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哈佛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 2021 级新生学者欢迎会致辞
2021年9月14日过去几年,很荣幸每年我都得到你们的邀请,来和哈佛的新同学见面。每年都在这里见到傅高义教授。傅教授和我相识三十多年,他比我大二十岁,身体一直很健康,声如洪钟。但是很不幸,他今年去世了。他是美国人中比较了解中国的学者。他的逝世,使中国损失了一位友人。在这个中美关系紧张的年代,实在是很不幸的事情。
傅教授曾担任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的主任,是研究日本和中国的专家。他在 1979 年时写了一本叫做 Japan As Number One(《日本第一》)的书,对美国商界和政界影响很大,使他们对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崛起有所准备。
到了廿一世纪,他年纪已不小了,但老骥伏枥,竟然仍有干劲做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出版了邓小平的传记。通过分析邓小平的人生和事业,揭示塑造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傅教授为撰写《邓小平时代》投入大量精力,访问了不少与传主有关的人士,搜集的资料极为完备,不愧为哈佛大学的资深教授。
作为学者,我总希望人们在讨论中美关系时,能采取客观而心平气和的态度。不幸的是,中国自媒体上有不少民粹主义的言论,往往夸大其辞,言过其实。举个例子,七年前我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见到一些学生,他们很骄傲地告诉我,在航天科技方面,美国已经落后中国了。
几年前,许多中国人都为华为的 5G 技术超欧赶美感到自豪,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他们非得依靠华为的技术不可。可是到了今天,我们知道这说法并不正确。
反过来说,美国老百姓受政府的影响,对中国的成见也很深。特朗普宣称的“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本来是美国人心里的不公开想法,现在却公开了,不见得是件好事。
记得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肯尼迪总统号召全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努力。在苏联发射人造卫星后,号召全国科学家合作,十年内把美国人送上月球。我 1969 年来美国读书,登机前一个月,在电视机前观看美国航天员 Armstrong 在月球上行走,无比兴奋。
我到了柏克莱(Berkeley)后,见到很多同学响应世界和平的号召,令人热血沸腾。他们真诚的希望见到一个和平相处的世界。可惜到了今天,这理想已演化成为追求自我中心的“美国优先”。在这背景下,美国领导人对他国的竞争对手采取极端怀疑的态度。
这种态度在和中国的交往中特别明显。过去三年,不少在美国大学任教的中国教授、甚至美裔教授、在没有充分的证据下被拘禁。学生和教授看着这些情景,人心惶惶,学校竟然无能为力。当年美国政府批评苏联的学术环境,想不到在这里复活。很难想象,在这样子的学术气氛下,美国能继续领导世界。
欧美诸国的政策,即使在对中国友善时,着眼点也是自己长期或短期的利益。当年美国提出用庚子赔款资助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固然使中国蒙受到很大好处,但是提出这个法案的伊利诺伊(Illinois)大学校长就曾明言,通过这做法可以影响中国新一代的年轻人, 使他们的思想接近美国,对美国有深远的利益。
这种做法可说是无可厚非。然而却有些人认为美国是中国的大恩人,是自由民主唯一的泉源。在念及利益需要逢迎美国人时,他们甚至会公开辱骂中国,忘记了中国学校和政府对他们的栽培,数典忘祖,令人不齿。
美国媒体和老百姓在政府的影响下,对中国的猜忌日深,作为留学生和学者,我们有责任去消除他们不必要的疑惑。记得个多月前,数学系有个资深教授的会议,一位老朋友问我在北京生活如何,我说很好,新冠肺炎并不严重,他大吃一惊,说中国的官方数据都是假的,你怎可以相信!
不幸的是,在美国主流媒体的影响下,这种态度普遍存在于美国朋友心中。我们必须把握一切机会,透过种种途径,澄清这些先入为主的误解,毕竟中美人民的友谊高于一切。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成就,举世有目共睹。其中美国的科技和投资,对这成就的贡献甚大,中国人民不应忘记。反过来说,庞大的留学生团队到了美国,许多精英留下来,单是硅谷一个地方,就有几万位华裔工程师、学者和投资者。这是一个庞大的力量,谁能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给美国带来好处?我希望美国能了解这一点,调整政策,使这个双赢的局面继续下去。
中美人民友谊长存!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