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在2020年美中经济高峰论坛谈中美冲突及走向

2020年10月13日

2020年10月13日-15日,以“在危机年代寻求成功(Finding Success in an Age of Crisis)”为主题的2020年美中经济高峰论坛(China Institute Executive Summit 2020)在线上举行。峰会由华美协进社主办,全球化智库(CCG)、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美国中国总商会、美国中国总商会芝加哥分会为峰会知识合作伙伴。全球领先的企业高管和思想家们探讨面对紧张的中美关系和动荡的世界,中美企业如何驾驭新的挑战,并解读中国新的经济政策和机遇,规划在“脱钩”世界中的成功之道,阐明美国和中国企业如何仍能携手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10月13日,CCG主任王辉耀应邀参加以“生活在‘脱钩’的世界中(Living in a Decoupling World)”为主题的第一场峰会。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Paul Haenle和王辉耀博士围绕“新的商业格局(The New Business Landscape)”展开讨论,讨论由华美协进社高级副总裁Dorinda Elliott主持。

Dorinda Elliott:请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现状的认识。这其中有什么样的利害关系?如果中美之间的关系恶化,对商业和全球经济有什么风险?

王辉耀:中美关系可能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国在1979年实现对外开放,同年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我认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中美关系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全球经济。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自从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公司就在中国设立了业务,现在有许多美国公司在中国开展贸易,创造了七千亿美元的收入,这对于双方都十分有益。并且,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十分重要,比如,有将近50万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留学,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有三百万中国游客在美国。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纽带非常牢固。中国向美国输送了很多人才,美国也在帮助中国在创新方面进行投资。中美合办了如杜克昆山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高校。所以,中美“脱钩”是有风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交织的世界里,我们有互联网等现在这个时代保持互联互通的工具。我们现在有叙事上的问题,也有误会,但是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社会系统所致。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寻求共同点。

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前两大经济体,两国需要对全球治理承担责任。美国发起成立联合国,中国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所以,两国对全世界的福祉负有责任。如果目前的形势继续恶化,不仅影响美国和中国,也影响世界。所以,两国应该联合以来,搁置分歧,承担道德上的责任,互相帮助,而不是互相争斗。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平台讨论问题,避免陷入不可预测的危机。

Dorinda Elliott:许多美国决策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崛起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构成威胁。那么,如果两国现在是战略竞争对手,你会对美国人如何解释中国的动机?美国需要害怕中国的经济崛起吗?

王辉耀:美国需要一些新的角度来看待中国。之前中美建立了外交关系,中美之间的合作大于分歧。美国现在应该看到,中国确实发生了转变。四十年前,中国还很穷,而现在,中国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占到了三分之一。中国是全世界130多个国家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而现在世界发生正发生着变化,我们看到中东和叙利亚的难民危机,我们看到逆全球化浪潮和民粹主义浪潮袭来,我们还看到脱欧危机。而中国一直保持稳定和繁荣,并制造出大量产品,中国在世界经济系统里的关键指标表现很好。所以,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已经真正实现了繁荣发展,而不是成为另一个伊朗或者朝鲜,这对于世界来说是很好的。

我认为,中国需要一个新的叙事,来解释中国的故事。中国使8亿人摆脱了贫困,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我们需要通俗易懂的故事,不仅能被美国人理解,也能被世界上其它国家理解。所以,中国的繁荣和崛起是一件好事,而不是威胁。不像西方人所认为的,这并不是福山所说的“历史的终结”。中美两国有些竞争是可以的,但是并不一定要成为战略竞争对手。所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Dorinda Elliott:你认为美国总统大选会为中美关系带来什么样的机会?你是怎么看待即将到来的大选的?

王辉耀:特朗普总统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是近期的热点新闻。而他现在已经逐渐康复并开始竞选活动。如果特朗普在选举中获胜,他可能会继续进行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中美贸易谈判,因为他愿意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因此,他可能会继续在贸易和关税问题上寻求出路。如果拜登获胜,他身边是更了解国际事务的学者和国会成员。我认为,他会重拾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他会重回巴黎气候协议,因为中美是两个最大的污染国。他也许会变革全球卫生系统,他也许会改革世界贸易组织,他也许会重返CPTPP。他会有更多的渠道让中美进行沟通。而特朗普只在贸易领域和中国有对话。如果拜登当选总统,中美关系可能也会继续恶化,但不是以现在这样的速度恶化。而现在中国经济表现良好,在抗击疫情中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投入二十亿美元,所以这并不是福山所说的“历史的终结”。而美国的大选也有其自身的问题。而中国不会追随美国的道路,中国需要走自己的道路。

  10月14日,CCG顾问、国务院参事、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应邀参加主题为“解读中国经济政策与市场(Decoding China’s Economic Policies and Market)”的第二场峰会中的“主旨发言:全球局势不确定下的北京对外开放(Kyenote Speech: Beijing’s Opening Despite Global Uncertainties)”以及问答环节。该环节由华美协进社社长James Heimowitz主持。

