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高级研究员杨益: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共识是中国能在WTO成功的主要內因
2021年5月14日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周年。5月14日,全球化智库(CCG)在北京总部报告厅举办了以“世贸组织的改革前景与中国角色”为主题的研讨会,与会嘉宾围绕主题回顾了中国入世的20年,探讨了WTO改革的发展及中国在其中发挥的角色,并探索了WTO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未来,以期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原局长杨益在研讨会上发言,他认为,中国领导层的高度重视,政府在入世前后充分的准备,社会各界对WTO形成的共识,高素质的WTO专门人才队伍,以及对国内产业合法利益的维护是中国能够在WTO中成功的主要內因。
以下为发言全文整理:
我国加入WTO转瞬之間就已经20年了。作为入世前后相关应对工作的亲历者,结合自己在外经贸部、商务部工作的领域,从内部应对工作的角度谈三点感受和启示。
第一,领导高度重视,全社会形成了共识。我觉得我们入世20年以来,从“狼来了”到平稳过渡、有效应对化解“狼群”的冲击,中国入世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领导高度重视,形成了共识。入世之前15年的谈判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入世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也是高度重视入世之后的各项应对工作。首先是及时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的专题培训班,当时的总书记、总理亲自主持,专题讲授、研讨WTO的知识。之后,中组部又举办了多期副省部级领导干部WTO专题培训班,把省部级领导干部轮训了一遍。当时通过这些培训,统一了思想,凝聚了我们的主要领导干部的共识,形成了合力。同时在入世前后,我们全国上下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都大规模举办了普及WTO知识的培训和宣讲,记得当时我还曾组织陪同专家到西藏拉薩雪域高原为藏族同胞讲授WTO知识。通过这些工作使全社会对加入WTO的必要性形成了一个共识,为入世成功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WTO专门人才队伍。入世之初,在中组部、中编办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特事特办,特批增设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我們及时组建了世贸组织司(中国政府通报咨询局)和公平贸易局、产业损害调查局以及中国驻WTO使团,增设了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国际贸易谈判专员、公平贸易调查专员等专有领导职衔,迅速调配干部选拔人才组织队伍。通过加強培训和边干边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強,从上到下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WTO专门人才支持队伍。这些工作保证了入世之后各项应对工作的有序推进,也是入世成功十分重要的组织保证和基础。
第三,入世20年来,我们不仅注重开放,同时也重视运用贸易救济措施来维护国内产业的合法利益,维护国内产业的安全。的确,在WTO开放过程中,国外的一些优势产业、产品,像精细化工、高精机械,还有高新科技产品,对我们国内产业的冲击还是很大的。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及时学习通过运用贸易救济措施来维护国内企业的合法权益,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产业产品开展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维护了公平贸易环境与秩序。所以,虽然我们很多的产业产品受到一些冲击,但通过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相关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保护,有效维护了国内产业的安全。到现在看来,没有一个产业因开放或者受入世冲击而垮掉的。
回顾入世20年的经历与经验,我感到在新形势下,我們要继续重视WTO知识的宣讲培训和专门人才队伍建设,要在新的条件下形成新的共识。现在社会上对WTO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知已不是那么一致了,WTO知识也有些淡化了,而且当前社会上的民粹主义观点盛行。如何在新条件下,在推进WTO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培训与宣讲,进一步使我们上上下下社会各界,能够再次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这非常重要。
同时,在WTO下一步的深化改革当中,我们不能一概地反对一切贸易保护主义,而应提倡反对不符合WTO规则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我們要在规则谈判中进一步完善贸易救济措施与争端解決机制。还要不断提高我們自身运用规则的能力,善于运用合乎WTO规则的贸易救济措施来维护国内产业的安全。
最后,在今后WTO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最关键的还是要做好我们自己的事,不受外界或者民粹主义杂音的影响。我们要按照中央确定的方针,坚定地维护多边贸易主义,坚定地更大程度、更高领域、更大范围的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做好我们自己的事,这才是我们下一步行稳致远的重要的保证。
(本文根据杨益在全球化智库举办的中国入世20周年研讨会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