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宗:香港怎么了?

2022年3月23日

陈启宗,全球化智库(CCG)联席主席、香港恒隆地产董事长


 

1997年以来,香港面对过的非政治问题中,没有一个比是次疫情更严重。2019年的骚乱及其余波已重创国际社会对香港的信心,新冠疫情随之袭来,我们处理新一波疫情的方式更进一步惹来国际社会的质疑。下文会略述笔者对目前乱局的观点。为何香港必须跟从内地的动态清零策略?为何香港不可如世界其他地方般,走向群体免疫?香港既是转口港也是国际城市,我们的经济福祉同时依赖西方和内地。例如,西方有资本供应,内地则有资本需求,双方交易往往在香港进行。然而,我们与内地还有另一层至关重要的关系。许多香港人每天都跨境工作,孩子们也同样跨境上学。换句话说,我们与西方的联系主要是经济上,但与内地的联系则兼及经济和社会。论跨境人次,美国加州圣地牙哥和墨西哥提华纳之间的口岸已是国外之冠,但香港与深圳的边境还要高出一倍多。因此,香港与内地通关显然比放寛与世界其他地方往来的限制更为重要。由於两者应对疫情的政策不同,我们只能二选其一。要动态清零,我们必须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和往来限制,几乎要与外界断绝人员往来。虽然经济後果堪虞,但若这可换来与内地通关,那应该是值得的。可惜,主要由於香港管治团队缺乏领导能力,我们未能达到内地的要求。结果,我们实际上与所有地区隔绝。香港现在简直进退维谷。

香港目前第五波疫情大体上与西方社会两年前的情况相若,只是香港现在的境况更糟,而且道理上说不过去。医疗系统崩溃,死亡率高,市民生计不保。道理不通的是,2020年时没有人知道这病毒的特性,也没有疫苗,但现在已截然不同。事实清楚不过,就是我们的政府处理不当,到今天仍然如是。

要实行动态清零有两个条件。首先,必要的基本配套必须到位,就是市民疫苗接种率高、制定高效系统以检测出新病例并追踪密切接触者、做好如扩大临时医院收容量等实体设施的安排、及时向公众发布适切讯息等等。其次,一旦出现新病例,政府就必须果断行动。可惜,我们的决策者一项也做不到。事实上,他们很抗拒其中许多措施,令人费解。结果,当传染力极强的变异病毒株Omicron袭来,我们便完全措手不及。坦白说,现在才去建立上述的基本配套为时已晚,应付不了这一波疫情。病毒已经无处不在。

我们问题的根源在於领导力。本人认识许多高官,认为主要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性格——谦逊不足却又毫无根据地过於自信。我们有些决策者一辈子都有这些特质。他们相对於内地或许还多少有种优越感。他们忘了,与其他大国如美国相比,中国内地的表现要好得多。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多,却只有11万多病例,病故者不到5千人,而美国则差不多有8千万人染疫,超过95万人病故。生命何价?大哉问!我们目前的乱局若还有一线希望,那就是让香港认识到,中国在许多关键的管治领域都是全球数一数二的。

长远来说,人类不得不学习如何与新冠病毒共存。我们只知道这点,至於病毒会如何演化,则仍是未知之数。那些选择群体免疫的国家别无他法,只好面对可能出现的任何新病毒株。但愿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异病毒株不会那麽致命,但若事与愿违怎麽办!相比之下,中国仍有选择,可以继续以动态清零政策与之对抗,也可以改变策略取向。这取决於病毒的变异方式,也视乎内地能否研发出更有效的疫苗。据估计,两个月前在欧洲发现的变异病毒株Deltacron像Delta一样致命,及具备像 Omicron一样的高传染力,若Deltacron成为下一个主要病毒株,那麽北京便没理由改辕易辙。坦白说,现在言之尚早。兹事体大,还是谨慎为上,以免後悔莫及。

那我们香港应该怎麽办?本届政府的任期还有三个半月,我们只好希望到时疫情已经自然消退,这也并非史无前例的事。唯盼7月1日政府换届时,新管治团队会较有能力。可悲的是,我们现时只有等待。

关键词 陈启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