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
出版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王辉耀
发布时间:2014年2月
点击封面查看大图
目录
BⅠ总报告1
B.1中国海外国际移民新特点与大趋势1
BⅡ 专题篇45
B.2国际人才流动的壁垒与突破45
B.3华人出入境政策的背景、现状、不足和完善63
B.4来华外籍人口特征79
B.5东南亚华商的经济实力与发展现状–基于新、马、泰、菲、印尼五国的分析92
B.6香港定居的路径:迁移模式及移民政策分析111
BⅢ区域篇125
B.7美国的中国海外移民的历史、现状和趋势125
B.821世纪加拿大的中国海外移民:安居还是奋斗?144
B.9中国精英移民澳大利亚:现状、影响和趋势157
B.10日本的中国海外移民的新发展174
B.11 欧洲中国海外移民的规模、特征、问题与前景193
B.12 非洲中国海外移民的生存和发展208
BⅣ 中介篇224
B.13第三次移民潮下的中国移民中介机构224
B.14 中国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评估和排名238
BⅤ附录篇255
B.15 2012-2013年重要移民事件255
B.16 2012-2013年重要移民讲话264
B.17 2012-2013年重要移民法律法规273
B.182012-2013年我国重要移民中介机构名录279
B.19 后记309
2013年,世界移民数量已达到2.32亿,在过去的几年中,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
本报告研究了2012年中国海外国际移民的概况,总结了中国海外移民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本报告由总报告、专题篇、区域篇、中介篇和附录五部分组成。
总报告分析了中国海外国际移民新变化与大趋势,结合全球化背景,总体概括了2012年中国移民的发展现状,包括移民规模、分布。在数据基础上,分析总结了2012年移民的十大特点和四大趋势,并针对中国国际移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专题篇挑选近年出现的移民热点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包括国际四个主题:国际人才流动的壁垒与突破,华人出入境政策的背景、现状、不足和完善,外籍人口来华的发展现状,东南亚华商的经济实力与发展现状和香港定居的路径:迁移模式及移民政策分析。
区域篇详细介绍了2012年中国向不同国家和地区海外移民的情况。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了主要的移民国家——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首次研究了中国人移民日本、欧洲和非洲的情况。研究内容既包含中国海外移民的历史,也包含新时期海外华商、劳务输出等移民群体的发展特征与问题。
中介篇综合研究了我国移民中介机构的发展现状,移民潮下随之而来的移民风险问题、黑中介、缺乏监管、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做了全面分析。本章还特别对我国791家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进行了评估和排名,并选出了2013年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30强。
附录篇详细搜集了2012年间中国海外移民领域发生的大事件,包括移民重要会议及活动、重大移民政策的出台及调整、移民发展的阶段性现象等,供读者参考。
序
如果说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是和平与发展,那么,国际移民问题就是决定主旋律能否美妙和谐的一串重要音符。
在2013年10月联合国“国际移民和发展”高级别对话上,第68届联大主席约翰·阿什讲到:保护所有移民的权利必须成为移民政策的基石。过去7年证实,移民问题管理得当会减少贫困、改善人力资本,为全球发展做出贡献。2012年,国际移民汇款回国超过4000亿美元,而当年的官方发展援助为1260亿美元。移民也为知识、技术和科技的传播做出贡献。目前移居国外的全球移民总数达2.32亿,创下新高。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与7年前相比,全球移民趋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呼吁国际社会改善公众对移民的认识,将移民问题纳入发展议程,增加对移民相关数据的研究和收集,就移民问题加强合作。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副代表王民大使指出,移民和发展问题息息相关,国际移民缓解了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老龄化问题,对世界经济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起到了重要作用。各国应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共同发展,从根本上消除国际移民领域的消极因素。他呼吁国际社会公正客观看待移民现象,为移民创造包容性环境,确保移民合理有序移动,同时应切实保障移民合法权益。移民来源国、过境国和目的国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加强对话、开展合作、解决移民管理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努力实现人才和技术双向流动。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移民输出国之一,中国的移民立场不仅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也会对世界移民大格局和世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这说明,国际移民和全球化是两个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的统一体,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际移民领域的国际共识正在逐步形成。
实际上,自地理大发现时代以来,移民就一直是世界一体化的重要驱动力,带动着种族的交融、文化的兼并和经济上的融合。在全球化浪潮下,国际移民潮正成为一个越来越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的现象。国际移民总是伴随着知识、文化、科技的传播和人才、资金、技术的转移。在许多大量输出或大规模引进移民的国家或地区,移民问题往往都是受到高度关注的政治、社会议题。以美国为例,面对1120万非法移民,美国朝野迄今为止还不能对移民法达成广泛一致的意见。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接收国,很大程度上正是移民成就了她的光荣与梦想。美国第一位华裔内阁部长赵小兰认为,美国是一个高度动态的社会,一个具有无限创新精神的国度,每个移民在这里都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追求。2012年6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施行移民新政,宣布停止遣返合乎条件的青少年非法移民,使80多万人受益,这实际上变相通过了被国会多次否决的“梦想法案”。正是因为“美国梦”的移民体系一直对世界各国的人才和梦想保持开放,到2013年,美国仍然是接纳移民人数最多的国家,拥有移民总数达到4578.5万人。
纵观世界移民大势,全球移民模式和趋向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北美、欧洲等国家的移民更加关注人才移民,亚洲、非洲和拉美一些新兴国家也逐渐向移民敞开大门。由于全球经济体依然深陷经济放缓的桎梏,受到就业机会减少的影响,不少移民将目光转移回母国,全球移民流向开始呈现回归性和循环性的态势。
过去一年里,中国国际移民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首先,是移民政策出现了重要转折。2013年7月和9月,新的出入境管理法开始实施,新的外国人出入境管理条例也开始实施。这些政策明确了欢迎外国人才来华的态度,规定了人才签证这一新的签证类别,并对签证类别做了进一步的细分,旨在加快签证审批的速度。这必将对引进外国人才、平衡移民赤字起到积极作用。其次,是加快了高端国际人才的引进。继“千人计划”之后,各部委、各个高校、各个地方政府以及一批创新创业基地都相继出台了各种国际人才引进计划。最后,是“海归潮”的方兴未艾。一大批发达国家的华裔人才和海外留学生纷纷回国创业,“人才回流”的趋势在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移民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移民潮是上个世纪的改革开放之初,很多人有海外关系的人纷纷出国团聚或移民,还有大量的留学生。第二次移民潮是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到上个世纪末,许多发达国家在这个时期开始开放向中国吸收技术移民。第三次移民潮就是本世纪以来到目前正在发生的第三次移民浪潮,其特点为精英移民,包括大量的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也包括大量的留学生出国学成后被发达国家人才吸引转化为移民,环境移民、蓝领移民和教育移民等新的移民群体出现,形成了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中国国际移民呈现出迅速扩大的趋势。到2013年,中国移出移民存量为934.2万人,移入移民存量为84.9万人,移民赤字高达849.4万人,已上升为第四大移民输出国。
当今中国正在经历第三次大规模“海外移民潮”,这不仅关系到中国在全球化趋势下如何实现崛起,更关系到整个世界的政治文化大格局。因此,中国国际移民的新现象和反映的新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认真研究。
为此,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2012年首次发布《中国国际移民报告》,引起了国内外社会的极大关注。我们注意到,由于目前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少,媒体和百姓也缺乏深入和全面了解这一国际热门现象的研究资料。国际移民数据的系统整理和基础分析,国际移民现象的全面考察和科学研究,是当今中国移民研究领域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针对世界移民大势和中国国际移民的新现象、新特点和新趋势,我们继续开展和组织全新、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推出《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全面总结了2013年中国海外移民的总体概况和出现的新情况、新事件、新问题。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不仅在数据、资料的详实和研究、分析的深度方面均超过2012年度报告,还有一些首创性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建议。报告对近年出现的一系列移民热点问题,如外籍人口来华的发展现状、东南亚华商的经济实力与发展现状、华人出入境政策、国际人才流动的壁垒与突破等,就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首次系统、详细地研究了中国向不同国家和地区海外移民的情况,其中中国人移民日本、欧洲和非洲的情况在填补了想研究的空白;特别对我国791家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进行了评估和排名,对移民中介服务行业的良性发展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为专注于中国人才国际化领域的智库机构,CCG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系列丛书——《中国海归发展报告》、《中国留学发展报告》、《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报告》和《中国国际移民报告》,近年来得到了业界和社会的一致认可。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成果,《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将促使国际人才蓝皮书的影响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为一名致力于国际人才研究的学者,当我在调查研究中得出中国移民赤字的巨大数据时,深感震惊也深受触动。对于中国海外移民增加将“掏空中国”的言论,虽并不以为然,但也不免忧心忡忡。在中国创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关键时期,移民赤字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平心而论,中国人海外移民不完全是坏事,需要辩证地去看:一方面,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果在个人身上的一种反映,同时也促使人们逐步关注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获得反思和自省的动力;另一方面,移民带走了资金和技术,但同时越来越多的海外同胞分布世界各地,将形成中华民族的海外人才库,可能会为祖国带来更大的效用。
