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战争2.0
出版机构:东方出版社
作者:王辉耀、苗绿
发布时间:2018年1月
点击封面查看大图
《人才战争2.0》是继《人才战争》后又一部全面分析全球化时代日渐激烈的人才竞争和了解世界各国人才吸引模式和人才发展规律的著作。本书以未来为视角,在此基础上重新刻画全球视野下的未来人才图景,在新时代全球竞争格局下重新审视一场“着眼于未来的人才战争”,探讨在人口老龄化危机、在新的科技革命下的人才新定义。与此同时,将探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以色列、新加坡、韩国等各国在全球最稀缺资源争夺战–人才战争中的独特战略部署。最后,在纵观各国战争态势之后,《人才战争2.0》 将拉近镜头对焦中国未来人才战争局势,以新的视角洞察当下中国人才危机,为中国参与未来人才战争部署“移民” “留学” “华裔卡” “ 国家猎头” “ 特殊人才” “ 人才银行” “以业引才” “教育国际化” “国际合作交流” “文化输出”十大战略。
【目录】
———————————————————————————————
序言
第一部分 全球视野:未来人才图景
人才与国家
世界中心转移的背后
看不见硝烟的“世界大战”
人才与经济
人口危机:年轻人都在哪儿
人口、人才流动与经济增长
人才与未来
全球科技革命与人才
全球人才市场未来趋势
第二部分 人才战争:全球最稀缺资源的争夺战
移民大国
美国:吸储全球优秀人才
“枫叶之国”:争夺经济实用型人才
“袋鼠之国”:青睐职业人才
欧洲大国
德意志:“回到德国!”到“欢迎来德国!”
法兰西:人才“现实主义”
大不列颠:最想吸引谁?
袖珍强国
日本:“再出发”的选择
以色列:国小才多,能量惊世
金砖之国
印度:告别“人才殖民地”
俄罗斯:北极熊的复兴之举
亚洲小龙
新加坡:“人才立国”
韩国:建设“人才大国”
第三部分 未来人才战争:中国如何打赢?
中国的危与机
人才外流与流失
人才回流与回归
人才融入与再流失
人才环流与共享
人才发展“软”与“硬”件
人才回归将改变中国
中国怎么办
人才移民:永久性引进人才的武器
留学战略:在文凭后面贴上绿卡
华裔卡:中国最具优势的国际人才政策
国家猎头战略:隐形捕手
特殊人才战略:人才机制与国际接轨
“人才银行”战略:民间社团与人才库
以业引才战略:“科技园+风险基金”
教育国际化战略:开放部分教育市场
国际合作交流战略:整合海外人才
文化输出战略:“中国梦”吸聚人才
结语
附录:世界主要国家移民与入境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一场着眼于未来的人才战争
“我对印度如此有信心是因为我们是一个如此年轻的国家,我们65%的人口都在35岁以下。一个有着8亿年轻人的国家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
2015年9月,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来到硅谷,成为30年来首位访问美国西岸的印度领袖。抵达硅谷后,莫迪在酒店内接见当地的印度人社群,尤其是硅谷的印度裔领袖,包括谷歌CEO桑德·皮查伊(Sundar Pichai)、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Adobe的CEO山塔努·纳拉岩(Shantanu Narayen)……在美国社会,印度裔IT人才早已全面攻陷美国高科技企业。
“如今,一个人作为创造者或者破坏者所能达成的事情是不可想象的……人类作为一个团体已经成为了自然界中最强大的力量。”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oren Friedman)2017年6月在全球化智库(CCG)进行的“科技创新重塑的全球化世界”主题演讲中如是说。
危机、现状与迷思
2012年,德国全面实施欧盟“蓝卡计划”,第二年便成为欧盟蓝卡的最大发行国——占据90%的欧盟蓝卡比例,彰显出在全球范围内争夺高水平专业人才的攻势。
2012年,日本法务省制定了“高级人才积分制度”,吸引高级学术研究人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三个领域类别的高级人才。
2016年5月,法国《新移民法》正式实施,自11月1日起开始发放“人才护照”长期居留签证,旨在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经济、科学、艺术和体育领域人才。
2016年,以色列移民吸收部(Israel Ministry of ImmigrantsAbsorption)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未来每年移民人数突破5万人的目标。
各个国家显然早已意识到,人才战争早已打响,世界上各个地区人才大规模、频繁且高效率地流动,世界人才争夺也愈演愈烈。然而也就在各国争当在人才战争中占据“大本营”的同时,世界人口和劳动力情势也在加剧变化。
美国人口普查局《老龄化世界:2015报告》发布显示,2015年,全球老年人口(65岁以上)已达6.17亿,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6亿,届时,世界上有94个国家的老龄化人口比例超过21%。而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出生率低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一些欠发达的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丝毫没有放缓,以大爆炸一般速度持续性的增长。按照预测,再过40年,全球人口增长的区域多为欠发达地区,其人口数目将增长到2050年的78亿,与发达国家的人口负增长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未来几十年,世界人口增长不均衡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人口结构和人口增长上存在的巨大反差的同时,全球人才的流动将不断加快,而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将加剧。
