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发布 中国与全球化发展的新视角
2022年6月21日2022年6月21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博士和秘书长苗绿博士撰写,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研究成果《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举行了新书发布会,本书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发行。中信出版集团总经理陈炜做图书出版介绍,CCG理事长王辉耀和CCG秘书长苗绿做了图书发布。三十位来自政策界、智库界、学术界,拥有全球治理、国际关系、政治学、经济学、文化研究、历史学、传播学各领域资深知名专家学者出席发布暨研讨活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确诊病例已超5亿,各地疫情的反复无常,让新冠疫情何时结束成为未知数。在与病毒的赛跑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性疫情或将永久改变全球化发展进程。而在2022年爆发的俄乌危机则让二战后建立的欧洲安全秩序及世界秩序遭受冲击,世界陷入更加不安全的境地,关于“全球化终结”“新冷战”“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讨论也甚嚣尘上。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战争阴霾笼罩着世界,全球化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人类走到了一个新的布雷顿森林时刻。
本书的创作正是基于上述背景,作者希望为中国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一个新视角,探索如何更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叙事,为中国在全球化的持续发展中找到一种与世界对话的新方式,为中国的全球化发展摸索出一条新路径,为中国与世界的全球化之路做一些理论总结与实践探索。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首先梳理了全球化的变迁与理论发展,从技术与人本等新的视角观察全球化,并做出全球化的界定,总结了后疫情时代新型全球化具备的特征,然后对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全面总结,用数据与事实说明,中国正在从全球化的受益者发展为反哺者,正在通过自身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并尝试承担起更多国际责任,为全球治理创新贡献方案。
在本书中,作者对全球化发展的理论和文献做了梳理,回顾了全球化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历程,指出全球化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本书从第四章开始,两位作者对中国推动全球化实现包容性和公平性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通过发挥中国的优势和特点,让中国为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力。作者基于长期的研究以及与国内国际、官产学各界有影响力重要人士的对话交流等,对中国的全球化发展路径及全球治理创新等形成了新的思考,提出中国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三大支柱与七大路径。其中,三大支柱分别是人本全球化、开放性的区域主义以及全球的共存与共治。七大路径具体涵盖,第一,以“人本全球化”为切入点,凝聚全球华人华侨、留学生等力量,发挥他们的沟通中外优势,凝聚共识。第二,在“筷子文化圈”基础上推动建立“亚盟”,通过推动区域性的、更高标准的一体化新安排,带动其他区域的一体化合作,最终实现新型全球化。第三,以“一带一路”夯实新型全球化的欧亚基础,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多边化发展,填平东西方发展“洼地”,实现全球化再平衡。第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创新,搭建更具代表性的全球治理平台,推动全球化向更包容、更公平的方向发展。第五,加强与欧洲国家在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同时,加强与欧盟在国际事务上的合作,实现中美欧大三角关系的有效平衡,为全球多边合作注入动能,为全球治理奠定新的基础。第六,构建与美国的“新型大国G2关系”,站在全球负责任两大强国高度,以全球75亿人为重托,加强双方在气候变化、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太空开发等领域的合作,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第七,积极创新全球治理体系,主动分担全球治理责任,在现有全球治理机构改革中发挥更多作用,倡导基于“共治”理念的多边合作机制,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打造“东西共治”、“全球共治”的新格局。最后作者对全球治理还提出了十点具体建议为:1.推动联合国、WTO全球治理的改革;2.建立高效、全新的大国协调机制;3.亚投行升格成世界基础设施银行;4.建立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组织;5.建立全球数据安全组织;6.建立全球税收组织;7.建立全球数字货币组织;8.推动国际人才组织的联盟发展;9.建立国际电商联盟;10.建设全球智库。
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奇迹,以及由此形成的发展经验,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可以说中国在21世纪最大的发展机遇就是经济全球化。因此,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符合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对中国而言,如何应对新的全球化变局,正在成为一个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的新命题。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它将历史和现实、宏观与微观、中国特色与全球视野等多维度相结合,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具有极强的前瞻性、创新性、深刻性、系统性、及时性等鲜明特点,对关心全球化发展以及人类未来的中外读者,都具有重要价值和参考意义。