移民不是零和博弈,我坚信未来的世界必将是一个移民流动自由、国际人才共享的世界,世界移民大势必将由单向走向双向、多向,由单极走向多极,直至完全的“去中心化”。将当今世界的移民现象研究透彻,方能为中国制定国家移民战略、加入全球人才共享圈、加强国际移民合作、增加对世界移民治理的话语权提供参考和帮助。这既是CCG发布中国国际移民报告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其最终价值和长期努力方向。同时,对中国国际移民的现状和背后的问题进行研究,为中国国际移民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指引,为保护海外华人华侨的利益建言,也是本书的重要目标。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2013年10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欧美同学会百年庆典上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并特别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
当今中国,正处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型。但由于目前中国国际移民领域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消极因素,致使中国还没有充分享受到国际人才跨国流动带来的红利。如,中国还没有开放国际移民,中国也没有专门的移民局,但其实,大批的海外国际人才已成为中国发展的巨大现实需求,尤其是在我国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国际化方面,他们的作用无可替代。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始出台加紧抢夺国际人才的移民政策,美国就已经开始实施30多年来最大的人才移民政策变革。这将让中国面临更严峻的国际人才竞争环境,给中国留下的国际人才政策改革和调整的时间非常有限,必须奋起直追。中国政府、企业和社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人才环境的改善,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吸引世界人才的历史机遇期。从智库影响国家决策的角度来看,本报告旨在为国家移民政策和国家人才战略提供一定参考。
只要从政府到企业和全社会对于全球人才战争的重视,未来三十年,中国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国际人才大潮”。而中国能否弥补巨大的人才和移民赤字,成为全球知识、科技、创意的中心,也将取决于中国在未来三十年能否通过人才引进和开放全球移民来华,成为一个吸聚全球人才移民的世界人才大国。
B.1中国海外国际移民新特点与大趋势
王辉耀
摘 要:中国海外国际移民分布于世界各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传统移民国家是我国海外移民的首选移民对象国,近年来欧洲、亚洲其他地区、拉丁美洲、非洲以及南太平洋岛国等也逐渐成为我国移民青睐的对象。2012年以来,我国海外移民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如我国移民输出量跃居第四大位,投资移民迅速增加,“教育移民”、“蓝领移民”等移民新群体出现、环境污染等因素成为移民新动因等,导致了“移民赤字”的扩大;同时,中国海外移民的大量外流,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移民政策的变化为我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以保障我国人才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海外移民 新特点趋势 挑战
Features and Trends of Chinese Overseas Emigrants
Abstract:There is a comprehensiv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overseas emigrants in the world. While United States, Canada, Australia, New Zealand are the major countries of destination, Europe, Asian, Latin America, Africa and the South Pacific Island countries are becoming popular destinations for Chinese emigrants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many new featur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overseas emigrants since 2012: China has become the fourth largest source country of migration in the world; the number of investment migrants from China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new groups of migrants such as educational migrants and blue-collar migrants are emerg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become a new motivation of migrate, all of which expanding the migrant deficit. Meanwhile, the growing outflow of Chinese emigrants and the changes of immigration policies in some major receiving countries and regions are imposing severe challenges to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spond to these changes in order to ensure talent securities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Key Words:Chinese Overseas Emigrants, New Features, Trends, Challenges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人员流动频繁,世界移民的总数量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作为一个经济科技实力日益上升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公民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交流的大潮中去。根据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统计,2013年1-6月份,内地居民出入境达到9091.83万人次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参与者。
一 中国国际移民概念界定
(一)中国国际移民的概念
根据本系列报告对国际移民概念的界定,所谓国际移民是指离开本人国籍国或者此前常住国,跨越国家边界,迁徙到另一国家的人 。由此我们可以将中国国际移民界定为离开中国(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跨越国家边界,迁徙到另一国家的中国人。
首先,中国国际移民既包括离开中国大陆迁徙至其他国家的中国人,也包括离开我国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迁徙至其他国家的中国人。但是由于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情况的特殊性,如无特别说明,本报告讨论的中国国际移民仅指离开中国大陆的中国人迁徙到其他国家而形成的国际移民。
其次,本报告所称的中国国际移民迁徙至其他国家的行为,有可能是合法的行为,即通过合法的途径经有关国家批准而在该国家居留、就业。也有可能是非法的,即通过非法入境、非法居留或者非法就业等途径在该国家居留和就业。对于不同性质的跨国迁徙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
最后,本报告所称的中国国际移民仅指以处理非国家事务为动机的海外移民行为,对于因处理公共、外交或者军事事务的跨越国境行为不是本报告所称的中国国际移民行为。
(二)中国国际移民的类别
中国国际移民的范围较为宽泛,包括中国海外投资移民、中国海外技术移民、中国海外留学生,中国海外国际劳工,中国出国旅游者和中国海外非常规移民。
二 世界国际移民发展概况
2013年世界移民人口数量达到2.32亿 ,占世界人口总数的4.2%,比2010年的2.14亿增加了0.18亿,比2005年的1.95亿增加0.37亿。2000-2013年间,移民人口数量年平均增长率2.2%。1990年到2013年,北美地区的移民输入最为明显,所拥有的移民比例从18%提高到23%;中东-北非拥有的移民占比从10%提高到14%;亚太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拉丁美洲-地中海地区,比例均有所下降。美国是拥有移民人数最多的国家,大约每5个移民就有一个在美国。截至2012年,美国拥有的移民总数达到4578.5万人。其他主要的移民分布国家包括俄国、德国、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
