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克用:个人养老金的政策出台有助于实现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2022年5月2日

董克用,CCG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是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纲领性政策,既标志着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步入全面发展完善的新阶段,也为资本市场服务养老事业开启了全新篇章。

个人养老金发展方兴未艾,一系列制度规则亟待发布,备受关注。个人养老金的出台背景是怎样的,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有何必要性?这一制度对群众有怎样的吸引力?其落地实施的重点是什么?记者专访了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董克用。

个人养老金的政策出台就是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举措,有助于实现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个人养老金出台的背景是怎样的?

董克用: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在全国人口中占比18.70%,与2010年相比,这一比例上升了5.44个百分点,老龄化的进程正在加速。“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托育和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包含方方面面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是养老金,而个人养老金的政策出台就是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举措,有助于实现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养老金制度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当前,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金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支柱”。

第一支柱,是公共养老金,即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立足于保基本,目前已覆盖超过10.3亿人,基金累计结存超6万亿元。第一支柱是现收现付,意思是劳动这一代人缴费,退休的人领养老金。

第二支柱,是职业养老金,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由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建立,主要发挥补充作用。截至2021年底,企业(职业)年金参加职工7000多万人,积累基金4.5万亿元。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年金由企业主导,这意味着企业得参加,职工才能参保。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为多,随着新业态崛起,出现了很多新的就业形态,对于这些灵活就业者,企业很难为他们建立企业年金,因而第二支柱很可能无法覆盖到这一类人群。

第三支柱,就是建立以个人为主导的个人养老金。早在2018年5月,为了推动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发展,财政部等五部门就在上海、福建(含厦门)和苏州工业园区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2021年6月,银保监会在浙江与重庆进行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今年3月推动试点扩大,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也从原先的“四地四机构”拓展至“十地十机构”;同时,标志性的国民养老保险公司也已获批落地,为第三支柱发展提供市场条件。总的来说,我国已经建立养老金的第一支柱及第二支柱,而随着经济发展、就业形态变化等,也应该在此时补上第三支柱的短板了。这就是个人养老金出台的背景。

记者:有一种说法认为,养老金就如板凳需要三条腿一般,需要“三个支柱”才最稳定。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董克用:的确如此。评价一个养老金体系,国际公认有三大指标。第一个指标是覆盖面,指这套养老金体系是不是把该覆盖的人都覆盖到了。我们已经看到,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规模覆盖面是世界上最大的。第二个指标是充足性,就是能否让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充足。需要注意的是,充足不仅是要满足吃饭穿衣等基本需求。随着经济逐渐发展,活力老人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是在不断提升的,如果退休之后,还想保持原有的生活品质,养老金至少要在原有工资的60%以上。第三个指标叫可持续性,就是在满足了覆盖面、充足性的要求之后,这个制度还不能朝三暮四、朝令夕改,因为养老金是一个长期的承诺。

要满足覆盖面、充足性和可持续性这三个指标,靠单一的支柱行不行?不行。人口老龄化趋势是当今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最重要的一个趋势,全世界都告诉我们,单靠任何一个养老金支柱都是不稳定的。

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直运行平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养老金水平也不断提高,国家每年都给退休人员提高养老金,如果今年还涨,就是十八连涨了,这在国际上也是非常罕见的。但是,由于老龄化加速的挑战,第一支柱只能保障基本的生活。正常的吃饭穿衣是足够的,如果想让退休生活丰富起来,或者是遇到问题时,只靠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显然不够。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第二支柱养老金覆盖面窄、惠及人群有限,也亟待完善和规范。

所以,世界各国经过探索之后发现,养老金就和板凳一样,一条腿怎么也不稳,最稳的是三条腿,对物理条件要求也不高,地面有点不平也不要紧。既有国家保基本,又有雇主来支持,个人再准备一些,在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基础上再增加一份积累,这就比较稳了。

个人养老金从制度上帮助参加人把牢个人养老金的“出口”,有助于个人理性规划养老资金,从而切实起到补充养老的作用

记者:个人养老金这一制度对群众的吸引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董克用:个人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政府通过给予税收优惠支持,鼓励参保人积极参加。在第三支柱养老金试点时,国家就提出了“税优”的政策,即每个月可以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来在税前就先投入进去,你的投资部分、保值增值部分也不需要纳税,到领取时再纳税,这就是税收递延。这次个人养老金参加人通过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本人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账户,记录所有相关信息,作为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

其次,条件简单。只要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不论是单位就业人员还是灵活就业人员,都可以公平参加这个制度。个人养老金制度不受就业地域、户籍限制,跨省跨地域流动时,个人权益不受影响。参与方式比较灵活。在参与程度上,参加人自主决定是全程参加还是部分年度参加。在缴费额和缴费方式上,起步阶段只要不超过年度缴费上限1.2万元,参加人可以自主决定缴多少,本年度内既可以一次性缴也可以分次缴。