■ 27位国内外资深专家强力推荐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CCG都站在全球化趋势研究与辩论的前沿。当此之际,传统的全球化模式已陷入危机,全球化正在进入由非西方国家(如中国) 主导的新阶段。本书值得全球关注。
— 安明傅(Amitav Acharya),华盛顿特区美利坚大学国际事务学院国际关系学杰出教授
王辉耀博士和苗绿博士以及CCG的工作为中国与世界开展对话和加强相互理解持续提供着重要支持。这项工作越来越有必要,因为世界正面临从气候变化到全球安全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性质复杂、规模庞大。CCG 提供的平台和它所秉持的精神在现在和将来都将提供巨大价值。
— 凯瑞·布朗(Kerry Brown),伦敦国王学院刘氏中国研究院汉学研究教授兼院长
当此之时,世界各国正在制定决定全球未来的决策,王辉耀博士与苗绿博士的著作及时提醒我们全球化带来的益处。在当下的热潮中,这种益处很容易被挑战全球化理念的短期和长期趋势所淹没。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对经济造成的持续破坏引发了人们对所谓的仁慈的全球体系的韧性的质疑。更加根本的问题是,美国和欧洲日益扩大的不平等导致了反全球化的政治运动。而且,许多西方政客将限制全球化视为遏制中国长期经济发展和政治崛起的途径。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不仅记录了过去几十年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好处,还就应如何在享有全球化持续带来的利益的同时战胜当前挑战提出了计划。他们对中国作为全球体系的一部分在促进世界繁荣与和平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这是对通常由西方言论主导的讨论的独特贡献。本书是思考未来几十年政策时的必读之书。
— 大卫·布莱尔(David Blair),高级经济学家,《中国日报》专栏作家,美国华盛顿国防大学艾森豪威尔学院前经济学系主任、 经济与金融学教授
经济全球化让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深受其益。但近年来全球化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欧美民粹主义大行其道,其重要诉求之一便是反全球化。目前全球化终结论不绝于耳,世界走到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各国需要同舟共济,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防止世界重新陷入对抗局面。在此大背景下,王辉耀博士和苗绿博士的最新力著《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的面世既重要又及时,值得一读!
— 冯仲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上一轮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财富的增长,促进了世界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同时也带来了财富分配的不均。首先是国家间财富分配不均,其次是国家内部特别是发达国家内部各阶层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均。因此导致了近年来的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在全球盛行,全球化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全球化是否仍然可行?新一轮全球化需要哪些新思维、新理念、新模式?《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一书给出了有价值的思考、理念和路径选择,值得借鉴、研究和参考。
— 傅成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原董事长,长江商学院大型企业治理与创新管理实践教授
全球化向何处去,这是世界政界、商界和学界都在积极思考的一个大问题。随着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对全球化前景的讨论显得更是激烈。王辉耀博士和苗绿博士所著的《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一书在这种背景下问世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两位作者的论述一向以鲜明的中国观点和强烈的世界情怀而闻名,相信本书也一定会给关注全球化命运的人们再次带来一次难得的脑力激荡。
— 辜学武,德国波恩大学全球化中心主任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一书紧跟时代潮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剖析了这几十年中国发展与全球化密不可分的孪生关系,令人耳目一新,值得一读。纵观中国改革开放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不难发现其路径和上升曲线与全球化的发展和延伸几乎重叠。中国是全球化以及与此相辅相成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受益者、贡献者和捍卫者。如今全球化遭遇逆全球化的冲击,国际格局和全球治理支离破碎。全球化将脱胎换骨进入全球化 2.0 阶段,全球治理体系也将凤凰涅槃,产生新的架构和规则。新世界需要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案。中国坚定不移地支持新全球化、全球治理体系重塑,有决心也有信心为全球化的升级换代做出大国应有的贡献。
— 何亚非,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
全面、深刻、创新、前瞻,是这本学术专著的特色。国内外学者探讨全球化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如此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全球视野的全球化论著还是凤毛麟角。王辉耀博士、苗绿博士两位作者集国内外智库成果之大成,积廿余年专攻之积累,创学界之新,开策论之先。无论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读者,读了此书,都会感觉开了一扇瞭望之窗、一道进山之门、一条远行之路。特别有意义的是,在逆全球化潮流袭来的今天,我们依然从此书中获得一种信心和力量,相信全球化的历史规律是不可逆转的!