总体来看,移民流向以“南北”和“南南”为主,“北南”移民数量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截止2010年底,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移民(南北移民)人数最多,约7429.7万人,占世界移民人数的35%。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移民(“南南”移民)大约有7315.8万移民(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推算,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移民,将近一半人数为难民),约占34%。 此外,发达国家之间的移民(“北北”移民)数量为5346.4万人,约占总移民人数的四分之一;还有少量发达国家至发展中国家的移民(“北南”)移民,约占5%,见图3。
南北移民中,最为典型的是以中国和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向美国的移民。过去的10年中,获得美国绿卡最多的移民来源国家,除了临近的墨西哥外,中国和印度分别成为了第二和第三。在前13位的国家中,除韩国外,均是发展中国家。仅从这十三个国家来看,过去的十年里,美国吸收他们的移民数量达到551.6万。
值得注意的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移民回流现象开始增多,“北南”移民数量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墨西哥到美国长久以来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走廊。如今,由于美国就业机会减少、边境管理严格、墨西哥国内人口增长率下降等原因,墨西哥到美国的移民数量逐年下降,2005到2010年,墨西哥到美国的净移民流量几乎为零。 以留学生为主要群体的移民回流现象在中国、印度、日本等留学生输出国也较为明显。并且,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人民向发展中国家寻找商业、教育机会。据统计,韩国向菲律宾的移民在十年间增长了430%,从2000年的175000增加到2011年的925000。
2006年,联合国举办了第一届有关国际移民与发展的高级别对话会议。至今,移民与发展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国际社会对移民与发展两者关系的认识也有所深化。首先,发展不仅是对目的国的发展,如有恰当的政策扶持,移民对来源国和目的国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其次,发展不限于南-北移民路径,其他三种移民路径都对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第三,发展不局限于经济发展,还包括移民者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对发展的最新定义已不限于GDP的增长,而是人类福利的增加。除了从外汇角度的巨大经济贡献之外,移民通过扩大开放个人的发展机遇,对移民者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有所推动,从而为人类福祉做出贡献。因此,除了关注占主流的南-北移民之外,其他三种主要迁移路径也同样需要予以考虑,它们都对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从政策方面看,尽管移民与发展问题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议题,但目前仍少有国家将移民纳入发展主流规划。而且,各国的移民政策尚不能充分保障移民的权利。很多决策者仍将移民视为对国家安全与身份认同的威胁,仍未将其看做加强国际合作与发展的新机遇。
三 2012年中国国际移民在世界的分布
(一)接近15万人获得美、加、澳、新的永久居留签证
目前,我国华侨华人总数约为5000万人 ,中国国际移民群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外移民群体。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传统的移民国家,是中国新移民的主要目的地国。2012年,在上述四个国家获得永久居留权的中国人分别为81,784人、33,018人、25509人、7,723人,总数为14.8万人。详见表2。
1.美国是中国海外移民第一目的地,为美国第二大移民来源国,
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美国共有华裔居民430万人,其中约一半出生于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另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统计,2011年居住在美国的外国出生的移民总数为4037.8万人,其中出生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中国移民人口为223.1万人,占全部移民人口的5.5%,是美国最大的亚裔群体。中国成为仅次于墨西哥的美国第二大海外移民来源国。
同时,美国也是中国海外国际移民首选的移民目的地国。2012年,获得美国永久居留签证的人数为81,784名 ,占永久居留签证总数的7.9%。其中20,463人获得经济移民签证,占美国经济移民签证总数的14.2%。经济移民中,6,124人获得有条件投资移民绿卡,占当年美国发放的有条件投资移民绿卡总数的80.1%;美国移民服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颁发的投资移民签证中,中国人占了3/4以上 。
同时,赴美留学人数和获得H-1B临时工作签证的人数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加。2011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国际留学生第一大来源国,2012-2013年度,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达235597人,占美国国际留学生总数的28.7%,比上一年增加21.4%。2012年,获得美国H-1B临时工作签证的人数达23,787人,比2011年多3937人,增加了19.8%。
中国向美国的移民现象具有鲜明的人才移民特征。一是新移民比例高。根据2010年美国社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在接受调查的180万华人华裔中,有40.8%的是2000年及以后进入美国的。美国整体外国出生人口中,在2000年及以后进入美国的比例为34.7%。中国移民在2000年及以后移民的比例高于美国整体移民。二是合法移民比例较高。根据2010年美国社区调查报告显示,在2010年,只有大约1%的非法移民来自中国,约13万人,占在美华裔人口的比例约为7%。相比之下,墨西哥向美国非法移民的比例高达50%。三是学历层次较高。2010年,45.4%的25岁以上在美华裔拥有学士学位,而本土人口这一比例仅有28.5%,在美国整体外国出生的人口中,这一比例也仅为27.1%。26.1%的华裔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而美国本土人口仅有10.3%,在美外国出生的人群仅有11.1%。四是职业地位高及生活境遇较好。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统计,外国移民在美国从事各种行业,其中35.9%从事工程行业;17.9%从事与电脑、数学、统计有关的工作;16%从事与生物、农业、环境科学有关的工作;16.3%从事物理及相关科学方面的工作;10%从事社会科学方面的工作。 中国移民在各行业中所占比例与来自其他国家的移民的比例基本相当。
2.中国成为加拿大最大的国际移民来源国
1996年加拿大政府全面开放中国大陆的独立移民申请以来,中国移民加拿大的数量每年在5千人至1万人之间,1996年上升到1.75万人,2005年上升到4.22万人,中国成为加拿大最大的国际移民来源国 。2012年,在中国出生获得加拿大永久居民签证的人数达到33018人 ,比2011年增加4323人,涨幅为15.1%,比2005年的最高值少9274人,减幅为21.9%。
近四年,中国是加拿大最大的国际留学生来源国,2012年赴加拿大留学的学生达到25,346人,在加拿大留学的中国学生总数达到80,638人。获准在加拿大工作的劳工数量也不断增加,2012年来自中国的劳工总数为15,034人,当年新增劳工数量为2,929人。2012年,加拿大向中国人签发了23.5万张旅游签证,也创历史新高,随着旅游、短期商务以及留学生的增加,未来移民加拿大的中国人将持续上升。
3.澳大利亚六成投资移民来自中国
2012年6月澳大利亚公布的2011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即将超越英国人,成为悉尼最大的移民族群。目前澳大利亚前五大移民族群则分别是英国人、新西兰人、中国人、印度人以及意大利人,中国人(不含港澳台)占澳大利亚总人口的1.57%。悉尼排前三名的移民来源国是英国、中国和印度,但中国人的数量已经显示出了即将超过英国人的趋势。悉尼的总人口中,英国人占3.5%,中国人则占了3.4%,差距仅0.1%。而2006年人口普查的时候,英国人为3.5%,而中国人才占2.6%。在澳大利亚的8个首府城市中,除了柏斯和达尔文,出生于中国的人数在6个城市都跻身前五。
过去10年中,中国移民澳大利亚的数量一直在稳步上升,2012年有25509名中国公民获得澳大利亚永久居留签证,中国成为澳大利亚移民来源数量最多的三个国家之一 ,其中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投资移民来源国,第二大技术移民来源国,第一大国际学生来源国。
澳大利亚重大投资移民签证申请者中,9成为中国人 。2011-2012年度,获澳大利亚永久商务技术移民签证的中国公民为4614人,比上一年度少177人,但占澳大利亚商务技术移民总数的比例却有所上升,从2010-2011年度的61.5%上升到2011-2012年度的64.1%。2008~2012年五年间,共计21,562名中国人获得澳大利亚投资移民签证,年均4,312人,占外国人获得澳大利亚投资移民签证总数35,749的60.3%。也就是每五个获得澳大利亚投资移民签证外国人中就有三个是中国人,中国成为澳大利亚投资移民的最大来源国。
中国技术移民是澳大利亚技术移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008~2012年,技术移民签证中国人数共计79,556人,年均15,912人,占技术移民签证总人数516,729的15.40%。2012-2013年度,中国通过积分制技术移民 澳大利亚的人数达到8030人,比2011-2012年度增加130人。
中国是澳大利亚旅游签证的第二大来源国,仅次于英国。2012-2013年度,澳大利亚在境外签发了3728 879张旅游签证,比2011-2012年(3 537 651)增加了5.4%。其中473 206份旅游签证颁发给中国,占旅游签证总数的12.7%,2011-2012年所占比例为11.1%。同时,中国也是澳大利亚国际留学生、短期商务签证的第一大来源国,是短期学术交流签证的第二大来源国。
4.华裔成新西兰第二大少数民族
1987年,新西兰实行新的移民政策后,非欧裔移民大量涌入,1986年至2006年间,新西兰的华裔人口从19494人增至140570人,增加了六倍多。目前华裔占新西兰总人口数的3.4%,是仅次于土著人毛利人第二大少数民族 。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30日,获得新西兰永久居留签证的中国人为6817人,比上一年度少1923人。2008年7月至2013年11月底,获得新西兰永久居留签证的中国人达40888人,其中获得商务、技术签证的为16119人,约占总数的39.4%。由于新一轮的中国大陆海外移民潮正在深入进行,再加上新西兰2013年4月9日宣布的赋予赴新进行旅游、度假、留学及从事商务活动的中国人两年内多次往返免签证待遇 ,可以预计中国移民新西兰的人数将进一步增加。
(二)欧洲成为中国新移民的新目的地
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东西方冷战结束,我国公民移民欧洲的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大。在欧洲的中国海外移民实现了单一的劳工移民到商务移民、投资移民、技术移民等多元化移民结构的根本性转变。如今的欧洲已经成为我国海外国际移民的一个重要集散地,截至2013年,在欧洲的中国海外移民人数大约在300万-360万之间,主要分布在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等国。
