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对话:疫情下的挑战与合作机遇
2020年8月11日,全球化智库(CCG)系列线上研讨会之 “中非对话:疫情下的挑战与合作机遇”成功举办。该会议由CCG联合加纳驻华大使馆与睿纳新国际咨询公司共同举办。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出席并致开幕辞。近20位非洲国家驻华大使、非盟驻华代表以及非洲商会和相关机构有关负责人出席研讨会,就疫情对非洲国家的经贸影响、中非如何携手提升经贸合作、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如何为中非贸易创造新的机遇、后疫情时代非洲国家如何增进在“一带一路”中的机会等话题展开探讨。
今年也是中国与加纳建交60周年,中加两国传统友谊历久弥坚,务实合作成果丰硕。长期以来,中非双方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在世界各地蔓延,非洲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同包括加纳在内的非洲国家患难与共、共同抗击疫情。非洲大陆正在努力打好疫情控制和经济复苏的双重战役,在可预见的将来,中非合作对重振双边贸易和投资并恢复因疫情而中断的人际交往的影响如何,值得中非共同关注。本次会议在此背景下举办,旨在汇集各方智慧,为疫情下的中非合作建言献策。
会上,加纳驻华大使爱德华·博阿滕(Edward Boateng)致开幕辞。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中国前驻南非大使林松添,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非洲经济委员会前执行秘书卡洛斯·洛佩斯(Carlos Lopes)发表主旨演讲。非盟常驻中国代表拉赫曼塔拉·默罕默德·奥斯曼(Rahamtalla M. Osman)致闭幕辞。研讨会由CCG主任王辉耀和睿纳新国际咨询公司(Development Reimagined)首席执行官芮婉洁(Hannah Ryder)主持。此次线上研讨会是疫情暴发以来关于中非对话合作的会议中最多非洲驻华大使出席的一次。研讨会吸引了国内外60余万观众在线观看。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此次疫情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人与自然的全球危机,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非洲的旅游业、贸易、投资等已造成巨大冲击。但危中有机,中非双方应团结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充分挖掘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资金支持和市场开放等领域的互利合作潜力。非方期待中国增加非洲商品进口,扩大双边市场准入,支持非洲国家经济复苏、渡过难关。
加纳驻华大使爱德华·博阿滕(Edward Boateng)在致开幕辞时表示,此次线上研讨会讨论的是后疫情时代的中非关系,是对于未来非常重要的议题。今年是中国和加纳建交60周年,这份友谊是从克瓦米·恩克鲁玛(Kwame Nkrumah)总统和毛泽东主席等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共同开创和培育的,并一直延续至今。加纳及大部分非洲国家当时面临的困境,今天亦然,如经济问题、地缘政治问题等。今天非洲各国驻华大使齐聚一堂,就是要为未来出谋划策,让美好的想法成为现实。
CCG主任王辉耀表示,非洲大陆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巨大发展潜力的大陆,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议有望最终覆盖12亿人口,对非洲发展意义非凡,而且非洲是全世界具有年轻人口的大陆。非洲自贸协定在经济、贸易、投资上让非洲国家连成一片,使得非洲成为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未来大家去到一个非洲国家就相当于能够打通五十多个非洲国家的渠道,便利了世界各国到非洲去开展贸易投资,也会推动非洲联合抗疫、团结抗疫,凝聚各方的资金力量。中非有望借非洲自贸区建设开展更多经贸合作,中非合作的潜力和机会是巨大的。
睿纳新国际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芮婉洁(Hannah Ryder)介绍道,睿纳新国际咨询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北京的发展咨询公司,公司的目标是削减贫困和稳定发展,主要聚焦于有关中国和非洲公司的项目。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分享关于非洲疫情的信息,从中非双方汇聚共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患难与共,中方全方位多层次援助非洲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中国前驻南非大使林松添在主旨演讲中表示,面对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疫情在中国爆发后,中国在国家领导人和政府的带领下,积极应对疫情、率先复工复产,在疫情“大考”中交出了一份值得世界称赞的答卷,为促进世界疫情防控和人权事业树立了新典范。