— 黄仁伟,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王辉耀和苗绿两位博士所著的《21 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一书恰逢其时地面世。作者认为全球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这一点十分准确。他们呼吁,全球化应该更具包容性,让更多国家和人民分享全球联通驱动的经济发展成果,这一点十分正确。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那样从全球化中获益良多,这一切基于中国实行明智且务实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睿智的、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因而,二位作者对别国可以从中国经验中学习什么提出了毫无偏颇的建议,这一点十分重要。这本书越早以英语和其他语言出版,就越有利于开展专业的学术辩论和实施务实的经济政策。
— 格泽高滋·W. 科勒德克(Grzegorz W. Kolodko),波兰华沙考明斯基大学教授,波兰前副总理兼财政部长
当今世界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究其原因在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巨变。1900 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美、英、德、法、意、俄、日、奥匈帝国八个工业化强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 50.4%,2000 年时美、英、德、法、意、俄、日、加八个工业化先进国家组成的八国集团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 47%,到 2018 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论断时八国集团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下降到 34.7%。
过去100多年,先进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年均增长相对稳定,平均每年在3% 左右。八国集团经济总量在世界占比的下降主要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尤其是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快速发展所致。从我倡导的新结构经济学来说,中国及新兴市场经济体这种快速发展,可能是作为后发国家,在全球化的格局下,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并充分利用与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差距所给予的后 来者优势来发展经济,实现了比先进的发达国家更快速的发展的结果。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国从全球化的倡导者变成了反全球化的力量。然而,赶上发达国家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共同的追求,全球化所提供的贸易又是互利双赢,中国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和现今世界最大的贸易国,应该协同没有霸权思想的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继续倡导推动全球化,给互利双赢的贸易和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提供机会,以实现共享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大同境界。
王辉耀博士和苗绿博士的这本新著梳理了全球化的来龙去脉和相关理论,对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后疫情时代推动新型全球化提出了可行的方案,很值得关心中国和世界未来前景的各界人士参考。
——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南南合作发展学院院长,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
当未来的历史学家描述我们的时代时,他们肯定会说,改变历史进程的最重要事件是中国勇敢地跃入全球化的海洋。正如习近平主席 2017 年 1 月在 达沃斯论坛上所讲的那样,“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 大海中去游泳”。在此背景下,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世界期待本书的英文版早日面世。本书主张全球化模式应建立在“开放、包容、公平、多元和可持续的价值观”基础上。世界能够并且应当拥抱这种模式。
— 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前新加坡常驻联合国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杰出研究员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这本书巩固了王辉耀博士和苗绿博士在全球思想界的领袖地位。世界面临着一系列潜在灾难——每一个都可能伤害甚至毁灭人类。王辉耀博士和苗绿博士在这样紧迫的时刻挺身而出,通过研究、演讲和写作,寻找解决方案,为世界创造一条可持续与和平的发展之路。他们的思想为开展中外对话、影响全球领导者和政府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球危机的背景下,对那些寻求创新治理政策以规避全球灾难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之书。
— 麦启安(Alistair Michie),英国东亚委员会秘书长
全球化在朝着区域化方向变化,全球不同区域将强化各自地区特色,我们企业也要由“产品走出去”变成“企业走出去”,打造更多的跨国公司。在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下,树立企业全球化信心,研判后疫情时代全球化 走向对企业全球化布局至关重要。全球化智库(CCG)的新书《21 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在宏观上为我们提供了后疫情时代全球化发展的整体图景,特别是对中国推动全球化发展路径做出了探究和畅想,我们企业可以从中洞察大势、思考新的商机,将企业发展、国家发展与全球化发展趋势相结合。
— 宋志平,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建材集团原董事长
俄乌冲突的爆发让人们担心全球化进程将终止。而王辉耀博士和苗绿博士撰写的《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在这一关键时刻出版,将给我们指明为人类社会带来积极影响的新全球化进程仍将持续向前推进,中国将是这一进程的助推动力源。本书通过历史纵深的分析、经济逻辑的提炼和政治研判的阐释,给中国如何推动新全球化进程开出了“战略药方”。本书非常值得一读。它对战略决策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政策执行者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对关心世界大势的民众具有认知引导作用。
— 苏浩,外交学院战略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