1.中国成英国第一大移民来源国
随着欧洲地区经济危机加剧,在经济纽带的带动下,中国移民也开始向英国这样的保守国家进军。英国国家统计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1月,在英国持有中国护照的人达到60万之众。近10年,在新加入英籍的外国人中,中国大陆华人约有45000人,名列第五。
2012年,中国首次超过印度等国家,成为英国的第一大移民来源国,当年进入英国的中国人为4万人,占英国外来移民人口的8.7%。其他国家依次为印度(3.7万)、波兰(2.9万)、美国(2.9万)和澳大利亚(2.7万)。
2012年英国政府批准了419个投资移民签证,中国是仅次俄罗斯(101名)的第二大投资移民来源国,共有95人获得了投资移民签证,比2011年39名增加了1.4倍。
留学生构成了英国移民的主力。据统计,在英国的60万中国人中,有12万是留学生;在2012年入境的4万中国人中,大多数都是学生。大多数中国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都会返回祖国,2012年有16000人离开英国前往中国,占到离境总人数的5%。
英国移民网报道,英国边境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英国驻中国的大使馆一共签发了491130个签证,和2011年签证数量(459000)相比,增加了7%。
2013年1到9月期间,英国签证及移民局共签发超过284,000签证给中国游客,较2012年同期增长40%。和2012年同期相比,2013年上半年中国游客支出增长了132%,达1.81亿英镑。
2.中国是德国国际留学生的第一大生源国
据德国之声报道,截至2012年,德国生活着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的1070万移民。每8个德国居民中就有一个出生在国外。其中740万移民来自欧洲,来自欧盟的有350万人。除此之外,240万移民来自前苏联或苏联解体后的原加盟共和国。来自土耳其的移民为150万,来自波兰的移民为110万。截至2012年6月,在德国的中国移民总数为87862人,比2011年增长21%。
根据德国移民数据显示:从2007到2011年,中国一直是德国的国际留学的主要来源国,所占比例,一直稳居在1/5以上。2011年赴德国陪读的人数中,中国也位列第一位,达到409人。
近几年,在德国就业移民中来自中国的人数也不断上升,2012年达到2654人,占当年所有就业移民的11.7%。持国学术科研签证移民德国的人数也大幅上升,2012年为67人,比2008年增加了5倍,占该类别移民的18.3%。
(三)亚洲地区是中国华侨华人分布最多的地区
东南亚是中国海外国际移民最集中的地区,约占全球华侨华人的73.5% 。华人华侨约占东南亚总人口6%。其中,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是华侨华人人口最多的国家。东南亚华商在当地已经极具规模,华人资本规模已达1.35万亿,其中95%以上集中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东盟五国,华人富商在当地富豪排行榜上都占据绝对优势。同时,东南亚国家也是我国海外旅游者的重要的旅游目的地,2012年中国公民首站前往东盟国家的旅游人数达到969万人,同比增长21.7% 。
日本是中国在亚洲的主要移民国。据统计,中国是对日国际人员流动最多的国家,占新规入国日本外国人总数的四成。1993年,新规入国日本的中国人数为127446,至2010年达到1140579人,在7年之间就增长了整整9倍,2012年获得日本永久居留签证的中国人(不含港澳台)为2,268人,占获得日本永久居留签证总人数的23.0%。
南亚、西亚、中亚地区是我国海外国际劳工的主要目的地。南亚国家包括巴基斯坦和印度,西亚包括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中亚包括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这些地区的中国海外劳工经常受到暴恐袭击,需要我国有关部门加强我国海外劳工的人身财产保护。
(四)拉美、加勒比及南太平洋岛国逐渐受青睐
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拉美许多国家对外来移民放宽了限制,在拉美中国海外国际移民逐渐增多。拉美是移民国家,移民政策较为宽松,同时拉美是第三世界发达地区,其社会竞争没有发达国家激烈;但是由于拉美国家有限制华人和排华的传统,故在拉美的中国海外移民并不多,到二战后也只有50万人。1993年以后,中国和拉美的双边贸易额增长了数十倍,随着中国和拉美国家经济交往的频繁,在此从事经济活动的中国人的数量快速增加。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底,我国在拉美的劳务输出量为87436人,比上年增长3.6%。
加勒比地区和南太平洋岛国很少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最近几年,我国向这几个地区的移民逐渐热了起来。比如,瓦努阿图、圣基茨、多米尼加等这些南太平洋和加勒比岛国环境优美,政治稳定,法制健全,没有外汇管制并且零税天堂,对我国大部分移民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近年来南太平洋和加勒比岛国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移民目的地。
(五)非洲的中国移民增长迅速
我国改革开放后,非洲作为一个新兴的未开发市场,商机巨大,再加上中国和非洲国家政府的支持,大批中国海外移民前往非洲。21世纪以来,投资移民、技术移民、劳务移民、留学生移民和非法移民数量的急剧增加。2009年中国在非洲的人口估计在58万至82万之间,预计目前达100万人 。随着中国人的增加,非洲国家对中国移民的印象开始发生部分变化。近年来,中国开展对非洲的大规模援助,积极参与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中国人的吃苦耐劳精神,给非洲人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但是随着前往非洲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帮派思想、法治观念淡漠和侵犯人权现象的屡屡出现,受到一些非洲国家的批评和排斥,一些暴力犯罪开始发生在中国移民身上 。这是我国有关部门和在非洲移民群体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四 2012-2013年中国国际移民新特点
(一)中国成世界第四大移民输出国
1990年,中国大陆在海外的移民(不含移民后代)人数约为408.6万人,到2000年,达到549.4万人,10年间增长了34.5%。根据联合国最新数据,2013年中国海外移民存量已达到934.3万人,23年增长了128.6%;进入21世纪后,移民数量增长了。中国从1990年的第七大移民输出国,上升为第四大移民输出国。详见图4 和表12 。
与二十三年前相比,中国海外移民变得更倾向于向较发达地区流动。1990年,中国在较发达地区的移民比例为53.39%,欠发达地区为46.61%;到2013年,较发达地区的移民比例上升到58.56%和41.44%,见图5。
(二)“移民赤字”现象比较明显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了以留学生、对外劳务输出、亲属移民等多种形式的对外移民。这一代移民通常被称为“新移民”,他们以知识精英和财富精英为主力军,具有数量大、层次高等特点。新移民的出现,扩大了海外侨胞的分布范围,改变了华人华侨只集中在东南亚的分布结构。据估计,新移民约占海外5000万华侨华人的1/5, 约为1000万左右。而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居住在我国的外籍人员数量为593832人(不含港澳台),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移民逆差。
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的估算,中国拥有的移入人口数目一直很低,1990年仅为约37.69万人,2013年增长到约84.85万人,与庞大的移民到海外人口形成“移民赤字”。按此分析,中国1990年时,生活在海外的移民数量为408.6万人,而同期居住在中国的外国移民数量仅有37.6万人,当年移民赤字约为371万人;观察2000年、2010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移民赤字呈扩大趋势,虽然移入人口逐步增多,但远远小于移出人口。到2013年,中国的移民赤字达到约849.4万人,见图6。
从移民的流量来看,逆差也非常明显。近年来,中国每年仅获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永久居留签证的人数就在在15万人上下,如果加上中国移民去欧盟、俄罗斯、日本、新加坡、东南亚、南美和非洲等国,中国国际移民的数量应该不低于30万人。而我国每年对外国人发放的永久居留证却只有几百张。2012年,我国对四大移民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永久居留移民人数达到148034人,同年我国的永久居留证发放数量为实行绿卡制度以来最高值,也只有1202张。而中国的留学人员、劳务输出与输入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逆差现象。2012年我国在海外的留学人员达到113.69万,而在华留学生仅有32.63万人,真正读学位的只有十几万;2012年,我国在海外的劳务人员为85万人,而在华外国劳务工作人员仅有20多万人;但我国在出境旅游方面享有顺差,2012年我国出境旅游达到7025万人次,而同年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仅有2711.2万人次。
我们把移民移进移出的巨大的逆差称为“移民赤字”。“移民赤字”的出现,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一直存在,当时是因为源源不断的中国劳工向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输进入,大量的中国劳工居留在海外,加入当地国籍,而来中国的人很少导致的“赤字”。但是当时的“赤字”负面影响并不那么明显,它只不过是中国人民海外谋生的一种方式。
但是,当代的“移民赤字”,特别是“人才移民赤字”和“投资移民赤字”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中国海外移民的潜在人群集中在35-55岁的中产阶级,他们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对于社会事务的参与相较其他群体要多,影响力也相对较大。这个群体成员的大量迁出,首先造成的是财富的大量流失。2012年,通过投资移民形式到美国的中国人就有6124人。如果以每个人必须向接纳国投资50-100万美元为标准,仅此一项,中国一年就要流失30.6-61.2亿美元商业资本,这还不包括他们在海外购房、消费和子女入学等巨额费用。同时,这一部分本身属于中产精英,他们的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来自这群中坚阶层的参与中国改变和推动中国继续改革开放的力量。这样的局面对于社会的改革和进步无疑是一种难以弥补的损失。中国正处社会转型期,需要来自社会各方面尤其是社会中坚力量的支持。在中国这样一个利益错综复杂,中国相当数量的人才和企业家阶层用脚投票以及失去参与可能会造成我国全方位的改革面临更多困难。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移民赤字导致我国外流的人才和资金,但并没有得到相应的人才和资金流入的补充。中国还没有开放国际人才移民来中国,也没有开放国际投资移民来中国,来华留学读学位人数很少,与我国出国留学读学位的人数相差五倍以上,欧美来华留学读学位的人数与我们去这些国家的留学生相差十倍以上,存在巨大的人才往来逆差。例如中国在美国留学的人数,在2011年为15.7万人,而同年美国在中国留学的人数仅有1.4万人,二者相差十多倍。这与我国这样一个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大国,是不成比例的。这也反映了我国对于人才的移入仍有较高的壁垒,相关的法律政策还有待完善。