“未来,99%的人属于无用阶级,他们的特性和能力是多余的;另外1%的人则成为掌控算法、通过生物技术战胜死亡的神人,他们是未来世界的主宰者,是人类未来进化的新物种。”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在《未来简史》一书中如是说。
2016年AlphaGo曾以总比分4比1战胜李世石;以3比0战胜柯洁;在人机大战团体赛中战胜陈耀烨、时越、芈昱廷、唐韦星、周睿羊。2017年,AlphaGo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职业围棋九段称号。“肯定是AlphaGo赢,不知道再进行这样的比赛还有什么意义。”面对“人机大战”,地平线机器人CEO余凯作出如此评价。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的崛起,新的工业革命浪潮再次呼啸而来——此刻的信息革命不仅仅正在取代劳动者的双手,同时也在推动生产方式的更新换代——在很多管理者眼中看来,约有1/5的工作是可以被机器所代替的,特别是一些机械重复的基础工作。20世纪初,记账目还是会计师们的必备素质,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对这一人工技能的需求大大减少。如今,技术领域的“新生代”——智能化产品也正在开始赋予类人的结构、素质甚至是生活方式,逐渐产生了取代人而存在的趋势预测……
在面对“被取代”困境的另一头,是全球人才结构和技能的革新转机。
韬睿惠悦咨询公司(TowersWatson)与牛津大学展开联合研究表明,未来亚太、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的新兴国家整体人才供应速度会逐步加快,欧美市场的整体人才需求放缓。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人才需求量大。人才的思维敏捷性、数字化业务能力、管理能力、语言能力、文化敏感度、了解国际市场包括法律法规和运作模式、人际关系建设等能力变得更为突出……
随着当今世界市场的改变、组织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全球的人才供给和人才模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克劳斯·施瓦布(KlausSchwab)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指出:“今天的科技变革,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纵深发展……常规性和重复性的中等收入工作机会将会大幅度减少,认知性和创造性强的高收入工作机会和体力型的低收入工作机会将持续增加”。随着世界互联的程度不断深入、变革迅速发展、创新要求不断提升,高附加值的智力资源成为国家间争夺的对象,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成为焦点,科技创新型人才走向时代的前沿……
转变、抉择与契机
2017年4月,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拟要求联邦部门紧缩H-1B签证,“目前H-1B签证是以完全随机的抽奖方式发放的,这是错误的。相反,它应该给予最有技术和最高薪水的申请人。”特朗普这一招意在确保只有外国高级专业人才才能获得H-1B签证在美国工作,在挡住非法移民和中低端人才的同时,他并不想阻断最优秀的高级人才入美的通道。8月2日,川普再出重拳,宣布了旨在未来十年内大幅度降低合法移民数字的移民改革议案:《改革美移民强化就业法案》(ReformingAmerican Immigration for Strong Employment Act)草案,川普将此议案称为是美国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移民改革。虽然这份法案还停留在提案阶段,却深刻反映出美国决策者对移民尤其是非技术、低技术移民的风向趋紧,而更加专注地吸引美国需要的高精尖人才。
随着恐怖主义的盛行、逆全球化思潮和新一轮保守主义思潮在美国和欧洲兴起,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外来移民政策正在持续缩紧,更加注重引进的精英人才的质量,这无疑使得全球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愈发激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发达国家的移民政策和人才引进“入口”的缩紧也同样为新兴国家的人才引进潜力带来契机和珍贵的历史机遇。
自古以来, “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的思想就是中国人选人、用人的原则与策略之一。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强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全面推进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不拘一格用人才”。这体现出在世界人才大时代背景下,中国的“人才观”逐渐向包容、开放的态度转变。近几年,中国的科研水平和环境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移民政策的放宽也渐渐成为引才来华政策之一,再加之“中国绿卡”门槛的放宽,以及“千人计划”等人才计划的施行,中国的人才战争战术与战略也相继“更新换代”。
然而,这一切却远远不够。
2016年,公安部发放的“绿卡”比上一年度增加了163%,但也仅为1576张,“中国绿卡”现在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难取得的永久居留证之一,在拥有绿卡资格的基础上再获得中国国籍更是难上加难……同时,很多外籍专家虽然通过“外专千人计划”等政策取得了在华工作的许可,但在申请基金项目、参与学术奖励计划、个人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方面仍然受到政策上的限制……凡此种种,依然暴露出中国在“全球人才战争”中的严峻局面。
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在世界人才战争之中拨开云雾占据绝对优势,那么当下则必须要做出抉择!
