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中国

出版机构: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李中印

发布时间:2009年1月

点击封面查看大图


卷首语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千百年中国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精神期许。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将自身知识才华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相结合都是他们不可磨灭的信念与使命。近代以降,“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渐趋于文明富强之境”,是“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的毕生梦想,更是中国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知识精英跨越百年的卓绝追求。

全球化时代,旧邦新命的中国取得了经济发展举世瞩目的成绩,却并没有真正从国富走向民富、民雅,现代化的使命依然任重道远。无论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从招商引资向招才引智转型,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需驱动型经济转型,从劳动密集型经济向人才驱动型经济转型,从高能耗增长模式向低碳增长模式转型,从重视社会硬件建设向重视社会软件建设转型;还是从只重视科技、商业创新向与社会创新并重发展转型;经济发展从效率向公平转型;从集体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当代中国都正处于深刻的发展转型期和战略机遇期。所有这些剧烈的转变无疑拥有中国特色,更兼具人类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对内凝聚人心、对外化解阻力成为共识,解决这些现实难题急需拥有全球眼光的智力支持和集思广益。如果说,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大量的华人华侨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资金和技术支持,那么,改革的未来发展仍需要大批拥有全球化背景和视野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带来具有建设性、客观性、前瞻性的思想和智慧。

当今,无论是群体诉求还是时代社会的召唤,聚集具有国际视野的知识精英为中国发展建言献策,利用民间且专业的智力资源服务公共政策都势在必行。《建言中国》作为一本思想性的高端季刊,旨在汇聚传播中国及国际精英的优秀思想和理念,为中国在全球化时代提供战略性、独立性和可行性的政策建议,力图搭建政府与多学科、多行业的国际化知识精英的建言献策平台,服务于政府决策,促进社会进步,提升国民福祉。

我们将“国际化、建设性、深度性、客观性”视作办刊原则,倡导“建中国亟须之言论,言中国必须之建设”。其中,“国际化”指作者背景和眼光的全球化,也蕴涵了建言思想超越狭隘的民族国家,以国际视野将中国发展置于人类发展先进文明中的愿景;“建设性”说明了刊物的根本性质在于建言献策,并承载了沟通政府的可操作性、面向未来的实用性;“深度性”体现了刊物思想激荡的深刻和高端智力的专业化程度;“客观性”是指不因主观情绪而流于空洞,使思想观点经受历史检验的办刊诉求。

在内容上,《建言中国》是一本泛社科类的刊物,文章聚焦于政府与公共管理,含涉经济、金融、社会、文化、教育、外交等热点政策问题,设立“国际化与全球视野”、“社会服务与公共管理”、“中国发展与人才强国”、“名家观点与热点问题”、“高端对话”等栏目。《建言中国》突破传统学术论文文风晦涩和规范严格的制肘,打破时政刊物散点新闻式的泛泛而谈,专门聚焦政府决策、公共管理,呈现一个IV多元思想激荡的场域。《建言中国》力邀海内外不同学科背景、各行业领军人物发挥各自专长,广泛参与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话题中,为中国在全球化时代提供独立、客观和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以涵养公民之精神,强大社会之体格。

我们力图打造的不仅是一本刊物,更是知识精英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相结合的国际化的思想平台、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参与建言献策的崭新渠道。我们期盼在《建言中国》的平台上,以全球视野,为中国建言,用世界眼光,为中国献策!

王辉耀
2012年9月

 

目录

    卷首语

    国际化与全球视野

1 全球化与国家的权力危机
中国发展与人才强国
18 中国梦
28 新时期的转型升级和中国教育发展
44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大国崛起
57 中国走向世界和国际认同
69 人才强国和中国梦

    社会服务与公共管理

医药改革

83全球医药卫生改革与发展大趋势

    教育改革

92 中国的教育哲学问题
104 中国高等教育问题
115 中国高校知识创新体制
125 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体制
137 政策建议与讨论

    高端对话

145 未来30年,再创辉煌
164 人文学科的重要意义
169 “中国梦”—中国对外文化形象的建立与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