(三)投资移民迅猛增加,中国“购房团”海外抄底
投资移民增多是目前中国突出现象。近三年,中国投资移民美国的人数迅速增长。2010年获得EB-5有条件绿卡的只有772人,2011年增加为2408人。根据美国国务院的最新数据,2012年获得EB-5有条件绿卡的人数为6124人,是2011年的2.5倍,是2010年的7.9倍。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调查,2012年高净值人士拥有海外资产的比例为28%。2011年,个人可投资资产超过600万元的中国人在中国拥有约33万亿元的资产,其中2.8万亿的资产已经转移至海外,约占中国2011年GDP的3%。在富裕阶层海外资产转移目的地的选择上,中国香港、美国和加拿大成为主要集中地,分别占比22%、21%和16%,其后是瑞士(9%)、新加坡(6%)和澳大利亚(5%)。
伴随着投资移民迅速增长,海外购房的迅速增加。自2011年起中国人就超越墨西哥人和英国人,成为美国第二大海外房地产买家。在加拿大多伦多、英国伦敦等海外置业热门城市中,境外买家当中有20%~40%来自中国。过去的一年,中国人海外购房可谓疯狂,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中国房地产买家迅速成为了当地房产市场的新客户群,被称为“中国购房团”。
在美国,中国已成为美国第二大海外房地产买家。2013年3月底之前的一年里,中国人在美购房总价值达123亿美元,占当年外国人在美购房总额的1/8,仅次于加拿大年增幅高达66%。值得惊叹的是,123亿美元的购房款中,有69%为全额现金支付。中国人海外投资的富有程度可见一斑。 从2007年以来的中国人在美国购置房产的比例可以看出,中国购房者的购房比例的排名一直在上升:2007年中国购房者还是第五名,到2013年3月份,排名先后超过了印度、英国、墨西哥,成为了美国房市的第二大外国买家,详见图7。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纽约目前仍是中国投资者的首选地,其次是洛杉矶、费城、底特律和休斯顿。搜索结果中增速最快的城市名单包括:火奴鲁鲁(檀香山)、底特律、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芝加哥、德克萨斯州奥斯丁。
随着欧债危机的加剧,欧洲房产价格低迷,中国人投资国外房地产尤其是欧洲房产,掀起了一阵热潮。从2012年12月开始,近10批中国富豪,横扫了整片巴塞罗那北部的海滨别墅群,总价值10亿欧元,其中最贵的1000万欧元,单栋5000平方米。2012年底,一个由20多人组成的看房团,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布拉瓦海岸和多拉的海岸购买了14栋房产。这些豪宅最低售价为100万欧元,最高达1000万欧元。 英国邦瑞房地产是英国最大的住宅开发商,其伦敦新建住房市场占有率达到60%,而其2012年全年卖给中国业主2250套房子,占销售总量的15%。,据统计,英国伦敦著名的金融区金丝雀码头,约三分之一的新售房屋卖给了中国人 。据调查,截止2012年3月,持有英国出租房的海外购房者数量首次突破200万人。 因为中国买家的大举涌入,这些地区房价上升得也很快,德国和比利时等欧洲其他国家也成为了中国购房团的目标。据华尔街日报 报道,2013年1-11月,亚洲人(大部分为中国买家)在德国购买的房产价值较2012年全年增长近10倍,达到10亿美元;与此同时,亚洲人在比利时购买的房产价值较2012年全年增长了19倍,至4.5亿美元。中国购房者正在海外扩大阵地。他们的目光已经不局限于海外一线城市,而是开始在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爱丁堡、底特律和吉隆坡等地寻找价格更为合宜的房子。
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大量的中国买家同样支撑了当地的房价。陪同中国投资者看房的悉尼房地产开发商称,如果中国买家不再购入他们感兴趣的房产,当地房价会下降25%。中国买家在加拿大温哥华购房者比例,从2011年的29%上升到2012年的40%以上。
有统计表明,中国人是温哥华、布里斯班,伦敦这三个城市地产业的最大海外买家,其购房额占到当地房地产销售总额的20%-40%。 房地产咨询公司高力国际2012年初公布的报告显示,多伦多、伦敦和新加坡等中国投资者海外置业热门地区里,境外买家20%至40%是来自中国;。根据“财富洞察力”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中国富人目前的海外资产约为6580亿美元;波士顿咨询集团估算约为4500亿美元。
在庞大的海外购房团背后,是巨大的海外投资移民的潜在群体,根据搜房国际的调查,在1200万参与调查的潜在购房者中,43%表示移民是海外置业的主要目的;其次是教育,占25%;投资占比为23%。
(四)“教育移民”成为移民新群体
继投资移民、技术移民之后,教育移民成为中国人海外移民的一个重要群体。教育移民是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家庭移民——“一切为了孩子”。目前“教育移民”其实是投资移民的一种具体细分,是以子女教育为目的,依托投资移民渠道实现家庭或子女移民,从而帮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的一种移民方式。这种移民的方式,可以实行家庭或子女定居和教育双重目的,减少子女将来留学的各种风险。
目前中国家庭选择的投资移民目的国主要有: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等。在这些国家中,申请加拿大投资移民的数量最多,从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已有15800人申请加拿大投资。根据美国移民局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在全球批准了1943个移民家庭,其中82%的移民家庭来自中国。
2013年初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1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指出,约60%的高净值人士表示自己正在考虑或已经完成投资移民,与2011年的调查结果相似;超高净值人群中该比例超过70%。另外,与2011年的数据明显不同的是,全部受访者中有约10%表示自己不移民,但会为子女办理移民。他们希望通过投资移民为子女教育创建平台,为子女海外学习生活做好铺垫。
为什么教育移民成为我国新一轮移民的重要群体呢?同一般留学相比,无论从费用、各种福利待遇还是将来的就业来说教育移民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通过移民这一途径,可以让家长和孩子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多的时间规划和空间选择。目前国外高校出于对本国学生的保护,一些优势专业、特色专业不向海外学生开放,通过移民他们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同时具有移民身份的学生在将来就业方面的选择路径也增加了许多。
(五)“蓝领移民”成为关注话题
2013年,在移民话题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蓝领移民”,主要是针对山东后楚庄村、广东保姆海外移民等现象。目前对“蓝领移民”,国际上对其的定义尚无统一标准。笔者认为,蓝领移民是技术移民概念的一种延伸,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技术移民”等同于为“高科技”技术移民,而蓝领移民的出现,则体现了世界技术移民层次的多元化,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被广泛或急切需要的人才未来将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重点人才,成为世界移民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有雇主担保类移民政策,对蓝领特殊人才可以放宽其语言和资本的其他要求,这就为蓝领移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从2005年开始,仅仅800多个村民的山东后楚庄村,却有100多人在澳大利亚打工,不少已经获得了澳大利亚绿卡,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焊工村”。由于在国外打工收入高、生活质量高,“焊工村”在村民中产生了示范作用,近十年间,整个镇,已有1000多人获得了在澳大利亚工作签证,涵盖了电焊、水电安装等多个工种,其中近一半人申请了绿卡。2011年以来,广州出现以保姆身份移民加拿大的热潮。
对于日益老龄化的西方社会,未来不仅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争夺人才,将来有可能会演变为对于年轻人的抢夺。“焊工村”移民对国内青年人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在发达国家的争夺下,将会引发大规模的蓝领移民。对于老龄化加剧的中国,应对这一部分移民现象给予关注;同时,对于蓝领移民本身,也需要给予适当的关怀,因为对发达国家来说,“蓝领”技能人才需求并不一定是长期需求,一旦移民政策调整,整个行业的蓝领移民的通道可能会封闭,应该有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
(六)留学群体持续扩大,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留学生来源国
2008年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年增长率在20%左右,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9.96万人,较2011年度增加5.99万人,增加17.64%。1978~2012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64.47万人,见表14。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 我国大部分海外留学生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在以上5个国家的留学人员约为我国海外留学总数的74%,留学对象国相对集中。
近年来,我国海外留学生的低龄化趋势逐年增加,2010年我国留学生的中小学生比例仅占全部留学生人数的2%,而2011年中小学申请留学人数已占总人数的10% 。2012年,在澳大利亚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中,不到20岁的占13.62%,20到24岁年龄段占62.7%。根据美国门户开放报告,2011-2012年赴美就读本科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增长率为31%,首次超过硕士生人数的增长率。
(七)出国旅游人数继续增长,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游市场
2012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达到8318.3万人次,海外旅游消费额达1020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41%,已超越德国和美国等国,成为世界最大国际旅游消费国,对世界旅游市场的贡献率超过7%。2000至2012年间,中国海外旅游的游客人次从1000万人次增加到了8318.3万人次,其旅游消费额增长了近八倍;从2007年到2012年,出国旅游人次增加了一倍多,见图8。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2013年4月24日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3)》预测,2013年预计出境旅游人数达到9430万人次,增长比例预计达到13.4%,出境旅游消费将实现1176亿美元的新高 。2013年4月7日博鳌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提到再过5年,我国的出境旅游有可能超过4亿人次。届时,中国将不仅成为经济大国,也将成为旅游大国,为世界经济做出的贡献将举足轻重。