同时,中国政府采取了最严格、最负责的联防联控措施,有效遏制住病毒向海外输出。当疫情在非洲暴发时,中方官民并举,全方位、多层次向所有非洲国家提供援助、分享经验。中非团结抗疫,以行动再次诠释了中非是全天候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在各方努力下,目前非洲疫情总体得到有效控制,但仍不容忽视。对此,林松添大使呼吁:一、中非团结一致,共同对单边主义说“不”,坚定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和世界公平与正义;二、美国当局应回归理性,对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生命安全负责,尽快控制住本国疫情,全方位切断疫情向全世界的传播途径,停止破坏国际抗疫合作;三、美国等发达国家履行应有的国际责任,切实为非洲抗疫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同时鼓励和支持中国及国际社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加大援非抗疫努力;四、国际媒体应更多关注非洲疫情防控、民生和社会发展,不仅应关注非洲新冠肺炎疫情,同时应关注疟疾、艾滋病等传染病以及干旱等自然灾害,将被边缘化的非洲重新拉回全球抗疫斗争的视线之中。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非洲经济委员会前执行秘书卡洛斯·洛佩斯(Carlos Lopes)在主旨演讲中表示,目前非洲在防疫控疫上面临三方面的挑战:第一,统计风险。非洲国家的统计能力普遍较低,而且非洲甚至有60%的人口没有民事登记,无法进行全面检测,因此当前数据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第二,生产力问题。第三,全球性危机深刻影响着非洲。非洲之角地区遭受蝗虫入侵,南部非洲国家遭遇持续干旱而东非多地洪水泛滥,还有因岛屿环境压力而频频引发的冲突。此外,非洲缺乏有利的全球经济环境。因此,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疫情对非洲的影响要大得多。但卡洛斯·洛佩斯指出,疫情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将促进非洲进行结构性改革,带来发展机遇。对此,他建议,第一,非洲应加快工业化进程,从石油转向更清洁、低碳的能源生产。非洲是中国最大的石油进口地,中国是大部分可再生能源设备的第一大生产国,因此,中国将是非洲最合适的合作伙伴。第二,非洲各国需要对高度依赖出口商品的现状做出改变。目前非洲大约只有10%的耕地进行现代农业生产,只有6%的耕地得到灌溉,非洲农业生产潜力巨大,非洲可与中国在此领域加强合作。第三,非洲承担了全球25%的疾病负担,但其占全球卫生支出的份额低于1%,非洲大陆所消费的医药卫生产品总值还不到全球总量的2%,相较于物资援助,非洲更需要的是一个能占全球卫生支出1%的结构性解决方案。第四,加快科技改革与创新。第五,创造对话空间。目前,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国际社会对宏观经济学的正统性提出了质疑的同时还创造了对话与辩论的空间,去讨论应如何处理公共资源和国家干预等问题。他表示,中国是能确保非洲的困境成为讨论中心的最合适的合作伙伴。
加强合作,中国力量力促非洲经济社会复苏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刘海方表示,教育对于非洲的发展意义深远。上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制定政策鼓励在中国的非洲留学生回到他们的母国建设,但当时中国在非企业和机构尚少。长期以来,教育和现实经济需求存在差距,很多非洲毕业生无法在非洲大陆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去发达国家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人才流失。她认为,中国教育自身的吸引力巨大,超九成非洲学生自费来华留学。她指出,在专业性强、有实习工作合作项目的大学,获得对非洲学生的专项奖学金的机会会更多,这将积极推动非洲学生回国建设,使教育符合现实的经济需要。新冠肺炎疫情危机表明,那些在非洲的中小型中国企业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在疫情期间他们生产了大量的个人防护装备。从政策上鼓励这些企业也能鼓励在华非洲留学生回到非洲大陆贡献自己的力量,与中国企业合作。
发展经济学家帕迪·斯扬加·努森(Paddy Siyanga Knudsen)认为,人类共同的未来需要伙伴关系,国家间的互动才会造就人民的交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种种事迹表明,不论在非洲还是在中国有时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件,这就需要加强政府和地方层面的对话。她表示,近年来前往非洲的中国游客数量一直在增加,非洲各国也需要思考中国游客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中非间的自由贸易协议以及一些便利政策都是正面发展。对于非法移民问题,她认为需要改革政策来达成一致。无论如何,各层级、多方面的对话是极为重要的,中国智慧能为非洲的发展添砖加瓦。