朱光耀在主旨发言中表示,10月14日对于中国是个特别重要的日子,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表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这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非常重要的政策声明,这将对中国和世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我们必须承认现在全世界正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正在引发经济大衰退,全球治理面临的挑战需要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政策协作。而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缺乏政策协同和信任,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同迫切需要提高。昨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这是自二战以来从未见到过的局面。朱光耀对明年经济状况持谨慎态度。他担心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工资差距会继续加大,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20年全球贸易下降13%~32%,这是所有国家面临的真实挑战。他希望G20可以发挥如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那时,中国和美国之间在政策协同方面有深度合作与密切交流。坦诚地说,现在中美在经济政策方面的沟通几乎不存在。这对中国、美国以及全球经济将产生负面影响。

朱光耀指出,在全球经济面临转折点的时刻,中国和美国需要重新回到政策协同的轨道上。IMF预计中国经济将在今年增长1.9%,较6月预测上调了0.9个百分点。中国成为IMF报告中今年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0.7%,实现了年内首次正增长,这说明国内需求正在增长。我们希望这种势头能够保持下去。我们也在密切关注在其它大陆如在美洲、欧洲以及欧洲所发生的公共卫生危机。我们希望尽我们最大努力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为它们提供必要的帮助。我们希望主要经济体之间能够在公共卫生领域加强合作和协同,这是和每个国家的民众利益攸关的事情。

朱光耀表示,我们现在还面临气候变化方面的挑战。中国今年夏天遭受了水灾,澳大利亚和美国遭遇了大火,我们需要对我们的家园承担责任。习近平主席在9月22日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展示了中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责任担当。

在主旨发言后,James Heimowitz在问答环节向朱光耀提问。

James Heimowitz:近期,华为、微信、抖音国际版成为了美国制裁的目标。在中国,有一种日益增长的趋势,许多美国公司变得不受欢迎。请您解释一下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对于目前的情况您有何见解?

朱光耀:中国正式地、热情地欢迎外国投资。这是当下真实的情况,外国投资促进了中国的就业,增加了税收,为中国过去40年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个结果是双赢的。在我和美方长期谈判的过程中,我知道有一些抱怨,在很多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中国希望建设创新型社会,就必须采取强硬手段来保护创新思想,这符合我们的利益,也符合外国公司的利益。我们认为,以市场为导向、以法律为基础,可以解决任何问题,包括任何美国企业家或中国企业家抱怨的问题。这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原则。

我现在真的不明白美国政府的逻辑是什么,美国一直以来都告诉我们,以市场为基础、以法律为基础、以规则为基础才是唯一的出路,这符合美国的利益,也符合中国的利益,更何况这也是全球标准。但很不幸,在华为、抖音国际版被制裁等事件上,美方完全不顾这一标准。我不认为这种做法符合我们的利益,我真心希望中美双方能回到谈判桌前,因为相互开放市场对我们两个最大的经济体非常重要。这不仅是中美两国之间的问题,更是全世界的问题,因为全世界都在关注中美之间的政策争端。中美经贸是否能重回正轨,取决于能否在信任的基础上进行谈判,许多新的全球标准都需要中美双方进行政策协调,例如数字经济、数字税收、数字货币,甚至是一些有关安全方面的事务,比如5G技术,美方表示这与美国的国家安全关系密切,但我认为其实不仅仅是5G技术,人工智能和量子通信,它们与国家安全关系更为密切。但即使是在这些非常敏感的问题上,中美也一定会有能力、有智慧找到合作的办法,否则人类的未来将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世界需要真正的全球领导者、全球标准,不仅是为这一代人,而是为下一代人。全世界都在看着我们能采取什么行动,不只是针对目前的情况,更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不仅是在经济方面,更是在安全方面,中美双方都必须运用真正的智慧去处理这些问题,找到互信共存的道路。

现在是非常困难的时刻,我们必须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因此,中美两国的企业家都应该参与进来,把两国连接起来。我认为,民族主义对美国或中国都是不利的,它的兴起将对双方产生巨大危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本届联大的开幕致辞中说,现在整个世界都处在十字路口上,现在又到了1945年。作为联合国秘书长,他提醒我们要思考:为什么要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尽快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并找到重回正轨的共同道路。我不希望又回到真正的竞争上来,至少应该回到沟通的层面,并尝试逐步恢复信任。我知道这需要时间,需要艰苦的努力,但我们必须这样做。

James Heimowitz:现在中美之间真的缺乏互信,中美之间存在着很多误解,至少从过去5年的时间来看,美国好像并不愿意继续前进。我想问您,从您的角度来看,您认为美国人对中国误解最大的是什么?您希望美方通过哪些方面进一步了解中国,使我们对增加两国之间的信任更有信心?

朱光耀:坦率地说,大多数中国人对美国人民抱有好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开诚布公地说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美国人民也是伟大的人民。中国是伟大的国家,美国也是伟大的国家,这确实是我们的心声。美国取得了一战和二战的胜利,特别是二战结束后,美国作为一个领导者,为建立联合国和整个世界体系做出了贡献,而该体系已经运作了70多年。美国在其过程中确实发挥了主导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先生的领导下,深度融入了这一世界体系。中国为维护和完善这一体系做出了贡献,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中国想要的只是更好发挥我们的作用,我们永远不期望取代美国或其它国家。我们只是想超越过去的自己,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