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凡:中美经济,可能脱钩吗
2022年8月4日
要点速读:
1、中美经济脱钩基本上是失败的,贸易上也没有成功。整个中美这一轮贸易战起源是什么?就是对中国制造2025的担心。因为中国制造2025是我们制造业升级的一个技术发展计划。一旦中国实现了这个技术发展规划,那么中国可能就在这些领域里面全面领先,如果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全面领先,那美国原来赚取超额利润的这些机会就没有了。
2、上半年外贸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全球经济在逐步复苏,对中国制造的需求增加。二是中国现在扩大了合作面,我们有亚太地区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还有 “一带一路”倡议,对开启新的市场也有很大帮助。
3、美国的通胀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通胀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和欧洲一样,由于能源、粮食、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所引起的。二是由于供给不足,美国对中国的进口产品增加关税,影响到了整个的物价水平。
正文:
01、预计下半年外贸增长趋势仍会延续
中国上半年外贸的经济增长情况非常好,去年贸易增长速度已经非常快,去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了一个百分点。在这个基础上今年又有新的增长,出口增长更快,上半年出口增长超过了13%。
外贸增长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全球经济在逐步复苏,对中国制造的需求增加。二是中国现在扩大了合作面,我们有亚太地区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还有 “一带一路”倡议,对开启新的市场也有很大帮助。所以在欧美市场复苏的背景下,再加上了新的市场开发,和新贸易往来的加强,使得中国贸易出口在上半年有非常亮丽的表现。
预计下半年增长趋势还会继续,只要全球经济在复苏,对中国制造的需求就会增长。现在疫情没未完全过去,很多领域的需求反而是增长了。比如远程通信,中国是最大的远程通信设备生产商。
由于目前能源价格高涨,所以对新能源工具的需求也在增长,中国是新能源工具主要的生产国,给世界市场输送了大量的电动车。电动车出口在上半年已经是非常主要的力量。下半年这些趋势还会继续,带动中国的出口增长有比较好的表现。
02、中美经济,可能脱钩吗?
每一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改向,都会引起资本市场的动荡,引起很多国家的资本外逃,造成汇率危机,进而造成一定的金融危机。汇率危机使得很多国家外债太多,还不起外债,很多企业因为借了过多外债,本币贬值,使得还债能力进一步下降。
美国也会趁机而入,在其他国家危机时,它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强迫这些国家出售它的好资产,这时美国资本会大举进入,廉价去抄底,购买这些国家的资产,这种行为经常被称为剪羊毛。
这次美联储货币政策改变造成的影响,不仅是发展中国家或者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确实已经遇到了巨大的风险和危机。现在土耳其里拉的贬值情况,甚至比印度卢比的贬值情况都严重。但是对一些发达经济体来说,现在危险也很大,比如日本。日元的贬值情况和日元国债下跌的情况,已经让日本经济进退两难了。
原来日元贬值对于日本的出口有好处,但这次日元大幅贬值,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日本贸易出现了逆差。因为在日元贬值的同时,国际上的大宗商品和能源的价格都在不断上涨,日本是一个能源资源匮乏的国家,它主要是从海外进口这些东西来加工再出口。以美元计价的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使得日本进口这些产品的价格大幅上涨,它出口的时候用日元定价,因为日元贬值,所以换回来的利润更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经济某种程度上也陷入了一种两难。
日本目前应该做的,最起码要和美国的利息保持同步,这样才不会出现大量的资本外逃。但因为它的国债水平太高,日本国债与GDP的比例现已超过260%。日本还实行特别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它的国债利息也近乎于零,沉重的国债才不至于被利息压垮。
