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中国的选择:中美博弈与战略抉择——李光耀智囊马凯硕深度解读世界重构与挑战

2021年9月28日

《中国的选择:中美博弈与战略抉择》,系资深学者型外交家、李光耀智囊马凯硕深度解读世界重构与挑战的最新力作。马凯硕以西方外交家的视角全面评述中美双方战略优势与劣势,尝试解答中美关系这一“世纪之问”。

21世纪具有决定意义的地缘政治竞赛是在中美之间进行的。马凯硕认为,这种竞争,源于双方的沟通不畅。该书试图对国际政治、大国关系、未来世界格局等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对比中美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等,分析在地缘政治竞赛中双方优势和劣势,并对这种大国关系中深层内涵和对抗风险进行清晰和客观评估。作者认为中美双方应该消除误解,了解对方真实诉求,并依此来制定长期发展战略。为了制定这种战略,有十大问题需要讨论并回答。比如当美国不再是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时,它需要做出哪些战略改变?在中美博弈的大环境下,中国的战略选择是什么?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等等。

马凯硕在以局外人的视角分析地缘政治和中美博弈时,既摆脱了西方学者的傲慢与偏见,又谙熟东方传统文化,这种冷静、理性、客观的研究态度有助于驱散笼罩在中美关系上的重重迷雾,消除国际上对中国的误解和分歧,阐明中国的实际战略意图,建立彼此的信任。

作为知名亚洲问题研究专家,马凯硕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杰出研究员。他的职业经历为该书注入专业背景:33年的外交官经历和担任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创始院长的15年学术经历。他曾任新加坡驻联合国代表,在纽约生活了10多年。2019年,他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他是亚洲杰出的公共政策学者。他撰写了几部著作,包括《亚洲人会思考吗?》《西方失败了吗?》《新亚洲半球》《大融合:东方、西方,与世界的逻辑》《超越纯真年代》《东盟奇迹》等。他行走于世界,现居于新加坡。

“该书的出版正当其时!过去几年中美关系的恶化让人们在感到错愕时也不禁反思,中美两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关系走到这一步?未来两国关系将如何演进?双方存在哪些误解和分歧?双方面临什么战略决策及后果?”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认为,马凯硕是非常著名的外交家和国际关系专家,我与他结识多年,非常钦佩他在重大国际事务方面的睿智与坦诚。中国古话说得好,旁观者清。在这本书中,马凯硕毫不避讳,用直率生动的语言、丰富多元的案例给出了他对上述问题的精彩分析和客观建议。他对中美两国政治、经济与外交的洞察令人叹服,他对未来中美冲突的担忧让我们感同身受。他的分析也许会逼迫我们离开熟悉的思路和舒适区,也可能有人会不赞同,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分析将为我们理解中美关系的演变和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和思路。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认为,该书凝聚了作者几十年来对世界政治的洞见,既有纵向的梳理,也有横向的剖析,既有参与者的热忱,也有观察者的冷静。他对中美两国战略家的忠告得到的倾听越多,两国陷入战略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小。

“中美关系的走向塑造着我们今天所处世界的整体格局与趋势。在中国重回世界舞台中心的过程中,美国和中国之间究竟会如何博弈?两国各自的战略有哪些得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翟东升认为,马凯硕作为一位学者型的资深外交家,在这本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美关系在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等方面的十大关键问题,并结合自己的观察对中美关系的定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设性建议。新加坡作为一个以华人为主而又深度融入英美同盟和其他经济体系的安全的亚洲富国,长期活跃在中美两国中间,因而此地观察家们的观点展现出很难得的客观性、兼容性和全局性。马凯硕先生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个人深厚的学术背景和资深的外交经历,使这本书兼具现实性、思想性和前瞻性。

“马凯硕在外交和国际关系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复杂环境下具备高度发展且相对罕见的战略思维能力,以及(凭借人生经历获得的)联系和尊重多种文明及其价值观的独特能力。”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指出,这些技能、洞察力和经验在他的新著中得以充分展示。事实上,他不偏不倚地分析了在中国和美国正面临的竞争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他对双方的偏见和错误的评估,既一针见血,又至关重要。这本书会带领大多数读者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这正是其可贵之处。书中有很多深刻的见解,但核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结果将主要取决于双方有能力(或缺乏能力)去理解和尊重数百年乃至数千年文明的深刻差异,这种差异带来不同的治理结构和有关个人自由、社会和政治稳定等方面的相对价值观。换言之,要通过他人的眼睛去看世界。尽管如此,双方仍有广泛的共同利益需要建立。书名虽如此,但在马凯硕看来,结局很明朗:要么人人(不止中国和美国)都赢,要么没人赢。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这是一本重要的著作。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指出,马凯硕的新作精彩纷呈,意义重大,聚焦国际事务中的重要问题:中美关系未来如何演变。人类亟需超级大国合作,而它们之间更可能摩擦不断。作者认为,若是后者,美国最终很可能陷入严重劣势,这并非源于中国的固有优势,而是因为美国的种种失误,尤其是未能把握中国的现实。

“不管我们是把中国视作朋友、对手,还是非敌非友,我们都需要知道中国是如何思考和看待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对于西方人来说,马凯硕是最能帮他们了解亚洲人世界观的人。他在这部极其重要的著作中分享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美国前财政部长、哈佛大学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强调。

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在推荐序写道:尽管此书的原版书名《中国赢了吗?》带有挑衅意味,但书中最终得出了一个乐观却或多或少令人惊讶的结论。我们生活在一个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任何国家都无法仅凭一己之力战胜我们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在马凯硕看来,我们应该问的问题不是中国或美国是否赢了,而是人类是否赢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后,全球正在挣扎着复苏,同时面临着迫在眉睫的气候变化威胁。“人类是否赢了”这个问题切中了要害。我希望,也相信,这本书能够深刻地阐明国家间的分歧和共同利益,唤起我们对共同命运的觉悟。

文章选自中宏网,2021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