出国旅游人数的增加,不仅仅是对旅游市场的贡献,同时,通过各种方式的出国旅游,拓展了国人视野,也将刺激海外投资和海外移民的进一步发展。
(八)中国海外国际劳工派遣持续增长
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包括对外承包工程的派遣人员和对外劳务合作的派遣人员两种。2007年至2012年,我国对外劳务输出从37.2万人次增加到51.2万人次,增加了37.6%,见图9。2013年上半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2.6万人,较2012年同期增加1万人,其中承包工程项下派出13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9.6万人。6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87.1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2.8万人 。中国海外国际劳工派遣仍然保持稳步增长。
五 中国国际移民趋势
(一)移民规模将持续扩大
目前,全球范围内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发达国家的用工难问题将进一步激发发达国家吸引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动力,全球范围内的劳动力流动趋势依然十分明显。有研究预测,到2018年,到美国的技术移民将变为原来的3倍,达到50万人,其中35%-41%以技能为基础。如果不更好的重视本土人才,将会有许多国家为美国培训人才。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劳动力向发达国家的流动依然不会放缓。
据调查,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大约有三分之一(34%)的雇主仍将雇不到合适的人才。2012年,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用工难问题,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各有81%、50%、49%和48%的雇主表示存在用工难的状况,均强于全球平均值34%,也强于中国23%的水平,详见图10。 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萎缩,美国和欧洲仍需要继续全球招工。过去十年,新的移民占欧洲劳动力增长的70%。为了将增长持续到2030年,美国将需要2500万工人,欧洲将需要4500万,相当于雇佣菲律宾或者越南全部的劳动力。
美国历史最悠久和最权威的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公司2012年4月公布了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有逾6.4亿人有意向移民,大约占到世界各国成年人的13%。在这些人中,约有1.5亿人表示想要移民美国。
财经杂志《福布斯》中文版发布的《2013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显示,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迅速扩大,2012年末达到了1026万人,他们占有的私人财富总额的达到13.6万亿人民币。大众富裕阶层的主体人群为60后及70后。这一群体注重资产的更优配置、追求更舒适的生存环境以及打造下一代的成长教育环境。与更加富裕的阶层相比,大众富裕阶层的移民意愿偏低,76.0%的人表示自己并无移民打算,但是这一群体中考虑将子女送到国外留学的人数占3/4之多。
同时,出国旅游热潮也有可能带动移民热潮。中国居民财富的积累,出国旅游已经不是一种奢侈消费。在这种情况下,频繁的出境游不仅是一种生活享受,更成为了中国居民的“境外考察之旅”。出境游将让越来越多的中国百姓了解到国外的文化、生活,这种了解一方面可能刺激百姓出国移民的需求的萌芽,一方面让更多国内商务人士发现商机,萌生进军国际市场的商业计划。可以预见,出境游将带动广大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普通民众的海外移民。
(二)投资移民群体有望继续扩大,“欧洲时代”来临
投资移民的动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包括中国富人希望财富保值升值、国内资产投资前景不被看好、以及中国富人渴望海外优质生活条件和子女教育方面的考量,中国房地产泡沫化和近期“国十条”等限制房价政策,给中国富人的房产保值带来不良预期,加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向海外转移资产是财富保值的上好途径。根据“财富洞察力”分析师的分析,中国富人在海外财富比例约为13%,低于全球20%至30%的平均值,故未来还有增长的潜力。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和预计,中国人境外投资额有望在今后3年翻番。
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联合对高净值人群的调研分析。2012年,中国的高净值人群数量超过70万人,其中,超高净值人群规模现已超过4万人。2013年初,我国约60%的高净值人士表示自己正在考虑或已经完成投资移民;超高净值人群中该比例超过70%。
移民政策宽松、经济水平发达的北美和大洋洲将依然是海外投资移民的主要目的地。根据《新财富》所做调查,从海外购置房产的地域分布看,加拿大的温哥华、多伦多和澳大利亚的悉尼是最受欢迎的三个城市,分别有55.81%、48.84%和41.86%人表示会在这三个城市购买房产。美国的纽约、旧金山和洛杉矶等华人聚集较多的都市,也是华人购房的主要目的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新加坡和英国伦敦也较受青睐。
欧债危机的到来,让很多欧洲国家敞开怀抱,向中国的投资移民开放政策。拉脱维亚、匈牙利、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塞浦路斯相继出台购房投资移民的法律措施,马耳他直接在《公民法》中以65万欧元的价格出售本国国籍。欧洲危机国家的吸引资本的措施可谓“争先恐后”,期望通过促进因为国内需求萎缩而滞销的房产销售,或直接铺贴债台高筑的国库。据统计,2013年,外国人在西购房数达到西班牙总售房数的15%。
这类投资移民对中国人的吸引力十分巨大。这些国家虽然国土面积普遍偏小,但大多是旅游胜地,风景优美宜居;由于这些国家加入了欧盟或申根国,移民这些国家,可以享受到在其他老牌欧洲国家工作、生活和学习或出入自由的优待政策,相当于“曲线”移民欧洲国家。例如马耳他不仅是申根国家、欧盟成员国、欧元国、英联邦国家,还与美国签署有免签协议。因此,取得马耳他国籍,意味着同时获得在其他欧盟国家工作和居住的权利,此外,持有马耳他国籍还可以无需签订出入英联邦国家、美国等163个国家。再者,拿到这些国家的签证时间相对短,葡萄牙一般2个月获得签证、马耳他4个月、匈牙利最快5天即可通过审核,而投资一些老牌国家,如加拿大投资移民,则至少需要两年。据统计,2013年1月,葡萄牙买房移民项目预计有90万套房,2012年开启的塞浦路斯买房移民,最好的房源已基本售空,买家大部分是中国人。
可以预见,在欧洲无法找到强劲复苏动力之前,吸引中国投资移民将是欧洲许多小国弥补财政亏空的良策。中国投资移民将进入“欧洲时代”。
但是,中国购房团拉高国外房价的报道也频繁见诸报端,引起了发达国家当地居民的不满。英国现行的税收制度过于偏袒外国购房者,购房需缴纳的资产利得税(CGT)只向本地居民征收。2013年12月5日,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在财政部例行的秋季声明中宣布,将从2015年4月开始对富裕的海外购房人征收资产利得税(CGT)。如果中国投资者的海外购房势头加以持续,极易导致在西方民主制度制约下的西方国家政党出台有利于本地居民的房产政策,海外投资,需要注意海外购房存在的政策风险。
(三)国外移民政策聚焦人才,人才流失仍将持续
在过去的一年中,发达国家的移民政策做出诸多调整,总体来看,发达国家的移民政策的调整原则,是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才。美国计划将现有的亲属移民为主的移民制度,向人才移民为主的移民制度过渡。
2013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期在一个月内连续第三次(分别为:2013年1月21日国会山发表其第二任期就职演讲、1月29日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演讲、2月12日国情咨文演说)提到继续推进移民改革大力吸收国际高级人才,特别明确了未来的移民政策将向STEM(科学、技术、工程、熟悉)领域人才和在美投资创业者倾斜,最近移民改革相关法案已获得参议院通过。2013年11月25日,奥巴马来到旧金山的中国城,向中国移民宣传移民改革法案,表达了努力让移民法案过关的决心。他也是美国历史上首位在旧金山中国城发表演讲的总统。可以预计,中国移民美国的人数会进一步大幅增长。根据盖普洛网站2012年4月23日数据,中国人想要移民美国的人数达到2200万人,据世界第一位 。
2013年2月23日,普京亲自授予主演《大鼻子情圣》的法国明星热拉尔?德帕尔迪厄护照,宣布其正式加入俄罗斯国籍。据不完全统计,近期有4500多名法国人、4200名德国人、1920名芬兰人、1880名意大利人获得了俄罗斯国籍。
2013年10月25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宣布在未来五年内,新加坡将实施三项研究、创新与创业的新计划,分别是“创新群体计划”(Innovation Cluster Programme)、“新加坡科学家回国计划”(Returning Singaporean Scientists Scheme)和“全国网络安全研发计划”(National Cybersecurity R & D Programme)。这三项计划中的两项都与人才紧密相关,其中新加坡科学家回国计划是一项人才吸引计划,是新加坡政府仿照中国千人计划实施的第一个国家级人才计划。为新加坡创造更多高薪工作并吸引更多外来投资。政府也将系统化地吸引旅居海外的优秀新加坡籍科学家回国,提高新加坡的研究能力并发展科研队伍中的核心力量。目前这三个计划的文案尚未公布,但根据李显龙接受媒体采访的讲话可以看出,人才已经成为新加坡的体能研究能力的核心着力点。李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要取得进一步的进展,我们将需要理想的人才、理想的研究项目,然后才能取得理想的研究成果。” 。
这些国家都是中国海外移民重要的目的地国,其推出的便利移民的计划会加速中国的海外移民外流,对我国在人才安全和资金安全方面造成重大挑战。
(四)海外非法转移资产监管力度加强
那些配偶和子女非因工作需要均在国(境)外定居或加入外国国籍,或取得国(境)外永久居留权的公职人员,通常被称为“裸官”。如原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庞家钰,其妻儿早在他大权独揽的时候,于2002年移民加拿大。对于裸官引起的强烈的社会谴责,党和政府对裸官的监察力度明显加大。
2010年2月22日,监察部网站发布《国家预防腐败局2010年工作要点》,监管裸官首次作为预防腐败局工作重点被提出。2010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和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2011年3月5日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马馼表示,2011年我国将对“裸官”进行登记管理。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关事项公开制度的试点。“裸官”要进行财产公开,让“裸官”不再有灰色收入,减少“裸官”的贪污腐败。2013年11月12日,我国公布最新修订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根据新办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拥有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的中国居民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规定申报其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的有关情况。一方面,这一规定是依据国际通用标准对外汇统计制度进行完善,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居民个人在海外投资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这一规定有助于对我国海外资产进行摸底,为必要的非法资金转移监察和反贪工作打好基础。