如果它要和美联储一样提高利息,那它自己就已经应付不了如此大债务的利息。国家预算主要都用来支付利息的时候,财政能力就会更差,让经济恢复增长的财政手段就更没有。所以日本政府才不敢跟美联储,跟美国的货币政策同步。可是不同步,后果也非常不好。
对欧洲经济来说,也是不好的兆头。近期欧元兑美元汇率跌到历史新低,过去欧元汇率高于美元,最近低于美元。在这样的情况下,欧洲面临着严重的收入性通货膨胀。因为在国际市场买这些资源都需要用美元支付,过去欧元坚挺的时候,可以很便宜地买入,现在这些资源用美元计价就贵了,因此欧洲国家这时也被动地引进了输入性通货膨胀。
欧洲本来对通货膨胀很敏感,现在也无可奈何。过去欧洲央行是不能超2%以上的通货膨胀率,乌克兰危机之后,有了能源供给中断的威胁之后,欧洲的能源市场价格暴涨。能源价格市场暴涨的背后,就是各种各样的地缘冲突。地缘冲突造成了粮食价格、能源价格都暴涨,影响了整个欧洲的全面通货膨胀。
欧洲央行的政策也很难处理。如果提高利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抑制通货膨胀,但反过来也抑制了投资和消费,也会影响经济增长,所以进退两难。
美国的通胀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通胀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和欧洲一样,由于能源、粮食、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所引起的。二是由于供给不足,美国对中国的进口产品增加关税,影响到了整个的物价水平。过去中国制造的工业品,在美国消费中占的比例还是非常高的,加了税后,成本就会自动体现在通货膨胀里,体现在消费者的篮子里头。
美国未来也会想办法,其实现在它已经想了一些办法,比如特朗普当年把不少中国出口产品都上了黑名单。拜登政府上台以后,不断地把一些产品移出黑名单,已经不加关税了,但仍然有很多中国产品加关税。掌管宏观经济的财政部长耶伦就主张全面放开,我们应该全面取消这些特朗普政府时期加征的关税,起码能缓解美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但实际上在拜登政府,财政部长说了不算。虽然财政部长的地位非常高,财政部长在美国的排名仅次于国务卿,是在美国内阁中间第二重要的部长,但恰恰在国际贸易问题上,不是他说了算,而是商务部长和贸易谈判代表说了算。他们觉得他们有一个杠杆,可以向中国索取更多的条件,或者让中国做更多的让步,其实他们打错了算盘。
实际上单边关税对中国影响并不是很大,美国纽约大学和世界银行的一些经济学家做了一个评估:美国单方面对中国产品增加关税,最后的结果是由谁承担,他们认为92%的后果都是由美国的消费者,和美国的进口企业承担,只有8%由中国的出口企业承担,所以对中国来说,就是我们的出口成本增加8%,对这些企业的负担也不太严重,但对美国的消费者和美国的通货膨胀来说,是非常严重的。
中美的竞争点,更多集中在科技领域。美国开始尝试和中国经济脱钩,特朗普搞的单边关税,就是想逼着美国企业离开中国市场,逼着其他国家的企业离开中国市场。他认为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帮助中国的国力迅速崛起,所以他想要破坏这个进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反正有更多的制造业企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企业进军中国市场。比如化工企业、生物制药企业,还有一些精密机床企业都开始向中国进军,向四川、成这些地方进军。中国市场仍旧有很大吸引力,这些外国企业觉得在中国能够找到特别好的制造业劳动力,能够使他们产生出更多的附加值,所以他们很愿意进入中国市场。
从这个角度上讲,经济脱钩基本上是失败的,贸易上也没有成功,但是他们还是非常担心中国技术超越他们。整个中美这一轮贸易战起源是什么?就是对中国制造2025的担心。因为中国制造2025是我们制造业升级的一个技术发展计划。一旦中国实现了这个技术发展规划,那么中国可能就在这些领域里面全面领先,如果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全面领先,那美国原来赚取超额利润的这些机会就没有了。
现在美国有很多的技术封锁,我们可能会加大投入,加快发展。我们一定要保证我们的技术发展能对我们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帮助,而不是因为外来的一些因素干扰、破坏掉我们的发展规划。
03、中国经济是否会走日本经济发展的老路?
