化愿景、战略和挑战,这是中国智库2.0要做的事情。
第二,中国智库在中国崛起和中国复兴的过程中充满了悖论。第一个悖论就是越政府的智库,好像就越不独立。有些国家希望智库跟政府越近越好,有些国家希望智库跟政府越远越好、越独立越好。这也是个悖论,如果智库越独立,证明它对政府没有影响力;智库越想离政府近,又会有声音说这样不独立。发展中国家希望智库跟政府关系越近越好,发达国家希望跟政府关系越远越好,怎么在其中找到平衡,这是一个悖论。
第二个悖论是越中国还是越世界。有些智库非常中国化,但有的智库把中国化隐藏到了国际化或者世界化里。智库到底应该越中国还是越世界,这也是悖论。
第三个悖论是学术越宣传还是越社会。这三个悖论很难统筹在一起,但是我觉得CCG在三个悖论的解决方面确实成为了典范。我称CCG为三个“最”,第一个是最重视人,包括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全球化,以及人才的引进等等;第二个是最国际化,今年我有幸跟着CCG去一些欧美国家访问,CCG确实可以说是最被西方认可的智库,无论是左派右派,欧派美派,都能够跟CCG进行对话,我觉得这个确实也很不容易;第三,最全球化的智库,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它的名字就叫全球化。在全球化何去何从的时间点上,CCG能成为首个获得联合国特别咨商地位的中国智库,这不是偶然的。我们希望CCG能够成为最能代表中国、最能代表中国对全球化声音的智库。
CCG这些年来做了三件事情,在三个“最”里头,第一是把西方的变成中国的,比如这本《大国智库2.0》中对整个西方智库有一个很好的介绍,CCG还把西方智库的一些学者、智者、活动请到中国来;第二是把中国的带到西方去;第三,最重要的是无论中西,最终都汇聚到了全球化的洪流和智慧里,CCG最支持全球化,也最能够超越中西方分歧,因为其使命就是全球化。所以最后,希望(CCG)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中国智库2.0时代创造(CCG)的2.0,创造全球化的2.0,谢谢。
本文依据嘉宾在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大国智库2.0》图书发布会暨CCG15周年中国智库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