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创新的基础在质疑问难

2021年5月12日

丘成桐,全球化智库(CCG)学术委员会专家,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

学术研究权威,教育政策把握准确,教育变革信息前瞻,一线教育动态真实,原创教育思想集中,是校园长、教师、学生、家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科研人员、全社会爱教育人士最快捷的学习平台。

我参考了历史上著名学者的生平,发觉大部分成名的学者都有良好的家庭背景。人的成长规律很多,奥秘也很多,相关的学术观点也是莫衷一是。但是良好的家教,无论如何都是非常重要的。童年的教育和启蒙教育是不可替代的,它往往奠定一生事业的基础。虽然家长可能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但他仍然可以用他的爱心来鼓励孩子,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乐趣。

对孩子们来说,学到多少知识并不见得最重要。兴趣的培养才是决定其终身事业的关键。我小学的成绩并不理想,但我父亲培养了我学习的兴趣,成为我一生中永不枯竭的动力,凭着它,可以有勇气去学任何想学的东西。相比之下传统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孩子们兴趣的培养,甚至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有领略到学习的乐趣,对一个学者来说,这是很可悲的事情。

中学生一方面精力旺盛,一方面思想还未成熟,容易意气用事。尤其受到不良诱惑或挑衅之后,可能受人利用,或者不顾一切做出后悔终生的事。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受到过度宠爱,不见得了解人世间的艰辛,所以遇到困境时往往手足无措,甚至颓唐而不能自拔。我在中学时从老师那里学到“开卷有益”的重要性,好的书当然要多读,坏的书也要看,但要懂得去比较个中的区别何在。日后在社会上、在学术界难免会遇到伪君子,遇到无赖,读过描述这类人的书籍后,冲击就不会太大。

一个人最后能够成功,不是因为他懂得走快捷方式,争取到最好的结果,而是他能不断从失败中站立起来,并且从失败中学习成功的方法。我自己研究一个问题往往花 5 年、10年甚至 20 年的工夫,不断努力去学习,失败后再闯新路,才能成功。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都是前人经过多年努力得到的成果,但我们需要学习他们在奋斗中如何成功的方法。所以中学生花一段时间体验中下层社会的工作,想办法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才能更了解社会,才知道自己其实是相当幸福的,经过磨炼后,即使失败也不会气馁。父亲的去世对我产生深刻的影响,那年我们学校开学时,学生一同唱一首歌,叫《青年向上歌》,我的感触特别深:“我要真诚,莫负人家信任深。我要坚强,人间苦难才能当。” 在学习这些经验时,我们也要懂得如何从中得到心灵的享受。有人喜欢运动,有人喜欢音乐,有人喜欢去帮助别人。我个人喜欢读诗词、古文和历史,颇能寄托我的感情。记得小时候读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大家都认为不对。其实大家忘记了,此处重点在于“好读书”。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只要喜欢,不一定每次读书都要彻底搞明白一切,即使念数理学科也是如此。只要保持兴趣,以后会逐渐明白。

物理学的基本定律说物体总是寻找最低能量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才是最稳定的。孩子的学习态度基本也有同样的状况,他们希望找到各种理由,使他们有时间去做其他喜欢的事。就如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行,因为这是它的能量所容许的,但有其他能量刺激这些电子后,它可以跳跃。对孩子的学习,我们也需要有新的能力使它跳跃。一方面可通过家庭教育,如前面提到我父亲对我学习兴趣的培养;另一方面,这种能力也可以是来自老师在课堂上的刺激,例如考试的分数,例如一些有趣的问题,例如因为历史上数学故事的描述而引起孩子的兴趣,例如比赛时引起的竞争心理。但这种刺激,最好还是顺其自然。让他们觉得学习是有意义的,要培养他们浓厚的好奇心,去发掘数学的妙处和数学在日常生活或其他学科的用处。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历史上有趣的数学故事很多,值得学生们学习。

创新的基础在质疑问难。假如学生对于见到的事物、阅读过的书籍文章都没有兴趣,不愿意去发掘问题、找寻其中真意的话,这些学生不大可能有创意的成果。中国要成为实质且能久续的大国,必须要有自己创新的能力,在科技文化上要有深度,这样才能够与科技大国争长短。这个问题非从最基本的教育来解决不可。如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可以说是当务之急。

文章选自《中国教育学刊》2021年第4期

关键词 丘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