(五)资本大规模向海外转移将对跨境监管带来新挑战
大量的投资移民和海外置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外流的问题。《201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个人总体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80万亿人民币。中国高净值人群更加关注“财富保障”和“财富传承”,跨境多元化配置需求日益显著。而且调研结果显示,超过30%的高净值人士、超过50%的超高净值人士持有境外投资。在已持有境外投资的高净值人群中,有将近60%的受访者表示未来会进一步增加境外投资金额。在目前没有境外投资的高净值人士中,超过50%的受访人士表示计划未来开始境外投资。很多国家虽然规定要对投资和移入财产进行审计和提供资产来源证明,以保证资金来源的合法性。但是也有国家通过投资移民来动经济,对投资者的资金来源怠于追查,这样就为一些资产持有者向海外转移资产开辟了一条通道。
目前,我国对个人结汇和购汇有年度限额。1993年汇率改革后,我国建立起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对居民向境外汇款进行管制。根据我国2007年1月实施的《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对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年度总额分别为每人每年等值5万美元”、“外汇储蓄账户内外汇汇出境外当日累计等值5万美元以下(含)的,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银行办理;超过上述金额的,凭经常项目项下有交易额的真实性凭证办理。”近年来,投资移民金额庞大,海外购房团庞大,不免产生这样的疑问,即这些大额的资金是如何转移到国外的?
除了上述正规渠道,向海外转移资产的其他方式多种多样,多数是利用目前的制度管理漏洞,主要包括:(1)利用亲属的外汇额度,“蚂蚁搬家”式地将资产一点点转移至海外账户。(2)通过香港“曲线移财”。这种方式一般需借助理财公司在香港设立账户,先将资金转移至香港。(3)理财产品抵押和银行海外分行贷款。对于金额较大的购房款转出,银行可以提供一些特殊通道。比如买够相当数量的私人理财产品,然后这家银行通过其海外分行以此作为抵押,再贷款给客户,直接支付给房地产商。(4)实业资产抵押和海外分行贷款。用企业抵押取得银行贷款,用从银行带来的钱组团海外购置房产,再通过可以逃脱进出口核销的预付款及离岸公司佣金等科目转移部分资金。自2008年以后,浙江等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这种用来自国内银行的贷款进行海外投资和购房已经成为了企业主圈子里的潜规则。(5)通过地下钱庄,赌博洗钱等非法途径将资金转出。
2013年1月,德国《南德意志报》的文章称,过去十年里,中国资金以各种手段、经各种渠道非法转移到海外的金额达3万亿美元(约为人民币18.7万亿元)。目前全球每两个黑色美元中就有一个来自中国。2012年,澳门博彩业收入38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不仅超过了拉斯韦加斯,更超过了2011年美国整个商业博彩业356.4亿美元的收入。在经济放缓时期,澳门博彩业收入依然迅速增加的原因,就是中国富人正在通过澳门博彩业洗钱并将钱转移至海外。这其中既有担心自己财富贬值的中国富人,也有腐败贪官。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的打击腐败力度的加强,一些贪腐人员为了逃避打击,将自己的“灰色收入”转移到海外,纷纷为子女、家人办理海外移民,并在事发前逃往国外。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研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外逃贪官约18000人,卷款达8000亿元人民币。另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大陆非法资金外流是4120亿美元,2011年达到6000亿美元,2012年估计已突破10000亿美元,2013 年的非法资金外流规模将达到15000 亿美元 。这一部分移民群体的海外移民造成国家财富的大量流失。
随着海外投资移民群体的扩大,资产大量外流的问题将回越来越明显,这对国家的跨境资产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六)环境污染将进一步推动海外移民潮高涨
关于移民海外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如环境问题,子女教育,海外投资,留学人数增长、海外就业、海外吸引我国人才政策加大、旅游人数增加、去海外考察人数增多等。从贝恩公司的调研来看,高净值人群移民的主要原因包括资产跨境多元化配置、子女教育以及养老规划等因素。如上文所述,为了让子女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移民”已成为投资移民的一个重要方向。从过去一年多来看,国内的环境问题加剧迅速成为精英和富裕阶层移民的重要原因,他们对于国内空气、饮用水以及食品卫生安全等问题比较担忧。
2013年,雾霾天气成为中国一个重要话题,也成为移民的话题。2013年1月,北京有29天是雾霾天气。1月12日开始的北京雾霾空气污染事件更引起世界关注,英国BBC和美国CNN都对此事件作了相应的报道。2013年4月2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北京污染赶跑外国人》的文章,指出北京空气污染正促使外籍人士离开北京,同时也加大企业延揽国际人才的难度。与此同时,2013年中国几大城市广州、上海和深圳等地也先后出现雾霾天气,全国尤其是长三角、东北工业基地、珠三角和京津冀鲁地区等区域,大气污染程度十分严重。根据课题组对国际上主要城市的PM2.5值的随机抽查,发现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的大城市,其PM值最高值均比中国东部或中部主要城市的PM值小的多。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富裕人群纷纷移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移民型国家和其他一些生活环境宜人的欧洲小国的重要原因。
六 减少国际移民大潮对中国的负面影响的建议
作为世界移民输出大国,中国国际移民的大量外流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中国海外移民的大量外流造成我国资金和人才流失严重,甚至有人担心我国当下正在蓬勃进行的“第三次移民潮”会“掏空”中国 。如上文所述,我国海外移民的主力是富人,虽然海外移民接受国一再提高投资移民的门槛,但是这些并没有阻挡这些富裕精英们的移民热情,反而加速了他们的移民步伐。而且这些移民虽然身份在国外,但是产业在国内,更有利于他们将财产转移到国外。
中国海外移民的大量外流,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失和财富流失,可能会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使得实体经济更为复杂。中国海外移民都是各行各业的中的佼佼者,是整个社会的主流精英,他们构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中国迎来的第三次移民潮将会导致这些精英的流失,进而会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困境,而且他们的海外移民行为会形成“糖果效应”,造成他们的“集体出走”,这样造成的社会震动和影响是及其深远的,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大量的精英移民,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中国精英阶层对中国政治和经济未来存在担忧,或者说,中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对他们而言,已经不适合。也反映了中国的教育、污染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阶段。
(一)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水平
“教育移民”的出现,与我国当前教育制度改革的滞后性是分不开的。在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中关于我国教育改革提出的“取消高校行政编制”、“实现一年多考”、“教师轮岗”等教育改革措施,为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为从根本上改善我国整体教育环境,改变家长、学生“用脚投票”的被动局面奠定了基础。推动教育改革,既能为我国教育培养大批能够顺应国际化需求、承担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优秀人才,也可解决目前我国新一轮教育移民为家庭、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各种负担和各种负面影响。
一是加强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的衔接,提升教育率,增强民众对中国教育的信心。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欧洲大学以前采取的是终身的教席制度,上任教授的去世才会为新的教授提供岗位,这造成了大量优秀的学者不能获得教授职称,从而使大量优秀的专家流向美国高校。中国现在的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是按照教育管理者的意愿设置的,而不是从企业、劳动力市场和学生角度出发。我国每年有近700万的高校毕业生,然而许多大学生却一直处于待业状态,不能找到与学历水平相适合的工作。而与此同时,我国却需要高薪引进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这充分反映了了我国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改革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才能使人才结构更好地适应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做到人尽其才。建议大力引进企业管理者和核心研发人员进入高校课堂授课,从而使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符合当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另外,高校可以开设社区服务和企业实习等实践性课程,提高大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劳动技能。减少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增强大众对中国教育的信心。