第三,可以帮助个人理性规划养老资金。个人养老金账户锁定到退休,目的是使个人投入的资金真正用于养老保障。个人养老金在缴费阶段只进不出,个人缴费和投资收益都在账户里滚存,就能实现群众所说的“利滚利”,专业名词叫复利。复利的收益是巨大的,一笔资产如果你存上40年,最后你会发现,在整个资产中,80%是复利,本金只占到20%,长期储蓄,长期封闭,好处就在这。个人养老金在到达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等条件时才可以领取,也就是从制度上帮助参加人把牢个人养老金的“出口”,有助于个人理性规划养老资金,合理选择投资产品和投资期限,避免提前支取,从而切实起到补充养老的作用。

最后,资本市场毕竟波动比较大,也比较复杂,群众个人在资本市场上投资,很多时候只有少数人会有所收获。现在《意见》明确,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的满足不同投资者偏好的金融产品,参加人可自主选择产品,还可以短期中期长期组合。这就相当于有一个货架,大家可以自行挑选,选完了觉得哪个不合适了还可以换。由专业人士来打理资产,比个人还是要更稳妥些的。这也是为什么说国外资本市场上散户不多,正是因为通过这样的养老金制度设计,由机构替代了散户。

个人养老金具有投资期限相对较长、安全性和稳健性较高等特点,可以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记者:有观点认为,个人养老金有助于经济发展,可以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反哺经济。您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董克用:我觉得这是有道理的。资本市场在整个经济中相当于人体中的血液,是不可或缺的。经济要运转,无论是生产、消费还是流通,都要靠资本市场来支持。我们国家的资本市场过去一直缺乏个人养老金这样的长线资金,而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上的“长钱”主要就是以积累型养老金为基础。

过去我们总是听说美国人就知道花钱,不知道存钱,没有什么储蓄。这种说法,仅看银行储蓄是对的。但如果你看到养老金的结构就会发现情况不一样了。美国的养老金体系也是一、二、三支柱,在2020年年底,美国的养老金体系资金积累的规模是37.6万亿美元,占美国当年GDP的179.43%,主要是二、三支柱存的,分别是22万亿和12万亿,第一支柱是现收现付的,达2.8万亿。而中国到2020年底,总共存了9.32万亿人民币,占当年GDP不到10%。

这么大规模的养老金对资本市场的意义是什么?个人养老金,具有投资期限相对较长、安全性和稳健性较高等特点,可以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长期机构投资者可以发挥优势,将其投向资本市场或实体经济项目,支持企业项目直接融资需求,促进资本市场稳健长远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比如,我们虽然要求银行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但银行有坏账率,款贷出去了,钱没收回来,责任就很大,实际运作起来挺难。但是资本市场不一样,他们能够通过专业的方式化解风险。在进行风险投资时,投资10个项目,只要有一两个成功,就赚回来了,而这种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十分有利。

在大海里,风高浪急,个人乘小帆船很容易晕船,但超级邮轮就能够把浪压平。养老金这样的长钱就能起到资本市场中的“压舱石”作用。特别是在老龄化社会,早启动、长期积累的养老金就非常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其实美国人花了很长时间才存到这么多钱,他们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存,至今已经40多年。我相信,在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十年二十年后,加上我们不断完善第一、二支柱养老金制度,届时中国的养老金规模一定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积累型养老金之一,能真正实现把储蓄养老转为投资养老。

记者:个人养老金制度要落地执行好,您觉得最重要的方面是什么?

董克用:我认为这个制度能否成功,关键之一在产品。个人养老金对我们国家的金融机构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如果不能提供好的产品,没法把产品管好,问题就很严重。举个例子,大家开了账户,一年存一万二,过几年一看,收益率有4%或5%,大家交个人养老金的积极性就上去了。如果发现收益率还不如银行存款,大家可能兴趣就没那么高了。所以金融机构如何设计出更多有利于养老金稳健增值的产品,探索通过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为参加人提供合理回报,让参加人感觉到超长期投资能有可靠且较高的回报;银保监会如何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违规行为,维护参加人合法权益,这是其中一个关键。

另一个关键是个人养老金的制度设计能不能使大家方便地操作,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的力度和享受优惠的便捷度。从目前的制度设置来看,最新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吸取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有所改进,如个人养老金采取的是账户制,享受税收优惠更便捷;同时,银证保都能为个人养老金提供金融产品,再叠加税收优惠政策,大家自然就愿意参与了。我认为,要设计出来一套方便的流程和管理方式,有问题也能够很好地解决,这非常重要。总结起来,个人养老金一是产品,二是服务,这些细节能不能做好,我觉得是制度落地的重点。

文章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22年5月2日

关键词 董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