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思维”能否正确理解中美的竞争关系?
疫情叠加战争,整个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世界最重要的两大经济体,中美是否在朝着“新冷战”的趋势发展关乎着全球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但在新型大国关系和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美关系是否能沿用“冷战思维”进行思考和评估?2022年3月3日,CCG主任王辉耀博士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创始院长、“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在CCG全球名家对话中对中美的竞合关系进行了深入对话。
对中美关系更确切的表达是两国处在权力的“跷跷板”上
格雷厄姆·艾利森:对于中美是否在朝着“新冷战”的方向发展这个问题,某种程度上我想说,“对”也“不对”。但如果我只选择一个答案,我会说“不对”。让我简单解释一下中美的竞争关系。这让我再次想起了修昔底德如何论述大国间的竞争,对中美关系更恰当的表述是他们在权力的“跷跷板”上,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状态。所以,中美对彼此的态度取决于跷跷板停留在何处(即对方如何移动跷跷板),跷跷板的突然移动也会影响到两者的权衡决策。我在书中描述过中美这种动态平衡与竞争的状态,而这也是现实。美国和中国生活在共同的星球上,都是拥有核武器的超级大国,也将温室气体排放到同一个受限的生物圈中,他们中任何一个都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毁灭对方、毁灭世界。所以如果需要一个比喻来帮助理解的的话,我认为中美就像一对无法割裂的“双胞胎”。无论相互竞争的两者之间多么地憎恶对方、充满敌意,但扼杀对方就等于杀死自己。所以结论就是,当其中一个国家想要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就迫不得已想和对方寻求一个共存的办法。这就是中美面对的现状,这也决定了中美间的竞争关系不同于冷战。冷战更像是一道经济的“铁幕”,美国及其盟友站在一边,而中国站在另一边。但这样来解读中美的现状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中国几乎是所有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当下的中美关系中或许与“冷战”有一些相似性,但在竞争关系中,尤其从经济层面考虑,它和冷战的差异同样是巨大的。
王辉耀:我赞同格雷厄姆的观点,我们不能将其简单归类为冷战。我记得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就和格雷厄姆进行了对话。他当时提出的不可分割的“连体双胞胎”的理论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也确实反映了很多现实问题。冷战期间东西方国家相互对抗,经济、文化、人交流动都非常有限。那时候几乎没有中国学生在美国学习,而现在有近50万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这个世界现在完全是相互依存的状态,即便是中美仅在一些科技领域进行了“脱钩”的尝试也给世界经济带来消极影响。我真诚地希望全球治理能够加强,中国、美国、欧盟能找到一种可行的合作方式,真正地相互接受彼此,共同让这个拥有79亿人口的世界变得更好。
紧密联系的全球化时代,中美无法真正“脱钩”
格雷厄姆·艾利森:当特朗普最初谈论“脱钩”这个词的时候,它被媒体上放大了。但现实是,现在中美之间的贸易联系比我们开始谈论“脱钩”的时候更加紧密了。因此,尽管有贸易战,但我们还是保持在贸易战前的贸易水平。部分原因在于美国人是消费者,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制造业国家。苹果手机在哪里组装?中国;电动汽车的电池从何而来?中国;各类零部件来自哪里?还是中国。因此中美间的贸易联系其实在很大程度还在继续增进。但同时,美国也在一些特定的行业领域对中国进行打压,比如半导体。这的确很严重地影响了中国某些产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大力发展自己生产半导体的能力,哪怕不是最先进的半导体,但也是门类齐全。所以中美可能会在某些行业上“脱钩”,或者说在一些与军事和安全领域相关的项目上设置门槛,但这些项目的数量很少。现在的确有很多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存在,因为美国制造和中国同样的商品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因此,找出一种方法让美国在某些商品的生产和服务上面获得比较优势是很重要的。然后用来填补沃尔玛、塔吉特和家得宝的产品空缺,然后找到一种方法来处理不可避免的不足。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在两国的政治中很有挑战性,尤其对美国而言。但我认为,中美应该向前看,在安全领域中美肯定是“连体双胞胎”,若发生核战争必然会互相毁灭。在气候领域,除非中美能有效找到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否则就会破坏整个地球的生态圈。在经济领域也存在类似的状况,但我们还没有找到明确的解决方法。
王辉耀:是的,我认为格雷厄姆是对的。在很多领域中美是难以真正“脱钩”的,即便有一些所谓的“脱钩”,大概也是受了地缘政治的驱动。但实际上中美完全可以一起合作,建立双赢关系。例如,美国苹果公司90%的手机是在中国制造生产的,但设计和品牌都是由苹果支持。特斯拉是另外一个美国大公司,他们在上海拥有最大的清洁能源汽车制造厂,这些都是中国公司与美国公司合作的很好案例。但现在情况变得愈发困难,因为美国将差不多700家中国公司列入实体和观察名单。大约一周前,CCG刚发布了一本关于商界领袖如何看待这一状况的书,他们觉得这都是不利的。就这个话题而言我觉得商会或许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进行理解。最近,我参加了经济学人智库(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举办的一个活动,经济学人发布了一个报告,采访了世界500强公司高管,他们大部的公司都还持续在亚太地区进行投资,他们继续看好中国市场,中国的进出口投资去年也再创历史新高。所以,不能否认这里有一股“脱钩”的力量,但也有更多积极的力量。在这场政治危机中,我们必须小心谨慎,我们要敦促全球进行稳定的发展与合作。
【English】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