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外交生力军 | CCG研究

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日渐凸显。但我们也感受到,在当前仍由西方主导的局势下,中国尚未掌握足够的话语权,无论是在外交政策领域,还是在树立形象方面,都遭受着许多偏见和误解。尤其当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下,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具有时代紧迫性。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我国遍布全球的几千万华人华侨、几百万留学“海归”人员,是天然的“民间外交官”,他们具备遍布全球的人脉资源优势、融通中外的传播优势,尤其是广大华人华侨熟悉住在国的历史、文化、习俗,加之与当地民众长期交往建立起来的亲近和信任,使他们传播的信息在驻在国政府和民众心目中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是开展民间外交的可持续力量。

1987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余俊武背上行囊,远赴澳大利亚深造。身在异国他乡,他发现澳大利亚的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会开饭馆、能吃苦、会赚钱,但不懂艺术。若想改变这种印象,就必须要把中国真正的艺术展现出来。于是他萌发了一个想法——将中华文化引入澳大利亚,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在他获得悉尼“华声合唱团”艺术指导的职位后,便开始着手组织华侨华人排练我国著名戏剧家曹禺的经典作品《雷雨》。1988 年,《雷雨》成功上演,在悉尼侨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从此,一部部反映中华文化的戏剧接连在澳大利亚的土地上演:《吴王金戈越王剑》《小蜡笔》《马兰花》……余俊武也被澳大利亚政府赞为“填补了澳洲华人话剧史的空白”。

多年在异国他乡的漂泊让余俊武对在澳大利亚生活的华人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他自编自导了反映澳大利亚华人移民生活的现代话剧《寻梦》。该剧在创作前期获得了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委员会的支持,演出获得极大的成功,他也因此获得澳大利亚多元文化艺术委员会颁发的“艺术家创作”奖 , 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导演。1993 年,他担任大型文艺晚会《中华魂》的总导演,带领华裔艺术家,第一次登上悉尼歌剧院的舞台,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精华。

在澳大利亚生活 30 多年的余俊武,始终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将中国文化艺术精华介绍给澳大利亚人民。他推动成立了澳大利亚华人文学艺术联合会,组织策划上百项大型文化活动,成功举办海外第一台春节联欢晚会,不仅为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带去中国文化的慰藉,也让中国文化在南太平洋地区发扬光大。余俊武说:“我们很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祖国,国家把我们培养成人,我们对国家没有任何回报,现在在海外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就是我们对祖国最好的回报”。

同样致力于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还有石巧芳夫妇。

在法国巴黎西郊的圣雷米市,坐落着一处典型的中国园林,这座园林的建造者石巧芳是一位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的旅法华人,她于 20 世纪 80年代末赴法留学,在完成了凡尔赛建筑大学的深造后,开始从事园艺相关的工作。

20世纪90年代中期,她和丈夫开办了一家园艺公司,专门培植盆景,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他们了解到在法国已有两座两百年以上的日本园林,而且法国人很崇尚日本园林,但对中国园林却一无所知。于是夫妻俩慢慢萌发了建造一座中国园林,将中国的园林建筑艺术介绍给法国人的想法,这样既可以将中国的文明展示给欧洲,也可以寄托旅法华人对国家的思念。

2004年,借助法国“中国文化年”的机会,石巧芳夫妇在巴黎建造了首个中华园林——怡黎园,并得到了驻法使领馆和法国华侨华人的大力支持。为了将中国园林原汁原味地搬到法国,石巧芳在中法两地来回奔波,将从中国搜集到的石头、花卉、树木等,一一搬进怡黎园,精心布置,最终一座充满中国元素的苏州园林在法国诞生。石巧芳建造中国园林的举动深深打动了在法国的华侨华人,他们集资在怡黎园内竖起了一座10米高的牌坊,一面刻着“阅华楼”,一面刻着“望乡石”,以此表达对祖国的思念之情。2007年,在收到牡丹之乡——山东菏泽送来的800株牡丹后,石巧芳又在园中另辟牡丹园,并在每年五月牡丹盛开时节举办“牡丹节”。

随着石巧芳夫妇以及旅法华侨华人的推广和支持,怡黎园的名气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越来越多的法国和欧洲游客来到这里参观游览,举办活动,他们在这里了解了中国的园林艺术以及中华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在法国传播中国文化,石巧芳促进了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两国的友好交往和密切合作开辟了一条民间外交的道路。

在我们全球化智库(CCG)中,“海归”人员占了大半。这些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发挥民间外交作用:在慕尼黑安全会议、达沃斯论坛、巴黎和平论坛、芒克辩论会、世界贸易论坛、雅典民主论坛等重大国际场合,通过参与辩论、研讨发言,举办边会等形式,发出来自中国民间智库的声音;在中美关系焦灼的特殊时期,远赴重洋,走访美国各大智库和商会,举办各类中美经贸研讨会,推动中美各领域专业人士的沟通与交流,通过智库外交“破局”,为保持中美之间的沟通和对话开辟宝贵渠道,此外,我们还将这些经历进行了一一记录,并结合我们的思考和总结,通过我们的新书《我向世界说中国》推出,希望可以为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开展民间外交,促进文明交流,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2020 年,苗绿博士还亲自发起了“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GYLD),为全球青年精英搭建起对话交流的平台,为全球性事务汇聚了更多国际化、年轻化、多元化的创新思考,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思想交流、平等对话,包容互鉴。2021年8月10日,习近平主席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回信,对他们积极到中国各地走访、深化对华了解表示赞赏,鼓励他们加强交流互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习主席的回信,增强了我们将 GYLD 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青年领袖机制的信心。我们希望“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国际青年参与,为中国与世界搭建更多沟通桥梁,为中外文明交流发挥作用。

早在1913年,《申报》寄望留学回国人员“今日遇有外人来华者,导之使观我国数千年之良风美俗,及一切旧时之宝贵建筑、美术。半使中外感情日益敦笃,半使外人尊重我国之观念日以隆厚”。欧美同学会则以“修学、游艺、敦谊、励行”为宗旨,鼓励留学回国者继续研究其所学而又互相团结,担负起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留学人员在积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与汗水的同时,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从事民间外交活动。20世纪50年代,我国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外交;70年代,我国与美国、西欧及日本的外交,其中都不乏留学人员的身影。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留学回国人员更加注重与各国的民间友好往来,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桥梁纽带作用,与驻华使节、国外的学术机构、民间团体等保持着密切联系,增进相互了解。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欧美同学会要做“开展民间外交的生力军”,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对广大留学归国人员在民间外交工作方面潜力的肯定。

“在新世纪新阶段,民间外交的任务更加繁重、作用更加突出、舞台更加广阔”。全球化时代,广大留学“海归”人员在连接中西,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促进民族和睦相处中都可以发挥独特优势。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与推动者,在当下全球化遭遇逆流,中国所处国际环境异常复杂的时代,更需要每位“海归”人员、广大华人华侨扮演好民间外交使者的角色,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选自《海归中国》,王辉耀、苗绿著,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