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正:公共外交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大舞台

2023年7月13日

赵启正,全球化智库(CCG)顾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


【导读】 7月6日,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传播创新论坛(2023)在上海举行。来自中央部委、地方省市、国际组织、高等院校、智库、媒体、企业等的中外嘉宾以及国际青年代表近200人围绕“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主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会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作了特别演讲。本文由观察者网整理自会场速记稿,未经演讲人审定。


大家好,今天我想向大家报告的题目是——向世界说明“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传播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觉得,讲得具体一些、实际一些,效果才比较好。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提出的中国今后发展的重要道路。首先,我们要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有比较深刻准确的认识,才能谈得上传播中国式现代化,才能谈得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表达。

中国式现代化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就开始了。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到了党的十八大,又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我们成功推广和开发了中国式现代化。我是1940年出生的,我的记忆正好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同步,我不妨来回忆一下,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过程。

在1950年代,并没有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和口号,因为在那个年代,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家。在1953年,我上初中的时候,中国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要全力建设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没有提出“现代化”这个说法。因为那个时候中国确实是农业国家,不会造很多机器,不会造拖拉机,也不会造小汽车。到了1954年第一届人代会,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那时也没有提出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50年代初期,中国工业非常贫弱。到了5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中国生产的东方红拖拉机、解放牌卡车。1958年,中国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提出建设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科学文化,强调这三个方面的现代化。1960年,毛泽东主席说,应当加上国防的现代化。

1964年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决定,要在20世纪内建设成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口号,这个口号一直坚持到现在。1964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我本人是学核物理的,1963年大学毕业后就参与了有关方面的试验工作。我们为氢弹爆炸提供了爆炸的原材料,这也是我们这代人感到振奋的事情。

1978年文化大革命后,党拨乱反正,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这样,我们又走了正确的道路。1979年邓小平同志曾经和日本的首相和大企业家说过,“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解释说,因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开始得晚,在今后几十年完成的现代化,和先进国家的现代化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必须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计划,我们争取的目标是小康生活和小康之家。到1982年,也就是粉碎“四人帮”之后的第二次党的代表大会,即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自此之后,我们一直坚持到现在。

二十大系统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布局,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五位一 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现代化不只是四个,即科学、农业、工业、军事的现代化,也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种种方面,现在现代化的概念,超过长期所说的四个现代化下的传统概念。

中国式现代化有一个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并不是说,中国式现代化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有什么重大的不同,还是有共同的特征。不同的点在于,要基于中国国情。中国很大,各地情况不同,气候不同,资源不同,原有的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基础不同,中国各地的发展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模式,但都是在共产党的统筹下发展的。

如何把中国的现代化讲给大家听?说清楚是非常不容易的。以上海为例,想把上海市的现代化对大家说明,说法也不一样。一种比较宏观的说法是,描述我们近期的理想或者是二三十年内的理想。上海的人民代表大会上,大家一致赞成要建设五个“大中心”,上海市要成为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更详细地说,要具有现代化的生产力和先进合理的经济社会空间结构,具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具有优质的生态环境,具有现代的城市管理和现代化建设的人才。这样的说法与其他城市如北京、广州等相比,非常类似,不一定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想,在讲述中国现代化时,不妨更具体一点。

浦东开发期间,我曾经是浦东新区的负责人。在接待外国投资者时我会说,上海面对着中国的长江流域,这是一个经济发达地区;站在海边,因为沿海地区又是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所以,进入上海,就进入了中国的经济发达区;转过身来,面向太平洋,伸出左手就是日本的东京、大阪,韩国的首尔,再往南走,就是中国的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各国,最后到新加坡。我们管这条线叫“亚太经济走廊”,占据了亚洲GDP的70%—80%以上。所以说,到了上海就进入了现代中国,因为上海市是中国现代化领先地区。这时,我们找到一本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罗兹.墨菲(Rhoads Murphey)写的一本书,题目是《上海,现代中国之门》(Shanghai, the key to modern China),意思是请大家到上海来吧,你就进入了现代的中国。这对外国人来说,说得很明白,比讲宏观的远景,更容易记住。

话虽这么说,1990年宣布浦东开发后,国际上并不认可。他们认为,浦东开发只是一个口号,不是一个行动。当时,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很少,基辛格博士(Henry Alfred Kissinger,曾任美国国务卿,著名国际政治学者)是最先来的。他说,我了解中国的政治,我要到北京去;我了解中国的经济,我还要到上海来,我要到这儿来听听你对浦东开发的远景描述。他第一次来的时候,我只能给他看地图,告诉他,上海有一条江,江的东边叫浦东,江的西边叫浦西,而东边都是农田,西边是发达的城市。他第二次来,我给他看开发的模型。他第三次来,他看到一些开辟的工地上有一些建筑吊车,他就觉得,你们在行动。基辛格博士说,我观察下来,浦东开发是行动,不是口号!我拜托他介绍更多美国人和美国媒体来看看,他很高兴地答应了。这样,浦东开发就逐渐形成了开放的局面,中国的投资和外国的投资融为一体。

