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海玉:近百万中国留学生在境外高校就读
2023年4月12日2023年4月12日,由全球化智库(CCG)和ETS中国主办的2023国际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CCG副秘书长许海玉在主持以“中国留学发展新趋势与国际化人才培养展望”为主题的午餐对话中发表以下观点:
根据CCG研究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从1999-2020年中国仍然是世界是最大的留学生源国,接近100万的学生在境外高等学校就读。与此同时,政府也在积极推进留学生回国创业和工作,加大对留学生支持的力度。
新冠疫情对留学和全球教育产生巨大影响,也对中国留学生的出境和回国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疫情过去,留学生出境和回国都在逐渐的恢复,中国留学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形势持续发展,留学生回国创业就业推动了中国科技发展、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竞争加剧,中国留学生也需要具备更强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才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未来中国留学发展是需要更加注重全面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强化对留学生全方位的支持,促进留学生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为中国和世界贡献更多的人才和智慧。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留学发展趋势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这个话题相当于不仅是关系到留学行业的发展,也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所以,我们举行这次圆桌研讨,邀请留学和教育领域资深人士探讨。
我们设置了几个议题,包括中国留学新发展趋势,如何看待这些趋势,您认为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及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国际学校如何更好的为中国学生提供国际化教育,如何保持创新和发展的动力,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地区和环境中实现国际化教育,如何平衡本土文化传承和国际教育资源的利用,都是在座各位非常关注的话题。
未来随着中国更加的开放,需要更多的留学人员来推动经济的往来,对接规则,构建全球共识和参与全球治理,在这个过程中,留学教育和留学预备教育是全球化人才培养必不可缺的环节。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课程体系,优秀的师资资源,同时要建立贯通的培养机制。所以,我想各位既是国际人才培养的实践者,也可以说是研究者,我们不断在实践中发现、分析和研究,这个行业也需要大家不停的去做沟通和交流,来共同构建这种全生态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这个链条也包括政府的决策者,包括教育家,包括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也是需要共同为国际化人才培养贡献力量,作为全球化智库(CCG)也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提供交流分享的平台,另一方面通过不断的研究,去分析,也会做政策建议,切实去推动政策。
(本文根据CCG副秘书长许海玉在由全球化智库(CCG)和ETS中国主办的2023国际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