反思现今,聚焦未来
二战时期,美国“阿尔索斯”间谍部队就开始率先劝服德国、意大利的优秀科学家加入美国籍,为美国工作,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抢人”攻势,带领欧美等发达国家率先打响人才战争的第一枪……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角逐,现今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新的一轮世界秩序重塑过程中开始迎头赶上。
我曾在《人才战争》的导言中曾反思这样的一个问题:“中国高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高出口与投资推动、低附加值、低价劳动力付出、低端产业增长为主的”中国制造奇迹模式“还能持续多久?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7年)统计,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截至2016年,中国占全球能源消费量的23%,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27%,然而全世界还有多少能源可供如此能耗的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由此,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并向高端科技产业进军成为中国当下和未来经济的新指向。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历史中,中国曾在世界劳动力“体力战场”上,在“中国制造”的旗帜下顺利班师,而在新一轮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在“脑力战场”上,在“中国创造”方面却还有非常多的路要走……因而在第一轮人才战争中,高素质水平的“智力玩家”成为我国在全球人才争夺战上的首选“猎物”。
越来越激烈的人才战争告诉我们,仅顾及眼前的战争格局部署是不够的——未来科技、信息、数字等经济产业发展瞬息万变,全球资金、贸易结构和链条也更加扑朔迷离。站在未来这一节点上,中国参与人才战争的视角和思路需要变换、重组与改革。
由此,《人才战争2.0》一书将会以未来为视角,在此基础上重新刻画全球视野下的未来人才图景,在新时代全球竞争格局下重新审视一场“着眼于未来的人才战争”。探讨在人口老龄化危机、在新的科技革命下的人才新定义;与此同时,将探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以色列、新加坡、韩国等各国在全球最稀缺资源争夺战——人才战争中的独特战略部署;最后,在纵观各国战争态势之后,《人才战争2.0》将拉近镜头对焦中国未来人才战争局势,以新的视角洞察当下中国人才危机,为中国参与未来人才战争部署“移民”“留学”“华裔卡”“国家猎头”“特殊人才”“人才银行”“以业引才”“教育国际化”“国际合作交流”“文化输出”十大战略。
21世纪即将迈过第二个十年,进入科技发展引领全球经济的新时期,中国站在世界全球化浪潮的风口,更为迫切需要高精尖人才资源的支持。一方面,中国在海外的潜在“智力资源”亟待挖掘——在美国,仅2003年,在中国出生的博士人才数量就已超过6万人。至今为止,美国坐拥7名自然科学领域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近七十名国家科学院与工程院华裔院士,三百多名在美国太空总署工作的华裔顶尖科学家;在欧洲、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高等院校当中至少有1万名高精尖优秀的华裔终身教授……另一方面,根据CCG调查,“十二五”时期,中国引进境外专家总量由2011年的52.9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62.35万人次,引进总量达300万人次,覆盖全球六大洲超过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外籍、海归、华裔等高精尖人士来华同样也成为趋势。正所谓“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已为当务之急。
未来遥不可及,未来扑朔迷离,但与此同时又散发着刺鼻的火药味,它如同一只潘多拉魔盒,神秘、危险又充满诱惑力。正如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所言:“人们之所以不愿意改变,是因为害怕未知。但历史唯一不变的事实,就是一切都会改变。”站在今日向未来远眺,中国必将要在未来人才变革与换代的新背景下抓住机遇,不拘一格、不问国籍地吸引、选拔、使用人才。因为这将决定中国是否能够在新一轮的世界秩序下参与、助推、引领全球化,也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路径。
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博士
全球化智库(CCG)秘书长苗绿博士