安倍在任时,日本已经陷入很长时间的经济停滞,安倍晋三搞了“安倍经济学”,想让日本经济走出困境,走出泥潭,恢复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安倍经济学”总体来讲效果不太大。
“安倍经济学”基本是三个杠杆。一是采取更大胆的货币政策,这时日本确实走得比较大胆,因为美联储这样的货币政策,最后也只是走到了零利率,零利率之后又采取了一些量化宽松的方法,也就是印钱的方法。所谓量化宽松,就是央行在市场上买有价证券,这种方法被称为印票子,但是我们还知道它当时印多少票子,因为量化宽松告诉你,我要在市场上买多少证券,你就知道它多印出多少票子。
但是日本走得比这还要远,日本一直走到了名义负利率,也就是央行对其他的商业银行实行负利率,逼着其他的商业银行想办法贷款,如果钱贷不出去,把钱再放到央行里,央行要收你的税。所以这时要逼着商业银行更猛烈地,冒更大的风险去投资和贷款,但效果并不大。唯一的效果就是让日本的国债利息降得非常低。对于日本政府来说,使得政府债务负担大大减少,这是唯一的好处。
第二杠杆,就是所谓灵活的财政政策。但当国债和GDP的比例已经达到了250%以上的时候,政府的财政政策实际上非常有限,你不可能再借债,你不知道借债以后怎么还,而且你也不知道借债以后往什么地方投,因为经济特别不好,不知道往什么地方投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所以虽然说了更加灵活的财政政策,实际上并没有起很大作用。
第三个杠杆是鼓励更多的日本私营经济参与投资。要鼓励政府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来鼓励日本的私营经济投资,但市场一蹶不振,人口老龄化,造成了各种各样的人的欲望下降,消费欲望下降,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非常难。所以 “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只有第一只箭产生了一点效果,其他两只箭没产生什么效果。所以总体来讲,“安倍经济学”并没有使日本脱离所谓第三个十年的停滞,因为在他之前已经有两个两个十年的停滞了,现在是进入第三个十年的停滞。
日本经济衰退不是因为人口老龄化,不是因为青年人少子化,也不是因为缺少消费意愿,这些只是表面现象,真正造成日本衰败的,是它制造业的衰败,因为它的市场太小,无法搞新的技术发明。
从90年代以来,日本最后一轮的制成品大爆发,就是电器产品,就是当时日本的摄像机、录像机,之前的电视、冰箱这些东西也在八九十年代光辉了一把。后来日本制造就没有出现特别大,能够支撑它的。日本现在唯一的东西就是汽车,汽车成了日本工业制造和出口的唯一的来源。但这个领域里日本也在受到中国的挤压,因为日本造的电动车不如中国,现在全球的市场上,中国的电动车有点一枝独秀。日本失去了制造业优势,才是它经济衰败真正的、主要的原因。
另外,日本的经济跟中国相比,最大的弱势是没有自己的市场,主要靠海外市场拉动经济增长。海外市场从21世纪以来,已经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危机了:2001年比较大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以后,是一个比较大的经济衰退,日本受到一次打击;2008年金融危机,又带动了一个全球经济衰退,这些也打击了日本。
对外的制造业出口受到了巨大影响,加上中国和韩国的竞争,出口市场没有优势,本身又没有自己的市场,所以就很难发展起来。
中国不一样,中国有巨大的内部市场,而且内部市场的潜力还可以不断发掘,还有很多市场没发掘出来。所以首先可以你的技术、你的制造业产品都可以依赖你自己的市场发展起来,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还远超日本。孟加拉、印度、越南,它会承接一部分中国的产业转移,但它永远不可能完全替代中国制造业的地位,因为中国在制造业有全面的优势,这个全面优势一方面在于市场,一方面在于所有产业的配套。
市场优势使得你可以在市场内部消化主要的投资成本,然后再向海外市场扩张的时候,当然就有一个成本优势。另外一个就是你的配套特别全,可以使各种各样的工业制成品的价格是最低最优的,而别的国家如果不能够保证全产业链,它就需要从其他地方进口,就使得它的成本迅速上涨,最终产品价格和中国的产品竞争就比较难。
文章选自网易财经,2022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