二是引进外资进入教育领域。改革开放之初,外资的引入企业提高了企业效率、促进了国企改革。通过选择与国外有较高知名度以及在高等教育教育领域有经验的大学进行合作,积极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兴办国内空缺的新专业,加快相关学科建设速度,充分了解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教学管理经验、办学模式及机制,成熟的办学经验,同时,通过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合作,推动办学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二)加大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方面问题的治理
近年来,国内各种食品安全、空气污染不断冲击人们生存生活的安全底线,以至出现了许多人“不敢吃”、“不敢穿”、“不敢出门”、“不敢呼吸”。例如:2013年出现的上海“毒校服”事件、苏州炒瓜子含铝、广州大米镉超超标、江苏团伙用老鼠肉冒充羊肉销售、磺熏制枸杞系……这一系列事件增加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担心和不安全感。2013年引起全球关注的雾霾,更加加剧了人们用脚投票的步伐。
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相关问题的治理,不仅对提高本国居民生活环境、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更是成为了留住人才、防止精英人才和富裕群体大量涌出国门定居他国的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家也正在推动《大气法》的制定出台,期待能从法制的层面,推动城市空气质量的监测和对空气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关于食品安全,2009年已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希望能够严格依法行事,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尤其是对转基因相关食品安全的评估,提升准入门槛;同时,需要提升食品安全标准,加大对不法行为的惩罚,提高国民生活的安全系数。
(三)加强移民中介市场监督管理,降低投资移民风险
投资移民人数增多的背后,移民失败案例逐步增多,投资移民风险将逐步显露。投资移民一般通过中介机构进行,在投资者难以不了解国外投资移民政策的情况下,存在中介机构向投资者提供虚假信息、伪造虚假材料等欺诈违法手段,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资金损失。2012年著名的“芝加哥国际会议中心”移民诈骗案便是移民欺诈的典型案件。美国商人安什?塞思(Anshoo R. Sethi)创建了芝加哥会议中心(ACCC)与芝加哥洲际区域中心信托(IRCTC)两家公司后,欺骗中国投资者称他们已经得到所有必要的建设许可,具有投资移民项目资质,并且向美国公民和移民服务局(U.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提交了伪造的文件。赛思向250多位主要来自中国的投资者卖出1.45亿美元股份并收取了1100万美元的手续费。据媒体报道,“芝加哥国际会议中心”案是美国投资移民历史上涉案人数最多、金额最大的一起诈骗案。根据《新财富》调查数据,被调查者身边发生的投资移民案例,有61.54%的失败案例属于“既没有获得绿卡,也没有收回投资本金”的“双杀案例”。要避免投资移民风险,首先要求投资人本身做好移民法律法规的初步了解,并选择正规合法中介;同时,政府应加强对中介市场的监管,严厉查处非法中介机构和非法违规的中介行为,保障消费者的资金安全。
(四)积极推进改革,提振精英对国内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的信心
从近年来的移民群体的构成来看,我国海外移民主要群体主要是社会各界精英,这部分人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迫切希望有一个较为宽松经济、政治社会氛围。目前我国治理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等都还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而这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也在正是这部分社会群体移民海外的重要动因。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国有企业一家独大,民营企业发展缓慢且困难重重,一些民营企业家手握大量的资金,却认为中国的市场环境不够自由,政府的行政管制过多,对中国的行政改革没有明朗的预期,这些悲观想法使他们萌生移民的念头。为了“拉住”这部分群体不致外流,从根本就是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要求,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使这部分富裕起来的群体得到更多的政治参与;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使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能够在一个同等的环境下真正做到公平竞争,逐步改变民营经济经营困难的状况;加快社会体制改革,使社会各界真正体验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每个社会群体都得到完善的社会保障;加强司法体制改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让民众在个案中感受公平正义”。使潜在的移民群体都能够对中国社会有一个明确的社会预期。“拉住”这部分移民潜在的移民群体,使其不致外流,以更好地为中国经济社会建设服务。
(五)降低国际高端人才流入的门槛
人才绿卡的年度限额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目前,一年来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学者都达到30万人次以上。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还会有更大量外国公司、外国人才来到中国发展。同时,我国目前还有着年增速超过30万、总数超过200万的留学人员,超过800万的新华侨华人,近5000万的海外华人华侨以及大量的外国国际人才来华,随着我国人才竞争战略的实施,未来10年申请中国绿卡、入籍中国的诉求将是巨大的。很显然,目前每年批准的绿卡的数额可以大幅增加,可以实行配额制,不同时期可以调整。建议我国每年人才绿卡不应限定数额,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在设定年度上限总额的基础下,总额应在移民国家和欧洲传统发达国家之间,大约为5万到10万。
在人才签证方面,建议在取消华人回国需要中国发出邀请函以及华侨回国定居需要侨办审批的规定,不把海外华侨当作外国人看待,为5000万华侨回国提供便利,增进他们对故国的认同感。建议在目前没有双重国籍政策下,针对各项记录良好、原籍是中国的海外华人,以及海外出生、符合高层次人才认证条件的华裔高端人才、进入中国工作与投资的外国高层次人才都简化签证审批手续。这样既节省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成本,也有利于引进外才与外资,推动人才环流。
同时,应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华,提高大都市外国人才比重。留要提高外国留学生来华比例,一方面,需要完善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制度,增大留学中国奖学金规模。另一方面,允许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在华就业。中国缺乏向纽约、伦敦这样的国际大都市,要打造国际化大都市,需要实行开放的移民政策,可以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率先打开人才国内外流动的限制,让国外人才有机会落户和长期居留,提高城市国际人口的比重。
(六)建立海外人才在华就业法规和规范机制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跃升,中国对外国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根据英国汇丰银行对全球近100个国家的7000名移居者的调查研究,2013年,中国凭借较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体验”排名第一,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移居地。 虽然此项调查结果存在争议,但至少说明有大量的外国人才存在来华工作和生活的需求。美国曾经依靠“美国梦”成为全球人才“磁铁”,在世界格局逐渐变化的今天,“中国梦”正悄然成为世界人才新的奋斗目标,中国正逐渐成为新的“逐梦之地”。
当前,我国对于海外人才在国内的就业情况缺乏明确的、具有操作性的法律法规。部分外籍劳工在国内企业的就业属于灰色地带,他们的正当的权益不能得到保证。由于不能及时的了解外籍员工就业现状,使得我国政府制定人才引进政策缺乏针对性。在来华留学生就业方面我国也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文,从而使外国留学生在中国就业没有简单便捷的法律途径。
建立国际人才在国内的就业的规范机制,不但可以使得我国企业在使用海外人才使用方面有法可依,还可以提高我国对外国劳工就业市场的监管;而且可以提高我国吸引海外人才的成效,吸引更多高层次海外人才进入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完善和便捷的外国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程序,从而为国际专业人才引进过程中的人才鉴别和评价上提供一定的标准,也是吸引国际人才的重要方面。
(七)加强对中国国际移民的相关研究
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家定期对本国外国人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并在人力资源市场发布。我国对在华外国人的调研相对落后,直到2010年,政府才首次对外国人口进行调查。这远远落后于我国对国际人才需求的现状。建议我国参照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印度政府的成功经验,定期对国内的人力资源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对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的人才短缺现象进行新闻发布,进而为政府、企业和相关部门提供重要的参考。
面对国际化的形势,我国也迫切需要对我国海外移民的原因、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意愿进行充分的调研和研究,从而为我国更好地应对国际移民大进大出带来的系列影响提供参考,使得我国的人才政策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
结束语
总体而言,2012-2013年中国国际移民呈现出迅速扩大的趋势。投资移民、海外购房团、环境移民、蓝领移民和教育移民等新的移民群体出现,形成了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海外移民的迅速增加,是国际才竞争加剧的结果,直接导致了中国的资金和人才的流失。由于中国保守的移民政策,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并没有通过外来人口的移入得到补充,形成了巨大的移民赤字。要减少中国海外移民增加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一方面应该处理和解决好国内矛盾,进一步推动国内人事、教育和人才发展环境的体制机制改革,吸引和留住人才;一方面应该适当调整我国的外来移民制度,让更多的外国人才来华生活、工作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