加纳投资促进中心首席执行官格兰特(Yofi Grant)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告诉我们,没有国家能够独善其身,需要全球合力应对并给出解决措施。在过去的几年里,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十个经济体中,有六个来自非洲。当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克服,例如,基础设施赤字、技术赤字等。但是,非洲已经做好准备并且有能力重新协调全球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对非洲基础设施的投资几乎是世界其他地区在过去的几百年的10倍左右。他认为,非洲与中国的关系很关键,因为这是一种互惠的伙伴关系。他还表示,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议是非洲在世界贸易中可以发挥作用的重要杠杆。
Kentyna律师事务所负责人、非洲青年侨民组织(AYDO)全球教育大使贾丝廷娜·奥巴耶·阿贾拉(Justina Obaoye-Ajala)认为,中国有很多机会,这也催生了很多的非洲青年人移民到了中国。在过去,没有人考虑来中国学习,但是现在由于有了奖学金,许多非洲人能到中国读书。在毕业以后,许多非洲人留在中国,并在中国找到工作。贾丝廷娜·奥巴耶·阿贾拉表示自己就是奖学金的受益者,和其他人一样对中国有着十足的信任。
义乌非洲商业协会会长提拉·苏拉哈塔(Tirera Sourakhata)指出,中国和非洲之间的人员往来是双方深入交流、深度合作的关键,然而疫情让其变得很困难。他指出,中非除了物流往来以外,人才交往是两国贸易间的重要桥梁。他以他在义乌非洲商会的经验,提到了在中国的非洲商人的普遍“访客”感,这和两国的交通距离和文化差异有关系,两国商人们对于对方的深度了解和市场把握依然欠缺,而新冠肺炎疫情使这个有限度的交流雪上加霜。他鼓励大家深入思考人员交往在后疫情时代的发展,同时认为线上平台并不能取代就地访问和交流。
设计与技术学会创始人康斯坦斯·斯瓦尼克(Constance Swaniker)提到了技术教育对于非洲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她认为非洲的供应链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挑战,而背后也有数十年积累下的结构性因素。非洲的技术相比世界很多地方是落后的,其劳动者素质不高,以至于巨大的人口基数无法转换为红利。她指出,对于技术教育的理解度低下甚至反感是问题的症结:非洲人传统上并不想将孩子送去学习技术,而进入这种场所学习的机会也偏少。她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应当和非洲的社区携手展开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样不仅能为两方创造巨大利润,还可以为非洲的长远发展提供环境。
危中有机,疫情带来中非交流合作新机遇
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洪腾(Babatunde A. Ahonsi)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可以是推动全球协调反应的伙伴关系的机会,能让中非的投资、人员往来等更好地发展。此次危机表明,世界需要创造更加公平的秩序,确保共享繁荣,促进非洲经济增长,并且不仅仅是GDP的增长,而是给青年人创造几百万个新的工作机会。他强调,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下要取得三个平衡,分别是公共卫生应对和经济复苏之间的平衡、非洲的短期和长期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以及新常态的平衡。
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特肖梅·托加(Teshome Toga Chanaka)认为,中国与非洲的关系是一个大国与一个大陆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中国是非洲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在疫情到来的时候,中国与非洲都在相互困难的时候相互帮助,提供物资。中国与非洲的商业合作与相互投资有着光明的前景,中方也应进一步鼓励在非洲的投资。中非两国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提升非洲的整体实力与对非洲的技术转移也同等重要。他建议,中国可以提供对于非洲学生在STEM(Science, Technology,Engineering, Mathematics)学科和职业教育领域的培训,这对于中国和非洲来说都很有利。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驻华大使伊莎贝尔·多明戈斯(Isabel Domingos)认为,中国和非洲是有着很多资源的国家与大陆,所以应该一起合作渡过疫情的难关。对于非洲的中小企业而言,疫情对他们的打击很大,恢复也很困难。她指出。我们应该去考虑怎么给他们提供另一条出路。中国与非洲可互相分享经验。在中国的帮助下,非洲庞大的市场将能够被利用,能去寻找新的时代前进的方向。
