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庆中: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三个观点
2023年4月18日2023年4月12日,由全球化智库(CCG)和ETS中国主办的2023国际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潘庆中在以 “中国国际人才发展的新时代机遇与展望” 为主题的开幕对话中发表以下观点:
我有三个小的观点。发展是有机遇的,第一点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人才才能发展。什么样的环境?在16世纪,有了文艺复兴才有了达芬奇、哥白尼等这些人才,这些影响了人类的人才,17世纪英国革命,诞生了牛顿等这些人才,接下来法国启蒙运动又影响了拉普拉斯、拉格朗日,这些人怎么这么聪明?法国的启蒙运动后,德国的工业革命又带来了像爱因斯坦、高斯等这些人,20世纪美国发展起来之后,出现了一代代科技人才,如冯·诺依曼。现在21世纪,中国也拥有大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全球文明倡议,就是在文明大环境下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所以我的第一个观点是,大环境才能出人才。
第二,国际化人才是多元化的。四年前我跟苗绿博士和辉耀博士一同前往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我估计在座的人99%没去过,甚至还有90%没听过。这个地方很富有,我上个月又去了一次,当地有400个中国留学生,他们学各种各样的当地的文化。它还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石油工程专业的。在巴库我们参观诺贝尔的博物馆,诺贝尔不是在挪威北欧赚钱,不是靠火药、枪托赚钱,而是靠巴库的石油赚钱,但是没人宣传。二战时期,德国为什么要进攻苏联?因为德国缺少石油,他打苏联是为了打巴库,以获得那里的石油资源。这些都是多层次化、多元化的人才才能告诉我们这样的历史,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多层次化的人才。
第三,年轻人的培养。吴老师刚才说的年轻人的培养,您说需要科学家、工程师和青年人,而我们既不是科学家、工程师,更不是青年,好像这都跟我们没有关系。但是培养年轻人非常重要,包含短期行为和长期行为。短期肯定需要引进各种高精尖的人才,但是中国的发展是长跑,是五千年历史长跑,为了发展未来的国际化人才成立了苏世民书院。
2013年4月21号成立了苏世民书院,奥巴马总统为此向习总书记写了贺信。2016年我们第一次开学典礼习主席和奥巴马又写了贺信,两个大国的元首为了一个学院写了两封贺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为什么这么重视?因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很重要,国家要聚天下英才为发展服务。
苏世民书院的外籍学生占总人数的80%,让他们来到这儿就是要让他们要知华、友华,甚至爱华。了解中国,让他带着中国的理解看世界。为什么?因为今天中国也是世界的中心之一。为此我们做了很多项目,从各个方面培养这些人才,让他们能够了解中国。这就是未来,这是我们书院的未来,希望大家多支持,多关心。
关于这一点,我再举一个例子。我前天刚从甘肃回来,今天还要回去前往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支持当地的贫困学生。由我们23个学校支持的每届学生中都有前往北大、清华的,这些学生都是未来,他们今后也将成为人才,所以对未来人才也应是多层次的支持。总结一下,第一有土壤,第二要培养多元化的国际人才,第三要多层次的培养青少年。非常感谢大家。
(本文根据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潘庆中在由全球化智库(CCG)和ETS中国主办的2023国际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