全球化快要结束了吗?忧心忡忡的人们近来都在问这个问题。王辉耀和苗绿的新作:《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一书十分详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全球化正跨进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不平等的全球化确实难以为继,全球化会有调整,但不会结束,也不会停顿!对于在全球化中受益最大的国家之一的中国来说,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与各国政府和人民一起去寻找一条更公平、更包容的全球化新道路,既是中国的责任,也是中国的机遇。本书的最大特色是提出了一系列的各国共赢并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与措施,非常值得一读。
— 汤敏,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
全球化自冷战结束后高歌猛进约二十年,乐观者一度相信历史将就此终结、 世界将一片平坦。但自2008年开始,全球化便迭遭一系列打击,全球金融 危机打碎了市场经济万能的迷思,2017 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代表了民粹主义的回归和逆全球化的插曲,2020年新冠疫情的全球暴发让人类认识到科学的局限,而2022年俄乌冲突把人们拉回到冷战式大国对抗的噩梦。然而,全球化注定是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把众多千差万别的国家和民族融入一个体系中,注定是一个漫长、起伏、曲折的过程。中国作为全球化的后来者和接受者,凭借其数千年的文明底蕴和十数亿人的艰苦努力,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关键支持者和引领者。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当此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之时,才是彰显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的最佳时机。全球化智库(CCG)自成立以来一直为推进中国融入全球化而鼓与呼,如今更要 为中国力挺全球化而知与行。这本新书展现了全球化智库对全球化面临危机的根源最深入的思考,更为中国如何解救全球化于困顿之中提出了深谋远虑的行动方案,值得所有关注全球化乃至人类未来的读者深入研读。
— 屠新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
新冠肺炎全球流行损害了亿万人的健康,俄乌冲突引起全球能源、粮食供应紧张和金融市场的波动,都说明了全球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而不是停滞。全球化固然有其消极影响,但更需要世界各国的积极态度加以应对。 这本新著从各个角度重新探讨了全球化问题,许多论断发人深省。作者呼吁中国主动引领全球化,走到时代前面,这既符合中国人自古至今的理想, 也符合现实的国家利益。
— 王缉思,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这一点已不容置疑。本书不仅全方位描述了 全球化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认为中国将与其他支持全球化的国家共同推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也颇具前瞻性地为中国在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诸多有益的建议。本书视野宏阔,信息量大,认为中国正在尝试着探索一条渐进的全球化之路,以合理、共赢的方式为新一波全球化和全球治理贡献中国的智慧和方案。这应该是中国学者贡献给国际全球化研究的一部力著。
— 王宁,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全球化来到中国,释放了蓬勃的改革开放威力;中国参与全球化,带来了巨大的全球化红利。进入新时代,中国从赋能到引领、从立制到铸魂全球化,改变资本无序扩张、技术服务强者的局面,塑造为人民服务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以世界智库有“全球化看中国,中国看 CCG”一说。本书对全球化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做了系统、辩证和深刻的阐释,强烈推荐。
— 王义桅,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潮流,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没有局外人。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下,只有正视并解决全球化进程中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才能让经济全球化更好地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国早已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全球化就不会终结。王辉耀博士和苗绿博士创办的全球化智库(CCG),恰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并且在全球化方面扮演着越来 越重要的角色。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命运共同体如何构建,还需要智库发挥更多的聪明才智,《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一书的出版恰逢其时。本书立意高远,具有很好的思想性和前瞻性,值得推荐。
— 王石,万科集团董事会名誉主席、创始人
全球化智库(CCG)是中国致力于研究经济全球化的最活跃的智库之一, 为推动中国与国际社会的相互沟通与理解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是经济全 球化的受益者,正为延续全球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本书回顾了新冠疫情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总结了中国参与全球化的主要路径,提出了维护全球化发展的中国方案。相信本书对决策者、国际关系研究者与普通读者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 王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在当今国际社会被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阴云笼罩之际,全球化未来走向何方是萦绕在很多人心中且挥之不去的问题。王辉耀和苗绿的《21 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用宽广的视野和翔实的分析给出了他们的答案。书中不但对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程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更对中国推动全球化实现包容 性和公平性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推动全球化的三大支柱与七大路径,是新一代中国智库对全球化未来进程的思想贡献。
— 薛澜,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
全球化向何处去?全球化是否终结?本书从理论和实践的纵深处,从全球治理的实际参与和亲历者的多重身份出发,深度解答了上述的严峻问题。本书针对 21 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的多向度互动关系,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和进言,立论远见卓识,见解发人深省!
