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驻华大使傅融:中欧目前的问题是如何保持互利共赢基础、更好管控分歧

2023年10月8日

2023年9月21日,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九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北京盛大开幕。会上,德国驻华大使傅融(H.E. Patricia Flor)发表以下观点:

我要祝贺全球化智库十五周年庆,很高兴来到这里和大家分享。我要分享一些关键信息,也将佐证刚才德斯卡亚大使和庹尧诲大使的观点。

首先,我的核心观点是德国是如何应对这些情况的。现在的世界和十年、二十年前的不同了,地缘政治变化迫使所有国家调整政策,欧洲、德国、中国曾经有非常好的互利共赢的关系,今天面临的问题是怎样保持这样一个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更好的管控分歧。

第二,在某些时刻每个国家、每个政府都应该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来进行回应。德国政府首次出台了有关中国的政策,提出了一些工具和措施,来指导德国和中国之间的合作,与此同时不会危及到我们同其他国家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和欧盟的伙伴国是一道来进行这样的协调合作的,而并不是在大洋彼岸有一个国家要求我们这么做。朔尔茨总理强调了好几次,中国政策的目标不是脱钩,这不是我们想要的,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经济相互依存度非常高,企业也是呼吁有更强的经济合作。

第三,德国和欧盟有这样一种共同的措施来增强自己的韧性,不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确保我们能够在未来任何的危机中都能够生存。我同意刚才德斯卡亚大使提到的,双循环、本地化,当然有技术自我依赖,是合理的,但是,问题是如何保持合作的空间。因为全球挑战需要通过各方进行合作来进行全球的应对,其中就包括全球的主要阵营。我看到很多机会,像SDG目标,刚才吴红波大使提到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平与稳定,所有这些中国对德国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盟友伙伴,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我们需要这样的伙伴关系。我们也要加强在人权方面的对话,在一些我们持有不同观点的议题上也需要增强对话。

我可能要提到一个比较敏感的领域,就是和平与稳定,这对每个国家都至关重要。所以,我们会期待与中国合作,在裁军谈判,在降低风险机制方面,这个机制是双方的,对中国和欧盟都是一样。与此同时,我们鼓励接触与对话,避免冲突升级和误判,我们也要探讨海洋法的意义。在气候变化议题上,德国和中国是有共识的,并且已经开始落实。在夏天李强总理和朔尔茨总理进行了对话,加强了在可再生能源氢能方面的合作。

最后,不仅仅是国家需要进行调整,还有全球框架也需要进行调整来应对世界上的变化。我同意吴红波大使所说的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这种调整,我们期待与中国进一步讨论、进一步合作,比如共同的一些规则,多边的一些议题,包括对于AI等新技术的使用和限制,我们也希望与中国讨论数据流动、数据安全等问题,期待与中国在健康卫生方面进行合作。这也是鼓励各国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来避免第二次疫情的爆发。我也同意,我们需要更多的接触,更多的讨论,这不仅仅官方层面,也是在人文交流方面,我们也需要一个公平、自由的贸易环境。

再次感谢,公开的、透明的讨论是我们应对现在这种气候和全球地缘政治危机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本文依据嘉宾在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15周年系列主场活动之“第九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