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21世纪的亚洲会成为全球化的发动机吗?——评《亚洲的21世纪》
2022年2月8日全球化进程已经到了十字路口。新冠疫情、气候变化、贫富差距等种种全球性问题对全球治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却无法适应这些新需求。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古老的亚洲焕发了生机,正在重新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亚洲将为世界提供怎样的解决方案?21世纪的亚洲是否能迎来复兴的曙光?中国崛起将为世界带来怎样的机会?
作者: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主任
The Asian 21st Century
作者: 马凯硕
系列图书编者: 王辉耀 苗绿
出版社: Springer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知名学者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的英文新作《亚洲的21世纪》(Asian 21st Century)试图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本书是我和苗绿博士主编的“中国与全球化”系列图书中的第二本重磅著作,于2022年1月1日正式面向全球上线,上线10多天来下载量已达2万,受到广泛欢迎。本书的中文版已经由全球化智库翻译完成,将由中信出版社推动出版。
作者马凯硕是新加坡知名外交官、国际关系学者和亚洲问题研究专家,《金融时报》《外交政策》及《前景》杂志联合评选出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公共知识分子”,被誉为“亚洲世纪的缪斯”。这些身份和经历赋予了马凯硕对东西方社会、多元文化进行深入研究、观察和思考的机会和“第三只眼”的独特视角,为其构建其全面、完整的全球化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帮助。我与马凯硕相识多年,曾经一起在“芒克辩论”中并肩作战,为“中国崛起”而辩护。
自从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权力从西方转移到东方”的观点越来越流行,“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这种说法也并不少见。但长期以来,全球对中国和亚洲崛起的论述相对而言更多集中在经济层面上,缺乏对中国和亚洲发展的全面解释。
马凯硕是全球第一个从文化、历史、经济和东西方比较的角度对这一崛起过程进行长期系统性论证的知名学者。在本书中,作者表示,亚洲的崛起,关键在于亚洲国家勇于充分利用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增进各国间的相互交流、自由贸易。
近年来,逆全球化潮流在西方愈演愈烈,而亚洲则在矢志不渝的推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制定区域多边经济贸易规则。《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彰显了亚洲的领导力。作为RCEP主要推动者的中国,已经表态将积极加入CPTPP。未来,亚洲和中国将成为全球化的新的发动机,将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央。本书的出版昭示着亚洲将引领对全球化未来发展的新叙事。
与此同时,马凯硕还在书中对西方在国家治理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批评,通过大量引用西方的观点,从西方习以为常的认知入手,对比当前亚洲的现实,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所谓“常识”的本质缺陷。
他犀利地指出,美国社会已成为一个金钱政治的国家,不再为富人和穷人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他认为“一个健康的社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民主选举,它还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成果必须由全民共享,而不是像金钱政治的国家那样,只由极少数富人享有。”而这是西方一直拒绝面对的问题。
马凯硕还在哲学层面解释了东西方在应对新冠疫情上的表现差距:西方在追求自由时未能适当考虑其他重要的哲学原则,如责任和平等,而这正是东方所珍视的特质。
近些年来,西方一直忧虑中国的崛起。本书客观中立地解释了中国的和平崛起,为世界更好认识中国、理解中国提供“第三只眼睛”。作者用了四分之一的篇幅专章论述了中国的和平崛起,重点关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中美关系和中国对全球化、全球治理等方面作出的贡献。在疫情肆虐、北京冬奥会来临之际,这些内容为世界提供了极为有效的而且符合事实和逻辑的信息,有利于扭转国际社会存在的对中国的误解。
作者表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40年来唯一没有发动过战争的国家;在新疆问题上,中国的立场符合国际法;只有占世界人口12%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内政持批评态度,而占世界人口88%的其他国家并未与西方同流合污。作者认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当代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功故事之一。
在本书最后一章,马凯硕提出了东西方合作的建设性方案,包括提升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强化多边主义合作和分享区域多边合作模式等。这些建议精神绝大部分与中国领导人提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是一致的,是对中国提出的新型全球化倡议的呼应,有力地支持了中国提出的构建以开放、合作、多边和公平为特征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
在本书的最后,马凯硕强调,亚洲人口占全球60%,理应带头加强多边主义;鉴于中国的能力不断提升,中国理应承担更大的责任、为全球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本书从人类发展的视角解读了亚洲的复兴和中国的崛起,在RCEP生效和北京东奥会即将召开之际,为亚洲和中国新叙事提供了有力的指引,相信读者会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
文章选自第一财经,202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