到了1996年,《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里写道,访问了上海市副市长赵启正,他坐在一个破旧的沙发上操纵着新式多媒体,向我介绍了一个野心勃勃的浦东开发计划。假如在他的有生之年能够建设成功,那么中国就不只是政治大国、军事大国,也是经济大国了。我们该怕中国吗?这是“中国威胁论”最初的版本,他是用问题提出的。而今天不是这样,今天把“中国威胁论”看作现实了,这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的。

1996年1月7日,波士顿环球报发表名为《我们应该害怕中国吗?》(Should we fear China)的文章

文章还配了一张漫画,是中国人吃美国国旗做的小菜。我给他写了信,表示浦东开发主要目的是振兴上海,把中国上海建成一个能够和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对话的城市,绝没有拿外国人当小菜吃的野心,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我给他写信,也得到了他的认可,也在他们的报纸上做了发表。

浦东在最初的二三十年,就把一片平地建成了现在这样。这个地方叫小陆家嘴,右边的建筑一共是470万平方米,容纳23万白领,已经形成了上海的金融中心。这里有870家贸易机构,浦东开发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浦东开发三十年对比图

2019年,世界银行在孟加拉达卡(Dhaka,孟加拉国首都和第一大城市)开了一次会,邀请我参加。我拍了一段视频,讲了浦东开发的过程。最后的世界银行报告说,建议东南亚的一些城市要参考浦东的经验。达卡一边是农田,一边是发达的现代社区,很像上海原来的样子。报告指出,支持达卡和其他城市学习浦东的经验,做现代化改造。

也就是说,浦东是什么形象?由最初的空谈口号变为现实,我们用了20年的时间才说清楚,才得到认可。所以,表达中国的形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努力。并且,我们言行一致,要讲真实的情况,而不能够堆积口号。

中国式的现代化要从今天讲到明天,要讲到远景。有两个时间点,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即小康生活。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要把中国建成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今天,我用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例子来说明,创新表达,重要的是言行一致,讲真实的故事,既讲我们得益的地方,也要讲不足的地方。这样,中国人自己有信心,也给外国人一种信任感。

在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再回到今天的论题,“向世界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我加了一行英文,Present Chinese Modernization to the World,因为会上有几位外国的大学者。在这里,我就发现了问题。我们向世界说明,并不是向世界宣传,也就是说“Propaganda”这个词是有特殊含义的。最初是罗马宗教用的,后来新教对Propaganda有所批判,再后来,德国人和苏联人都成立了宣传部。“宣传”这两个中国字,在中国是完全正面的,是表示让大家都知道的意思,但是对应成英文是不应该翻译成Propaganda的。在清朝末年,1666年的第一本《英华字典》就错了,把“Propaganda”翻译成“宣传”。所以一直以来,中国人总是把“宣传”对应成“Propaganda”。

担任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的时候,我觉得应该纠正这个翻译,所以在《美国领袖》杂志上写了一篇文章叫Present China to the world。Present就表示,拿出一种贡献。这又遇到了一个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怎么表达?如果是日本的现代化,肯定是Japan’s modernization;如果是德国的现代化,一定是German modernization。我看我们的会议手册是China’s path to Modernization,这个在中文里的确是中国式的,为什么要加一个中国式?这对中国人的理解很重要。

在早年,甚至于清朝末年,中国就派了大量的学生,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还是要参考日本。在冷战时期,俄国帮助中国建立了一套现代化工业,所以那个时候,中国的现代化实际上是学习苏联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参考了更广泛的西方现代化,这里包括美国的和欧洲的。但是实际上,各国的现代化是有共同特征的:应用最新的科学技术,用最低的成本产生最高的效率,创造最低的污染。可是,由于各国情况不同,做法、进展有所不同。对中国来说,用中文说“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人很明白是什么意思。我们自己要努力,我们要创造出自己的特点。因为中国人多,地方资源不平均,气候不一样,历史背景不一样。因此,我们各地都要努力创新,共同形成中国式现代化,这是我学习中国式现代化的体会,和我用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例子,展现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如何传播的体会。

谢谢大家!

 

文章选自观察者网,2023年7月13日

关键词 赵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