— 薛晓源,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二十多年前的全球化像是行进在宽阔、平坦、笔直的大道上,路边开满了鲜花。作为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追随者和反哺者的中国,在当今全球化进入了曲折、颠簸甚至险峻路段时刻,理应发挥更强有力的作用。王辉耀博士和苗绿博士在《21 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一书中提出的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三大支柱与七大路径,可以说正是中国发挥独特作用的具体体现。
— 张宇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教授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存需求一致性与发展诉求一致性相互依存的具体体现,也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迈进的客观进程!近些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危机从西方国家向全世界蔓延扩散,反全球化、反区域合作的社会思潮愈演愈烈,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借机推行保守主义、 孤立主义和单边主义,反全球化逆势而动。俄乌战争的发生和发展,随之而来的制裁与反制裁,使本来已步履维艰的全球化进程遭遇了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王辉耀和苗绿两位博士长期致力于中国与全球化问题研究,在这一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独特的研究资源。他们近日推出的新作《21 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深刻地阐明了全球化进程遭遇重大挫折但不可逆转的基本判断,令人信服地揭示了中国既是全球化受益者也是全球化推动者这一客观事实。两位作者充分运用他们所掌握的大量数据和事实,紧密结合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浅出地论证了中国现代化发展与全球化未来进程依然相辅相成、人类社会归根结底命运与共的历史大势!值此《21 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即将问世之际,祝愿王辉耀和苗绿两位博士在这一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更多成果,祝愿我们的国家在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新一轮全球化,推动并引导全球化健康发展方面,为人类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于洪君,中联部原副部长、广州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者
中国的崛起受益于全球化。崛起的中国也对全球化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的全球化放缓甚至倒退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尤其是关于中国的回应以及对策。《21 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一书提供了关于全球化独特的中国视角, 寻求中国与世界对话的新方式,探索全球化发展的新路径,借以促进全球化回归正确的轨道,值得推荐给全球关心这个重大问题的中外读者。
— 赵穗生,美国丹佛大学科贝尔国际关系学院终身教授,《当代中国》英文双月刊主编
王辉耀博士和苗绿博士所著的《21 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出版了,这是全球化智库(CCG)的一件大事。多年来,全球化智库为中国的全球化建言献策,功不可没。这本著作可以说是两位作者对中国全球化思考的结晶。中国从改革开放前一个相对孤立的经济体演变成今天实际上的第二大经济体,这个过程是在中国的全球化过程中实现的。世界改变了中国,中国改变了世界。研究好这一过程对学术和政策研究而言,都是大贡献。两位作者就是扮演了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本书充满洞见,读者会受益匪浅。
— 郑永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
■ 30位资深专家参与研讨
陈 炜 中信出版集团总经理
陈文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陈志武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达 巍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教授、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董关鹏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
葛剑雄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辜学武 德国波恩大学全球化中心主任
郭忠华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胡必亮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
黄仁伟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李向阳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
刘国恩 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北大博雅特聘教授
刘军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苗 绿 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
苏 浩 外交学院战略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
汤 敏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
屠新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
王辉耀 CCG理事长,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
汪 晖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
王 宁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王义桅 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
王 勇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吴心伯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吴志成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谢 韬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薛 澜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
杨雪冬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长聘教授
张树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
张旭东 纽约大学东亚系、比较文学系教授,北大国际批评理论中心主任
张蕴岭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原主任
■ 目 录
序 言
第一章 全球化向何处去
站在十字路口的全球化
既往全球化问题重重
全球化应向何处去
第二章“全球化”变迁与理论发展
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的理论发展
“后疫情时代”的新型全球化
第三章 从被动到反哺:中国的全球化之路
中国与全球化的历史碰撞
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反哺”全球化发展
第四章 人本全球化:华人华侨海归的作用
中国的人本全球化图景
华侨华人:搭建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中国如何推动人本全球化
第五章 在“筷子”文化圈基础上推动建立亚盟
“儒”元素串起“筷子文化圈”
构建亚盟的实践基础
亚盟的实现构想
第六章 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多边主义新机制
“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新思路:多边化
如何实现“一带一路”多边化
第七章 深化新型南南合作
南南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金砖五国:世界秩序新的延伸
中非合作与中拉合作
推动南南合作:维护全球多边主义
第八章 中欧:多边主义合作的基石
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
新时代的中欧关系
中欧未来合作前景
第九章 中美:如何实现良性竞合?
中美关系的变迁
从特朗普到拜登
新时代中美关系:合作还是斗争?
第十章 全球治理新格局与中国角色
全球化时代的产物—全球治理
全球治理的时代困境
全球治理新格局与中国角色
结 束 语
参考文献
全球化智库(CCG)名家对话系列
后 记
英文推荐语
英文目录
英文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