坦桑尼亚驻华大使姆贝尔瓦·凯路奇(Mbelwa Kairuki)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必将重新定义世界秩序,而面对逆境,中国和非洲各国必须维护其共同利益。他认为,在疫情破坏了工业供应链,导致国际贸易和投资萎缩以及商品市场的动荡的情况下,中非深化贸易合作尤为重要;现在的中非贸易虽然是热点话题,但是总量并不高,大部分还集中于非洲54个国家中的几个大国,而行业也比较局限,他希望这一点能够得到改变。他指出,中非之间应当建立一套服务于增进贸易的体系,这包括信息互通、质量认证、文化投资和技术援助。他认为只要双方互相信息更为通达,对于市场有更好的把握,增进合作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佛得角共和国驻华大使塔尼亚·罗穆阿尔多(Tania Romualdo)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全世界,虽然这是一个不幸的事件,但是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尤其是联合国、非洲联盟驻华代表、非洲各国驻华大使使团、大学等中非双方的合作伙伴,以及一些有组织的学生社团,正在开展非常有趣的活动。她认为,当大家探讨非洲的未来时,需要学生的加入,而没有人比在中国留学的非洲青年更合适。此前,他们已经在北京和中国其他几个城市组织了三次“非洲周”。她十分赞赏“非洲网络”等组织,这些组织的存在促进了留学生和在中国的非洲社区对中非之间活动的积极参与。
肯尼亚驻华大使莎拉·塞雷姆(Sarah Serem)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事实上给全球化和中非交流带来了新的机遇。这场全人类的危机让人们意识到了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而且也通过多种渠道证明了合作的可能性。中国在疫情期间尽力保障了在中国的非洲人的权益和健康,而非洲国家也如家乡一样保护了外国人的权益。他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并且认为要在中国市场上获得最大利益,唯一一件必要的事就是让非洲各国团结互通,贸易赤字会让分裂的非洲吃苦头,而合作的非洲将会更了解市场,从而在合作中获得主动的、能够制定战略方针的地位。她同时认为,中国大学招收来自非洲的学生是合作中的重要一环,而精准的奖学金项目、增加非洲留学生在华实习机会会让这种交流更加有效。
非盟常驻中国代表拉赫曼塔拉·默罕默德·奥斯曼(Rahamtalla M.Osman) 在致闭幕辞时表示,目前非洲各国已为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和经济的负面影响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对于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他指出,受疫情影响,原定于2020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非洲大陆自贸协议被推迟,但倘若我们利用这个机会改进协议运行机制,开放市场,就能使中非双方从中受益。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后疫情时代的政策应是向内的。他提出,非洲国家应关注自身资源,发展自身优势,利用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议撬动与中国,尤其是中国私营企业的市场和合作。他对习近平主席曾表示中国将支持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表示感谢并认为,非洲的工业化发展离不开大量资源的投入,而债务问题在这里显得尤为关键。中国应与非洲共同探索解决债务问题和增加相关国家收入的方法,降低贷款和债务对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中国前驻南非大使林松添作总结发言,他积极评价研讨会组织方的精心筹办和与会嘉宾的建设性意见,并表示,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也是非洲的世纪。中国用40年时间解决14亿人民彻底摆脱绝对贫困的问题,为非洲国家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中国在摆脱贫困和抗击疫情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给世界以启示:只要团结合作、致力于和平发展,什么奇迹都有可能创造。当前,全世界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必须面对困难,同心协力,创新思维,加强合作,才能化危为机,实现涅槃重生,共同发展。
作为世界百强的中国社会智库,CCG 始终致力于全球化、国际关系、“一带一路”等领域的研究,CCG在中非经贸合作、人文往来等领域开展了系列研究,并多次就非洲发展与合作举办研讨会和论坛。此次研讨会,CCG旨在为中非搭建疫情时期对话合作的平台,为中非经贸等领域合作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